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命因你而精彩》
生命是有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到我们理想的程度,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这有限的生命历程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
近几年来,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青少年不珍惜生命,动辄放弃青春生命,甚至杀戮生命的现象越来越多,简直有些触目惊心了。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痛心于孩子对生命缺乏珍视,痛心于他们对生命知识的空白,但我们更应该从生命缺失的角度,深刻的反思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所在。
教育以前似乎未曾涉及生命领域的教育,缺少对青少年认识生命、善待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更谈不上对生命的润泽教育。因此,现在我们要“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 ”。而对于中小学教师,在生命教育的理念里,它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教师的生命与儿童——少年——青年生命的共生与互动,而后者的正是人的生命路程中最为纯真、最接近人的生命本原,最具有活力,也最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一个阶段。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保证他们有相对的人格自尊与人格自由。我们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不要把学生当作我们的替身,更不要让学生成为我们实现某种“价值”的工具。一些对生命没有敬畏感的学生,就是因为他们的时间和空间,日复一日的被学习所剥夺,年复一年他们蜕变成了学习的机器。他们很难感受到生命带给他们的自由和快乐。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尊重学生,解放学生,更用教育来润泽学生的生命,让更多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其实,每个生命,无论他做了什么,成就了什么,只要他尽力了,便就足够了。
其次,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生命化教育的成效关键在于教师的信念,教师应该从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多方面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对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只有当我们教师热爱生命、感谢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之后,我们才可以与学生分享生命的快乐,才能让师生一道沉浸在“润泽生命”的喜悦、和谐、纯洁、博大的氛围之中。
读了《生命因你而精彩》后让我们感到:当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教育事业中时,这个生命本身的内涵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丰富,这个生命本身的价值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升华。一份职业之所以伟大,因为它需要承担的责任重于常人。医生之于病人,教师之于孩子,都必须慎之又慎,一点细小的疏忽或是无心的冲动,都有可能对另一个人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一时冲动,感情用事,伤了师德是小,要是引起孩子的不良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了孩子的将来,那将是无法弥补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