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现手法知识归纳

 月迷津渡去网吧 2011-03-22

表现手法知识归纳

.艺术特色、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又称艺术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则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也称艺术特色。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选材剪材、结构技巧、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修辞手法是人们艺术地使用语言的比较固定的格式,所以又称修辞格,它只针对句子而言。表达方式是在表达不同性质的内容时语言各自呈现出的形式。记叙就是叙述事情,说明就是介绍事物、现象或事理,议论就是表明观点、主张或态度,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等作细致的描绘刻画,抒情就是抒发情感。表达方式可对句子而言,也可对篇章而言,而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都只针对篇章而言。

.表现手法的分类

一、表达方式类

㈠记叙类(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变换人称。

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追)叙、平叙。

3.记叙手法:平铺直叙铺陈(赋)波澜起伏跌宕生姿宕开一笔顺带一笔曲笔等。

㈡说明类(说明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1.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列数据、引资料、画图表、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㈢议论类(议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议论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或者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论证方法:事例论证(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引用论证、演绎法、归纳法、归谬法等。

㈣描写类

1.描写对象: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事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其中人物描写又分为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描写手法:观察点(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方向(鸟瞰、俯视、平视、仰视、正视、侧视、回视),顺序(远近、上下、内外等),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感官(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结合声色结合绘形绘色先声夺人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等),程度(白描粗笔勾勒工笔细节描写),动静(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静衬动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动静结合),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抑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哀乐(乐景写哀乐景衬哀情哀景写乐哀景衬乐情乐景乐情乐景衬乐情哀景哀情哀景衬哀情),点线面(点面结合、线面结合),技法(渲染衬托对比等)。

㈤抒情类

1.抒情分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通过景、物、人事来抒情、言志、说理)。

2.景(即景生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因情设景缘情布景以景结情即景明理),物(睹物思人托物起兴托物言志托物寓意),人事(即事感怀寓情于事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明理

㈥综合类

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叙议结合夹叙夹议以××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二、结构类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曲笔入题悬念伏笔铺垫过渡照应呼应)、宕开一笔顺带一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层层深入层层渲染误会巧合曲笔卒章显志首尾呼应照应标题画龙点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景结情起承转合重章叠句(又称复沓章法)、总分得当前后对比线索等。

三、语言类(修辞手法)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排比、对比、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对偶(对仗)、借代、双关、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引用、化用、用典、顶真、回环、互文、通感、起兴、叠词、仿词、婉曲、拈连、移用(移就)、呼告、飞白等。

四、创作类

以小见大、象征、联想、想像、赋、比、兴、对面落笔、意象组合以及前文划波浪线的手法

.表现手法的辨析

1.比喻和拟人:

2.比喻和象征:

3.借喻和借代:

4.对比和对偶:

5.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6.排比和反复:

7.设问和反问:

8.双关和反语:

9.移用和通感:移用侧重词语在一定语境下替换;通感侧重在感觉器官上相连通。

10.渲染、烘托和衬托:渲染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11.伏笔、铺垫和引出下文:

常见修辞手法作用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比拟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排比

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加强语气。

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对比

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

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问

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常见表现手法解析

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衬托

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先抑后扬

引发好奇,感情铺垫。

托物言志

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

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动静相衬

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以小见大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渲染

 

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联想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引用

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增强作品的文学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现手法归纳

2009-05-11 18:55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地区分,可认为二者是同意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
选材剪材;
行文的结构;
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
、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3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
、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
、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

【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具体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以乐衬哀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
【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迭、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
、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
、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
、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

 

 

 

 

 

 

 

 

 

 

 

 

 

 

 

 

 

 

 

复习文学作品,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如果能将它们整理一下,归纳成表,复习起来就比较方便了。下面我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摘引了王宏哲等人制作的一系列助读表格,供大家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参考。

 

一、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可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进行。表格集中对“总起句”等八类句子的用法进行了说明,对同学理解这重要语句有一定帮助。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表明文章主旨或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或内蕴丰富,比较储蓄的句子;或提出作品脉络层次的句子。

 

表一

 

 

重要语句的表现形式及作用(特点)

 

 

 

 

总起句

 

领起下文,奠定基础,起兴以引出主体

 

 

 

 

结尾句

 

概括上文表现主旨,强烈抒情,留下余地,令人思索

 

 

 

 

线索句

 

多次复现,散布于全文,具有贯串文章的作用

 

 

 

 

中心句

 

概括性强,紧扣题旨,多以抒情\议论形式出现

 

 

 

 

哲理句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具有启迪作用,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矛盾句

 

多字面看自相矛盾,实质上深含寓意,句意则重于矛盾的一面

 

 

 

 

变式句

 

具有强调意味

 

 

 

 

修辞句

 

与修辞手法本身的效果紧密相关

 

 

 

 

 

 

 

二、把握文中人称特点.文学的人称,对理解和鉴赏作品有特殊的意义,特别是阅读像鲁迅先生的作品,一定关注文中人称的变化.鲁迅先生为了真实揭露那个病态社会丑恶与黑暗,许多作品有用了”我”这个第一人称,读完令人感到真实可信。

 

表二

 

 

 

 

三种人称的行文效果

 

 

人称

 

在行文中的效果

 

 

 

 

第一人称

 

1.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 2.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1.便于对话 2.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 3.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

 

能较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三、注意表达方式。作为文学作品,它要表达自己的思想,阐明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坦露自己的心声,就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表达。下面介绍四种常见的表达方式,供同学们集中复习。

 

表三

 

 

                 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主要类型及作用

 

 

表达方式

 

 类型

 

             

 

 

 

 

 

 

 

 

 插叙

 

丰富内容 深化主题 曲折有致

 

 

 倒叙

 

设置悬念 吸引兴趣 波澜起伏

 

 

 补叙

 

补充解释使内容完整,事情清晰

 

 

 

 

 

 

 

 

 

 

 

 

 肖像

 

以形传神

 

 

 语言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心理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其思想

 

 

 景物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

 

简洁传神

 

 

细节描写

 

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

 

 

 

 

 

 叙后议论

 

点明题旨,画龙点睛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

 

淋漓酣畅,一吐为快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物,含蓄蕴籍

 

 

 

 

 

四、文章中特殊特段落的作用。一篇文学作品,往往可分为若干段,这些段落大多都是根据内容自然生成。人们习惯叫做“自然段”。所谓特殊段落,指的是某些段落在文中的位置不同一般自然段,它在文章结构和内容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表四   

 

 

特殊段落的特点或作用

 

 

段落位置

 

       特点或作用

 

 

开头段

 

统摄全文,渲染批气分,奠定基调,为后文作铺垫

 

 

过渡段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

 

 

结尾段

 

卒章显志,深化、升华主旨,照应全文

 

 

 

 

 

五、掌握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表现主题不同于议论文,它要含蓄、隐蔽,反对直白。要达到此目的,作者在创作时往往需要选择恰当的表现手法,来辅助完成作品创作,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下表中的几种表现手法就是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

 

 表五

 

 

                        

 

 

      

 

        

 

 

象征

 

具有暗示作用,能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对比

 

 有力地显示事物差异,突出事物特点

 

 

 衬托

 

 突出主体对象的特点,使之更鲜明

 

 

托物言志

 

能深入浅出地表明抽象道理,使之生动具体

 

 

抑扬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强调作者要肯(否)定的事物

 

 

 

 

 

六、用好修饰增强文章效果。文学作品使用修辞的频率高过任何其他一类文体。可以这样说,目前几乎没有文学作品中找不出使用修辞的。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并掌握一些修辞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加强对他的理解,特别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能给文学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表中的几种常见修辞,就是如此。

 

表六

 

 

常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生动

 

 

     拟人

 

把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使语言生动有趣,充满感情

 

 

     对偶

 

语句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

 

一气呵成,文气贯通,突出强调有气势

 

 

     反复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反问

 

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以上我们推荐的六种表格,都是同学们在学习中常见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希望大家在学习时找些例子进行对照,加深理解。此外,同学们在学习中,还有很多知识可仿照此法,加以归纳,制成表格,提高学习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