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治愈小儿心肌炎验案

 紫香 2011-03-21
患儿,女,4岁。半年前因感冒致上吐下泻,感冒愈后,逐渐出现心律不齐症状,西医诊断为心肌炎。间断治疗半年,病情时轻时重,至今未愈。
      查患儿面色黄白欠红润,稍瘦,询知平素纳食一般,易食积腹泻。
      诊其脉,左脉细涩弦促而弱,右脉滑软无力。双脉结代,甚至脉律紊乱,完全没有规律可言。
      此患儿已成慢性心肌炎无疑。脉律虽乱,然左脉甚细涩,乃血虚之征,且来去急促,如循刀刃,是肝脉真脏脉之象,此血虚致肝气急甚之征。右脉滑软,乃痰湿内盛之象,且脉象稍浮,沉取无力,此元阳不收,轻度浮散在外之征。舌苔厚腻与脉滑相应,痰湿之象。
      治疗以壮元阳,缓肝急,化痰湿为原则。处方如下:
      人参10g,甘草50g,干姜50g,附子30g,五味子20g,苦参6g,龙胆草1g,白芍30g,乌梅30g,川椒6g,山楂30g,黄芪30g,苍术10g,枳实5g。
      上药大火煎2小时,得药500ml,每次用蜂蜜水送服30ml,每20分钟喂服一次,每日一剂。每天上午同时配合服用复方阿胶浆口服液60ml。
      服上药后,患儿每天午后大便一次,排出大量黑色粘稠臭秽不成形稀便,无其他不适。
      三剂后,患儿心律已接近正常,脉象明显好转,脉体转饱满有力,脉律略有不齐感。浊苔化去。
      将原方苦参、龙胆草去掉,续服三剂。
      患儿服药后,排便颜色逐日由深转浅,渐渐成形。脸色逐渐红润,食欲明显改善,较前长胖。
      再次复诊,脉象缓和有神,脉律规则。查心电图,示大致正常。
      此患儿半年顽疾,就此一周治愈,至今未再复发。

      后记:
      此方疗效之佳,出乎医患双方的意料。当初组方之时,完全凭证用药,并没有依据哪个方子做底方来化裁。只是方子开出后,发现有炙甘草汤和乌梅丸的意思。中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非执方用药者所能知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