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扯淡网 >> 〖古代中国〗 >> [专题]〖人物故事·中国〗 >> 有才无行钱谦益

 昵称503199 2011-04-03
明清诗人、史学家、收藏家钱谦益(1582~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江南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人。其诗文在当时颇负盛名,江南一带奉之为“文宗”,是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钱谦益中进士,殿试为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天启年间典试浙江,转右春坊中允,参与修撰《神宗实录》。后为魏忠贤罗织东林党案牵连,削籍归里。天启七年(1627)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思宗朱由检即位,钱谦益将被起用。他欣喜若狂,立即写下了《九月二十六日恭闻登极恩诏有述》一诗,诗中有“旋取朝衣来典库,还如舞袖去登场”句。第二年即崇祯元年七月,钱谦益应诏北上,出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这时他又写下了《戊辰七月应诏赴阙车中言怀十首》,对皇恩感激涕零,其中有“重向西风挥老泪,余生何以答殊恩?”但仅仅过了三个月,他因与温体仁、周延儒争为阁臣,被革职,又灰溜溜地回到老家。崇祯十四年(1641),60岁的钱谦益与25岁的江南名妓柳如是在常熟结婚了,度过了二十多年浪漫而艰苦的时光。

可鄙的降臣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于京都煤山(今景山),明亡。四月,清兵入关,进占北京。五月十五日,明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改年号为弘光。这时,钱谦益利用夫人柳如是与阮大铖的关系,谋得了一个礼部尚书的职位。清·三余氏《南明野史·卷上安宗皇帝纪》记载:“谦益之起也,以家妓为妻者柳如是自随,冠插雉羽,戎服骑入国门,如昭君出塞状,都人咸笑之。谦益以弥缝大铖得进用,乃出其妾柳氏为阮奉酒。阮赠一珠冠,值千金。谦益命柳姬谢,且移席近阮。闻者绝倒。”

清顺治二年(即南明弘光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逼近南京。柳如是曾劝钱谦益以身殉国,钱佯为应允,率家人故旧载酒至常熟尚湖,声言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可是直到夕阳西下,钱谦益仍然站在湖边。他用手探了探湖水,说:“水太冷了,怎么办呢?”便又回家了。五月十五日,钱谦益不仅腆颜迎降清兵,而且连辫子也剪了。清·史惇《恸余杂记》载:“豫王(多铎)下江南,下令剃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辫而入矣。”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讽剌和抨击钱谦益的投降行径的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清·钱泳《履园丛话》评论说:“虞山钱受翁,才名满天下,而所欠惟一死,遂至骂名千载。”

就这样,南明弘光政权灭亡了。顺治二年秋天,钱谦益北上,被清政府授予秘书院学士兼礼部右侍郎,充《明史》副总裁,柳如是留居南京。可是原本是娼妓的柳如是,淫心大发,与人通奸。钱谦益的儿子愤怒之极,鸣官究惩。可顺治三年钱谦益辞职回家后,不仅没责备柳氏,反而怒骂其子,说什么“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

顺治四年,因受黄毓祺反清案牵连,钱谦益被捕入狱。钱出狱后,于顺治六年获赦归里,在常熟县红豆山庄筑绛云楼以藏书,检校著述。著作丰富,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吾炙集》、《苦海集》、《开国群雄事略》、《列朝诗集》、《钱注杜诗》、《内典文藏》等。

惜书如命

钱谦益喜欢收藏书籍,把书当作宝贝一样看待,但生性吝啬,凡是世间孤本,从不给别人看。他所撰写的《绛云楼书目》,其中登录的宋元善本,都是中乘,而绝佳之品,则书目中也不记载。可是,顺治七年的一天晚上,乳母抱着钱的幼女在绛云楼上玩耍,在剪蜡烛时,火星落到了纸堆中,引燃了书柜。钱谦益惊起,可已经无济于事了,他所收藏的古书,都被烧掉了。只有他撰写的《明史》,由于放在楼外,幸免于火。⑵

有一个名叫曹溶的同乡藏书也很多。钱谦益在长安游学时,抽空拜访了曹溶。钱氏看到曹溶书架上有奇书,便借抄。曹溶因此请求钱谦益在自己南归后,向钱谦益借阅路振编写的《九国志》及刘恕编写的《十国纪年》,钱谦益满口答应了。可后来曹溶回到苏州与钱谦益见面时,谈到前事,钱谦益却说;“我哪有此书?过去我是瞎说的!”曹溶以钱谦益是先辈,不敢责问他。可在绛云楼遭火灾后,钱谦益与曹溶谈及藏书,钱谦益忽然叹息道:“我过去有惜书癖,确实是怕书因借出去后被弄丢。你前向想借《九国志》、《十国纪年》,我其实有。如今这些书已成广陵散了。假使这些书的抄本尚在,我还可以转抄啦!”其生平作伪大多如此,大概是因为他曾出入明清两朝,首鼠两端惯了。⑵

晚年悲惨度日

钱谦益晚年靠卖诗文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康熙三年夏天,钱谦益病入膏盲,而丧葬费用尚无着落,恰好此时盐台顾某向钱氏求文三篇,答应给润笔一千两白银。此时,钱谦益已无力捉笔,只好求前来看望他的朋友黄宗羲代笔。黄宗羲本不情愿,钱谦益将他反锁于书房之内,逼迫他连夜写完了三篇文章,这才解决了丧葬费用。黄宗羲《南雷诗历·八哀诗》写道:“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乾隆皇帝痛骂钱氏有才无行可鄙可耻

在钱谦益死后百余年,乾隆三十四年(1769)六月,皇上对大臣们说:“钱谦益本一有才无行之人,在前明时身跻膴仕;及本朝定鼎之初,率先投顺,洊陟列卿。大节有亏,实不足齿于人类!朕从前序沈德潜所选《国朝诗别裁集》,曾明斥钱谦益等之非,黜其诗不录;实为千古纲常名教之大关。彼时未经见其全集,尚以为其诗自在,听之可也。今阅其所著《初学集》、《有学集》,荒诞悖谬;其中诋谤本朝之处,不一而足。夫钱谦益果终为明朝守死不变,即以笔墨腾谤,尚在情理之中;而伊既为本朝臣仆,岂得复以从前狂吠之语,列入集中?其意不过欲借此以掩其失节之羞,尤为可鄙可耻!钱谦益业已身死骨朽,姑免追究。但此等书籍悖理犯义,岂可听其留传!必当早为销毁。其令各督、抚将《初学》、《有学集》于所属书肆及藏书之家谕令缴出。”(出《清史列传·卷七十九贰臣传乙》)乾隆皇帝这几句话骂得非常痛快。⑴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点名查禁钱谦益的著作,说“其人实不足齿,其书岂可复存,自应仔细查明,概行毁弃”。乾隆非常鄙视钱谦益这类“贰臣”,在审核应毁书籍的上谕中说:“我朝开创之初,……创大一统之规模,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今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辄复畏死幸生,靦颜降附,岂得谓之完人?……降附后潜肆诋毁之钱谦益辈,尤反侧佥邪,更不足比于人类矣!”可怜钱谦益,死后百年仍然落得个骂名。(扯淡网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