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吴双江藏书館 2011-03-26
     这是是南宋诗人朱熹 的诗《春日》中的两句。全诗为:“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春,踏青。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但 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已。从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来深究,此地位于山东省济宁,早被金人侵占。作者朱熹出生于南宋时期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晚年曾在抚州(属江西,与福建相邻)定居,从未北上过,绝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所以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讲学和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也符合作者的身份。
     朱熹(公元1130~1200年),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写《春日》这首诗弘扬儒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们在读古人的作品特别是诗作时,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及政治或学派倾向等来加以理解,不要仅仅从字面或景物上去理解。在这里,使我想起李白的一首《独坐敬亭山》的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写了鸟、云、山,既有景又有物,但作者既不是感叹景,也不是感叹物,主要是描写他孤独和对现实社会中世态炎凉的厌恶之情。这是因为李白怀着极大的政治热情到长安,但唐玄宗不理朝政,政权被奸臣李林甫所掌,许多有识之士被排斥或杀害。李白也受排斥陷害,心情极不畅快地离开了长安,开始他一生中长达20年的流浪漂泊生活,他在敬亭山(安徽境内)上用诗篇来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如果不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遭遇,就很难理解这一首诗了。(吴双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