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届“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征文选登之27 我的教育观:时时灌溉,长令润泽

 新用户0055Uznz 2020-08-12

我的教育观:时时灌溉,长令润泽

曾经,我想用一个词语准确地描述我想要的教育境界——自由,民主,快乐,优秀,或是幸福……直到我邂逅了《静悄悄的革命》和《教育的细节》这两本书,里面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词语——润泽。

初次看到这个词语,就有一种说不上的舒畅感在每一个毛孔间穿梭,我被它的柔美深深地打动了。“润泽”在字典中的释义是“雨露滋润,不干枯”,贾思勰在《齐民要术·栽树》中记载:“时时灌溉,常令润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栽树的道理如同育人。“润泽”一词仿佛展现出一幅柔美和谐的教育境界:美好的人性在爱的滋润下顺其自然地生长着,每一个像花一样的自然成长的生命,都得到了尊敬、掌声和祝福。

(一)“润己”方能“泽人”

如此一来,相信你和我一样,为教师处于阅读化生活的“高温期”而无比欣慰,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予人们心灵悠远滋润的东西,除了书,我暂时还想不到别的替代品。(《教育的细节》第155页)

我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教育就是把孩子教好,做好自己“园丁”的本分,灌溉祖国的花朵。可是,如果园丁手中没有水,或者水不鲜活呢?如何滋养出鲜嫩的生命?所谓助人者,不是我有一桶水,然后倾其所有,喂饱你的饥渴;而是成为泉源溪流,沿途唱出自己生命的歌曲,又润泽了两岸的勃勃生机。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不断充盈自己的心灵,达到一定深度,才能溢出涓涓细流来滋养别的心灵。

何以“润己”?唯有“读书”与“思考”。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念是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但观念有时间性,如果不能源源不断地注入鲜活的力量,教师就可能以这些过时的观念建立起铜墙铁壁,在旧世界里“孤芳自赏”“自以为是”。

在办公室,我常常听到老师们罗列了孩子的N宗“罪”: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啦?懒,网虫,脏话连篇,早熟,想当年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学生私底下也在议论着老师:我们老师又土又无聊……

两个时代的人,怎么能平等的对话呢?作为一位现代教师,“其核心的特质表现在,他的观念是否与这个世界,与校园里的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血脉相连”。如果我们不具备这些特质,那就读书吧,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予人们心灵悠远滋润的东西,只有书。

一位经常读书的老师,他对任何一个生命保持着开放、宽容的态度,在书本的滋润下,一个开放的老师,会不断根据环境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寻求“更高的自我”。一位真正读书的老师,他善于悦纳不同的观点,放下成见,以崭新的方式看世界,并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转化,创造、发展。

梭罗说:“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要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教师就如生长在水边的杨柳,素养如同教师的“根”,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素养,才能春风飘絮、杨柳依依。

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教育的细节》第154页)

古人亦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看《教育的细节》时,我读得津津有味,还标注出不少耐人寻味的句子。但是合上书,开始创作此文时,即便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觉得难以下笔。书上的观点如同美食,大脑是消化和吸收知识的器官,如果只是一味地看,忽略内化思考的过程,则如同未经消化吸收的残渣。思考,是一种品质。同样针对“家访”这件事,不会思考的老师写的是“通讯稿”,会思考的老师能洋洋洒洒写出一大篇家访日记。思考,是一种习惯。翻看当地名师的朋友圈,他们经常为自己的学生或子女“小题大作”,从一件小事悟出教育的大道理。

我对教育的思考,从这篇文章开始,如河流一般,奔流向前,永不干涸。

(二)润泽学生 厚德载物

    一个老师最难做到的事情,并非获得多高的职称、多大的荣誉,而是如何做到对人性充分的关注、理解和呵护,并几十年如一日在琐细的工作中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积累美好的态度、习惯。有时候,评价一个教师是否是好教师,从他对待教室那个“特殊座位”的态度和方式,就可以一眼看出来,因为作为教育者,若不解作为背后学生微妙的心灵世界,则其与教育相隔的距离,不知要多出座位多少倍。这或许就是细节的力量。 (《教育的细节》第85页)

在一次德育培训中,我听到一种新鲜的观点: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当成工业产品,而应把他们当作农产品来培育。因为工业产品统一在流水线上工作,生产出的规模和质量大体相同,而农产品是有生命的,讲究因地制宜,因材施肥,时时灌溉。会阅读、会思考的老师才配得上做一名合格的“农产品培育员”。如果我的手中也握着一只润泽学生的浇水壶,我还会继续往里面加养料。

我要在浇水壶中加上“细节”这种养分。观察不到细节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孔子曾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应该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路,这样,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了呢?

一个同行告诉我一件事,让我意识到,一个细心的老师要有福尔摩斯般的观察力。台风天,狂风暴雨,住校生的晚自修开始了,她一进教室门,扫视了一圈,开口就问:“你们晚上又没吃饭吧?”这些三年级的孩子委屈地点点头。我很惊讶这位同行的“侦查力”,她说:“看孩子头发湿淋淋的,眼睛红红的就知道了,他们肯定是试着跑去吃饭,家长又没送伞过来,看着这么大的雨,他们跑了一段路就悻悻地回来了,觉得委屈就偷偷抹泪了。这些孩子,有事儿不会主动开口,除非来问他们。要不是我发现了,那不是要饿一晚上,才三年级啊。”她抱怨了几句家长,但眼神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

对细节的关注,是一个教师综合素养的体现。一次听课的经历,让我发现,名师的“名”,不在能力,而在细节。上课前,老师如往常一般清理讲台,突然走到讲台下,背对学生,对着讲台吹了一口气,顿时粉笔末飞扬。同样是吹粉笔末的动作,只是反了一个方向,却充斥着人性的光辉。

细节,让教育充满爱的关怀,让教育者散发人性的光辉,让受教育者滋润在爱的雨露中。

学校绝非奴化的场所,应把所有的精气神放到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的工作中,这才是柔美教育应有之义。(《教育的细节》第110页)

我还要在手中的浇水壶中加上“钝感”这种养分。有时候,我们都用“小人精”来形容信息时代的孩子们,他们会察言观色,讨老师们喜欢。但有时候,孩子的“聪慧”让我隐隐的担忧。

我在一所镇里的小学任教,因为这所学校特色鲜明,经常有领导前来考察调研。恰逢市里大领导要来检查,孩子们在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大扫除。我坐在办公室改作业,耳边传来一群孩子的交流声:“领导一来,我们是不是就要大扫除啊?……别说话了,快拖地吧,领导马上就来了。”

我听了低段孩子们“成熟”的话,心里觉得既欣慰又心慌,欣慰之处在于孩子们的热情好客,忧心的是,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了大人的社会规则,生硬地接受了“大局意识”和“领导意识”,失去了孩子该有的单纯和热情。如果我们在布置任务时,能够换一种适合低段儿童的语言:“孩子们,明天将有非常重要的客人来我们学校参观,他们早就听闻我校有美丽的风光,有可爱的有礼貌的孩子,所以,百忙之中,特意风尘仆仆地赶来看看我们,你们能拿出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这些客人看吗?看到这些客人,我们可以大方地敬个礼,喊一句领导好或者老师好。”这样的语言,既能激发孩子们的行动力,又能妥善地保护孩子的世界。

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需对所有反教育的行为有钝感力——自觉的防火墙意识。有了这种钝感力,孩子的童心才能得到持久的润泽。

教育,是人与人的磨合,心与心的碰撞,如果少了“润泽”,教育之路将会走得艰难。教师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不妨多些思考,以智慧润泽教育;再多些包容,以宽厚润泽人际关系;多些纯真,以童心润泽职业倦怠。对待孩子,请多些耐心,以倾听润泽课堂;少些功利,以钝感润泽人心;加些敏感,以细节润泽人性。

印度哲人泰戈尔说:“孩子们渴求阳光和空气,他们的潜意识比智力更为积极,最终要让他们不像被从外部调节的灯,而是像萤火虫那样从内部发出光。”借用泰戈尔的名言,我认为,孩子们像一株植物,他们渴求润泽和养料,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我们的灌溉,而是在我们爱的润泽下,主动向有水的地方伸展,茁壮成长。

 (作者系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学校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