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过千年的尘埃之五十二:山涛

 昵称503199 2011-03-27






山涛:隐忍的贤士

竹林七贤之中,山涛是最饱受轻视的一个。从某种意义上说,山涛也是七贤之中,一直最令人喋喋不休的一个。大多数人对山涛的诟病,始自于那篇历史上最牛掰的绝交书——《与山巨源的绝交书》,这封绝交书给山涛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人更把这封绝交书看成是山涛“变节”的重要里程碑。

而沸沸扬扬的那次事件,起因其实非常简单。受司马家族的邀请,山涛最终离开竹林,选择出仕,在朝庭做了一段时间的尚书吏部郎,后因司马昭的器重,山涛的官越做越大。

有次,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也不知道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心思,山涛忽然想到了竹林里打铁的那位铁哥们儿嵇康,嵇康是山涛一生人最佩服的一个好兄弟。于是山涛主动向朝庭推荐由嵇康顶替自己之前的职位。这件事倘若放到其它年代,绝对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是,山涛错就错在他们生于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同时,山涛更错于他对兄弟嵇康嫉恶如仇的性情的不够肯定。

司马代曹,说好听一点,那是权利世界的此长彼销,说难听一点,那就是典型的乱臣贼子篡取皇纲,山涛自己“变节投诚”也就罢了,还要拉上自己的昔日兄弟一块儿孝忠奸党,也难怪最终被嵇康破口大骂,说他是:“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这话实在太难听了,放在任何年代,都有可能酿成兄弟决裂,割袍断义。

不过,后来的真实情形却是,山涛没有因为这封绝交书而真的与嵇康真的决裂。相反,嵇康因祸罹难时,托孤于山涛,也正是山涛,正是这个被嵇康乃至部分后世文人所鄙夷的变节份子,将嵇康的儿子嵇绍悉心扶养成人,嵇康去世20年后,山涛顶着重重压力,举荐嵇绍任秘书丞,并没辜负嵇康的“托孤”之情。

可见,真正的高情逸士,他们的绝交不过是一种精神上的不同追求境界罢了,而不是个体之间友情的绝交。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人。山涛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却已然颇有器量,卓然不群。性喜道家之《老》、《庄》,常掩其锋芒而自晦。

山涛文武兼备,才智过人,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个颇具政治头脑的人。山涛早年出仕,有一段时间,司马懿装病在家,司马懿是山涛的表姑父。据《世说新语》载,山涛之父山曜的姑姑山氏夫人为魏粟邑令张先生张汪之妻。山氏夫人的女儿张春华为司马懿的正室夫人,后尊为晋宣穆皇后,是司马师、司马昭的亲生母亲。所以,那时候山涛与司马懿一家时有往来,而正是这种往来中,山涛通过一些蛛丝马迹,预感朝庭将有巨变,为逃避即将到来的杀气腾腾的灾难,山涛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悄悄地掼了乌纱帽,找地方隐居了起来。果然,不久,便发生了高平陵事件。

而就在隐逸山野的那段时间,山涛与名士阮籍,嵇康交好,三人更因趣味相投,结为金兰之交。后来三人集团再添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七个人经常啸聚竹林,索琴饮酒,以狂傲不驯姿态,远离是非;以老庄之道,抚慰心灵。就是这样七个出类拔萃的时代精英,他们犹如漆黑夜空璀璨夺目的七颗星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一种张扬至极致的文化风度,广泛的影响着当时天下所有学子仕人们的心。

竹林优游时期的山涛,虽不是竹林里的精神领袖,但是山涛大度、沉稳,幽然深远,用王戎的话来说:“山涛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因而,山涛成了继阮籍,嵇康,之后的三号人物。

与阮籍、嵇康有所不同的是,阮,嵇二人之所以能够长时间的逍遥竹林,除了高深的学问,浩然的志气,虽隐不贫的经济环境则也是一大主要原因。因为二人均有着尊贵无比的显赫家世。阮籍的父亲乃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闻名天下的大才子。而嵇康,我前文就曾讲过,他乃是曹操嫡孙女长乐亭主之夫婿。阮,籍二人皆属于贵不可言的簪缨世族。可山涛则不然。山涛是个如假包换的寒门学子,贫苦的孤儿。别忘了那可是在魏晋时代,等级森严,“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的时代,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注定了彼此虽性情相投,志向的取舍却不径相同。这大概就是山涛“身在竹林心在晋”的主要矛盾之所在吧。个人窃以为,这其实与品质无关,与所谓的骨气也没有多大关系。

《世说新语》里有这么一则典故:山涛在四十岁之前,因为家里一直很穷,穷成什么样呢?穷得跟那个司马相如好有一拼,穷得家徒四壁。但山涛穷虽穷,却穷得有志气,有一次山涛跟老婆韩氏开玩笑说:“老婆,这些年,为夫连累你跟着我忍饥受寒,不过,你放心,这罪不会白受的,总有一天我当位列三公,只是不知道到时候娘子你是否做得来高官夫人哩?”

由此可见,竹林之隐,在于避祸,由始至终,山涛的心,一心向往的仍然是:才华为庙堂所识,晋身仕途,为自己谋取一条康庄大道。

这其实无可厚非,中国文人嘛,读书写文章,说到底大多数不过都是为了有所作为,出仕,当然是最好的途径了。正所谓: “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对于一个学富五车,又志存高远的穷学生来说,他的人生理想,又怎能真的完全与庙堂割裂呢。所以,这就不可避免的注定了,当山涛与其他六子一边优游于竹林,以“清流”自居,一边却把目光投向了并不遥远的充满了世俗纷争的洛阳朝庭。

果然,不久之后,通过与司马家族的亲戚关系,山涛以近五十的高龄,得以被朝庭委以郎中任,累迁尚书吏部郎。炎代魏称帝时,更是任山涛为大鸿胪。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司马代曹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界定的:乱臣贼子篡权夺位!因而,山涛的入仕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文人的品评中,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显得有悖于文化人的操守与骨气。关于这一点,见仁见智。

凭心而论,在山涛的身上,就我个人来说,我更清楚看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样的一种高贵的文人品质。作为文化人入仕的山涛,堪称官之楷模,他高洁正直,为政兢兢业业,德望乡闾,卓有政绩。

《晋书。山涛传》云,山涛之所以能够得到司马氏父子的倚重,成为司马集团的重臣,其实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与司马家族有表亲的关系,景帝司马师的母亲是山涛的表姑,这为山涛与司马家族关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想,这恐怕也是山涛甘担骂名出官任职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二是山涛的睿智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三是山涛为官廉洁与正直。

山涛入晋之后,担任选职十有余年,其间,由他推荐选拔的官吏众多,但这些被他推荐选拔的官吏都能像他给下的评语一样,极少出现差错,他识人辩才,被当时朝野所认同。山涛推荐选拔官吏,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史书说他“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他将推荐选拔的人员名单拟好后先征求领导的意见,领导同意后才公开启奏,绝不擅自做主,更不搞卖官鬻爵,拉帮结派,其甄拔人才所奏被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因此,山涛前后推荐选举遍及百官,极少失误。

山涛家境一直贫穷,虽然做了高官,但其为官廉洁,并不富裕,以致晋武帝经常接济他。可是他却常把皇帝的打赏,有时候甚至包括俸禄薪水,散于街坊邻里。另外,山涛为官贞慎俭约,洁身自好,有口皆碑。有一年,山东有个县官叫袁毅,贪污枉法,贿赂公卿,以求得好名声,也送给山涛一份重礼,丝绸一百匹。山涛想退回去,但又不能破坏官场的潜规则,无奈之下,就把丝绸收下了,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严惩,凡是他所贿赂的人,都要被追究。山涛就把丝绸拿出来,朝庭官员一看,上面积有多年灰尘,甚至封印都完好如初。

中国的官场历来若酱缸,人事复杂,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可即使步入官场,山涛也没有泯灭自己做人的正直与良心。羊祜即相位时,有人想要构陷裴秀,山涛显出了他磊落的本质,非但没有落井下石以取宠新贵,反而坚持保护裴秀。因此事,山涛罪权臣而出为冀州剌史。为人端正,离开权利的中心其实也避开旋涡的中心,他平和地接受着一切。冀州剌史之任,对于他来说,正是试示治、平能力绝佳之所。任内,他悉心经营勤勉有加,一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大有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之气象。

读《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时候,人们常常很容易将山涛拿来与嵇康对比:瞧,人家嵇康宁折不弯,多有骨气!而山涛为了升斗之禄,蝇营狗苟,何等渺小!这大概就是山涛一世人的悲哀,这也是乱世中求生的士大夫们的矛盾与悲哀。其实,读过《晋书?山涛传》之后,就会发觉,嵇康固然刚直不阿,大义凛然。但山涛也远不是人们所度想的,那么不堪的样子。

——为人,山涛光明磊落,豁达深沉,忠厚大度,重情重义。为官,山涛克己奉公,廉洁正直,敬贤爱才, 加之山涛既有文韬,又通武略。无论从哪方面讲,山涛都是让人钦佩的。所谓人生在世,各得其所,这未尝不是一种高迈风度。

也正是因为这样,晚年的山涛一直想归隐山野,多次呈书司马炎报告辞职,朝庭非但不准,还将他的官职擢升愈高。山涛做官一直做到近八十岁,方才退休。几年隐居生活以后,这位一生都被饱受误解的老人,终于在一种宁静的氛围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