分享

《文心雕龙》性质再认识

 昵称6533049 2011-03-21
《文心雕龙》性质再认识

 
                 朱文民


《文心雕龙》一书的性质,历史上颇有争议,大体有五种意见。
   
一、文学理论著作
   
赵仲邑先生说:“刘勰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也是著名的骈文作家。他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体大思精。”①张文勋先生说:《文心雕龙)“这部体大虑周的文学理论巨著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乃是由于其自身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有极其丰富的美学内涵”②。杜黎均先生说:“《文心雕龙》是中国五世纪末的一部杰出的文学理论著作,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宝库的明珠。”③牟世金先生说:“《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典型。”“《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典型意义,主要就在它可说是一部古代中国的文学概论。”④牟世金是这一派的典型代表学者。
   
二、文章法则著作
   
《梁书,刘勰传》说:“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范文澜先生说:“《文心雕龙》的根本宗旨在于讲明作文的法则……是文学方法论,是文学批评书,是西周以来文学的大总结。”⑤徐复观先生说:“《文心雕龙》实际上是一部文体论的书。”⑥詹锳先生说:《文心雕龙》“这部书的特点是从文艺学的角度来讲文章作法和修辞学,而作者的文艺理论又是从各体文章的写作和各体文章代表作家作品的评论当中总结出来的。”⑦王运熙先生说:“人们一提到{文心雕龙》,总认为它是我国古代最有系统的一部文学理论书籍,其性质相当于今天的文学概论那样”,“但从写作此书的宗旨来看,从全书的结构安排和重点所在来看,则应当说它是一部写作指导或文章作法,而不是文学概论一类的书籍”。⑧罗宗强先生说:“在齐末梁初,出现了一部文章学的理论巨著《文心雕龙》。随着这部理论巨著,一位伟大的文学思想家来到我们面前,他就是刘勰。”⑨
   
三、子书
   
刘永济先生说:“历代目录学家皆将其书列入诗文评类。但彦和《序志》,则其自许将羽翼经典,於经注家外,别立一帜,专论文章,其意义殆已超出诗文评之上而成为一家之言,与诸子著书之意相同类。彦和之作此书,既以子书自许,凡子书皆有其对于时政、世风之批评,皆可见作者本人之学术思想(参看《诸子》篇),故彦和此书亦有匡救时弊之意。吾人读之,不但可觇知齐、梁文弊之全貌,而且可以推见彦和之学术思想。”⑩王更生先生说:“不幸的是若干学者太拘牵于西洋之名词,说它(指《文心》)是中国最具系统的一部‘文学评论’专著,而刘勰就自然地成了‘中国古典文论家’。往年我也不求甚解,跟着别人呐喊,可是近年因为朝于斯,夕于斯,反复揣摩,愈觉得《文心雕龙》乃‘子书中的文评,文评中的子书’。因为我们往昔多谈‘品鉴’,无所谓‘批评’。此等西方习用的名词,用到我国传统的著述上,总觉得有点‘霸道’。即令免强可以任用,而《文心雕龙》亦决非‘文学评论’或‘文学批评’所能范围。”⑾
   
四、典型的写作理论专著
   
20世纪30年代,老舍在山东大学教书期间写的《文学概论讲义》中说:“我们一提到文学理论与批评,似乎便联想到《文心雕龙》” , “但是《文心雕龙》并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而是一种文学源流、文学理论、修辞、作文法的混合物” 。 ⑿ 林杉先生说:“比较起来,‘作文法则’、‘写作指导’、‘文章作法’之说似乎较为妥贴,而少有歧义。不过笔者意欲将‘作文法则’、‘写作指导’、‘文章作法’合三为一,统称之为‘写作理论’,这不仅是‘名理相因’,有较强的概括性,而且也更符合《文心雕龙》实际内容和学术层次的高度。……《文心雕龙》是一部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典型的写作理论专著。这个判断和结论,没有古今之分,也没有广义、狭义之别,一切类型的文章的体制、规格和源流,一切写文章的规律、原则和方法,一切文章的风格、鉴赏和批评都包容于‘写作理论’之中,似乎不再有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之瑕了。”⒀

五、哲学著作
  
吴林伯先生说:“《文心雕龙》是文论的经典,也是哲学的要籍。”⒁ 易中天先生说《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唯一一部自成体系的艺术哲学著作”⒂。冠效信、缪俊杰、刘纲纪、韩湖初等先生,则专门研究《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
   
对《文心雕龙》的不同定性,这种种不同观点也许反映了《文心雕龙》的“体大思精”和“百科全书”式的价值,因为每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根据,只是到底哪一种观点最能概括全书内容的问题。
   
主张《文心雕龙》为文学理论专著之说的学者在《文心雕龙》中遇到了非文学性质的文体。有一本《刘勰论写作之道》的书说:“刘勰的文体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文体分类过于庞杂,将不少与文学无着的诏、策等等掺杂进来。在文学的特点认识上,较之萧统的《昭明文选》倒退了一步。此外,如对《史记)这种史传文学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这清楚地说明刘勰的文学观点,有其落后和保守的一面。”牟世金先生在《文心雕龙研究》中说:“刘勰的文学观念并不很明确,从他对各种文体的具体论述和要求中可以看得更为清楚……更能说明这方面不足的是《史传》篇。此篇向为研究者所重视……而此篇又确有其重要地位论以专章,固有其理。但从文学的角度看,本篇就没有什么可称道了。自《左》、《国》、《史》、《汉》以来,史传文学在叙事写人方面,本来有很高的成就,有十分丰富的文学经验值得总结,《史传》篇则完全从史学着眼,详论其源流,史官的设置、史书的体例、史家的职责,以及表征盛衰,殷鉴兴废的作用,‘文非泛论、按实而书’的写作要求等。用今天的眼光看,刘勰的文体论之失,莫逾于此。文学性不强的文体,刘勰自难从文学的角度来总结,文学性已很鲜明的作品,他却视而不见。这充分说明,刘勰对文学艺术的特征,还并无明确的认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也是较为模糊的。”纪晓岚在评黄注《文心雕龙》的(书记》篇时说:“此种皆系杂文,缘第十四先列《杂文》,不能更标此目,故附之《书记》之末,以备其目。然与《书记》颇不伦,未免失之牵合;况所列或不尽文章,入之论文之书,亦为不类。若删此四十五行,而以‘才冠鸿笔’句直接‘笔记之分’句下,较为允协”。“二十四种杂文体裁各别,总括为难,不得不如此笼统敷衍”。“此处以《书记》作结,与中间所列无涉,文章亦不甚相属。知是前类《杂文》无类可附,强入之《书记》篇耳”。
   
以上几位学者对刘勰的批评,都是把《文心雕龙》看成是文学理论专著而提出的。或认为刘勰文学观点不明确,或认为刘勰文体论过于庞杂,或认为“所列或不尽文章,人之论文之书亦为不类,”《书记》篇应“删去四十五行”。从文学的角度看,这些批评都是对的。如果换一个角度,其批评未必有理。尽管古今“文学”概念有别,刘勰也不至于将“谱籍簿录、医历星筮”“方术占筮”等列为文学类,以刘勰之智慧,更不会糊涂到分不清这类文体是否属文学类。其中原因当是对《文心雕龙》性质的认识与刘勰有差距。如果把一切诸如文字的东西都看成是文章,其上述批评就不能成立。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文体论部分规定的原则是:“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如果按这一原则去衡量《史传》篇,则知刘勰的文体论没有“失”。在文体论上刘勰只有“文”和“笔”的划分,并没有去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不同,只要符合上述写作原则就行。如果把《文心雕龙》看成是文章作法或写作理论,对刘勰的那些指责也就不成立了。
   
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还在于对《文心雕龙》中“文”的理解。牟世金先生说:“刘勰时代的‘文学’,和现在还有很大的距离。萧统编《文选》,强调‘以能文为本’,而他所认识要求的‘文’,也不过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而已(《文选序》)。这就是当时所理解的‘文学”’。张文勋先生说:“萧统在《文选》中说:‘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萧绎说:‘绮毂纷披’,‘情灵摇荡’。(《金楼子·立言篇》)。这就是六朝人对文的理解。虽然无明确的定义,但其基本特征就是要讲究文辞美,要有艺术性,要表现思想感情,应该说这就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概念。……《文心雕龙》正是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写成的,因此他虽未给文学以明确的界定,但是他说的‘文’,应属于我国古代文学的范畴,《文心》自然也应该算是我国自己的文学理论著作”⒃。
   
对刘勰持批评态度的学者往往拿萧统的“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作为“文学”的标准去衡量《文心雕龙》。但是萧统的这句话是针对具体而发的。沈玉成先生说:萧统的“这两句话紧接上两句‘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作为补充,用以说明史籍中赞、论、序、述的艺术特点。具备了这样的特点算作‘文’,但不能逆推说凡是‘文’都必须具有这样的特点。”“而他(萧统)的所谓‘文’,又是中国传统的‘文章’,其概念不同于现代文艺理论中所说的文学作品。………《文心雕龙》把方术占筮、符契券疏这类东西都加以辨析,萧统的范围没有那么宽,但是书中人选的就有《尚书序》、《春秋左传序》这一类文章,不仅与沉思、翰藻相去如风马牛,连一般文学作品的标准也够不上。这虽然是极明显的现象,却也常常为研究者所忽略”。⒄ 这就是说萧统的那两句话是因具体所指而发,并不是“文学”概念的标准,因而以此来衡量《文心雕龙》“文”的标准也是不妥的。   
   
考虑到文学必在“文”的范围内,“作文法则”和“文章作法”之论则歧义相对于“文学理论专著”少一些,因而林杉提出《文心雕龙》乃“写作理论专著”之说。但是“写作理论”是否包含有文学批评理论呢?林杉先生认为:“《文心雕龙》就其宗旨和本体性质而言,是一部‘指导写作’的‘文章作法’。它虽也论及许多文学理论问题,但主要是‘言为文之用心’,多侧面多层次地阐发写作理论。而所谓批评论,则是依附、从属于创作论,为创作论服务的。一方面,全书各部分、各篇章所论述的指导创作的理论原则,大都贯注于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全书各部分、各篇章中涉及的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又从不同角度丰富、补充、印证了创作理论,并进而对创作实践产生影响。事实上,在《文心雕龙》许多篇章中,批评论与创作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⒅
   
人们对美的追求,大概从人类社会的诞生就开始了。一切艺术都是对美的追求,如何把文章写得美一点,对读者更有吸引力,是一切文章作者的追求,就这种意义上说,认为《文心雕龙》是美学专著,也是有其道理的。但是,在刘勰那个时代,现代意义上的美学尚未形成一种独立的学科。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从前人论文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特别是他感到“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场文论,陆机《文赋》,钟洽《流别》。宏范(度)《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⒆  所以他要“弥纶群言”,发挥己见,创立一家之说,全面的“言为文之用心”,“论古今之文体”。就其写作目的看他还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去写的《文心雕龙》。   
   
从刘勰作《文心雕龙》的目的是“言为文之用心”观之,“言”可同今日之“论”,“为”同于“作”或“做”,显然是“论述作文的方法”。自古至今,凡用文字记录的语言,便是文章,而文章自古至今又既包括社会生活中各种实用性文体,又包括具有审美艺术和愉悦性的有韵文体和无韵文体。刘勰“言为文之用心”的特点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言”,既站在了写作者的角度去“言”构思、用辞、造句,又站在了读者的角度去审视作品的各个方面。在审视作品的同时又对作家的道德人品进行了品评,在品评的同时也对作家的德、才、文提出要求,而且把“文”提到了“道”的高度来认识。这种从主观到客观,从自然到社会的全方位的审视要求,构成了《文心雕龙》的立体多棱和博大精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座文化宝库。文论家开门一望,看到的是文学理论;写作理论家开门一望,看到的是写作理论;文章学家开门一望,看到的是文章学理论;兵学家开门一望,看到的是兵学理论;哲学家开门一望,看到的是哲学理论,等等。我想无论是文学理论、写作理论,还是子书或是美学理论,都应当包涵在文章学之中。
   
综合各家学说,从目前来看,定《文心雕龙》为文章学专著,歧义相对小一些,或许更合刘勰本意。


注:
①  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前言》,漓江出版社,1982年4月。
②  张文勋《文心雕龙研究史·绪论》
③        杜黎均《文心雕龙理论研究和译释》
④  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绪论》
⑤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⑥  徐复观《文心雕龙文体论》,载《东海学报》,1959年第1期。
⑦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序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⑧  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论文集》,253页
⑨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247页
⑩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前言》,中华书局,1962年10月。
⑾  王更生《文心雕龙研究》,132—133页。
⑿  转引自林杉《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13页。
⒀  林杉《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16页。
⒁  吴林伯《〈周易〉与〈文心雕龙〉》,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6期。
⒂  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1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
⒃  张文勋《文心雕龙探秘》,台湾业强出版社,1994年。
⒄  沈玉成《〈文选〉的选录标准》,载《文学遗产》,1984年第2期。
⒅  林杉《〈文心雕龙〉批评论新诠》,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⒆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