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社区服务全天候、零距离、全覆盖

      (中国改革报记者/陆天然  通讯员/郭雅明)阳春三月,富春溪和龟湖环绕而过的福建省福安市阳头街道阳春社区万木摇翠,错落有致的住宅楼群嵌在由社区道路织成的绿地毯上。纵横交错的社区道路上,不时传来歌声、笑声和问候声。

      依靠网格化管理模式,阳春社区实现服务全天候、零距离、全覆盖,辖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探索网格化管理

      区域面积0.3平方公里,居民2300多户6000余人,驻有111家单位及各类企业,却只有7名"两委"工作人员的大社区,如何才能在创新服务中实现有效管理?

      阳春社区开始探索网格化管理。

      在这个6000余人的大社区里,2313户居民被分成4个网格,按500户、人口1000人~1500人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个专职管理员进行管理。专职管理员相当于一个小社区主任,负责所管辖网格的日常工作,一天必须到网格巡查二次,并记工作日志。网格管理员不能处理的事,专设了一个社区服务站来受理。社区也不能解决的事,就上报街道办事处处理。

      据阳春社区主任、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李华杰介绍,网格化管理的好处就在于区域分明、职责分明、管理精细,居民非常清楚有事该找谁,服务到位、有效率,居民就满意。管理员对自己负责网格的情况了如指掌,谁的网格出事谁负责,不再推诿扯皮。

      成立于2003年的阳春社区,目前分布有金融网点、超市和商店111家,还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健身活动场所、老人活动中心、科普图书室等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功能齐全。劳动保障、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法律调解、治安纠纷、民政优抚和计生服务等日常生活事务,都能在社区里解决。在社区的指导和帮助下,居民们还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和多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文体活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宽敞的社区楼房过道下,开辟有专门的场所供居民们交流情感和开展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去年这里举办了"百家菜"活动,各家各户端出自己的拿手好菜让大家品尝,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互动和了解。今年年初,这里举办的迎新春文艺演出18个节目全部由社区居民自编自演。方言快板《人人都讲阳春好》,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把社区里的好人好事都夸了个遍。"三八妇女节"这一天,社区还组织了包饺子活动,居民们一起包了3000个饺子。吃饺子的时候,老人让小孩、孩子让老人,看着这样温馨的场面,老人们百感交集:"什么是和谐,这就是和谐!"

社区一家亲

      "六贴近、六服务"是福安市阳头街道首创的一个管理服务模式。经过阳春社区多年的网格化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和工作标准。工作人员针对6类不同的服务对象,贴近留守老人、困难群体、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深化开展精细管理、贴心服务。

      对于困难居民群体,阳春社区先后组织了300多人次参加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发放小额贴息贷款30万元,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260多人,实现社区下岗职工100%再就业。一位孙姓女下岗职工,在社区的帮扶下创办了一所幼儿园。社区协调解决办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并帮助解决贷款10万元,带动解决了14个社区居民再就业。

      对驻区企业和单位,阳春社区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近三年,共为社区企业提供用工信息200多条,为各类企业介绍推荐所需人才200多人次。社区"两委"还和这些企业单位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社区的事他们也能出一份力共同建设,营造出了驻区单位与社区居民"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阳春社区有居民2300多户6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11人,70岁以上130人,80岁以上36人。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社区义工、志愿者、专业助老队伍为依托,构建了为老服务"五大网络",以"六心"标准为老年人提供9个方面的居家养老服务。精细贴心的服务,真正让"老人在家开心、子女在外放心"。

      社区退休职工丁凤仙五年前不幸丧偶,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整整三年自闭在家中不出门。社区养老站工作人员获悉后,千方百计动员她参加活动,在大家的关心和带动下,丁大妈重新焕发了活力,笑容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但是,去年她又再次受到重创,老人的儿媳被查出患了白血病。丁大妈不禁绝望地哭道:"谁能帮我?"养老站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能帮你!"大家鼓励她振作起来,带儿媳到福州治疗。如今,儿媳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婆媳俩情同母女。丁大妈再次感受到了温暖的力量,她由衷地感谢社区,今年3月16日还饱含感情地向社区党支部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在她的影响下,吴春娣等5名退休干部也写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说,我们是年轻的老年人,要以党员的标准为老年人服务,将来我们做不动的时候也会有年轻的老年人为我们服务。

      贴心管理,服务没有空白。如今的阳春社区,已经连续9年三届获得省级"文明社区"的殊荣,获得"省级文明社区"、"省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省居家养老示范社区"等40多项荣誉称号。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更是涌现出许多优秀志愿者、好邻里、好婆媳、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环保家庭和科普家庭等,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了社区建设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