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的艺术

 茶语禅韵 2011-04-03
    投资的艺术

    ___根据“投资的艺术”在新浪、搜狐的博客整理的投资经验


    本文参考了 "投资的艺术”的博客整理而成,博主学识渊博,思想精辟!观点独特!深入浅出介绍了

了正确的投资理念!现个人摘录其精髓部分发布,读者要更深入领会博主的观点,请进入他的博客品味,

新浪:http://blog.sina.com.cn/tzdys  搜狐http://tzdys.blog.sohu.com/  感谢博主的无私奉献,摘

录的文字基本是您的原话,有极小部分略有整理!但不改变您的本意!请多指正,再谢!


    人生最重要的一笔投资是自己!

    在这世上,除了智慧与愚钝,不存在幸与不幸。


    股票投资的追求: 用最少时间成本,赚最多的钱。在闭目养神、游山玩水、喝茶会友、谈情说爱间

,让企业为你打工,无为而治。 


    一个账户内必须要有快速成长股,也要有稳定增长股。快速成长股能获得较快、较高收益,但相对而

言风险略大,可称之为进攻型。而稳定增长股,其业绩无太大悬念,每年会有15%-35%的利润增长,这是

一块相对较确定的收益,可称为防御型。

    稳定增长型的股票,当你买入这类股后,你不能指望它们短短几个月就发疯,那不现实。发疯需要催

化剂,催化剂是来自预期的大幅提升和修复估值的偏差。
  
    为何众多中小板股票会暴涨,不要相信那些传统思维,根本不是因为盘子小,而是因为中小板的情绪

波动大,因为中小企业的业绩确定性低,预期不明朗,不像蓝筹股容易预测,它稍有一条利好、利空消息

或是披露的季报与预期偏差过大,就会改变市场偏见情绪,从而造成严重低估或是严重高估的情况,因此

暴涨暴跌。所以,买中小板、你买成长股,你可以在严重低估时买入,或是在预期大幅提升时买入,在短

期内即可获得超额收益。

    对于蓝筹而言,那些业绩稳定增长型企业来说,你就不可指望它们暴涨。它们的业绩确定性高,因此

市场预期与实际业绩的偏差不会太大,既然偏差不大,那么股价就会大自与价值同步,你很难买到便宜货

。这也是为何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安琪酵母等企业迟迟不发疯的原因,它们并不会低估多少,业绩是确

定的。假若你要指望它们暴涨,就请耐心等待一季报,看一季报是否超预期,若超预期,那么自然拉低估

值,自然会疯一下。但是长期看,这类企业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你配置了这类防御品种,你就应该耐心

持有,把它们当作是超高收益的债券,不要指望它们短期内发疯,只要你有耐心,一定会有持续稳定的收

益。
   
    稳定增长型的股票它们的收益是可预见的,是高确定性,不夸张的说,只要你买入这类股做成组合,

赚钱是必然的。你可以追求暴利,可以追求成长股,但是高收益代表高风险,而类似上述蓝筹品种是较高

收益低风险,虽收益不高,但其业绩一定是确定的,你赚钱也是必然的,且收益一定比存银行、买债券高

得多。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太多时间做分析的投资者,那最好还是对你的账户负责,多配置一些稳定增长型蓝

筹企业,那至少可以保证你的账户可以持续赚钱。我个人的时间相对较充裕,因此配置了大量的成长股,

但也还是配置了一些稳定增长型蓝筹。任何时候都需要注意风险,必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地产、金融也是是蓝筹,但均为周期业,不属于稳定增长型,有政策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业绩预期

确定性低。金融业受息差影响大,中间业务尚不成气候,多数银行历来缺钱,需圈钱度日。地产业的现金

流是大问题,且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无法掌控未知风险。 

         
    谁都知道地产股一直受政策压制,但是某些地产股业绩摆在那儿,即便政策一调再调,其业绩依旧勇

往直前,你拦都拦不住。高增长、低估值,当然符合买入条件,你若政策再调控,其PE只会越拉越低!

    操作灵活,但是这种灵活仅局限于较小仓位的变动,在年报密集披露期,操作相对频繁。其实股神巴

菲特亦是如此,每季持股均有变动,根本不是所谓的只做长期投资。许多人盲目下判断,以为巴老卖出的

股就是他不再看好,或是增仓的就是强烈看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巴老每季持股均有变动,可以说很

灵活,许多企业持有不足一季就卖了,且还常能见到其亏损的股。

    投资操作准则,买与卖都是站在组合配置的角度去抉择,用资金分配模型,按风险与收益去计算每只

股应持有的仓位比例,这是非常严格的,不是靠主观决定每只股的仓位,故,每次买股时都会重新计算一

次各股风险与收益。
    
    市场总是过度反映预期,稍风吹草动即形成蝴蝶效应。至于分红多少应看分母!

    周转过慢以及一味抬高售价的做法是制约其业绩快速增长的主因,但若将其定义为奢侈品,那其业绩

的稳定性不会改变,每年都会增长,这可以确定,一旦你能确定这一点,你就可以耐心一路持有。这类企

业的业绩是高确定性,预期与实际不会偏差很大,因此其股价基本不存在暴涨暴跌,始终处于合理估值区

间!
 
    不要以为高成长一定代表高风险,事实上某些企业的业绩非常确定,你有耐心,就去找,花点时间、

花点精力。

    多数人认为定性最重要,其后定量。但我认为评判一家企业的好坏必须看其成绩单,而不是说太多的

概念,比如它做什么,管理层多优秀,产品多有知名度,这些我认为是很重要,但是最终还得看识货,你

得业绩年年增长,而这业绩增长就是反映在财报上,是定量的东西。

    按照《聪明的投资者》初版所给的定义,他说聪明这种品质与IQ(智商)和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毫

不相干。其确切含义是耐心、约束、求知欲。此外,必须有能力驾驭你的情绪,且能自省。这种智慧与其

说是表面上的IQ,还不如说是EQ(情商)。

    每一次下跌人们总能找到下跌理由。人们总是喜欢急功近利,尤其是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更想抓住

稍纵即逝的机会。都在找利好板块。但是这种思维很愚蠢,若是真要抓机会,那根本不是去寻找利好板块

而是寻找利空板块。暴跌,是最大惊喜。机会就是这么来的,就看你能否知道它是机会,能否掌控它。

    当大家都在研究价值投资的时候,或者还有更多人执迷不悟研究技术分析的时候,你是不是应该多想

想,能否把价值理论、量化理论、反射理论整合?这么做或许能够改写历史,现在就是一个改写历史的时

点,超越巴菲特合情合理。

    投资不能太教条,许多人喜欢集中持股,我告诉你,多数人在潜意识中根本不是认同集中持股本身,

而是多数人根本没能力分析太多企业,只有那么点能力分析那么几家企业,所以只能集中持股。一直以来

,集中与分散是对立关系。为何要给自己定性?所谓无招胜有招,我现在关心的不是分散与集中,而是我

能够吃透几只股,能够吃透3只就买3只,能够搞明白30只就买30只,关键是看你精力有多大,时间有多足

,脑子有多灵光,而不是一味教条选择该集中还是该分散。无论集中还是分散都是术,只有忘记集中分散

才是道。
    
    投资玩的就是概率,概率游戏,这是艺术,也是科学。盈利不是取决于你一个组合中有几只股赚钱,

而是赚的股赚多少,赔的股赔多少。你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价值评估模型、估值评估模型、仓位控

制模型,你得根据企业的预期收益与风险度分配资金、计算各股应该持有的仓位比例。而我追求的是,又

得上涨概率大,又得风险低的企业,

    每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是业绩真空期,在此漫长阶段,企业股价极情绪化,因为市场失去了参照。此

时市场情绪处于高弹性,通常在此阶段,有些企业离真实价值很远,有的严重低估,有的严重高估。
欢迎访问新浪博客。 不过,业绩真空期过后,一季报披毕,市场会依照实际披露业绩重新调整偏见。届

时,部分创业板、中小板神话会完全破灭,而目前预期保守的企业会大幅上调预期,譬如部分汽车与家电

企业。  以我之见,此时冬播正当时。投资者需仔细审视自己所持企业,那些已涨至市梦率的企业应果断

弃之;而一些本年高增长,未来预期却过度保守的企业可重点布局,这类企业存在暴涨机会;同时,最需

关注的是你本想买却一直买不到的企业,或许你此前错过了医药、错过了消费、错过了某些真正高成长的

企业,但此时你该兴奋,大盘再度调整,这又给价值投资者送上了一次买入优秀、甚至伟大企业的机会,

这可能是本年最好的春节礼物。

    读过巴老的书,知道集中持股。所谓集中,即买入仅有的可称之伟大的企业一路持有。这理念甚好,

可通常事与愿违。其实大家都错了,写巴老的人大多误读了巴老,读者更被无情讹传。巴老说过一俏皮话

:“选股如选妻”,这可以理解,但你可曾想,要是你选的这女人只是勾引你、根本不爱你,后果如何?

有些企业,过去优秀,未必未来依旧遵循马太效应,可能突然间猝死。你拿着一只股,今年业绩下滑了,

你认为不是问题,明年会回稳;但是第二年业绩照常滑落,你仍咬定青山不放松,坚信他能度过危机;第

三年,他开始亏了,突然停牌,这时你才醒悟,但为时已晚,股价一泻千里。错女人是价值投资最大风险

,尤其在集中持股模式下。我们往往只盯其正面,几十倍、几百倍的收益率,却不曾思考背面,万一选的

企业只是浮云,这后果惨不忍睹。所谓坚定、坚持、耐心必须依托于正确的决断,倘若你的选择有误,那

么坚定、坚持、耐心的结果只会让你的损失无限放大。我们需辩证思考价值投资,集中持股能大赚,同样

会大赔,只有一定的分散配置才可有效控制选错股带来的巨大风险。事实上,当今世界,所有大学的金融

系学生都在学习分散投资,即便巴老,也非集中持股。

   多数人对巴老的理解留于表面,没把里头的东西搞懂,看见巴老集中持股,大家相继跟风。事实上,

巴老的模式是双保险,既发掘价值,又创造价值。

    常能闻见各行各业名人告诉你成功等于什么加什么,但我对这些公式嗤之以鼻。我不喜欢加法,更好

乘法,本人是完美主义,我以为,一个等式中的每一个因子都须百分百给力,不应将每一个因子标上不同

权重,任何一个因子等于0,那整一个等式就等于0,缺少任何一个因子都不能成功。
 
    你可以否定一种思想,但是千万不要排斥任何一种思想,只有当你去认识它、了解它、学习它、论证

它以后,才能下结论判断对错。
    根据统计,就算平均买入上市企业的股票,如此分散的组合都能获利二十多个点,无需每日研判大盘

点位。预测大盘点位这种缘木求鱼的行为。每日在那预测,即便日日预测正确,且精确到小数点2位,又

有何用?毫不搭嘎。只要是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IQ高于90,那一定会花时间做统计,做分析,明辨真伪

,唯独IQ有缺陷之人才不做分析,不看事实数据,蛮目看市。所以大盘不一定代表大势!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提出反射理论,即,市场涨跌源自偏见,每个参与者皆依照自己所握资讯

对市场做出解读,最终决定买卖,同时市场走势又再反射回来影响参与者,进一步强化参与者的偏见。如

同麦基在《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一书中所谈及的N次泡沫危机,无论是郁金香泡沫、南海

泡沫、密西西比泡沫,亦或1929年大萧条、2008年金融危机,人们永远是用偏见看待市场,过去如此,现

在如此,未来亦会如此,历史巨轮会一次次重复曾经的悲剧。其实所谓牛市,就是人们对市场的乐观偏见

持续强化,形成羊群效应,当这种乐观偏见与真相偏离过大,乐观偏见才会逐步衰竭,而后恐慌偏见抬头

,不断被强化,形成熊市。

    事实上,价值投资之所以可行,原因就在于市场存有偏见,而真相就是企业真实价值。所谓价值严重

低估,就是恐慌偏见不断强化,严重偏离真相;而价值严重高估,就是乐观偏见不断强化,导致这种偏见

严重偏离真相。我们在分析市场时,若能将价值与情绪结合,那就更容易把握这个市场。做投资必须博采

众长,吸取每一位投资大师有价值的思想!

   有人说情绪不可量化,其实说这话是存在偏见。不管是恐惧还是疯狂都可量化,一切事物都可量化,

这种能力,无非取决于你的知识储备、想象力、对投资的热爱,不要墨守成规,大师的东西要学,但更值

得挑战,单单接受大师的东西不会超越大师,只有比大师学得更多、懂得更多、摸得更透,才能超越大师

!

   个投资者的最大优势绝对不是你懂得多少投资理念、绝对不是你心态有多好、绝对不是你有多努力、

更不是你资金有多大,而是你是否足够年轻,是否足够智慧,是否足够健康,是否拥有爱。年轻与健康可

让你得到足够长的复利,智慧与爱可让你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只要你拥有了这些,那什么理念、心态、努

力、资金,都是毛毛雨。
   
    股票投资基本原则 : 买入原则:未来五至十年,业绩持续稳定增长、股价严重低估。卖出原则:业

绩出现拐点、股价严重高估、发现更具价值企业。 

     从行为金融学视角看,股价涨跌是所有投资者相互作用、相互博弈的结果。无论甲买、乙卖、丙买

、丁卖,每一个体均无法单独影响市场,主导市场的是所有个体的总和,若最终买方力量大,则股价上涨

,反之则下跌,好比拔河,每一个成员无论气力大小,都不能单独决定整一团队输赢,最终决定成败的是

整一团队的总气力。

     耐得住寂寞就是不随大流,不情绪化,一生坚持正确的投资原则。

     银行是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经济复苏,企业都得向银行借钱,通胀,息差要提升。所以业绩在回升

,股价是暴跌的,这时该怎么做?买。地产是同理,业绩同样在增长。政府打压,会打压一辈子么,政府

希望房价跌么?政府是希望房价不要涨太快。且我说过数次,地产的业绩与房价无必然联系,关键看开发

商自身经营结构和战略。

     投资的艺术的选股法则

    第一、上市至今,其净利润同比增长年数超过80%。
    第二、上市至今,其净利润、股东权益、营业收入三者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0%。
    第三、自由现金流长期为正。
    第四、最近5年ROE平均大于15%。
    第五、毛利率长期稳定,或提升。
    第六、一般情况下股东权益大于50%。
    第七、PE\PB\PS均小于中枢值。
    第八、具有品牌知名度。
    第九、业务容易理解。
    第十、具有长期核心竞争力。
    第十一、最近三个月机构预测报告超过10份。
    第十二、将买入评级设为100,增持评级设为75,持有评级设为50,减持评级设为25,卖出评级设为0

,按以上数值取加权平均,最后数值需大于85。
    第十三、找出所有机构中最乐观预测与最保守预测,计算标准差。值越低越好,此指标可看出机构对

一家企业的分歧度有多大。
    第十四、统计每一家机构对其未来三年业绩的预测,求出平均值。在结果中选出净利润、股东权益、

主营收入三者复合增长率均大于20%的企业。
    希望大家了解价值投资具体如何操作,另一方面,更希望大家理解价值投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本

不是买入股票长期持有,如此轻松,长期持有的前提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通过大样本统计、筛选、计

算,才能得出最终结论。价值投资就是先苦后甜。所谓价值投资绝对不是长期持有,而是在价值严重低估

时坚定买入,在价值严重高估时果断卖出。

     投资的三个境界  

     第一阶段,  在此阶段,你不懂任何投资理念。不懂技术分析,不懂价值分析,一切凭感觉、直觉或

道听途说进行买卖操作。 
    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你已学会技术分析、或是价值投资、或是其余理论,你已经精通其中部分投资

理论,这些理论已直根于大脑之中,这些理论已变成法律,你将被这些投资理论束缚,这些投资理论将限

制你的分析思路。
    第三阶段,在此阶段,你已学会博采众长,摄取百家理论精华,从中感悟它们的共性与本质规律,将

共性与本质规律转化成一种思想,最后你将忘记一切曾经已学会的投资理论,用这种思想代替一切投资理

论。
    这种思想就是道。道,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因为它包含宇宙的一切本质规律。语言是有缺陷的,不

能完整地表达本质规律,你需靠感悟,将本质规律转化成人类思想,而非言语。
    结合道家思想,再来研究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你不懂所有投资理论;
    在第二阶段,你已掌握部分投资理论,这些投资理论中有对有错,你还不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完全

遵从于已学会的投资理论进行思考。
    在第三阶段,你精通的投资理论不断增加,从中感悟了它们的共性与本质规律,并将这些方法转化成

人类的思想,这个过程就是悟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