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代文化人的群体影像

 北斗导航卫星 2011-03-23
在流行“戏说历史”的当今社会,历史记忆正在贬值,被无意义化,被游戏化,被无厘头化,变成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变成可有可无。北岛、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这本书,与流行有些格格不入,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七十年代》一书收录了30篇回忆性文章,是一群知识分子对“70年代”的集体追忆和回顾。30位作者中有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作为海贼的邓刚,有当年北京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太阳总队”的张郎郎,有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书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70年代后,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分子群体。

    书中所截取的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即70年代。作者的年龄在50岁到65岁之间,基本上是所谓的“红卫兵一代”或“知青一代”,他们在70年代初还是青少年。书中主要记述的是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这成长经历非常特殊并且有共性。到了80年代,他们的命运很不一样,先后成为学者、文化人、作家、艺术家。但是70年代非常特殊的成长经历,无疑在他们身上打下了很深的时代烙印,使他们的态度、作风、思想都有一种不受秩序拘束、不愿依附权力的品质。正是这样的品质,让这样的群体在中国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这本文化随笔,像是回味各位作者的个人心灵史,像是回望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它就如两色两味儿的冰棍儿,看着硬邦邦,咬下去却有着别样的滋味。这些70年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性格与众不同。早熟与独立,由于“上山下乡运动”,他们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读书与思考,70年代是一个禁书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阅读的时代;国家与个人,外在压力越大,个人变得越强大,强大到非战胜所处的时代不可。他们独特的性格无法复制,更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

    这本书不再是私人的记忆,而是70年代文化人的群体影像。北岛曾说过,之所以选择书写70年代,因为70年代和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有特别的关系。他们是在70年代长大的,是处于60年代和80年代两个狂飙年代之间的10年。该书定位于70年代,就是想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历史回顾,来有意地突出这个群体,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成长经历。

    抚今追昔,在这些力透纸背的文字里,我们不光窥见隐藏于时代深处的文化变迁,更让我们对整个70年代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70年代的人文精神,正是现今这个时代所欠缺的。该书的出版,能让更多的人去回顾和评价知识分子在世纪之交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贡献和问题。也许正是在这样一个视野里,该书中的人物,还有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和大变革的历史关系,他们在思想、知识上的创新和局限,才能得到更好的认识和说明。所以说,回望70年代的记忆,是探寻历史褶皱深处奥秘的深层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