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文化断层”

 传统文化网站 2011-03-28

 

“文化断层”仅仅是社会战乱引起的吗?显然不是!虽然战乱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不一定就会造成文化断层。所以孔子讲“孝”,孟子讲“孝”,是有道理的。“孝”是什么?仅仅就是赡养父母吗?关于这一点,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曾批评过这种说法: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

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

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孟懿子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就行了。”孟武伯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你的父母只是因为其憎恶,才导致你的忧虑。”子游听说了孟懿子和孟武伯问“孝”的问题,便也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如今讲‘孝’者,都是说‘孝’就是能养育的意思。但你看看狗呀,马呀这些畜生、宠物,皆是人们所养育,难道这也叫‘孝’吗?不慎重地、不敬谨地对待长辈、前辈、先人之志,如何能分别出‘孝’的真正含义呢?”子夏此时也不甘寂寞,也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从外表而言是很难说的,有事情了,作弟子的就来做,有酒食了,一定要先生、老师先吃,仅仅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针对这些人问“孝”的问题,有一天师生们坐下来闲谈,孔子说:“我和颜回谈了一整天话,颜回都不违背我的意思,没有反对过我的讲话,看来好象是笨笨的,很蠢。但是他退下去以后会观察、审视自己的私心杂念,而且对我的言论还有所发挥、发展。由此观之,颜回并不是愚蠢的啊。”

所以孔子接着说:“蕴藏、蕴积着古代或者过去了的经验,就可以知道新的方向,这样的人就可以值得效法了。”这个“温故而知新”,也就是“”的真正含义。“温故而知新”,其实就是要总结历史的经验,而总结历史的经验,则是人们可以凭藉及效法的准则。历史的经验,就是用来作为现在人现在所作所为的借鉴的,学习历史的经验,就可以少走弯路,少撞南墙,少被打击,少挫折。而如果不学习历史的经验,就会多走弯路,多撞南墙,多被打击,多挫折。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是没有经验的,因此就只能总结历史的经验作为面对未来的借鉴。“温故而知新”,其实就是孟子说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这个意思是说,天那么高,星辰那么遥远,如果寻求到它们过去的状态,千年以后的今日,也是可以坐着推算出来的。这就是历史的经验的作用!

虽然历史的经验不一定就适合未来的发展变化,但总结天、地、人、万物的发展规律,历史的经验确实是可以借鉴的。借鉴,并不一定就是要死搬硬套,全套照搬,照本宣科,而是应向有子所形容孔子那样:“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个意思是说,孔子这个人为人能继承先人之志,而且所继承的东西亦有次序、顺序;但他却宜于约束使合规范先人留下来的东西,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不约束使合规范先人留下来的东西,而随自己意思作乱、乱作者,也是没有这种情况的。作为一个君子,是专心致力于最根本的东西的;最根本的东西能够树立起来,道路也就生出来了。能继承先人之志,而且所继承的东西亦有次序、顺序;那么这就是能使人相互亲爱的最根本的东西了。有子这个评价实际上也是孔子的学生们的一致评价。“孝弟”而能“犯上”者,是指在继承先辈留传下来的学问时,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能敢于批评先辈留下来的某些不好的东西。要有选择地继承和学习,若是统而收之,则糟粕不能去,而精华亦将埋没其中。在孔子的那个时代,约束、规范祖先留下来的学问,可以说是很难得的;然而孔子很清楚,若是毫无保留地统统继承和学习先辈的东西,那社会就不会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类的思想也在不停地变化,前进;所以,孔子有选择地约束和规范、继承先辈留下来的学问。因为只有这样有选择地继承先辈留下来的学问,才能立起“仁”的根本。中国人有个不太好的陋习,当代的权威是不能推翻的,你若是有怀疑,试图对权威提出批评,那准是十恶不赦了。所以,犯上者,鲜矣!太少了。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後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後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说,不继先辈之志有三种过错,没有传承下去为最大的一条。舜没有禀告就选取了禹,是因为没有继承人。所以君子们认为这等于是禀告了一样的。在《孟子·梁惠王上》第四章里,孟子就曾援引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开始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继承者吗?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实际上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国家靠的是什么?人民!没有人民的国家叫什么国家呢?而人民的拥护,就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一个国家赖于繁荣和富强的最基本要素。所以,制作陶俑来陪葬的这种传统,是应该有继承者的!后来的秦始皇用了大量的陶俑来陪葬,其实就是“始作俑者”的继承人,也是他对殷商王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用活人来陪葬的反对。孟子之所以提到孔子这句话,就是想要说明劳动力资源的可贵,也以此来说明爱民的重要性。作为人民的父母官,怎么能让自己的子民饥饿而死呢?又怎么会让活蹦乱跳的一个个活人去陪葬呢?因此,孟子实际上是说,没有继承先辈的历史经验,其最不好的一条就是没有继承人。舜没有禀告就选取了禹,是因为没有继承人从而选取了禹作为继承人,所以君子们认为这等于是禀告了一样。这是孔子上承下传的教育思想,根本不关娶不娶妻、生不生儿子的事。所以读书不能一知半解就妄发谬论。

“孝”既然是继承,那么,“不孝有三,无後为大。”也就是不继承有三大过错,没有传承下去是最大的一条。那为什么没有传承下去呢?是人们的“惰性”!我在《论语原解》里面分析过,从春秋时期起,就有了“快餐文化”。这个“快餐文化”的兴起,是起源于人们的生存问题!为了生存下去,人们不得不赶快学一点技能知识而获得生存能力。再一个原因就是“私有制”问题,自己学到了知识,那就是自己的,私有的!既然是私有的,当然不能随便传下去,因为这是“知识产权”问题!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惰性”问题,作为孔孟的“仁义礼智信”学说,不是生存的技能知识,学到手了,不一定换得到钱,所以梁惠王见到孟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他根本不想学知识,而只想着有什么有利于我的!什么有利于梁惠王呢?那就是名誉地位,安乐享受!

所以,很多很多人在学到一点技能知识后,即获得了名誉地位,因此就忘记了学习真正的做人的知识,这就是“惰性”!所以很多人当了大官、成了大富、成了研究生、博士后,成了专家、大师而仍不懂得怎样做一个人!这就是人类的悲哀。

是,孔孟学说换不来饭吃,换不来金钱财物,但是,真正学到孔孟学说,却能使人获得人生快乐!人生既然是快乐的,还在乎什么名誉地位、金钱财物呢?有人会说,没有钱怎么会有快乐呢?孔子回答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