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

 默然好 2011-04-14

血液

血液

第二节.血液

 

一.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内环境与稳态

体液

定义:人体内所含的大量液体总称为----

比例:正常成年人的体液量约占机体总重量的60%

分类:按存在部位,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少量的脑脊液、淋巴液等,是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生理条件下,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着动态平衡,这种状态----

(二)血量,血液组成,血细胞比容

1.血量:人体血液的总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

正常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的7%8%,或每公斤体重7080ml(血浆为4050ml

幼儿血量占体重 9%

2.血液的组成

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血量10%对生命活动无明显影响,超过20%则有严重影响。

血液成分:

液体成分——血浆90%~91%、蛋白质6.5%~8.5%,低分子物质2%

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有形成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3.血细胞比容: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成人男性,40~50%,女性,37%~48%,新生儿,55%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1.血液的比重:1.050~1.060 ,血浆的比重,1.025~1.030

RBC↑,血浆蛋白↑,血液比重↑

可以进行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红细胞与血浆的分离

2.血液的粘度:4~5,血浆为1.6~2.4

红细胞数决定全血的粘度

血浆蛋白含量决定血浆粘度

血液粘度↑,血液阻力↑,心脏负担↑

3.血液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形成

胶体渗透压蛋白质形成

正常血浆渗透压300mmol/L 770kPa(5776mmHg)

正常胶体渗透压 3.3kPa(25mmHg)

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对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很重要

血浆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很重要

4.血浆pH: 正常人为7.35~7.45

取决于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即NaHCO3/H2CO3 比值

 

二.            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     红细胞生理

1.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

数量:成年男性红细胞数量----(4.0~5.5)x1012/L  平均  5.0X1012/L

成年女性红细胞数量----平均 4.2X1012/L

形态:双凹圆碟形,中央薄,周边厚,有较大表面积,有利于可塑性变形

红细胞的形态: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约为8μm,无细胞核。

红细胞的功能:

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2)缓冲体内产生的酸碱物质。这两种功能均由血红蛋白完成,其中的铁离子必须处于亚铁状态(Fe2+)。

2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4

(1)         膜的通透性:脂质双分子层,半透膜,

脂溶性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尿素

电解质中负离子(Cl? HCO3-

(2)         可塑变形性:血液流动时,通过口径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红细胞发            生卷曲变形,通过后又恢复原状。

(3)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抵抗破裂溶血的特性

渗透脆性↑,对低渗的抵抗力↓

(4)         悬浮稳定性:生理状态下,红细胞稳定地悬浮于血浆而不下沉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常用抗凝血第一个小时末红细胞沉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速度

血沉正常值:男性,0 ~15mm/h,女性0~20mm/h

悬浮稳定性: 以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来表示悬浮稳定性,血沉越决,悬浮稳定性越差,二者呈反变关系。

3.造血原料及辅助因子

血细胞生成所需原料(铁和蛋白质,缺铁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促使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会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铁:食物,外源性铁;体内红细胞破坏,内源性铁

蛋白质:

维生素B12和叶酸:幼红细胞发育成熟中,合成DNA必须辅助因子

氨基酸

维生素B6B2CE

微量元素铜、锰、钴、锌

(二)白细胞生理

1.白细胞数量及分类

数量:正常成年人:(4.0~10)x109/ L (4000~10000/ul)

白细胞增多

白细胞减少

分类:(正常成年人白细胞分类计数)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50~70%

嗜碱性粒细胞0~1%

嗜酸性粒细胞0.5~5%

单核细胞:2~8%

淋巴细胞:20~40%

2.  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功能:吞噬、消化、免疫,保护防御功能,抵抗外来微生物的损害

防御功能的生理基础: 有渗出性、变形运动及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主要吞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组织碎片、异物

尤其是急性化脓性细菌(防御感染的作用)

当该细胞减少到1x109  / L,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

还通过吞噬清除坏死组织和免疫复合物

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参加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组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2个作用:

引起哮喘、寻麻疹等过敏反应

吸引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于局部以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巨噬细胞:

很强吞噬能力,消化某些细菌,

合成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细胞活动的调控,

杀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

加工处理并呈递抗原,

免疫应答:T—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NK—天然免疫

(二)     血小板生理

1. 数量:(100~300x109/L

当<50x109/ L ,微小创伤或血压增高会是皮肤粘膜出现淤点,甚至大块紫癜

功能:融合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内皮细胞,保持内皮细胞完整性和正常通透性,否则,血小板太少,有出血倾向

2.血小板的生理作用及其功能

l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l        参与生理止血功能。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生理性止血,两个阶段的功能活动

一个是创伤发生后,迅速粘附,聚集成团,形成松软的止血栓

一个是促进血液凝固并形成坚实的止血栓

1)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

正常时,血管壁的前列环素(PGI2,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血小板的血栓素(TXA2,可加强血小板聚集)之间有动态平衡,故血小板不会凝聚成团

血管损伤,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

一方面,+血小板,+内源性凝血途径,释放因子III+外源性凝血途径,局部形成凝血酶

另一方面,PGI2↓,血小板粘附于损伤处胶原纤维,血小板变形、粘附、聚集、释放,激活磷脂酶A2,合成TXA2 cAMP,游离Ca2+↑,释放内源性ADP,聚集更多的血小板,迅速形成松软的栓子,实现一期止血

2)血液凝固

多种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因子V、因子XI、因子XIII,相继激活可加速凝血

血小板暴露于磷脂表面,+因子X+凝血酶原

凝血过程:释放因子,↑纤维蛋白形成,加固凝块

血小板伪足深入纤维蛋白网,收缩蛋白收缩,凝块回缩,形成坚实止血栓,永久性止血

 

三.血液凝固和抗凝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现象称为血液凝固。这一过程所需时间称为凝血时间。

本质: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液体成分网罗在内,形成凝块。

是一个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参与

多种凝血因子参与的酶促生化反应(有限水解反应)。

凝血过程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三步骤

第一步  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

                

第二步  凝血酶原—→凝血酶

                 

第三步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1            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XaVCa2+PF3),

首先要X的激活,

因子X的激活可通过两径实现: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因子Ⅻ,参与凝血的因子均在血管内,凝血的速度慢;

外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是因子Ⅲ的释放,凝血速度快。

(1)       内源性凝血途径( XII活化启动)

定义:参与凝血因子都存在于血管中的血浆中

血管受损,胶原纤维暴露,

+XII—→XIIa —→+XI—→XIaCa2+)—→+IXa

 IXa 与激活的VIIIaPF3Ca2+形成复合物—→+X

VIIIa使IXa—→+X加快20万倍

VIII缺乏,甲型血友病

(2)       外源性凝血途径 (III与血液接触启动)

定义:启动的因子来自血管外的组织

  血管破裂,III Ca2+VII形成复合物—→+X

外源性凝血在体内生理性凝血反应中的启动起关键作用

2          凝血酶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作用下,II(凝血酶原)—→IIa(凝血酶)

3          纤维蛋白的形成

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

+XIII—→XIIIa

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连接形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多聚体,交织成网,网罗红细胞,形成血凝块

血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升化反应过程,多处存在正反馈,一旦启动就会迅速连续进行,保证短时间内出现凝血止血效应。

(三)     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l        正常情况下不凝固?

1)血流速度快,(2)血管内膜光滑,(3)血浆中存在天然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因为血管内皮细胞光滑完整,无III,不能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l        血浆中许多抗凝物质:抗凝酶酶III、肝素、蛋白质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抗凝血酶Ⅲ:可封闭IXaXaXIaXIIa,使灭活

肝素:强抗凝剂 (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而发挥作用)

抗凝机制:与抗凝蛋白结合(抗凝血酶Ⅲ、肝素辅助因子II),增强抗凝蛋白的活性

肝素+抗凝血酶Ⅲ, 使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亲和力↑100

↑↑对XIIaXIa IXaXa的抑制作用

外科手术常用温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因为可+XII与血小板,同时加热可使凝血反应加速,促进止血

临床上用柠檬酸钠、草酸铵、草酸钾与Ca2+结合,除去Ca2+,进行体外抗凝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

 

四.            血型

(一)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反应

1.血型

定义:血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常指红细胞的血型)

血型:血细胞膜外表面特异性抗原类型,通常指红细胞血型

已确认的有29个,与临床最密切的是ABO 血型系统与Rh血型系统

2.红细胞凝集

定义: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于玻片上混合,红细胞凝集成簇的现象

凝集常伴溶血

输血时发生凝集反应,可堵塞毛细血管,溶血可损害肾小管,伴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本质: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原:红细胞膜上的特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在凝集反应中起抗原的作用

凝集素:血浆中有一种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特异反应的特异抗体(r-球蛋白构成)

过程:发生反应时,每个抗体上有2~10个结合部位,抗体在若干个红细胞间形成桥梁,聚集成簇。

(二)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

红细胞膜上有两种不同的抗原:A 抗原、B抗原(存在于红细胞膜的外表面)

血清中有两种相应的抗体:抗A抗体、抗B抗体(在血浆中存在)

抗原本质:血型抗原是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糖脂。ABO抗原特异性是在H抗原基础上形成的。

抗体本质: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为天然抗体,主要为IgM,不能通过胎盘

ABO血型的种类:

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抗原种类,将人类血型分为如下血型:

A型、B型、AB型、O

注意A型还有A1A2亚型的存在

 

ABO血型系统中的抗原与抗体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凝集实验

A型血清

(抗B

B型血清

(抗A

A1

A+A1

B

-

+

A2

A

B+A1

-

+

B

B

A

+

-

A1B

A +A1+B

+

+

A2B

A+B

A1

+

+

O

A,无B

A+ B

-

-

+”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2Rh血型系统

最先在恒河猴(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中发现,称Rh抗原(因子)

发现有40多种,与临床关系密切的C c D E e 5种,其中D的抗原性最强

红细胞有D抗原者为Rh阳性,不含D抗原的,为Rh阴性

汉族及大多数民族,Rh阳性占99%Rh阴性为 1%

注意:Rh血型抗体是免疫抗体,无天然抗Rh抗体,在接受Rh抗原刺激后才能产生相应抗体。

Rh阴性者第一次输入Rh阳性血液,不发生凝集反应,但可产生抗Rh抗体,当再次接受此类输血时,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发生凝集而溶血。

因此重复输血时,即使输入同一个供血者的血液,也应做交叉配血试验

Rh阴性母亲再次孕育Rh阳性胎儿,母亲血液通过胎盘,可能使胎儿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严重可导致死亡

特点:(1)大多数人为Rh阳性血。

2)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抗体需经免疫应答反应产生,主要为IgG,可以通过胎盘。

3Rh阴性的母亲第二次妊娠时(第一胎为阳性时)可使Rh阳性胎儿发生严重溶血。

(三)输血原则

同型输血

无同型血时,可按下列原则:(1O型输给ABAB型;AB型可接受ABO型血,(2)必须少量(<300ml),缓慢输血。

交叉配血试验:

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交互配血的主侧

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交叉配血的次侧

分别加在一起,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因为主要应防止供者的红细胞上的抗原被受者血清抗体凝集。

原则:

1.  主、次侧均不发生凝集反应,可输血

2.  主侧不发生凝集反应,次侧发生凝集反应,在应急情况下可谨慎、少量、缓慢输血

3.  主侧发生凝集反应,不可输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