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构建和谐家庭的几点思考

 秀水拖蓝 2011-04-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和谐家庭的基本内涵
   
    现代和谐家庭在本质上是社会文明道德在家庭成员关系上集中反映。它应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共处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和谐家庭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孩子出生在和谐的家庭,就会使他们无忧无虑的健康快乐成长,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有益心智、身体的全面发展,家庭中亲密的夫妻关系、和谐的亲子交往、浓烈的兄妹情谊、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熏陶成长,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讲文明,懂礼貌,敬重师长,关爱他人,使孩子具备热情、开朗、进取、正直、真诚等品质,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二、影响家庭和谐的原因分析
   
    当前影响家庭和谐的主要因素有:
   
    1、离婚率高。现代婚姻家庭不稳定因素增加,人们的婚恋观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离婚率不断上升,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的一大因素,婚姻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不但影响了家庭的和谐,而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2、夫妻地位不平等。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还有存在,此外受经济收入状况的影响,下岗女工不断增加,女性就业形势严峻,部分妇女由于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造成了夫妻地位不平等。
   
    3、生活方式不健康。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等腐朽思想在一部分家庭成员中逐渐滋长,侵蚀了部分家庭。有的家庭过分追求金钱、名誉;有的家庭沉迷于赌博活动;有的家庭缺少交流,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化,有的家庭缺乏家庭责任感,遗弃老、弱、病、残等家庭成员;还有些女性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强,过分注重家庭生活,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在缺少创造性的家庭劳动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也没有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家庭成员共同语言和生活情趣缺泛。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单亲家庭等的不断出现,使家庭亲情关系淡化,家庭教育弱化。
   
    三、对构建和谐家庭的几点思考
   
    第一,建设学习型家庭,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
    一个和谐的家庭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家庭,家庭成员除先天具备天资、天赋的秉性外,只有在后天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适时的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学习能弥补先天的不足,一个人从一个婴儿到少年、青年,到成家立业,都离不开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能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只有热爱学习,夫妻之间、老幼之间、亲友之间才能心胸开阔,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懂得爱是奉献,不是占有,理解爱的真谛,提高精神境界,提升人格、口味,升华美好生活,家庭才能温馨和谐。
    二、应大力倡扬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夯实和谐家庭的基础。
    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步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础。一个具有家庭美德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有共同语言,保留和尊重家庭成员各自空间和兴趣,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勤劳诚实,形成一个安定、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家庭关系,关键在于提高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要帮助广大夫妻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认真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正确处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在增强法制观念的同时加强思想和道德修养,时刻以良好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要在家庭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奋斗、荣辱与共的家庭关系,引导每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生活上互相关心、提供方便,情感上加强交流,社会事务上相互支持,正确处理相互间的矛盾,共同构建和谐的大家庭关系,为和谐家庭的建立奠定平等进步的基调。
   
    三、应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科学健康的良好的家庭道德风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和谐家庭建设必须把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中心任务,贯穿于和谐家庭建设的全过程。将引导广大家庭成员牢固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提高广大家庭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努力打造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家庭”,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家庭新风,以家庭的文明和谐进步推进社会文明和谐进步。一引导家庭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争做“学习型家庭”。二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创业发展的理念,争做“小康型家庭”。三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切约的理念,争做“节约型家庭”。四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公德意识,争做“五好文明家庭”。
   
    四、应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科学协调的和谐家庭建设社会机制。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过程中,政府组织是主导力量。政府组织应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协调社会各种力量,沟通社会各方面关系,主导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和谐家庭建设的时代内涵,根据婚姻家庭的现状,制定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和谐家庭建设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将构建和谐家庭融入和谐社会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大背景、大创建中去,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进和谐家庭构建。通过和谐家庭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2、注重发挥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家庭这一领域开展工作,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当前各级妇联组织应该认真研究妇女和家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立足家庭、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根据不同阶层的家庭的情况,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精心设计构建和谐家庭的活动载体,调动广大家庭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家庭自身的主体作用,共同构建和谐家庭。家庭成员要始终保持进取向上的发展趋势,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建立一个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和谐家庭。3、创新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机制。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是保证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持之以恒开展的源动力。和谐家庭创建应建立党委、政府支持、妇联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建立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目标管理制度、评选表彰制度、自我管理、相互监督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形成齐抓共管、共驻共建的局面。4、做好结合文章,促进文明家庭活动的深化。和谐家庭创建要探索出新形式,运用新载体,关键是做好结合文章。创建活动应与城市社区党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在乡村积极倡导“学习型家庭”建设,让学习成为家庭的良好习惯,在农村深化“美德在农家”活动,传承传统美德,培养文明习惯,建设生态家园,使和谐家庭创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