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纲目(3)

 闲品落花 2011-04-13
李 曰。少阴次于太阴。故曰少阴。脉尺寸俱沉。沉实有力。当下。沉微无力。当温。少阴受病。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起于足心。贯肾。络于肺系。故舌干口燥而渴。或自利清水。心痛腹胀。
或大便闭硬。不欲浓衣者。皆热入里之深也。若厥逆畏寒。欲吐未吐。腹痛自利。小便自利。或干呕亡阳。咽痛。脉微欲寐者。乃阴毒入脏之深也。或下利体痛咳呕者。水气也。或饮食入口则吐。
脉弦迟。厥逆心下实者。不可下也。宜吐之。或脉沉。发热者。宜汗。盖有初得病。直攻少阴。不先自太阳传次而入也。
柯琴曰。三阳以少阳为枢。三阴以少阴为枢。弦为木象。浮而弦细者。阳之少也。微为水象。
沉而微细者。阴之少也。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日行二十五度。常从足少阴之间分行脏腑。今少阴病。则入阳分多。故欲寐。欲寐。是病患意中。非实能寐也。与少阳提纲。各臻其妙。
鳌按。仲景论。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此条。
旧本俱入太阳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条。旧本俱入少阴篇。
前人因有少阴症似太阳。太阳脉似少阴。而反用药不同之说。窃思头疼发热。固是太阳表症。然脉沉。已为在里。则此条当是初起属太阳。及既入里。虚阳之浮于表者虽仍发热。而寒邪据里。实属真阴难解。故脉沉。而必治以四逆也。曰反者。见得初起之时。头痛发热。脉宜浮而反沉。其非专属太阳明矣。故虽治以麻黄而终不瘥。必当以四逆救其里也。夫四逆者。少阴之剂。则此条当属少阴经症。不得以初起之太阳。遂列太阳篇中。并以为太阳脉似少阴也。至少阴病始得而无头痛。宜属少阴症矣。曰反热者。以寒邪尚在于表。但皮肤腠理郁闭为热。故用麻黄细辛以发表间之热。而尤必用附子以温少阴之经。其所以必温之者。以寒邪尚未入里。内未作热也。若寒入里。则必内热而外不热。当见吐利厥逆等症。不曰反发热矣。
【纲】仲景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李杲曰。阳中之阳水。太阳是也。为三阳之首。能循经传。亦能越经传。阳中之阳土。
阳明是也。夫阳明为中州之土。主纳而不出。如太阳传至此。名曰循经传也。阳中之阳木。少阳是也。上传阳明。下传太阴。如太阳传至此。为越经传也。阴中之阴土。太阴是也。上传少阳为顺。
下传少阴为逆。此为上下传也。如太阴传太阳。为误下传也。阴中之阳水。少阴是也。上传太阴为顺。下传厥阴为生。如太阳传至此。乃表传里也。阴中之阴木。厥阴也。上传少阴为实。再传太阳。为自愈也。太阳者。巨阳也。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若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传本。太阳传阳明胃土者。名曰循经传。为发汗不彻。利小便。余邪不尽。透入于里也。太阳传少阳胆木者。
名曰越经传。为元受病。脉浮无汗。当用麻黄而不用之故也。太阳传少阴肾水者。名曰表传里。
为得病。急当发汗而反下。汗不出。所以传也。太阳传太阴脾土者。名曰误下传。为元受病。脉缓有汗。当用桂枝。而反下之所致也。当时腹痛。四肢沉重。太阳传厥阴肝木者。为三阴脉不至于首。
惟厥阴与督脉上行。与太阳相接。名曰循经得度传。
李 曰。厥阴。阴尽则变。而厥逆生。盖传经至此已尽。无复可传。再传则逆于首经矣。脉尺寸俱沉。沉实有力。当下。沉迟无力。当温。浮缓。病自愈。厥阴受病。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唇青舌卷而烦满者。胸中气满急也。或囊拳者。阴囊缩也。在女子则阴户急痛引小腹。此传经厥阴风热毒深于内也。肝木移热克脾。脾受贼邪。五脏六腑皆困。荣卫不通。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则死。速下以救。五死一生。或下利谵语者。内有燥屎也。仍宜下之。
或呕而发热者。和之。或发热恶寒如疟。囊不缩。脉微浮。微缓。胃之脉。脾气既全不受贼邪。
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寒热作而大汗解矣。或下利腹胀身疼者。当先救表。而后温里。若下利清谷。
大汗出而厥。四肢疼。小腹拘急。或干呕吐沫。或气冲心痛。吐蛔发热消渴。皆厥阴寒症也。宜温之。以上正文六言。乃万病之祖。非得之内经。不能六言包括无遗如此。凡言六经所见之症。即此三阳三阴经症也。凡杂病亦然。
柯琴曰。太阴厥阴。皆以里症为提纲。太阴主寒。厥阴主热。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厥阴为阴中之阳也。
鳌按。厥者。绝也。厥阴者。阴绝阳也。阴既绝阳。则本经所发。自无热症。其或有之者。厥阴之脉络于胆。皆少阳相火所化令也。
 
阴阳
【纲】仲景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目】许叔微曰。伤寒六七日。无热。脉沉紧而细。烦躁不饮水。此阴盛格阳也。当用附子霹雳散。饮水者不可服。
吴绶曰。阴症似阳。乃水极似火也。盖伤寒传变。误服凉剂。攻热太速。其人素本肾气虚寒。
遂变阴症。冷盛于内。逼其浮阳之火发于外。面赤烦躁。身微热。渴欲饮而不能饮。大便秘。小便淡黄。或呕逆气促、郑声、咽喉痛。所以状似阳症。如妄投寒凉即死。切其脉沉细微迟者。急用通脉四逆汤。倍参、附以接真阳。设或差迟。则阴盛阳衰。参、附亦不救矣。此与阴盛格阳例同。王太仆所谓身热脉数。按之不鼓击者。名阴盛格阳。非热也。阳症似阴。乃火极似水也。盖伤寒热甚。失于汗下。阳气亢极。郁伏于内。反见胜己之化于外。故身寒逆冷。神气昏昏。状若阴症也。大抵唇焦舌燥。渴饮便秘。溺赤涩。设有稀粪水利出者。此内有燥屎结聚。乃旁流之物。非冷利也。再审有失气极臭者。是也。脉虽沉。切之必滑有力。或时躁热。不欲衣被。扬手掷足。谵语。此阳症也。
轻者。人参白虎汤。或小柴胡合解毒汤。内实者。调胃承气汤。潮热者。大柴胡汤加芒硝。若大实大满。秘而不通。大承气汤。必审轻重而酌用之。此与阳盛拒阴亦同。王太仆所谓病患身寒厥冷。
其脉滑数。按之鼓击指下者。名阳盛拒阴。非寒也。
赵嗣真曰。仲景论阴虚阳盛。阳虚阴盛。理实深奥。经曰。邪气甚则实。精气脱则虚。因正气先虚以致邪气客之而为盛实。于是有阴虚阳盛阳虚阴盛之别。愚因括仲景之理而详说之。盖盛指邪气言。虚指正气言。阴阳虚盛。邪正消长之机也。且正气在人。阳主表而阴主里。邪气中人。表为阴而里为阳。若表之真阳先虚。故阴邪乘阳而盛实。表受邪者。阳虚也。脉浮紧。阴邪盛于外也。是谓阳虚阴盛。所以用桂枝辛甘之温剂。汗之则阴邪消。
温之则真阳长。使邪去正安。故愈。又若里之真阴先虚。故阳邪入阴而盛实。里受邪者。阴虚也。脉沉实者。阳邪盛于内也。是谓阴虚阳盛。所以用承气峻苦之寒剂。下之则阳邪消。寒之则真阴长。邪去正安。故愈。以是知仲景主此二症。盖一指表症。一为里症。指邪正消长而言。
非兼言表和里病。里和表病。而谓之阴阳虚盛也。况和者。无病也。以和训虚。恐碍理。
李梃曰。概言之。三阳经病。即阳症。手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头疼身热云云。三阴经病。即阴症。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故腹痛自利云云。然阴阳俱有表里二症。阳症表里同归于热而已。阴症表郁似阳。入里则有传经直中之殊。大抵阳症之表。发热恶寒。清便自调。面光声亮。鼻息如常。手足温。阳症之里。
唇焦舌燥。爪甲红活。身轻易转。烦渴。掀衣。扬手掷足。大便硬闭。小便赤涩。脉浮洪数。用汗吐下和四法以治之。阴症之表。无热恶寒。面惨声短。鼻息气冷。手足厥逆。阴症之里。唇紫舌卷。
爪甲青黑。身重难转。不渴。引衣。卧多蜷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脉细沉微。每与阳症相反。
盖阳症自上而下。故初起有头疼。阴症则无也。阳症自外传入。故郁而为热。阴症则无热而反厥冷也。阳症扬手掷足。阴症则卧多蜷足。阳症内热而渴。阴症则不渴。阳症二便闭。阴症则二便清且利也。惟腹痛与呕。阴阳二症俱有。然阴脉沉微。凡言阳症。多得之风寒暑湿。邪生于太阳也。
凡言阴症。多得之起居饮食喜怒。邪生于少阴也。故云。伤寒挟内伤者。十居八九。此阴阳正病也。
阳邪不深。不能至于厥逆。阴邪不甚。不能至于烦躁。此水极似火。火极似水。谓之反化。亢极则害之义也。阳症潮汗秘赤满渴狂谵。甚则斑血喘急。然热极忽然热伏于内。故身寒四肢厥逆。状若阴症。但身虽冷而不欲近衣。神虽昏而气色光润。脉必沉滑而有力。此阳极似阴也。宜大柴胡下之。或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阴症厥冷吐利不渴静蜷。甚则咽痛郑声。然寒极忽然火浮于外。
发躁扰乱。状若阳症。然身虽烦躁。而引衣自盖。口虽燥渴而饮水不下。脉必沉细无力。此阴极似阳也。宜通脉四逆汤。从治者。反攻也。热药冷冻饮料。冷药热饮。或热药为君。而佐以凉药。或冷药为君。而佐以热药。亦非判然如庸医之差误也。借有热病服热药而愈者。必先服寒药过多。寒病服寒药而愈者。必先服热药过多故耳。若夫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此为逆治。逆治者。正治也。正治之法。人孰不知之乎。
张介宾曰。凡治伤寒。须先辨阴阳二症。若病自三阳。不能解散。而传入三阴。则寒郁为热。因成阳症。盖其初病。
必发热头痛。脉浮紧。无汗。以渐而深。乃入阴经。此邪自阳分传来。愈深则愈入。虽则阴经。亦阳症也。脉必沉实有力。其症必烦热炽盛。此当攻里。或清或下。随宜而用。若内不热。安得谓阳症乎。若初起本无发热头疼等症。原不由阳经所传而竟入阴分者。其症或厥冷。或呕吐。或腹痛泻利。或畏寒不渴。或脉来沉弱无力。此皆元阳元气不足。乃为真正阴症。经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此以传经不传经而论阴阳也。阴阳之治。又当察其虚实如下。治伤寒。凡阳症宜凉宜泻。阴症宜补宜温。此大法也。但以经脏言阴阳。则阴中本有阳症。此传经之热邪也。以脉症言阴阳。则阳中最多阴症。此似阳之虚邪也。惟阴中之阳易辨。而阳中之阴难知。如发热狂躁。口渴。心烦喜冷。饮水无度。
大便硬。小便赤。喉痛口疮。身粗气急。脉滑实有力者。此真正阳症也。其有身虽热。而脉来微弱无力者。此虽外症似阳。实非阳症。陶节庵云。凡发热面赤。烦躁揭衣。唇口赤裂。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虚狂假斑。脉大者。人皆误认阳症。殊不知阴症。不分热与不热。须凭脉下药。至为切当。不问脉之浮沉大小。(亦是切脉要诀)但指下无力。重按则无。
便是阴脉。不可与凉药。服之必死。急与五积散通解表里之寒。甚者必加姜、附。又曰。病自阳分传入三阴者。俱是脉沉。须以指下有力无力为辨。(切脉要诀)有力者为阳为热为实。无力者为阴为虚为寒。此节庵出人之见也。然以余观之。
似阳非阳之症。不必谓其外热烦躁。微渴戴阳之类。即皆为阴症也。但见其元阳不足。而气虚于中。虽有外热。亦假热耳。设用清凉消耗。则中气愈散。中气既败。则邪气愈强。其能生乎。
卷首 总论 
阴阳
附录楼氏节候用药
楼英曰。治中风自汗。用桂枝汤。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汤。此仲景表散之法。百世不易者也。
元气暴亏。以参、 与桂枝、麻黄等药表散。此丹溪补仲景之法。亦万世不易者也。至韩祗和戒桂枝。以中风伤寒通作一法治之者。此当时之权变。非百世之常行也。伤寒病有可汗者。仲景但统言其可汗症。及汗脉。或云脉浮而数。或云脉浮紧。或云脉浮无汗而喘。或云脉浮为在表。今略举数条。后人但凭其脉之大概。并不分脉浮有阴阳虚实之理。又不知有可汗不可汗之症。误投发表药。
多成阳毒之症。今举病患有汗恶风无汗恶寒分二等。及据立春以后。立秋以前。气候轻重。各立方治之。庶学人易为开悟耳。病患二三月以前。两手脉浮数。或缓或紧。按之差软。寸关尺若力齐等。其力不甚大不甚小者。亦未可便投解表药。此见里症。未见表脉也。宜候寸脉力小于关尺。即可投解表药。大抵治伤寒。见症不见脉。未可投药。见脉不见症。虽少投药亦无害。凡治杂病。以症为先。脉为后。治伤寒。以脉为先。症为后。病患两手脉浮数而紧。名曰伤寒。若关前寸脉力小。
关后尺脉力大。不恶风。不自汗。此乃阴气已盛。先见于脉也。若不投药和之。必恶风自汗出。
若立春后至清明前。宜调脉汤。清明后至芒种前。葛根柴胡汤。芒种后至立秋前。人参桔梗汤。病人两手脉浮数而缓。名曰中风。若寸脉力小。尺脉力大。虽不恶风。不自汗。此乃阴气已盛。先见于脉。若不投药和之。必恶风自汗出。若立春后清明前。薄荷汤。清明后芒种前。防风汤。芒种后立秋前。香芎汤。病患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寸脉短。反力小于关者。此名阴盛阳虚也。若汗出恶风。是邪气在表。阴气有余也。素问云。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即可投消阴助阳表剂以治之。立春后清明前。六物麻黄汤。清明后芒种前。七物柴胡汤。芒种后立秋前。发表汤。病患脉浮数。或紧或缓。其脉上出鱼际。寸脉大于关尺者。此名阳盛阴虚也。若发热冒闷。口燥咽干者。乃是邪气在表。阳气独有余也。可投消阳助阴药以解表。立春后清明前。人参汤。清明后芒种前。前胡汤。芒种后立秋前。石膏汤。病患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三部俱有力。无汗恶风者。此是阴阳气俱有余。可用药平之。立春后清明前。解肌汤。清明后芒种前。芍药汤。芒种后立秋前。知母汤。仲景云。伤寒为病。脉缓者名中风。脉紧者名伤寒。今分此二端何也。始因冬天寒毒之气中人。其内伏之阳。沉潜于骨髓之内。每至春夏发时。或因外伤寒而引内邪。或因外伤风而引内邪。既出而为病。一也。古人云。立此二端。恐后人疑其脉紧与缓治别也。若中风伤寒脉异。何故仲景无别法治之。此乃后人不究仲景之心也。病患始得病。一二日至五六日。尚有表邪及表症。亦可根据脉症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