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期望值"的思考

 忻家陶然公 2011-04-10
关于"期望值"的思考

    期望值与心理素质
   期望值可以说是心理学的术语。一般意义说,期望值就是指人们的追求目标,以及愿望和理想。当然目标、愿望、理想有大有小,最大的就是人们为之终生奋斗的最高目标;小的如日常人们希望得到的某一件物品或完成某一种任务。
    期望值基本上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期望值的有或无、大或小、以及正确与否,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稳定的、均衡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的期望值;而且基本上能实现和完成这一期望,同时也对可能发生的中途变更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期望值不会与心理活动发生严重冲突;从而保证了心理心态的稳定与平衡,从而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终生朝着自己设定的期望目标奋勇前进。
   心理素质不稳定的人、和素质欠缺的人常难以设定正确、合理、恰如其分的期望值,对期望抱着单一的思想愿望,缺乏中途波折的思想准备,或期望值不是过高就是过低,甚或没有期望,这种人无成就可言,稍有曲折立即会发生严重的心理冲突,直至造成严重的信理挫伤。
   
    期望值的意义
   与发展的意义,与心理健康的意义
    人类需要发展与进步,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愿望、期望,例如希望有事业,有爱情,有经济地位,这样人们才能有明确发展目标,才能为之努力,为之拼搏,为之奋斗。如果人什么愿望都没有,也就是没有任何明确目标,那么人就会浑浑噩噩,懒懒散散,终此一生,什么发展也用不着谈,到头来根本也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这种人在今天的社会很难立足,甚至连生计都很难维持,更谈不到发展创业。
    但期望值又必须恰当、合理,适度、适时、适势,留有余地。不恰当的期望值,常常是造成心理挫折的重要原因。
    挫折的重要原因,常常是:一是毫无心理准备的重要变故事件,一是重大的关键性的事与愿违。这里都包含着期望问题的心理准备。如果很多期望的问题:包括预期会发生、或可能会发生(甚至还包括某些即使难以预计的但也时时准备会突然发生的事件-这或者称它为逆期望),都有着心理准备,那么挫折的程度就会减少;有强大心理承受力的人甚至可以避免挫折的伤害。
    因此期望值问题又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
   
   如何合理确定期望值
   人不可能没有愿望,也就是不可能没有期望。关键是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期望值,也就是期望值的大小,期望值的种类与性质。因为期望的能否实现,与这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当人们想达到实现一个愿望时,必须正确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和相应的心理准备。
    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决定于内外两种因素;即客观环境因素与主观能力因素。例如当人们想实现某种计划时或实现某种愿望时,首先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具备这种素质、能力、知识、才华、本领……,能达到完成某种程度的期望值;其次得分析判断客观的环境、天时地利、人际关系……具备多少条件能适合完成多少程度的期望值。如果条件很好、很优越,那么期望值可以定得高一些,如果较差,那么就低一些,如果没有,那么就放弃那个期望。
    不顾主客观条件单凭主观愿望和随意想象的期望值,基本上是难以实现或者根本就无法实现。这种期望值就是过高的期望值。过高的期望值往往是挫折的重要原因。
    有时候,实现期望需要等待时机,那么还可以把期望分阶段实现,可以分成最低的期望与最高的期望,分期分批去实现。这样既可以保留自己强大的愿望、理想,又可以稳扎稳打、不急不躁,保持良好的心态,显示出稳定的心理素质。这样的心理素质最终必定事业有成。
    忻志鹏2001/10/9日第一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