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札记】廉颇为什么壮志难酬?

 昵称503199 2011-03-26






廉颇为什么壮志难酬?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奸臣的谗毁、君主的昏聩。联系廉颇一生的行迹,我以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在战场上,廉颇很会用脑子,仗打的稳健、灵活,但在官场上可就差远了,办事,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说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廉颇的“负荆请罪”,使廉颇获得了勇于悔过的美誉,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殊不知,在那美誉的后面,廉颇早已经种下了命运多舛的祸根。蔺相如戳穿了秦昭王用十五城换取赵国和氏璧的骗局,完璧归赵后,被赵惠文王赐予上大夫,级别仅在卿下,已经不低了,可这时候的廉颇并没有提出异议。渑池会上,蔺相如以自己的大智大勇为赵惠文王争得了面子,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回来后赵惠文王拜蔺相如为上卿,可谓实至名归,这时候的廉颇,怨气、牢骚却来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上大夫的这个官职,级别尽管已经不低,却没有廉颇的高,而上卿这个级别却在廉颇之上,他容不得别人比他强,至于别人的功有多大,该不该论功行赏,并不是他关心的。
  他这样说到:“我身为将军,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动动口舌,立了点儿功,位置竟然比我高,况且他的出身低贱,实在叫我感到难堪,不能忍受坐在他的下首。”满腔的愤愤不平,于是三番五次羞辱蔺相如。弱国无外交,但面对强大的秦国,蔺相如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这样的功劳,我以为和攻城略地获得了多少座城邑,完全可以相媲美,甚至在其上。而且,退一步说,就算蔺相如的级别提的有些过格了,可那毕竟是国君的决定,打狗看主人,你廉颇羞辱蔺相如,不也等于变相反对国君的决定、羞辱了国君吗?如此毫无顾忌地羞辱国君宠信、提拔的人,这和直接向国君叫板,有什么区别?这真应了那样的一句话:看见过耍牛逼的人,没看见过这么耍牛逼的人。虽然最后蔺相如原谅了廉颇,两个人还成了刎颈之交,但是,赵惠文王原谅廉颇了吗?即便原谅了,我以为,赵惠文王的心里也结了个疙瘩。
  赵惠文王和蔺相如赴渑池会的时候,廉颇送别,在国境分手的时候,很出人意料地,他竟然这样对赵惠文王提议到:“陛下这一去,估计连会期加行程,总共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您还不回来,请答应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企图。”多牛的提议啊,每读史至此,我都免不了在心里这么赞叹:廉颇大人,真牛!廉颇的提议,动机或许是善良的,我相信很多人也都会这么认为,廉颇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私心杂念,他是为国家命运着想,问题的关键是,赵惠文王也是这么认为吗?同样的问题,有的人可以说,有的人却不可以说;同样的问题,有的人说出来很有分量,有的人说出来一文不值;同样的问题,有的人说出来,错的可能成了对的,有的人说出来,对的可能变成了错的。这就是官场。
  中国的封建王朝,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弑君现象层出不穷。围绕政治权力的纷争,历来是君主们最头疼,当然也是敏感、最注重的核心问题。赵惠文王应秦昭王的邀请,前往渑池,按照惯例,即便通常的出行,一般情况下君主也应该对国家的一些事务作出安排,何况在赵惠文王看来这是一次凶多吉少的会盟呢!所以,我以为,连廉颇都想到了的这个敏感的问题,赵惠文王也应该想过,只不过他没有说出来,也不愿说出来。连国君自己都没有说、也不愿意说的问题,一些人避之唯恐不及,更别说提出来了,可廉颇居然提出来了,一点都没在乎、一点都不忌讳,而且提的那么具体,提的那么咄咄逼人,简直就是强加于人(准确地说是强加于君),不容得你不点头。赵惠文王虽然点头了,心里能舒服吗?渑池会后,赵惠文王一举提拔蔺相如为上卿,有没有压制、敲打廉颇的心理呢?我以为,不排除这个可能。
  著名的长平之战,廉颇被迫交出指挥权,原因似乎很简单:因为秦国的反间,赵孝成王轻信。但细一想来,一个为赵国立下那么多战功、服务了父子两代君王的大将,可以说是久经考验的人,赵孝成王怎么就那么轻信了秦国的反间了呢?这里面,显然有廉颇自身的原因。不难设想,作为赵国的“高级干部”,如果廉颇平时在官场上为人处事,不是那么锋芒毕露、自以为是,能给秦国以反间的可乘之机吗?如果廉颇平时在官场上,也能像在战场上那样稳健一点、灵活一些,赵孝成王就算再一意孤行,能那么就轻信吗?赵孝成王之所以顶着那么多人的反对意见,包括赵括的母亲还有蔺相如的意见,铁了心似的任用赵括,给人的感觉是,只要能把廉颇撤掉,谁去当那个指挥官都可以,这一点,应该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至少是一种催化剂。赵孝成王对廉颇日积月累的反感,终于逮住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借着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得到了名正言顺的宣泄。
  赵孝成王死后,赵悼襄王一上台,就作出了一项决定:起用乐乘代替廉颇。赵悼襄王为什么要罢免廉颇?我的理解,一是廉颇资格太老了,而且居功自傲、桀骜不驯,难以驾驭;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起用自己喜欢的人,也在情理之中。但廉颇不干了,他的反应,实在出乎人们的想象:怒不可竭的他,采取了十分偏激的行为,攻击乐乘。怎么攻击的呢?史料语焉不详,但想必比羞辱蔺相如的那一次厉害,以至于乐乘不得不离职出走,廉颇自己也出奔到了魏国,别人没得到好儿,自己也没捡着什么便宜。赵悼襄王的决定,客观地说,确实显的不够公正,廉颇毕竟有功于赵国,这件事他满可以处理的稳妥一些,至少能让廉颇接受,但廉颇的行为,也实在不值得称道;辱骂和武力有时候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能在所有的时候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何况,你还是人家手底下听使唤的人呢?
  廉颇跑到魏国后不久,因为赵国乏将,赵悼襄王于是又作出了一个决定:召回廉颇。对于这个决定,廉颇显得非常兴奋,为了证明自己体质强健,还可以继续带兵打仗,在赵悼襄王派去考察的使臣面前,又是被甲上马,又是吃饭吃肉,好一顿表现和忙乎。其实,赵悼襄王考察廉颇“尚可用否”——能不能用,这样的考察,我的理解,绝不仅仅是考察廉颇的体质能不能用,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廉颇的“性情”能不能用。廉颇显然没有领会赵悼襄王的真实意图,结果弄巧成拙,授人以“一饭三矢”的口实。不过,从廉颇的表现中,我们确实不难看出,经过“背井离乡”的磨砺,廉颇还是那么逞强好胜、还是那么好表现自我,还是从前那个秉性。所以,我以为,即便没有“一饭三矢”这个理由,赵悼襄王也未必就会用他,说他老了,只不过顺水推舟的一种托辞罢了。
  廉颇在魏国,一直没有受到信用,后来到了楚国,也没有什么建树,这从另一个角度恰恰说明:廉颇的壮志难酬,不仅仅是因为奸臣的谗毁、君主的昏聩,更有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深刻的自身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