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年来纳税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一)纳税服务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以“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创建服务型税务机关”为目标,在整合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本领、健全服务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1、初步整合纳税服务资源。为切实解决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困难,多头跑、多次跑、楼上楼下跑的问题,我们对纳税服务资源进行了初步整合。按照“统一受理、内部流转、窗口出件、信息共享”原则,让纳税人能来一次的,决不分两次完成,能一天结束的服务,决不拖至二天办理。 强化和升级了税务网站的服务功能,形成了以提供丰富税务资讯的信息平台、网上涉税业务办理平台、网上办公应用平台和纳税服务平台为基本构架的网络平台。
2、进一步丰富纳税服务内容。大力推进“网上申报”服务新模式,大幅度降低了纳税人的办税成本;大力推进纳税一卡通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办税效率;丰富咨询解答方式,建立了专家答疑制度,使服务内容更具人性化、专业化。
3、探索建立纳税服务保障机制。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保证纳税服务开展。一是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实现了办税事项首问受理,全程服务。二是积极推行公开办税制, 并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三是积极探索纳税服务考评制度,将首问责任、响应效率、服务时限、满意程度纳入纳税服务的考评内容。
(二)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经过多年努力,我局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新的形式和任务下,与纳税人日益个性化、专业化需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理念有待更新。重管理、轻服务,漠视甚至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关注要求纳税人做什么,忽视能为纳税人做什么,强调纳税人服从的必要性,忽视为纳税人遵从提供可行性。二是手段有待创新。经调查,纳税人普遍认为获取税收政策信息的途径还比较单一,其中大部分的纳税人主要是通过办税服务场所和税收管理员获取相关内容,而通过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税务网站获取相关内容的纳税人比例则更低。三是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基层技术条件还比较薄弱,更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网络依托功能有待有效发挥,应用系统的整合进程有待加快。四是机制有待健全。目前,我省专职纳税服务机构还没有完全建立,相关岗位还缺乏明确职责;与纳税服务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质量管理、监督控制等尚未形成有机整体,统一、规范和系统的纳税服务体系亟待构建和完善。
二、今后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目标、原则和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新税收征管法明确了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能。为做好新时期的纳税服务工作,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落实省、市局的要求,近期我们明确了优化纳税服务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理念。
(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近阶段,纳税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坚持纳税服务与管理执法相结合,实现“诚信兴税服务、执法规范公平公正、流程优化统一简便、征纳成本有效降低、社会各界普遍满意、税收遵从持续提高、征纳双方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
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要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强化纳税服务理念,用大服务理念统筹和规划纳税服务工作;
——创新纳税服务内容,拓展纳税服务渠道;
——丰富纳税服务手段,完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服务网络;
——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
——健全纳税服务体系,全面规范和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按照新形式新要求,优化纳税服务坚持以下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纳税服务必须服从于依法行政的要求,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纳税人,维护其合法权益,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规范统一原则。避免由于税收政策的模糊和不确定,以及税收政策宣传解释口径不一,增加税收遵从难度。需求导向原则。以纳税人的正当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效果,方便纳税人依法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优质高效原则。通过内容丰富,手段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等措施,有效降低纳税成本,实现纳税服务效率最优化。
(二)优化纳税服务的理念
新形势下,我省各级国税机关将进一步转变观念,跳出服务讲服务,将纳税服务固化在税务干部的思想中,体现在行政执法上,贯穿渗透于政策制定、征收、管理和稽查各个环节,树立“大服务”理念,着力构建“大服务”格局。
首先,将服务体现在制度制定上。我们将充分考虑执行效率,遵从成本,秉承“公平税负,规范程序,保持连续,便于操作”的原则制定税收制度。其次,将服务体现在工作安排上。根据纳税人的合理需求,改进业务流程,完善税源管理,规范纳税评估,简并涉税调查。严格依法查处涉税违法案件,禁止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保护纳税人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再次,将服务体现在协调联动上。不能把纳税服务和税收工作隔离开,不能把纳税服务和征管查隔离开,不能把纳税服务仅当成是服务部门或某些税务干部的事,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协调联动,齐心协力做好纳税服务这篇文章。
三、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措施
近期,我们将按照新型征管模式的要求,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和健全服务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征管平台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努力构建规范统一、优质高效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
(一)强化宣传咨询,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为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市政府出台了落实民生税收优惠政策等一系列结构性减免税措施。这些政策含金量很高,对减轻纳税人负担,刺激经济发展作用重大。我们将通过编发优惠政策宣传手册、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举办税收政策宣讲报告会、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深入辅导,使广大纳税人了解、熟悉和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帮助纳税人克服经营困难,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发展。
(二)创新服务手段,促进纳税服务方式多样化。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及时和准确等优点,促进纳税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加强网上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实现通过虚拟的“网上办税服务厅”办理实体业务。 稳步推进“一窗通办”。继续推行涉税事项的“一窗通办”,向纳税人提供更便利、更高效的办税服务。开展分门别类的个性化服务。针对纳税人不同需求,开展提醒服务、提示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援助服务、绿色通道服务和救济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纳税服务质量
强化资源配置,是提升服务质量,构建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一是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设置机构和划分职能。在各级国税机关,建立专门服务机构;合理设置办税服务场所,实现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二是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将责任心强、业务技能和心理素质好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纳税服务第一线。三是加强纳税服务培训。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
(四)拓宽服务渠道,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畅通税收法律救济渠道。依法及时告知纳税人申请税务行政复议、提起税务行政诉讼、请求税务行政赔偿和要求举行听证的途径和方式,方便纳税人开展税收法律救济。健全纳税人投诉、监督制度。完善纳税人举报、投诉相关工作制度,保障纳税人的举报、投诉权利;健全登记、受理、核实、调查、处理和反馈工作机制,畅通纳税人举报、投诉渠道;落实和完善涉税举报奖励办法,依法保护投诉人、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进一步规范社会代理,充分发挥各种社会资源作用,探索纳税服务志愿者行动,开展纳税服务援助活动;尝试推动纳税人成立维权组织。
(五)开展信用等级评定,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纳税信用评定内容和指标,实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把纳税信用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充分运用评定结果,积极探索建立和推行纳税信用等级实施分类服务制度。加强对纳税信用的动态管理,建立纳税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对偷、逃、骗税等违法失信行为,要及时降低纳税人的信用等级,加大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的力度,使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真正成为促进依法诚信纳税的长效机制。
(六)健全服务制度,保障纳税服务效果
完善服务机制。全面规范纳税服务的内容、流程和标准等,建立健全运转顺畅的长效工作机制,把纳税服务真正融合在税收工作全过程;制定纳税服务中长期规划,健全和落实覆盖征、管、查全方位的各项纳税服务制度。健全服务考核。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从上到下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以量化为主、可操作性强、内外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依托内部考核、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等手段,建立内外结合、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的纳税服务考评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