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来临,老人心焦气躁 多到外面溜达

 艾丽布莉 2011-04-03
        春天来了,老人脾气咋还大了?找找原因,可能气候变化闹的
        心焦气躁 多到外面溜达
        受访专家:本报特约资深心理专家 曲伟杰
       生活实例:黄大娘已经70多岁了,与老伴同住。黄大娘的性格一直都是很好相处的,但最近,却经常发脾气,还时不时对老伴发火。可是过一会,黄大娘自己又平静下来。黄大娘还发现自己有时会突然莫名地心焦气躁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春天老人心理变化大
        老年人对气温、气湿和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高度敏感,所以春天是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春天猴子面,一日变三变”,原本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天气很容易在短时间里就变得阴雨连绵、寒气袭人。曲老师分析,老年人春季心理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1.气压比较低,使人有压抑感;2.周围的物体在春季会发出一种次声波,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的激素紊乱;3.春季气候变化比较大,促使人的情绪发生波动而导致人的情感、行为等出现异常。老年人在春季最容易引起的心理变化就是焦虑和抑郁。
   
莫把焦虑当神经衰弱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的一种焦急的心理体验。焦虑并非都是病理性的,只有在去除诱因后焦虑仍持续存在,或总是毫无原因地出现焦虑情绪,而且焦虑的程度严重或持续的时间过长时,才成为一种病态心理。所以,大多数老年人的情况只能称为“焦虑心态”。
       老年人出现焦虑心态后,会以为自己患了神经衰弱,其实,二者虽然均属神经症的范畴,其发病均与精神因素有关,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心理问题。老年人焦虑心态的主要表现是:1.身体感觉不舒服,惊慌、紧张、潮热或心悸等,有旧病萌动感。2.各种人际关系显得紧张,烦躁感增多,常常说话不耐烦。3.经常提心吊胆,有不安的预感,比较敏感,容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顺就心烦意乱,易与他人发生冲突。4.有做事情的欲望,但又怕做的事情有不好的结果。
       
缓解心焦 不妨多溜达
        对于老年人这种焦虑心态,曲老师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一、根据时令变化,进行保健养生。主要可以从饮食、睡眠和运动方面调节:
        饮食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也是百病发作的季节,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发物”,如食用菌、海鲜等都有可能诱发一些疾病。春天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菠菜、山药等。另外,晚餐不要吃太饱,少吃刺激辛辣之物,避免胃肠受到影响。
        睡眠    春天的睡眠应讲究“夜卧早起”。就是说,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使精神活动寄望于大自然中。晚上不妨泡泡脚,听听老音乐,慢慢使自己的身体进入入睡前状态。老年人不要用闹钟,睡眠时尽量自然醒。另外,老年人起床时动作要缓慢,给身体一个苏醒适应的过程。
        运动    当发现有焦虑情绪时,应注意转移不良情绪,不妨参加体育活动,多去户外溜达,多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心情会愉悦很多。
    二、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多和家人沟通,多说温暖的话,减少烦躁感,尽量避免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始终让自己处于一个平和的心态中。也可多参加社交活动,如和朋友聚会等。
       另外一些疾病也可导致焦虑症状的出现,比如身体疼痛、脑部疾病等。因此,老年人一旦持续长时间出现焦虑,并且无法缓解时切莫忽视,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