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计划

 ainidehen 2011-03-28


 

   一、目的及意义
 
(一)发展水产养殖是解决国人食物和改善食物结构的需要
  •   二十一世纪《谁来养中国》(Brown,1995)?这个问题虽然是一位美国人提出来的,但是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们决不应该存在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必须自己养活自己。2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证明,我们不仅有能力解决吃饭问题,而且改善了我们的食物结构,吃得更好、更健康了。从表1中我国肉、奶、蛋、水产品的人均年消费量的变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饲料工业产量从1978年的60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5500万吨,饲料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饲料工业是养殖业基础,没有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就不可能有养殖业的今天,也就没有我们今天食物结构的改善。

      从表l还可以看出,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在18年间增加了18倍,增长速度最快。1997年水产品总量已增加到3601万吨,年人均消费达28.8公斤;并且水产品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水产养殖业的巨大贡献。1950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仅占水产品总量的8.3%,到1988年首次超过50%,1997年达56.3%(表2),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随着过渡的捕捞、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逐步枯竭,无疑,以后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将主--要依靠水产养殖。如果维持目前的水产品消费量28.8kg/人/年不变,到我国人口达到16亿时,水产总量即要达到4609万吨。在海洋捕捞量维持目前水平的情况下,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要净增1008万吨。也就是说到2030年水产养殖产量2914万吨,要占水产总产的63%。

      假若其中l/2的水产品是依靠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生产的,约需要水产饲料2500-3000万吨。然而,我国目前的商品化水产配合饲料才300万吨左右。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在未来15年和“十五”期间,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的研究与开发有十分迫切的需要。

      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耕地面积会随之减少。据专家估计,到2030年耕地面积只有目前的80%;而人口达到16亿时,按人均400公斤计,需要生产粮食6.4亿吨。考虑耕地的减少因素,届时的粮食生产能力要超过目前的40%左右。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饲料产量会达1.17亿吨(赵永合,1998),相当于目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饲料产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从口粮为主到饲料量为主的趋势将越来越显著,给粮食生产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把有限的粮食更有效地转化为人民菜篮子中的肉、蛋、奶与水产品,改善人民生活,是摆在我们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养什么更合算呢?从不同动物的平均饲料转化率来看,鱼虾62.5%和肉鸡50%的饲料转化率无疑是最高的(表3)。研究已证明,优质水产饲料的转化率可达到更高的水平,且鱼虾为更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所以,我国在未来15年应优先发展水产动物和肉禽养殖。但是,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水产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的研究水平与开发技术还远落后于畜禽的水平,因此,作为水产养殖大国,我国在未来15年和“十五”期间应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发技术的研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加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发技术的研究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997年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为2028万吨,除贝类651万吨和藻类96万吨外,然后才是鱼虾等,约1281万吨,其中淡水养殖1237万吨,海水养殖鱼虾44万吨。在淡水养殖产量中,除461万吨滤食性的鲢鳙鱼外,其余776万吨均为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海水养殖的44万吨中有25.5万吨为鱼类,16.2万吨为虾蟹类(表4、5、6)。也就是说817.7万吨养殖水产品可通过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来生产。按目前我国商品水产饲料可达到的平均饲料系数1.9计算,即需要商品饲料1554万吨。但是我们仅生产300万吨左右的商品饲料,不足五分之一。这300万吨饲料主要用于淡水养殖种类的鲤鱼、草鱼、罗非鱼、鳗鱼、罗氏沼虾、鳖等,而海水养殖虾用饲料不足8万吨,鱼用饲料不足2万吨。在淡水养殖中除了部分是通过施肥提高天然生产力来获一定产量外,而大部分是渔农直接大量投喂糠麸饼粕类农副产品来获得的。这些农副产品,虽然是很好的饲料原料,但直接投喂,营养不平衡、转化率不足20%,这样不仅每年浪费3000万吨饲料原料,而且更严重的是加速了养殖水环境的污染,使养殖对象疾病滋生,威胁到水产养殖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海水养殖中,估计有5万吨左右的对虾和鱼类是由10万吨人工配合饲料生产的。而其它的39万吨养殖鱼虾几乎是用杂鱼、虾和低质贝类养殖的。按每10公斤鲜杂鱼虾或30公斤低质贝类养殖生产1公斤商品的鱼虾计算,每年必须向池塘或网箱投入400万吨鲜杂鱼虾。也就是说每年水产品总量的11%投入沿海的滩涂中。这不仅是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是环境污染、病害发生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全面开展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研究,开发优质高效的人工配合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保证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鱼虾类消化生理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关于鱼虾营养需要与饲料开发相关技术的研究是本世纪20年代才从美国开始,50年代成功生产渔用商品颗粒饲料。40年代日本、欧洲也迅速开展相关研究,50年代进入工业化生产。我国渔用配合饲料研究始于1958年,但是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的商业开发始于80年代初。水产行政部门提出“以养为主,养捕并举”以后,我国淡水鱼养殖、对虾养殖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客观上推动了鱼虾营养与渔业饲料的研究与产业化进程。

      迄今世界上已有300余种的鱼类和20余种的甲壳动物进行了养殖,但已经进行营养研究的鱼类不足50种(wilson,1991),甲壳动物不足15种。到目前为止,营养需要研究较全面的种类仅有太平洋鲑、虹鳟、斑点叉尾鮰、鲤鱼4种,甲壳动物尚未有1种获得较完善的营养需要数据。这是由于水产动物的生活环境、行为与生理特征以至营养需要研究(尤其是可溶性微量营养素)较为困难的缘故。

      从饲料开发水平来看,国外鲑、鳟、鮰、和鲤鱼饲料的饲料系数已达1.0-1.3的水平,其他鱼类及甲壳类的饲料系数达到1.5-1.8之间;而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起步晚,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也相对少,在鱼虾类营养生理和营养参数等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通过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消化,以及水产饲料工业通过剧烈的质量竞争、淘汰,国产饲料质量和管理水平在近10年来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从1989年1589家渔用饲料厂到目前仅剩600余家,但真正产量在l万吨以上、质量效益都较好,有较好知名度的水产饲料企业不足50家。这些厂家的饲料质量基本代表了我国的饲料质量的最好水平,它们的鱼虾商品饲料的饲料系数可以达到1.3-2.0的水平。估计这部分饲料占我国300万吨渔用饲料的60%,而其余部分的饲料系数估计在2.1-4.0之间不等。

      目前,世界各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营养需要研究

      仍以研究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养殖品种的营养需要(营养参数)为主体。因为这是制定饲料配方、完善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依据。

      2、新蛋白源的研究与开发

      由于鱼粉等优质蛋白源日益短缺,价格上升,新蛋白源的开发便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以保证降低饲料成本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环保饲料的研究与开发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急剧恶化,因而研究开发低污染饲料是发达国家目前十分重视的课题。同时,从环境营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环境条件对鱼虾营养需要的影响,以及天然生产力对养殖产量及饲料效率的贡献。

      4、免疫营养学研究

      水产养殖越来越受病害的困扰,使得人们从9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水产养殖动物抗病力与营养素及添加剂关系的研究,以开发提高动物抗病力的营养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

      5、摄食行为和摄饵促进物质研究

      由于越来越多使用植物蛋白源,为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降低植物原料中营养拮抗物质的负面作用,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和摄饵引诱、摄饵促进物质的开发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6、水生动物营养研究方法的标准化

      水生动物营养研究方法的标准化仍是营养学家们努力的方向。由于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在生活环境、习性和生理特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把用于陆生动物营养的研究方法直接照搬到水生动物的研究中,至今水生动物的营养研究方法仍然没有标准化,以至不同动物之间、不同研究者之间的研究结果无法比较,这也是阻碍水生动物营养研究的因素之一,所以水生动物营养研究方法的标准化仍是营养学家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三、我国现有的技术基础

      8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的科技开发队伍不断壮大,已经建立了几个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实验室。对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与饲料已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开发,例如鲤鱼、草鱼、罗非鱼、青鱼、团头鲂、鳗鲡、中国对虾、罗氏沼虾、鳖、鲍鱼等等。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于大量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和酸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研究和饲料配方的筛选。这些研究结果对商品配方的制定与生产,加上国外研究成果、水产饲料加工技术与设备的引进消化,对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产鲤鱼、草鱼、罗非鱼、鳗鲡、对虾、罗氏沼虾和鳖的商品饲料的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平均水平,饲料系数已达到2.0以下。但是,因起步晚,资金投入少,我国在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方面仍然存在如下急待解决的问题。

      1、研究缺乏系统性。目前主要集中于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等大量营养素指标的研究与配方的筛选。对微量营养元素的营养作用及其需要量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不利于饲料配方的进一步优化、完善和饲料利用率的提高。

      2、应用基础研究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广撒网的筛选配方方式,急功近利,忽视了消化生理、营养生理等饲料生产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设计欠规范、周密,不符合统计学要求和实验周期太短,难以获得可靠的可比较的研究结果,使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受到很大影响。

      3、添加剂的开发不力。添加剂的开发研究热中于开发“促长剂”之类急功近利、舍本求末的产品,而对真正营养性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研究不够重视。我国饲料添加剂研究与开发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状况未能改变。

      4、海水养殖鱼类营养研究滞后。与淡水养殖鱼类相比,我国在海水养殖鱼类的营养和饲料研究方面更显薄弱,如牙鲆、大黄鱼、鲈鱼、鲷、黑鲳、河豚、石斑鱼等,严重滞后于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

      5、水产饲料成套加工设备开发不力。对适用于水产饲料成套加工设备的研究与生产未给予足够重视,主要依赖进口主机的被动局面未能改变。

      6、对饲料原料的开发与质量控制不够重视。我国人口众多,饲料原料缺乏,加上质量监控不力,是导致我国水产饲料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我国虽然有每年生产100万吨鱼粉的设备能力,但是由于近海资源匮乏,原料渔货质量控制不善,导致每年只能生产20万吨左右的质劣价低的鱼粉,而每年又进口鱼粉70-80万吨。有些优质原料未能很好开发利用,这既浪费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同时又要花外汇购买国外同类产品。例如,我国自己捕捞和进口的鱿鱼每年约30万吨,其加工副产品可加工成3万吨左右的鱿鱼内脏粉。它是水产饲料的诱食剂、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未知生长因子的良好来源,但我们未能有效地加工利用,甚至任其腐烂、污染环境,而我们水产饲料中的鱿鱼(或乌贼)内脏粉几乎都是从日本等国进口的。

      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应达到的目标

      1995年我国肉类及水产品的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这对改善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专家预测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我国饲料产量到2010年要达到1.17亿吨,到2030年达到1.8-2.0亿吨,其中水产饲料要分别达到2000万吨和3000万吨。基于目前我们水产饲料的产量与研究水平,要达到上述目标,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我们必须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正视我们在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我国在“十五”和2015年前的研究开发计划,攻克技术关键以保证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研究和规范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方法和操作规程。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相对起步较晚,水平不高。许多研究方法和操作规程尚欠规范,甚至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导致获得的实验数据可靠性差,或无法进行互相比较,对水产饲料生产指导意义不大。

      研究内容:

      为规范研究方法和操作规程,提高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水平,有必要组织权威人士研究、研究、制定一套能反映目前国际研究水平的《水产动物营养研究方法标准》,对指导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实验设计和营养试验技术包括试验动物的选择、数量、重复设置、随机分组原则、饲养管理、试验期长短的确定等。

      2.试验饲料配方技术为不同研究目的确定饲料配方的基本结构和调整原则、精制试验饲料或实用性试验饲料的原料选择原则和试验饲料的制作技术。

      3.试验结果的处理技术包括判据的选择、分析样品的收集、处理与分析方法、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4.消化生理、消化率、可代谢能测定方法。

      目标:

      在2001年前发布实施后,使不同研究者、不同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更可靠、并且可以进行互相比较,对生产实践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以后逐步完善。

      (二)深入系统研究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要

      深入系统研究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的主要营养需要应仍然是“十五’’的主要课题。营养需要研究是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饲料工业发展和提高的科学基础。过去十多年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仍然主要是低水平的、盲目的配方筛选,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对每种水产动物的营养研究仍然十分肤浅、零星的,即便是研究多年的中国对虾也是如此。选择研究对象应以中国特有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养殖品种为主。以生态环境、食性和种属进行分类,对具有代表性的种进行集中研究。即冷水性和温水性种类、淡水种类和海水种类,草食性、杂食性和肉食性的鱼、虾、贝类。每类属选择1个代表种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强调系统性,研究水平强调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应用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考虑到我国饲料原料,尤其是优质蛋白源的缺乏和我国人口的巨大食物需求,注重滤食性、草食性、杂食性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研究和利用天然生产力或低价饲料来满足商品鱼生产的需要。对已经研究较为完善的种类(如鲤鱼)、国外有众多科学家研究的品种和引进品种,如罗氏沼虾、斑点叉尾鮰、鳗鲡等,即侧重于国外研究成果在国内饲料生产中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研究内容:

      基于以上原则,建议进行系统全面营养需要研究的种类为:

      淡水代表种一草鱼、鲫鱼、长吻熊、中华绒毛蟹、中华鳖和牛蛙。海水代表种一牙鲆、大黄鱼、七星鲈、石斑鱼、中国对虾、青蟹和鲍鱼。

      对已经使用较好商品饲料的品种,如草鱼、鲤鱼、罗非鱼、青鱼、团头鲂、鳗鲡、对虾、罗氏沼虾、鳖、牛蛙等在完善它们营养素需要的同时,加速研究适合于池塘单种精养、混合精养和混合半精养的补充性商品饲料,提高饲料效率。

      重视海水养殖品种的营养研究。对尚未普遍使用配合饲料的品种牙鲆、大黄鱼、七星鲈、石斑鱼、中国对虾、青蟹和鲍鱼,在2005年前主要进行大量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养殖模式的饲料;到2015前,完成营养需要基本参数的研究。

      1.营养素定量需要的确定。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能量、主要维生素和无机盐。

      2.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养殖条件下天然生产力对营养素定量需的影响。

      3.适用于不同养殖对象、不同摄食行为、不同消化生理特性、不同养殖模式的配方和饲料加工技术。

      目标:

      获得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动物营养需要的基本参数,为高效饲料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为编纂我国《水产动物营养需要》一书提供素材。在2005前,已经使用较好商品饲料的品种,使饲料系数小于1.3。对尚未普遍使用配合饲料的品种牙鲆、大黄鱼、七星鲈、石斑鱼、中国对虾、青蟹和鲍鱼,在2005年前主使饲料系数小于1.8;到2015前,使饲料系数小于1.3。

      为2005年前立法禁止在海水养殖中直接使用鲜杂鱼虾和禁止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使用饲料原料作饲料打下基础。

      关键技术:

      1.营养素定量需要参数的确定。

      2.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养殖条件下天然生产力对营养素定量需的影响。

      3.适用于不同养殖对象、不同摄食行为、不同消化生理特性、不同养殖模式的配方和饲料加工技术。

      (三)水产养殖人工育苗期幼苗的营养生理与及开口饲料的研制开发

      我国在仔稚鱼、幼稚虾、稚贝的营养生理和定量营养需要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在微颗粒饲料工艺研究领域仍然有许多空白。即便有一些开发育苗用开口饲料的尝试,但是在营养学和工艺学方面均不过关。目前,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仔稚鱼、虾苗、鲍鱼苗的开口饲料主要从日本、台湾等国家或地区进口。每年用在这方面的进口费用(包括走私)估计超过亿元。为此进行仔稚鱼、幼稚虾、稚贝的营养生理和定量营养需要研究、微颗粒饲料(微粘合、微包膜、微包囊)技术研究是目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研究内容:

      1.仔稚鱼、幼稚虾、稚贝的开口口径和摄食行为的研究。

      2.仔稚鱼、幼稚虾、稚贝的营养生理研究和定量营养需要的基本参数建立。

      3.微颗粒饲料粘合剂、包埋剂的开发和微颗粒加工技术。

      4.微颗粒饲料悬浮稳定技术。

      5.微颗粒饲料原料的加工保存技术。

      目标:

      在2005年前解决对虾、牙鲆、大黄鱼的开口饲料营养参数和加工工艺;到2015年全部解决我国水产养殖主要品种的开口饲料的问题。

      关键技术:

      1.仔稚鱼、幼稚虾、稚贝的营养生理研究和定量营养需要的基本参数。

      2.微颗粒饲料粘和剂、包埋剂的开发和微颗粒加工技术和微颗粒饲料悬浮稳定技术。

      3.微颗粒饲料原料的加工保存技术。

      (四)饲料添加剂的开发研制

      目前,我国水产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只能从事一些饲料预混料的生产销售,对单项饲料添加剂或原料生产种类有限、质量不高。添加剂原料和添加剂预混料主要从日本、德国、美国、瑞士等进口的局面长期以来未能改变。以前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也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为节约外汇,促进我国饲料工业健康发展,高质量饲料添加剂,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研究开发至关重要。

      由于营养性添加剂,如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可与畜禽饲料通用,因此,集中开展中性植酸酶、主要消化酶、诱食剂、着色剂、水中稳定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水产饲料添加剂的开发研究。

      研究内容:

      1.中性植酸酶的微生物菌种筛选和批量发酵生产技术。

      2.分泌耐高温(90-100℃)消化酶的微生物菌种筛选和批量发酵生产技术。

      3.血球藻及其它高产类胡萝卜素的微生物筛选和批量发酵或培养技术。

      4.主要养殖种类的诱食剂研究及其开发技术。

      5.有利于养殖动物健康和环境清洁的微生物发酵物添加剂的开发技术。

      6.稳定性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生产技术。

      目标:

      2005年水产饲料添加剂30%国产化;2015年70%国产化。

      关键技术:

      1.目标微生物菌种筛选、目标基因的转移和表达、批量发酵生产技术。

      2.水溶性营养素的稳定技术。

      (五)新饲料源的开发与原料质量控制和改良的研究

      全球的鱼粉产量与饲料市场的鱼粉需求缺口无疑将越来越大。象我国这样的人口众多、养殖业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解决饲料蛋白源的问题已是全球急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力量,加大投入开发新的饲料蛋白源,如单细胞蛋白、植物蛋白的生物工程改质、化学或物理方法脱毒、改质等,提高植物蛋白源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鱼粉在饲料配方中的比例,对我国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是一个很有开发前景的课题。

      我国用于鱼粉生产的鱼货很有限,每年仅20万吨。然而,由于从捕捞、运输、储藏到加工等环节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鱼粉质量较差,所以目前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70-80万吨鱼粉来生产配合饲料。今后要充分利用好我国有限的小杂鱼资源,加强鱼粉加工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研究,提高鱼粉质量。

      各饲料源的可利用性资料,是利用这些源进行饲料配方的基础。在畜禽业中已有全面的资料,但在水产养殖动物中仅鲑鳟鱼类有较详细的资料。应系统测定我国有代表性的温水性水产养殖品种对各类饲料源的可利用性。

      研究内容:

      1.生产低毒的油菜子的引种、低毒棉子的生物工程育种技术。

      2.油菜子、棉子的脱毒、改质的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植物蛋白源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3.植物饲料源中抗营养素物质的去除或失活技术。

      4.改善植物饲料源的适口性、诱食性技术。

      5.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鱼油的抗氧化技术。

      6.鱿鱼内脏粉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

      7.饲料源的质量评价一消化率、代谢能的数据库建立和生长效果测定,和鱼粉替代最适比例的确定。

      目标:

      2005鱼粉在配方用量降低20%,2015年降低30%。保证我国水产饲料蛋白源80%自给。

      关键技术:

      1.生物工程育种技术。

      2.脱毒、改质的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发酵技术。

      3.抗营养素物质的去除或失活技术。

      4.改善植物饲料源的适口性、诱食性技术。

      (六)水产动物营养免疫学、营养病理学的研究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动物病害成了制约动物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中,研究营养素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营养免疫学,是国际上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营养学方法来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是健康养殖、维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养殖环境恶化、病害滋生情况严重,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十五”起研究我国水产养殖鱼、虾、贝代表动物的免疫学原理、营养病理学、免疫功能与营养素的关系,为免疫功能的饲料和免疫增强剂的开发提供依据;同时,解决我国水产养殖中一些可能与营养密切相关的问题一脂肪肝、性早熟、和抗应激能力下降等。

      研究内容:

      1.大黄鱼的脂肪代谢和脂肪肝形成机理研究。

      2.研究适合低等脊椎动物(鱼类)、尤其是无脊椎动物(对虾、鲍鱼)的免疫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3.水产养殖鱼、虾、贝代表动物的营养免疫机理研究。

      4.免疫功能饲料的配伍技术。

      5.免疫增强剂的生产、纯化技术、使用和活性保持技术。

      6.中华绒毛蟹和大黄鱼性早熟与营养的关系研究。

      目标:

      在2005年前,阐明大黄鱼的脂肪肝形成机理,并提出解决脂肪肝的具体措施。2015年前为淡水鱼-草鱼、海水鱼-牙鲆、虾-对虾、贝-鲍鱼阐明营养免疫学的基础、免疫功能与营养素的关系,并且开发出具有免疫功能的饲料和免疫增强功能的饲料添加剂;阐明养殖中华绒毛蟹和大黄鱼性早熟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关键技术:

      1.适合低等脊椎动物一鱼类、尤其是无脊椎动物一对虾和鲍鱼的免疫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2.免疫功能饲料的配伍技术。

      3.免疫增强剂的生产、纯化技术、使用和活性保持技术。

      4.性早熟的成因研究的营养学和繁殖生物学技术。

      (七)环境营养学研究与环保饲料的开发研制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比如氮和磷,如果添加过量或添加的物质不利于动物的吸收,则会污染环境水质,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发达国家已开始注重研究动物饲料组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便开发低污染的绿色环保饲料。环保饲料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研制,一是尽量降低饲料中氮和磷,特别是不可利用氮和磷的含量,另一是尽量减少饲料中利用效率低的成分。

      我国的水产养殖品种众多、养殖环境多样、养殖模式各异。在半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如池塘和部分网箱养殖,天然生产力为水产品提供了部分营养物,采用全价营养饲料,不但提高了成本,而且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我们通过环境营养学的研究,开发出满足不同品种的不同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的配合饲料,如混养饲料、添补饲料等,以降低养殖的饲料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这应该是我国“十五”水产营养与饲料研究的重点。

      研究养殖环境对养殖动物营养需要的影响,优化配方,同时,研究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减少饲料溶失的饲料加工工艺。

      研究内容:

      1.提高氮和磷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率的配方技术研究。

      2.低溶出饲料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3.养殖环境对动物营养需要的影响和混养饲料或添补饲料的配方技术研究。

      4.高能饲料的配方和加工技术研究。

      目标:

      通过环境营养学的研究,开发出满足不同品种的不同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的配合饲料(如混养饲料、添补饲料等),以降低养殖的饲料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减少饲料溶失:2005年使养殖自身污染减少30%,2015年减少60%。

      关键技术:

      1.提高P、N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率的配方技术。

      2.低溶出饲料加工工艺技术。

      3.高能饲料的加工技术研究。

      (八)养殖动物产品品质的营养控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殖动物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产品中不能残存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外,还要求营养丰富、口感好。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深入探讨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对养殖产品质量一可食比、营养组成、口感、风味的影响;非营养添加剂和药物残留的研究。

      研究内容:

      1.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对养殖动物可食比、营养组成、口感、风味的影响。

      2.保证养殖动物品质的饲料配方、添加剂和养殖技术的研究。

      3.渔用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和残留的研究。

      目标:

      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品种的品质。到2005年,产品达到不能残存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外,符合我国食品卫生和产品出口的要求。2015年产品全部达到可食比高、营养丰富、口感好、风味正常。

      关键技术:

      1.养殖动物品质的评价技术体系。

      2.渔用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和残留的研究技术。

      (九)水产养殖投饲体系的研究

      对于合理的饲料,如果没有合理的投喂策略,仍无法得到较好的养殖效果,造成饲料成本增加。投饲系统(Feeding system)是关于养殖动物营养素及能量供给及投喂策略的综合概念,在畜禽养殖业已有广泛应用。这一概念在近年才引入到水产养殖业;并且,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尚未开始,在生产实践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应从水产养殖品种的不同阶段营养能量学、营养需求的研究着手,探讨最佳的投饲量及投饲策略,以建立主要养殖品种的投饲系统。

      研究内容:

      1.养殖品种的不同阶段营养能量学。

      2.养殖品种的生长模型研究。

      3.建立主要养殖品种的投饲策略。

      目标:

      2005年前建立已有较好饲料研究基础的一种淡水养殖品种及一种海水养殖品种的投饲系统。2015年前建立我国主要养殖品种的投饲系统。

      关键技术:

      1.重要养殖品种的营养能量学

      2.养殖品种的生长模型

      五、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目前的商品化水产配合饲料只有300万吨左右,预计到“十五”末可达到1000万吨,按每吨平均4500元计,年产值可达450亿元。同时,按每50人年生产20000吨饲料计算,还可直接解决25000人的就业。到2015年和2030年,水产饲料将分别达到2000万吨和3000万吨,其相应的直接年产值分别为900亿元、1350亿元,就业人数为50000人和75000人。其带动的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难以估计的。因此,水产动物饲料工业属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六、技术政策及建议

      1.克服部门“条块分割”的弊病,保证国家用于应用基础研究的有限经费分到有能力和有研究条件的科技人员手中,以保证课题按时、按质完成;而不能象以往一样把有限的经费作为“人头费”吃掉。因此建议可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评审和管理方式实施,或由农业部聘请负责专家组对申请项目进行公平的评审,确定项目的承担专家。

      2.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有限的研究经费只能研究有限的课题内容”。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要切合实际、科学可行。注重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避免盲目的筛选配方、舍本求末的低水平折腾。

      3.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开发技术含量高、费用大。但是,成果的转化快、转化率高。国家可仅直接下拨科研经费支持应用基础研究。而对开发研究,可通过提供风险基金、贷款、低息贷款等方式予以重点扶持。此外,鼓励饲料企业对开发研究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