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胡发贵--论“孔孟儒学”的出现及其历史意义

 liuhuirong 2017-01-17

除了学者,历代统治者对孟子的不断表彰,为孔孟儒学的出现提供了政治支持。宋理宗“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的诏书,俨然确认了孟子为孔子后第一人的历史地位。清康熙《孟子赞》中,也同样肯定了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历史定位:“哲人既萎,杨墨昌炽,子舆辟之,曰仁曰义,性善独阐,知言养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垂六艺。孔子攸传,禹功作配。“(《重纂三迁志》卷首)皇帝认可孟子的道统地位,不仅拉近了孟子与孔子的距离,而且还以权力的意志,强化了学者们所掀起的“贵孟”运动。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的封建集权社会,权力就是真理和是非的标准,皇上说孟子传孔子之道,那么孟子也就是圣人的传人,即为圣人的化身,于是,孟子的“亚圣”地位便神圣不可置疑和动摇,“孔孟之道”或“孔孟儒学”的说法,也就更具合法性和权威性。 

胡发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