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省工商局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推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 - gsszp12315的日志...

 清凉书坊 2011-03-24

一是开展物流配送,实施连锁经营,促进“两项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在年初省局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视频会议之后,全省各级工商管理机关积极开展乡镇、街道和社区食杂店落实“两项制度”的行动,不断健全和完善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执法监管制度体系、经营者自律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市场监管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兰州、武威等市局在全市范围实行大宗采购仓储食品备案登记。白银、张掖等市局注重发挥食品物流配送作用,鼓励和支持食品经营企业,运用现代物流配送的流通方式,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形成以批发超市为龙头、乡镇点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区、乡、村三级食品经销网络。有条件的地区还统一印发了进货台帐,印制了票据、三证装订单、专用袋等,区分情况进行具体帮助和规范,对于文化程度比较低的经营者,采取一对一的辅导、帮助和培训;对不坚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帐的,严格按照特别规定给以处罚,督促经营者落实“两项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农村市场。目前,全省工商系统在完成两个100%的基础上,在部分条件较好的街道、社区和乡村食杂店已经落实了进货索证索票制度,正在积极通过乡村食杂店抓食品安全示范店作为样板店,全面督促落实“两项制度”的全覆盖。

二是开展科学检测,强化质量监管,认真实施商品定向监测和快速检测工作。各地依托快速检测设备,按照省局《全省系统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快速定性检测规则》要求,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检测室,完善快速检测制度,制定检测计划,突出检测重点,按照规定批次全面开展检测工作,及时分析检测数据,及时反馈检测信息,及时发布消费警示,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工商执法和有针对性的监管提供可靠依据。上半年来,省局先后委托甘肃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全省五个市(州)9个县(区)的葡萄酒、味精(鸡精)、酱油、干果坚果进行了定向监测,其中葡萄酒抽检合格率为86.67%,味精(鸡精)抽检合格率为90%。酱油、干果坚果抽检结果正在复查检验阶段。各地区还对流通环节18类100多种30877个批次的食品进行了快速检测,合格率为99.26%,对标值58477元的问题食品及时采取了下架、退市、销毁等处理。同时,借助开发的食品安全网络监控软件,全面掌握全省范围食品安全态势和食品质量具体情况,及时将食品质量信息通过工商行政管理网在全省范围内发布。

三是注重培育典型,发挥示范效应,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按照省局部署,全省系统紧紧围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白银市工商局建立了“一帮、二建、三查、四规范、五统一”的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创建工作。所谓“一帮”,是指通过以会代训、电视报纸、播放录音、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强化经营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所谓“二建”,是指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带动机制,在辖区普遍建立了食品经营主体A、B、C、D等分类监管模式、区别监管,尤其是对D级主体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并制定了食品安全示范店评定标准,引导广大食品经营户积极投身到示范店的创建活动当中,实行动态监管,一旦出现不法经营行为,立即取消其食品安全示范店资格。所谓“三查”,是指日常市场巡查、食品质量监督抽查以及食品质量专项检查,做到食品质量日常监测、临时监测和专项监测相结合。所谓“四规范”,是指规范经营主体责任制度、工商监管责任制度、社会监督制度和部门协作制度。所谓“五统一”:即放心示范店实行统一牌匾、统一制度、统一标识、统一台账、统一承诺的“五统一”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农村经营户走正道、售正货、树正牌。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初步累计已在全省14864个行政村中建立“农村食品示范店”3218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