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思想品德中考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阅读美丽人生 2011-03-23

影响思想品德中考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新思想、新观念已逐步渗透到了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按常理说,应该非常有助于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但实际上却事与愿违。从思想品德这一学科来看。近几年来。学生的思想品德中考成绩优良率普遍不高,只占15%左右。中等成绩的学生占40%左右,40%的学生成绩在下游水平。针对这种状况,作为一名从事初三思想品德课一线教学,有十年经验的教师。从自身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分析、研究了造成中考思想品德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一、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品德课的理论性比较强,易记不容易理解,学起来枯燥乏味,引不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更有些人认为品德是所谓的副科,平时不必浪费太多的时间,到临考前,翻翻书,勾勾画画就可以了,关键是学习好语、数、外。即便学生很努力,平时把品德考试考得不错,也得不到家长和有些教师的认可和夸奖,甚至带有怨气地说:光把副科考这么好有什么用,有本事把语、数、外学好一些。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和偏见,沉重打击了学生学习品德课的积极性。
  
  二、师生关系不够和谐
  
  当前,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大家都很辛苦,身心受累,学生认为教师讲没用。品德课本的内容自己都会读,内容也枯燥,所以听起课来不够专心,老师认为学生不知道学习,从内心产生烦躁,哪还微笑得出来,是连批评带讲课。一堂课下来,多数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师生之间由于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偏差。从而产生隔阂,不能和谐发展。
  
  三、平时不注重积累重大时事、相关热点
  
  该学科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关心天下事,学会分析生活实际。但是,作为品德教师,平时不多看书、报、新闻等有关内容,不注意引导学生平时积累,不能在日常教学中把所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考前,由于时事繁多、错综复杂,头绪不清。导致手忙脚乱。教师让学生拼命地往书本上抄相关内容,抄得密密麻麻,甚至抄得连课本本来的内容都难以看清,而结果是由于不理解,考试时课本的工具性很难用得上,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好效果。
  
  四、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能力的高低总是与基础知识储备情况有着必然联系,思想品德课知识较多,实践性较强,要求教师和学生对每课、每节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及知识的层次、层次间的相互关系都要理清并掌握牢,并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以知导行。可有些教师平时不注重研究课本、研究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试题、多方搜集资料,把握不好考点,给学生讲课时漏掉应考知识点,造成学生知识点缺失:另有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础知识,不多读课本,不深入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善于总结规律,好高骛远,作业或考试就会中途卡壳
  
  五、学与做不得法
  
  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对概念、规律一知半解,死记硬背。也有的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再就是学生不会应对考试做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各类题型不会审题,不知如何做才可以多得分。不知做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六、缺乏持之以恒的品质和吃苦精神
  
  古人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取得好的成绩,多数学生都有努力拼一下的想法和行动,但一般都是三分钟热度,而成绩的提高是汗水和方法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开始产生怀疑和失望。加之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吃苦精神,个别学生会一蹶不振甚至放弃。
  
  针对教和学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我认为教师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一、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优秀的思想品质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从教精神,而且在业务素质方面也应有较深的造诣。对所教学科的知识要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牢固地掌握,能在讲授中达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的程度;对教材能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课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提高成绩。为此,教师平时要多看书、报、新闻,关心天下事,关心身边的事,下工夫研究课程标准。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研究、探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还要多方搜集中考信息。
  
  二、为学生制定可行性的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并督促其实施。让学生感到品德课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认识到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必要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有必要了解我国的国情、国策,有责任、有义务学好这门课。增强品德课教学的趣味性,让枯燥的政治理论变得有声有色,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使学习变成主动行为,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而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运用好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
  
  四、研究学科特点。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我认为,学好品德课关键是处理好的关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要求我们走出教材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将所学理论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所学内容就在现实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发现,而不是被动地去背内容。
  
  五、夯实基础知识
  
  教会学生一定的做题方法和技巧。一定要加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所学课本内容要常复习、常检查、常检测以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做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通过练习,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做题,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如何答出一张满意的中考试卷,做到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