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惠施的名辨哲学及“历物之意”的十个辨题

 梦泽赤子 2011-04-03
战国惠施的名辨哲学及“历物之意”的十个辨题

发布时间: 2010-7-19 11:09:18 被阅览数: 147 次 来源: 光明网
文字 〖 〗 )
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齐和楚联合起来对抗秦国。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那里与庄子成为朋友。魏惠王死后,张仪失宠,惠施回到魏国。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惠施是十分强调和注意思想学说的实用价值的.他的答白圭之难--不宜于此却宜于彼,符合其一贯的思想,而且,一般地说,他还非常不满于“无用”之言。 


    生平:


    惠施(约前370--约前310),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名家的代表人物。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惠施曾在魏国为相达15年之久。惠施为相时,曾帮魏惠王立过新法,法令公布后,百姓都说法令好。献给惠王,惠王也认为很好。拿给翟翦看,翟翦亦认为很好。惠施所制定的法令,虽然很好,但脱离魏国的实际,所以,未能够在魏国实行。惠施主张联合齐楚,停止战争,并随同魏惠王见齐威王,使魏齐互尊为王。惠施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当时思想界却是一位博学善辩的大学者。庄子曾将他与儒家、墨家、杨朱、公孙龙并提,可见他在当时思想界影响之大。庄子在《天下》篇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可见著作之多。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的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他的“历物十事”。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除《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作为和言论的记载。


    主要思想


    名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种,可能不像儒家、发家、墨家那么知名,但是非常荒谬有趣,善于提出一些高难度的命题,让人摸不着头脑。名家是一个很小的学派,但却十分的有声望。名家的创始人叫邓析,是春秋时代的人。此人善于诡辩,创造了“两可”学说,能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他帮谁打官司谁就赢,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职业律师。于是,求学者数不胜数。后来,邓析自己私刻了一本法律叫做“竹刑”。主要记载一些舌辩之术,玩弄一些辩论逻辑上的把戏。他的“竹刑”被政府沿用。而惠施则继承邓析衣钵,是战国时期名家的思想巨子。有记载惠施的主要名辩思想“历物十事”。
    大抵说来,他思想所表现的兴趣,主要是在自然哲学的方面;自然哲学中所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惠子都已涉及。此外,他也涉及到逻辑问题。如果研究惠子的逻辑,就可知道惠子善用比喻。但是,运用比喻,并非惠子独有,而是古代中国人一般的特征。于说明或理解某事时,中国人往往借着将具体的物与物连结以表示其相互关系之事,来达成其目的。把这些问题集合起来,可以看出其中所反应的是一个智者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墨子与老子的学说中也曾表现过,但他们二人思想的重点,毕竟是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天下篇所见的惠子,不但和政治及社会无关,也与如家的道德问题无关。他是由超现实超实用,纯由智性本身发展出来的一套思想,由于思想取向的独特,才使他在先秦思想中获得独立的地位。


    含有辩证因素的观察和分析


    惠施的十个命题,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辩证的因素。他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一”是说整个空间大到无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说物质最小的单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内部。这和后期墨家一样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万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质粒子构成,同样基于“小一”,所以说“万物毕同”;但是由“小一”构成的万物形态千变万化,在“大一”中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说“万物毕异”。在万物千变万化的形态中,有“毕同”和“毕异”的“大同异”,也还有事物之间一般的同异,就是“小同异”。他把事物的异同看作相对的,但又是统一在一起的,这里包含有辩证的因素。 
    惠施有些命题是和后期墨家争论的。后期墨家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常识,对物体的外表形式及其测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义。《墨子.经上》曾说:“厚,有所大。”认为有“厚”才能有体积,才能有物体的“大”。而惠施反驳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认为物质粒子(“小一”)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后期墨家曾经严格区分空间的“有穷”和“无穷”,《墨子.经说下》说:“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认为个别区域前不容一线之地,这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而惠施反驳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就是说南方尽管是无穷的,但是最后还是有终极的地方。后期墨家认为“中”(中心点)到相对的两边的终点是“同长”的。《墨子.经上》说:“中,同长也。”而惠施反驳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当时最北的诸侯国)之北,越(当时最南的诸侯国)之南是也。”因为空间无边无际,无限大,到处都可以成为中心。后期墨家认为同样高度叫做“平”,《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驳说:“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因为测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样。站在远处看,天和地几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顶上的湖泊边沿看,山和泽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例如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但是他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而不讲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坑中去。


    “历物之意”的十个辨题


    在当时的名辩思潮中,惠施和公孙龙分别代表名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一个倾向于合万物之异,即“合同异”;一个倾向于离万物之同,即“离坚白”。惠施的“合同异”命题,有“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谓之大同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物方生方死”,“南方无穷而有穷”等。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归根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的思想。他在“遍为万物说”的论证中,大量揭露事物的矛盾统一,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由于过分夸大了事物相对的同一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本质差别,结果导致相对主义的诡辩。惠施“历物之意”的十个辨题:
    1、惠子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这似乎是说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的组成单位之间的关系,“至小无内”的单元组成了“至大无外”的宇宙。从现代物质观念的角度讲,惠子认为物质最小的单位,是没有内部的(至小无内),这和古希腊同期的原子理论一样。显然他已经有了宏观物质是由无数微观物质所组成的概念,可见他的思想深度毫不亚于同时代的古希腊人。万物都由粒子构成,所以惠施认为“万物毕同”,没有差异。因此他还说,“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当然有人通过另外一种理解将其解释为惠子的万物平等思想。
    2、惠子曰:今日适越而昔来
    今天我去了越国,然后昨天我就从越国回来了。这简直是在开玩笑!其实未必如此。惠子也许此时已经提出了“时空隧道”的假设,但到如今,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时空隧道”,科学家还在研究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惠子已经认识到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导致时差的存在,因此使日期可能存在变化、提前的可能。目前世界通用的国际日期更变线规定在太平洋上,新西兰东岸。但在惠子眼里“万物毕同”,因此日期更变线设定在哪里都无所谓。越国也许就是他当初设定日期更变线的地方呢。
    3、惠子曰: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燕国的北面在北方,越国的南面在南方,燕北越南怎么会是大地的中央呢?如果按照现在人的知识来解释,也可以解释得通。从燕国一直向北走,就是北极,从越国一直向南走,就是南极。两极点相连,就是地轴,这不是地球的中央么?这岂不是猜测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而且地轴贯串了燕国之北、越国之南的两极?太神奇了,这极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关于地球是圆形的最早论断。由此观之,之前的“今日适越而昔来”的时差假设,就更加成立了!
    这前三个观点属于惠子十个命题。其余几个命题为:
    4、“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一般解释“无厚”为几何学上的平面概念。
    5、“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即物体之间不存在绝对高度,只存在相对高度。
    6、“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即太阳到达中天的时候,也是它开始倾斜的时候;物体形成(生)的时刻,也就是它开始解体(死)的时刻。
    7、“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个命题涉及到如何确定物体之间的同与异问题。
    8、“南方无穷而有穷”。这个命题涉及到方位如何确定的问题,即“南”的方位到达一定的位置(南极点)之后,继续向前就不再是南方了。
    9、“连环可解也”。这个命题涉及到多维空间问题,对于三维空间的连环体,在多维空间里则存在着缺环。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人类应当不分贵贱地善待自然万物,因为它们实际上都是一种相通的物质。
    另外惠子还认为:
    一、惠子曰: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这句话跟希腊早一时期的悖论家芝诺的“飞矢不动”理论如出一辙!箭虽然在飞,其实不飞。飞箭为什么会不动呢?假设空间都是有限可分的,拥有最小的空间单位元,那么我们不否认箭所占的体积应该是空间单位元的整数倍。箭从此时到下一个时刻--假设它下一个时刻只移动了一个空间体积元--的过程是跳变的过程!这就跟动画放映时因为每一桢微小差别使人产生了一种“连续影像”的错觉。真是精彩的观点,若惠子真是按照如此思路想象的,简直可以拿战国时期的诺贝物理学奖了。
    二、惠子曰:郢都占有天下
    惠子认为,郢都虽然小,中原虽然大,但比起无穷无尽的宇宙空间,渺小的二者没有半点区别。郢都即是天下,篡改了空间上的客观差异。这跟现代物理研究万有引力时将巨大的天体视为一个小点,无论是太阳还是月亮都为质点这一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见惠子先生不但在时间上有微元分割思想,在物质上还有质点思想,高妙!
    三、惠子曰: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就是现代数学的证明以几何级数递减的数永远不会为零的古代版本。如果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解释,为:2=1+0.5+0.25+0.125+0.0625+0.03125+……+(0.5)n (n表示n次方)n可以趋向于无穷,而最后一个数可以趋向无穷小,但永远不会为0,这就是惠子所说的“万世不竭”的原因。


    宇宙论


    惠施也和墨家一样,曾努力钻研宇宙间万物构成的原因。据说,南方有个奇人叫黄缭的,曾询问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风雨雷霆发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应对,“遍为万物说”(《庄子.天下篇》)。庄子曾说惠施“以坚白鸣”(《庄子.德充符篇》),批评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庄子.齐物篇》)。可知惠施的论题,主要的还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
    惠子有很多名满天下的观点,但多数都是稀奇古怪让人匪夷所思的。比如他说:“卵有毛、马有卵、火不热、目不见、龟长于蛇、连环可解、犬可以为羊、老太婆有胡须、小马驹没有娘、鸡有三只脚、轮子并不碾地”等等,都是让现代高智商人士纷纷揪着头发思索的。胡适研究后解释道:白狗、黑狗都是狗,所以白狗也黑。蛤蟆虽然没有尾巴,但却曾经在蝌蚪时期有过一条小细尾巴。鸡蛋中有鸡的形状和鸡毛,否则怎么变出鸡呢,所以卵有毛。生物的前一种形式饱含后一形式的可能性,马虽然不是卵生的,但曾经有过卵生的进化阶段嘛,所以马有卵。而飞鸟的影子是不动的,那是因为视觉暂留现象。
    惠子惯于推出一些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命题,表面上匪夷所思,但在深层中却隐藏着某种合理的内涵,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喜欢他的人说惠子在莫名其妙地启迪着人们的智慧。但不喜欢他的人,比如荀子,就批评他说:“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绮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惠施与庄子之辩


    我们由庄惠的鱼乐之辩,便可以稍稍的探究一下两人的不同之处:
    首先是两人对外物的观赏心态不同。庄子以艺术家的纯观赏态度来看鱼,故就其主观情意出之,而断然曰鱼乐,由此常生移情同感或融合交感之状,故曰鱼从容出游为乐;惠子则以逻辑家的特性,以纯知识态度而探论,分述之。也就是说,庄子是以主观的角度切入,鱼乐也;而惠子则以客观的角度切入,不杂以任何私人情感,所以对庄子的话存疑。
    其次,就名理而言,二子论辩亦不同。濠梁之辩乃是二人辩论时使用同一论证形式,又彼此援引的佳例。先是庄援惠言,而惠则反援庄言,庄子自知言辩无功,便转而循求其本。即“既已知吾知而问我”,则就名理而言,时惠胜而庄负。
    然而,这场辩论在最后为何导致庄子有反驳的机会呢?若惠子被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之语所诘问时,对庄子言:“今汝非言‘是鱼之乐也’乎?依此语,故我知之”,接着才诘问:“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的话,或许便能使庄子哑口无言吧。可是,对于庄子的这句话,两人全未留意。这姑且不论,依照惠子的论法,庄子说出“子非我”,惠子则立即引用该语,而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此与惠子前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内容,其所主张者相同,虽更明晰了惠子的立场,但却反招致为庄子所驳倒的结果。庄子的反驳,归根到底,可归纳为“问我者,岂非因知我之故?”于是可发现惠子之论的矛盾。因此尽管惠子知庄子,但惠子却主张不知庄子之故。不过,话虽如此,也不能说惠子之论完全错误,而庄子之论完全正确。因为庄子若非循其本,跳开这个论题,其实此辩是惠子获胜。
    庄子的所谓“我知鱼之乐”的“知”,并未施行任何的思维作用,而为直接的把握对象,相当于“直观”。惠子因为否定它,故可说是他否定了人类的直觉力。如果仅就惠子的“人不能成为他者,故不知他者”而论,将之解释为:主观者由于不能成为对象本身,因此不知对象之意的话,则成为:人类不仅不能直观对象,而且也不能认识对象,对象乃是一切不可知的。但是,惠子并非提倡对象的不可知者。被认为不可知者乃是他人的心情,因为其微妙之故所以才说不知的吧!
    就两人的知识论来看,庄子是以艺术家的心态,进行美学上的观赏;惠子则以逻辑家的性格,进行事理之剖析。庄惠二子同由于濠梁之上以观鱼乐,二子表现之知识心态颇有不同。庄子对外物关照常以艺术家之心态作美学上的观赏,故常以移情同感之态度,交融内情外景。于基本心态上,不尚概念分析而重实际感受、直觉把悟。所谓“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为知之盛也。”(注四)即言由主观实感认知体于大自然中地位,而妥善安排自我,即为具知之盛?真知之真人。惠子则不然,常以逻辑家性格,做客观知识探讨,事理分析,以个人为中心,并不知第三者心态。陈鼓应曾云:“庄子和惠子的辩论,如果从认知活动方面来看,两人所说的从未碰头;如果从观赏事物的美、悦、情方面来看,两人所说的也不相干。而个人只在不同的立场与境界上,一个有所断言(是鱼之乐也),一个有所怀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具有艺术家的心态,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性格;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惠子则重在知识论的判断。”(注五)可见二子认知心态实有差异。
    是以,我们可以说惠子的学问态度为:据实地直视对象,更冷静地予以认识,然后张明是非。在先王的理想与目的之下形成以来的中国传统思想,逐渐地因严酷的现实,而发生破绽,惠子的思想正是由于面临这种状态而产生的一种反省的态度,谋求排除一切的先入之见,而对于现实予以根本性的再认识。因此,惠子观物时则严守物我之分。谓子非鱼,则无缘与鱼相知。盖物性不同,水路相殊,以陆生之所安,则故难知水生之所乐,疑而问之。也因此遭许多学者批评为:其囿物劳神,徘徊于推理之途,不能直观物性,殆用知多反偏离乎物情也。


    庄惠两人思想差异如下:


    1、中心思想的不同
    庄子言体道,溯其所宗之道,为宇宙发生之原理,《庄子》中屡创新意,延其体则寂寞而无形,言其用则变化而无常,并天地为一体,随万物而俱在。惠子历物,则为“知识”是赖,循“合同异”的历程,以推论之知,主观之知,骋其辩说而偏逐万物,以上证“天地一体”,而抵于宇宙发生之起点。
    2、论证方法的不同
    庄子以道为根,论空间则无分大小;论时间则言其常变;论是非则和而通之;论物用则因其所用;论生死则安然顺变;论伦理则勿伤以好恶之情。而惠子则字常理论辩,论空间则曰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论时间则言其相对性;逐是非之争而言物之常用;论生死则不免哀生乐死;论伦理则曰有情斯为人。故自根本论证而言,庄子得天道之枢环而大化周始,惠子则自常理常情而历物,此为两子之异。
    3、观点取向的不同
    庄子以“外物”而体道,又“抱道”而“鉴物”,始终以道为主;惠子则由偏逐万物以窥“天地一体”之理。是以两人观宇宙、察价值、论政治、析人生,都有不同的观点。
名句: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万物毕同毕异。
    吾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学界影响


    名家在对把时刻这样的不可分量看作时间的观念产生认同的前提下,对由此出现的矛盾采取了强行调和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一种不解决矛盾的解决办法。这种不敢正视矛盾的处理,是不利于寻求解决两难矛盾的途径的,不过这可能不是名家未能解决这类两难矛盾问题的根本原因。列国纷争的时代,赋与了自由争鸣的学术空气,从而出现了名家独特的无限思想。但是,战乱频仍的时代,人们更急于寻求解决严酷社会问题的办法,名家学说无法获得社会的广泛理解与认同,他们的学问轻则被讥为无用,重则被视为“诬悖”,“是非其所取而取其所非”,“为天下之长患” 。随着大一统趋势的加强,名家最终在战国末期走向衰亡,他们的学术也很快废绝了。在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更不存在这种思潮复活的土壤。中国古代对解决无限问题中的矛盾,以后没有再出现有突破性的成果,是可以理解的。


    社会影响


    惠子有丰富想象力。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战战兢兢,墨守成规,缺乏的就是这种想象力,创造力。在仅有的记载中,名家与他们的这些命题,再次显示出了古代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与思辨能力是何等的超群出众。特别是在二千多年以前,足以使整个世界为之惊叹不已!
编辑:秋痕

战国著名思想家尹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