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早疫病

 农业aishuzhai 2011-04-13
 
 
 

番茄早疫病

 
农业aishuzhai 收录于2011-04-13
 
 
 
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叶、茎、花、果。叶片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现同心轮纹,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别于圆纹病;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或不凹,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受害,生椭圆形轮纹斑,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将茎包住;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直径10~20毫米,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梗,密生黑色霉层。
图片  图片
 
 防治方法
  (1)保护地番茄重点抓生态防治。由于早春定植时昼夜温差大,白天20~25℃,夜间12~15℃,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易结露,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内湿度,尤其是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做到水、火、风有机配合,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2)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3)施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250克。
  (4)按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喷洒植宝素7500倍液,提高寄主抗病力。
  (5)发病前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扑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双·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上述保护剂对早疫病防效高低的关键,在于用药的迟早。凡掌握在发病前看不见病斑即开始喷药预防的,防效70%以上;发病后用药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理想。因此,强调在发病前开始防治,压低前期菌源,把病情控制在经济为害指标以下。
  (6)种植耐病品种,如茄抗5号、粤胜、奇果、矮立元、密植红等。此外,番茄抗早疫病品系NC EBR1和NC EBR2可用于抗病亲本,选育抗病品种。
  (7)大面积轮作。应与番茄、马铃薯等实行3年以上轮作。  
  (8)合理密植。以亩定植4000株为宜,前期产量虽低,但中期产量高,小果少,发病轻。
  (9)番茄茎部发病除喷淋上述杀菌剂外,也可把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配成180~200倍液,涂抹病部,必要时还可配成油剂,效果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