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三年: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家长篇)

 箭=即发 2011-04-08
高中三年: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家长篇)
  作者:刘旺

现在是孩子升高中后的过渡期。过渡期孩子通常会遭遇哪些问题?老师和班主任会采用什么方法帮助孩子在过渡期软着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类型的孩子,面对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家长怎样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实现平稳过渡?

孩子的问题:压力大、定位不准、节奏快跟讲吃力、分数下滑,自信心受挫……

家长1:不断鼓励、一同分析、家庭减压、确定切实的短期目标、与老师沟通,配合施力。

家长2:我的原则:相信孩子、相信学校、相信自己,允许犯错误,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家长3:与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信息。给孩子必要的帮助。

目前各学校都开始月考。很多孩子成绩不如人意,针对孩子的成绩,具体分析孩子得失分的原因。给孩子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

虽然刚开学老师和学校就告诉学生和家长,高中学习和初中不同,高中比初中题量要大,内容要多.但有些家长和学生仍适应不了,开始着急找人补课。对补课问题,老师的建议,补习班作用不大, 但个别辅导,针对孩子的问题具体分析很有用。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家长1:从小养成听儿子说他的事,比听老婆和领导还要认真,如果我们听孩子的意见时候让他有表达的权利,专注程度超过领导和我们的配偶,孩子就有两个良好表现:诚实;容易沟通。当孩子和我们说事的时候,他的眼睛是闪光和求助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影响,就是强加效果就很糟糕,这样,少年期,孩子闭锁+逆反。

家长2:不但要聆听,还要跟他有共鸣,哪怕是你不情愿的,还要诱导孩子再说出你想知道的孩子的想法,家长肯听,孩子才有兴趣跟你说,性格是受环境影响的。我孩子放学回来就是汇报学校一天情况,哪怕是跟老对的一句她觉得有意思的话,哪次我要是不太认真的听,她马上就会不高兴,还会说我不尊重她,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跟你的交流机会。还有,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喜好,比如,现在孩子们中间流行什么,崇拜什么,欣赏什么,他才觉得跟你有话可谈。

家长3:实践证明: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结论:家长首先找根源.人的各种行为反应,都和曾受过的客观刺激有关。 孩子不与家长交流,是在心理上自我保护,家长要首先检讨自己。

家庭教育的问题是个特别宽泛、深奥的问题,家庭教育同父母的性格和职业、家庭气氛、孩子的性格以及表现等等都密切相关,甚至还可能与居住场所等都有关。因此对家庭教育,不可能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适用于各个家庭准则,但是总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

孩子上了高中,从孩子本人到家长马上就会感到和过去有明显的不同。从家长角度讲,这个不同我认为来自以下几点:首先是孩子大了,上了高中了。从法律角度讲高中就不属于义务教育了,从经济角度讲上高中费用比初中小学高不少。更重要的是孩子上了高中,家长马上就会想到高中毕业后怎么办,能不能考上大学?能上什么样的大学等等。于是家长就会对孩子有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尤其关注。而恰恰从2008年初开始严格推行规范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节假日、双休日、每天早晚等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陡然增多,更使很多家长感到无所适从。

确实,现在家长们应该特别关注孩子的自主学习时间的利用,更加关注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方式,下面就如何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给家长们提几点建议。

一、关注家庭教育的作用。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升入高中后开始独立的生活和学习,都长大了,家庭教育没多大作用了。同时又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感到孩子上了高中后越发“不听话”,在教育和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甚至束手无策、很不耐烦。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高中阶段,家长同样要要关注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使家庭真正成为支持、保护和教育孩子的场所。

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中常见的教育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类:

1、“强制型”又称“支配型”

父母对子女采用的是严厉高压,强迫命令的教育方式。教育完全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不考虑孩子的愿望,不听孩子的想法,用打骂、体罚,强制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

这样,容易形成孩子顺从、懦弱的性格,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结果是两个极端,或者对人冷酷、残暴、反抗性强;或者胆小怕事,自卑孤独。

2、“溺爱型”或叫“顺从型”

父母对子女没有原则,百依百顺,只要孩子高兴就行。结果使孩子表现为:任性、自私、骄傲、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

3、“保护型”

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家长包办了除孩子学习以外的一切事情。孩子往往表现为盲从、脆弱,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自流型”

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孩子从小缺乏教育和关心,放任自流。这样的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孤僻、对人冷漠,很容易误入歧途。

5、“不协调型”

家长对子女的关心、教育时紧时松,教育的态度时好时坏,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孩子学习情绪不稳定、恐惧、焦虑、急躁、多疑。

6、“民主型”或“教导型”

家长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和文化修养,对子女长期耐心教导,培养子女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孩子不厌其烦,有高度的耐心。纠正孩子的问题时采用启发式,摆事实、讲道理。父母双方家长对孩子保持统一的一致的正确要求。这样,教育出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好的品质。

二、关注和孩子的沟通。

家长往往因为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等而忽视孩子的烦恼和“心事”。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困难,想找家长帮忙、倾诉时,许多家长不是把握时机,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交流,而是不耐烦,甚至埋怨孩子事多,给大人添麻烦、不懂事等,从而错过了倾听孩子心声、引导帮助孩子成长的时机。日久天长,孩子的问题越积越多,与家长的隔膜越来越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后导致家庭教育失败。高中生父母要积极调整心态,走出误区,善于体察孩子的情绪状态,体察他们的困境,不要“硬碰硬”,不耐烦,要善于因势利导,与他们共度难关。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大部分时间在校学习,自己又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实际上这只是个心态问题,只要端正了心态,一切问题就应刃而解。比如孩子放假的时候,牺牲点儿工作、应酬的时间,和孩子共同度过,拉近距离,增进了解;平时多搜集一些有益的报纸、刊物,有选择地剪贴,提供给孩子,这是无声的关怀,含蓄的引导;对于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和孩子的书面沟通有时比语言沟通可能更容易、更有效。

三、关注目标和计划制定。

切实可行学习目标(高考目标、近期目标)非常重要。上了高中甚至上小学、初中都很多家庭都就制定了目标,但问题在于:一是目标太笼统,例如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啊,一定要考上211重点啊等等,这样的目标定的草率而笼统,与没有差不多。二是很多家庭家长制定的目标往往过高,家长就想一口吃个胖子,一掀挖个井,例如成绩一般的学生,就要求一个学期就要在班上考到前几名等等,结果适得其反,孩子的几次努力达不到过后就会灰心。目标客观可行,做到“跳一跳够得着”很重要。

学习计划的制定。计划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的内容。学习时间要相对固定,学习内容要根据每天的作业情况而定。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孩子和家长必须打成这样的共识:自主学习时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必须坚定执行定好的计划,尤其是开始阶段。

四、关注引导孩子的方法。

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提出积极的建议。本着“积极引导,适当约束”的原则进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且现在的孩子多是“吃软不吃硬”,“动硬的”很少奏效的。特别是高中的学生成人感的增强,独立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相当于孩子第二次“断奶”。作为父母一定要正视这一现象,千万不能不知所措,或陷入与孩子对立之中,将自己作为矛盾的一方与孩子纠缠不清,那样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甚至严重化。问题的焦点在于:孩子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父母对孩子发展认识滞后(只注重孩子半成熟的一面,忽视了孩子的成人感这一不可忽略的事实)。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现实是:到这个时期不能再把孩子作为支配的对象,子女也已不再依从于父母,而成为独立的自我了。父母不应该为失去自己的权威而失落,而应该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尊重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遇事多同他们商量,同时学会倾听,以良好的沟通和朋友关系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家长们切忌“唠叨”,切忌把对孩子的目标时刻挂在嘴上,切忌经常性埋怨,切忌在孩子面前盲目表扬别人家的孩子,切忌外人面前数落自己孩子的缺点等等,这些都是教育上的“败笔”,容易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引起孩子的强烈“逆反”。

持之以恒,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日养成的。对于好习惯要注意不断给予强化(例如根据孩子的情况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进行表扬),对不好的习惯要循序渐进进行改正。改正更需要家长的持之以恒,不少家长对于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着急难耐,会说:慢慢改啥时候能改好?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欲速不达,甚至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等等。这时候家长们要想一想:即便是慢慢改也有改好的时候,也比不改甚至越变越糟要强,再说孩子的不良习惯与我们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的责任就应该我们自己负。

五、关注和学校老师的沟通。

家长应该积极主动。老师教的学生很多,尽管学校有很多规定要求老师和家长沟通,但是也很难面面俱到。这时候家长要主动,还要注意和老师沟通的方式,例如是否应该让孩子知道、沟通时间等等。家长和老师沟通所谈内容等应该认真“备课”,不应该随手拈来,信口就讲。同时家长要充分利用校讯通、一线通等工具。

六、关注家长的表率作用。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应该如此。例如现在高中一般是要求早晨7点到校,某个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的早晨的学习计划是:早晨530起床,洗刷后在545-630自习,饭后645上学。结果在这期间只有妈妈起来做饭,爸爸一觉睡到不知道孩子啥时候走了,甚至有其他更糟的情况……这样的计划是不会有很好效果的,即使孩子是非常听话懂事的;这样的家长也是不称职的。如果孩子的自制力不是很好的话这样做就更不应该。家长就应该和孩子一同执行共同定好计划,家长起码带头执行作息时间,尽管家长在这期间对孩子的学习可能不能起什么作用,但是可以使孩子感到父母和自己在一起努力,有无形的支持,效果会更好,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七、关注家庭氛围的营造。

高中这个关键时段,家庭内各种形式的“内战”要暂停,各种容易引起孩子兴奋的事少提,如出国、旅游、买车、上网等,易引起孩子分心的事要避免,玩手机发短信,网上聊天等。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期间自己也读书、学习,这是多么好情况,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家长更应该带头学习充电,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都非常好。当然这期间家长可以看看电视等,但是绝对不能影响孩子。无论如何不应该有聚众娱乐(扑克、麻将、喝酒)等活动。总之,要创造使孩子心能静下来专注于学习的和谐安静的学习环境。

全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姐姐”在《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中总结了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高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这些对我们有没有启发?

高中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孩子是家长的全部希望,孩子上了高中,学习任务和压力加大,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增多,家庭教育就更加重要,上面给家长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家长同志有所帮助,更希望家长同志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刘旺

现在是孩子升高中后的过渡期。过渡期孩子通常会遭遇哪些问题?老师和班主任会采用什么方法帮助孩子在过渡期软着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类型的孩子,面对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家长怎样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实现平稳过渡?

孩子的问题:压力大、定位不准、节奏快跟讲吃力、分数下滑,自信心受挫……

家长1:不断鼓励、一同分析、家庭减压、确定切实的短期目标、与老师沟通,配合施力。

家长2:我的原则:相信孩子、相信学校、相信自己,允许犯错误,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家长3:与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信息。给孩子必要的帮助。

目前各学校都开始月考。很多孩子成绩不如人意,针对孩子的成绩,具体分析孩子得失分的原因。给孩子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

虽然刚开学老师和学校就告诉学生和家长,高中学习和初中不同,高中比初中题量要大,内容要多.但有些家长和学生仍适应不了,开始着急找人补课。对补课问题,老师的建议,补习班作用不大, 但个别辅导,针对孩子的问题具体分析很有用。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家长1:从小养成听儿子说他的事,比听老婆和领导还要认真,如果我们听孩子的意见时候让他有表达的权利,专注程度超过领导和我们的配偶,孩子就有两个良好表现:诚实;容易沟通。当孩子和我们说事的时候,他的眼睛是闪光和求助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影响,就是强加效果就很糟糕,这样,少年期,孩子闭锁+逆反。

家长2:不但要聆听,还要跟他有共鸣,哪怕是你不情愿的,还要诱导孩子再说出你想知道的孩子的想法,家长肯听,孩子才有兴趣跟你说,性格是受环境影响的。我孩子放学回来就是汇报学校一天情况,哪怕是跟老对的一句她觉得有意思的话,哪次我要是不太认真的听,她马上就会不高兴,还会说我不尊重她,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跟你的交流机会。还有,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喜好,比如,现在孩子们中间流行什么,崇拜什么,欣赏什么,他才觉得跟你有话可谈。

家长3:实践证明: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结论:家长首先找根源.人的各种行为反应,都和曾受过的客观刺激有关。 孩子不与家长交流,是在心理上自我保护,家长要首先检讨自己。

家庭教育的问题是个特别宽泛、深奥的问题,家庭教育同父母的性格和职业、家庭气氛、孩子的性格以及表现等等都密切相关,甚至还可能与居住场所等都有关。因此对家庭教育,不可能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适用于各个家庭准则,但是总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

孩子上了高中,从孩子本人到家长马上就会感到和过去有明显的不同。从家长角度讲,这个不同我认为来自以下几点:首先是孩子大了,上了高中了。从法律角度讲高中就不属于义务教育了,从经济角度讲上高中费用比初中小学高不少。更重要的是孩子上了高中,家长马上就会想到高中毕业后怎么办,能不能考上大学?能上什么样的大学等等。于是家长就会对孩子有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尤其关注。而恰恰从2008年初开始严格推行规范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节假日、双休日、每天早晚等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陡然增多,更使很多家长感到无所适从。

确实,现在家长们应该特别关注孩子的自主学习时间的利用,更加关注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方式,下面就如何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给家长们提几点建议。

一、关注家庭教育的作用。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升入高中后开始独立的生活和学习,都长大了,家庭教育没多大作用了。同时又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感到孩子上了高中后越发“不听话”,在教育和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甚至束手无策、很不耐烦。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高中阶段,家长同样要要关注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使家庭真正成为支持、保护和教育孩子的场所。

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中常见的教育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类:

1、“强制型”又称“支配型”

父母对子女采用的是严厉高压,强迫命令的教育方式。教育完全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不考虑孩子的愿望,不听孩子的想法,用打骂、体罚,强制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

这样,容易形成孩子顺从、懦弱的性格,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结果是两个极端,或者对人冷酷、残暴、反抗性强;或者胆小怕事,自卑孤独。

2、“溺爱型”或叫“顺从型”

父母对子女没有原则,百依百顺,只要孩子高兴就行。结果使孩子表现为:任性、自私、骄傲、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

3、“保护型”

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家长包办了除孩子学习以外的一切事情。孩子往往表现为盲从、脆弱,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自流型”

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孩子从小缺乏教育和关心,放任自流。这样的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孤僻、对人冷漠,很容易误入歧途。

5、“不协调型”

家长对子女的关心、教育时紧时松,教育的态度时好时坏,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孩子学习情绪不稳定、恐惧、焦虑、急躁、多疑。

6、“民主型”或“教导型”

家长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和文化修养,对子女长期耐心教导,培养子女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孩子不厌其烦,有高度的耐心。纠正孩子的问题时采用启发式,摆事实、讲道理。父母双方家长对孩子保持统一的一致的正确要求。这样,教育出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好的品质。

二、关注和孩子的沟通。

家长往往因为工作忙、生活压力大等而忽视孩子的烦恼和“心事”。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困难,想找家长帮忙、倾诉时,许多家长不是把握时机,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交流,而是不耐烦,甚至埋怨孩子事多,给大人添麻烦、不懂事等,从而错过了倾听孩子心声、引导帮助孩子成长的时机。日久天长,孩子的问题越积越多,与家长的隔膜越来越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后导致家庭教育失败。高中生父母要积极调整心态,走出误区,善于体察孩子的情绪状态,体察他们的困境,不要“硬碰硬”,不耐烦,要善于因势利导,与他们共度难关。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大部分时间在校学习,自己又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实际上这只是个心态问题,只要端正了心态,一切问题就应刃而解。比如孩子放假的时候,牺牲点儿工作、应酬的时间,和孩子共同度过,拉近距离,增进了解;平时多搜集一些有益的报纸、刊物,有选择地剪贴,提供给孩子,这是无声的关怀,含蓄的引导;对于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和孩子的书面沟通有时比语言沟通可能更容易、更有效。

三、关注目标和计划制定。

切实可行学习目标(高考目标、近期目标)非常重要。上了高中甚至上小学、初中都很多家庭都就制定了目标,但问题在于:一是目标太笼统,例如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啊,一定要考上211重点啊等等,这样的目标定的草率而笼统,与没有差不多。二是很多家庭家长制定的目标往往过高,家长就想一口吃个胖子,一掀挖个井,例如成绩一般的学生,就要求一个学期就要在班上考到前几名等等,结果适得其反,孩子的几次努力达不到过后就会灰心。目标客观可行,做到“跳一跳够得着”很重要。

学习计划的制定。计划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的内容。学习时间要相对固定,学习内容要根据每天的作业情况而定。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孩子和家长必须打成这样的共识:自主学习时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必须坚定执行定好的计划,尤其是开始阶段。

四、关注引导孩子的方法。

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提出积极的建议。本着“积极引导,适当约束”的原则进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且现在的孩子多是“吃软不吃硬”,“动硬的”很少奏效的。特别是高中的学生成人感的增强,独立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相当于孩子第二次“断奶”。作为父母一定要正视这一现象,千万不能不知所措,或陷入与孩子对立之中,将自己作为矛盾的一方与孩子纠缠不清,那样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甚至严重化。问题的焦点在于:孩子对自己发展的认识超前(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父母对孩子发展认识滞后(只注重孩子半成熟的一面,忽视了孩子的成人感这一不可忽略的事实)。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现实是:到这个时期不能再把孩子作为支配的对象,子女也已不再依从于父母,而成为独立的自我了。父母不应该为失去自己的权威而失落,而应该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尊重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遇事多同他们商量,同时学会倾听,以良好的沟通和朋友关系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家长们切忌“唠叨”,切忌把对孩子的目标时刻挂在嘴上,切忌经常性埋怨,切忌在孩子面前盲目表扬别人家的孩子,切忌外人面前数落自己孩子的缺点等等,这些都是教育上的“败笔”,容易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引起孩子的强烈“逆反”。

持之以恒,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日养成的。对于好习惯要注意不断给予强化(例如根据孩子的情况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进行表扬),对不好的习惯要循序渐进进行改正。改正更需要家长的持之以恒,不少家长对于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着急难耐,会说:慢慢改啥时候能改好?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欲速不达,甚至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等等。这时候家长们要想一想:即便是慢慢改也有改好的时候,也比不改甚至越变越糟要强,再说孩子的不良习惯与我们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的责任就应该我们自己负。

五、关注和学校老师的沟通。

家长应该积极主动。老师教的学生很多,尽管学校有很多规定要求老师和家长沟通,但是也很难面面俱到。这时候家长要主动,还要注意和老师沟通的方式,例如是否应该让孩子知道、沟通时间等等。家长和老师沟通所谈内容等应该认真“备课”,不应该随手拈来,信口就讲。同时家长要充分利用校讯通、一线通等工具。

六、关注家长的表率作用。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应该如此。例如现在高中一般是要求早晨7点到校,某个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的早晨的学习计划是:早晨530起床,洗刷后在545-630自习,饭后645上学。结果在这期间只有妈妈起来做饭,爸爸一觉睡到不知道孩子啥时候走了,甚至有其他更糟的情况……这样的计划是不会有很好效果的,即使孩子是非常听话懂事的;这样的家长也是不称职的。如果孩子的自制力不是很好的话这样做就更不应该。家长就应该和孩子一同执行共同定好计划,家长起码带头执行作息时间,尽管家长在这期间对孩子的学习可能不能起什么作用,但是可以使孩子感到父母和自己在一起努力,有无形的支持,效果会更好,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七、关注家庭氛围的营造。

高中这个关键时段,家庭内各种形式的“内战”要暂停,各种容易引起孩子兴奋的事少提,如出国、旅游、买车、上网等,易引起孩子分心的事要避免,玩手机发短信,网上聊天等。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期间自己也读书、学习,这是多么好情况,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家长更应该带头学习充电,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都非常好。当然这期间家长可以看看电视等,但是绝对不能影响孩子。无论如何不应该有聚众娱乐(扑克、麻将、喝酒)等活动。总之,要创造使孩子心能静下来专注于学习的和谐安静的学习环境。

全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姐姐”在《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中总结了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高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这些对我们有没有启发?

高中阶段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孩子是家长的全部希望,孩子上了高中,学习任务和压力加大,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增多,家庭教育就更加重要,上面给家长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家长同志有所帮助,更希望家长同志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