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处理问题探讨--《临床医学工程》--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吃风筝的树 2011-04-15

【摘要】  本文阐述了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比较了几种方法的年折旧率、折旧金额,发现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初期可以得到较高的价值补偿,更有利于医院的财务管理;从多个角度分析选择适合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医院固定资产 折旧 年限平均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1]。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可选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不同的折旧计算方法计提的折旧额不同,影响着各期的成本费用。在医院财务管理中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医院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回收、医院内部经营管理均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此,笔者就医院如何选择正确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作一探讨。

    一、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医院固定资产的损耗有两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而发生的固定资产性能损失和价值损耗,其大小取决于固定资产本身质量、固定资产工作负荷量、维修保护状况、操作人员水平等诸多因素。无形损耗是由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率提高而使固定资产产生价值损失。具体可表现为价格损耗和效能损耗两类:价格损耗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使同功能的固定资产价格下降,导致原有设备价格相应下降所造成的损失。客观上不要求对这种价格损耗进行补偿。效能损耗是由于科技进步,出现了新的效能更高的设备,使旧设备不得不提前报废造成的损失。这种损耗对医院造成了实际的损失,故应予补偿。固定资产折旧就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固定资产折旧总额是指固定资产在整个预计使用年限内总共应计提和折旧总额,它由以下几个因素组成。〔1〕原始价值。为计提折旧的基数。〔2〕预计残值收入。残值是固定资产清理时,拆卸下来的零件、器材、残料等残余价值。〔3〕预计清理费用。清理费用是指使用固定资产的一种必要追加费用.因此,也应事先预计,在计算折旧时,由使用期间的成本、费用负担。〔4〕预计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实质上就是预计固定资产的潜在功能。由于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人们用可供使用的时间来衡量它的功能大小,计算它的功能持续时间的长短,因此在计算折旧时,通常把潜在的功能折算为使用年限。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由企业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二、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及实例分析

    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将直线法的年折旧率(不考虑净残值)加倍,固定资产余额价值为基数计算各年折旧额的一种折旧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余价位×月折旧率

    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可使用年限的年数之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率)×月折旧率

    其中,年限平均法为直线法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为加速法折旧法。

    [实例分析1] 医院购进一项医疗设备,价值为1,000,0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使用净残值为100,000.00元(净残值率10%),用三种方法计算设备的折旧率,年折旧额见表1。

    表1       某医疗设备3种折旧方法计算结果

    由上表数据可知,对于同项固定资产,若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相同年份比较,年折旧率、年折旧额间均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每个年度计提的折旧率18 %、折旧额(180,000.00元)是均等的。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第1年的折旧率为40%(折旧额400,000.00元),年数总和法第一年的折旧率为33. 33%(折旧额为300,000.00元);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早期的折旧额高,后期的折旧额低。若医院实现价值补偿,年平均法早期的年折旧额、率明显低于加速折旧法下的年折旧额、率。

    [实例分析2]  广州海军医院实行设备三阶段折旧法[2]。按照解放军总后勤部的规定,医疗设备加速折旧,其折旧金额按双倍余额递减计算,设备折旧年限按10 年计提,新增加的医疗设备折旧费为设备价值的20%,特别是最后两年突然从第8 年的4%升到8%,致使科室难以承受。该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折旧费调整前后见表2。

    表2         不同时期医疗设备折旧费比较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医疗设备三阶段折旧法,折旧年限按10年计,前3年折扣42%,中3年折扣30%,后4年折扣28%,既落实了总后勤部医疗设备加速折旧的规定,又不影响科室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以及新老折旧方法的街接。执行过程中,对于本科室不能人为地提高使用率的急救设备和专科特殊设备的折旧费,采取科室少计折旧费、全院不减折旧费的办法处理,设备折旧费不足部分,从全院总收入中补足,设备折旧费纳入医疗装备发展基金,用于医疗设备的再发展。

    三、讨论

    为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医院应采用适当的折旧方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①从有形损耗考虑,各种房屋,设备刚刚投入使用的时候,使用效能较高,各方面指标都是比较优质的,但随着年限的增长,设备开始陈旧老化,指标性能减弱,收入与前期相比肯定减少,另外还需要进行修缮、修理。按照配比原则,相应的收入配合比较相应的成本费用,后期产生的收入少。基于这种情况,理论上来说,医院应该更倾向采取前期折旧提的多,后期折旧提的少的加速折旧法。②从无形损耗考虑,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占医院资产相当比例的医疗设备,其寿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势必加快,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各种医疗设备的无形损耗将越来越大,就更为明显[3]。一台设备的替代品也许会在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出现,所以从谨慎性出发,医院最好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在设备使用早期提高折旧成本,后期则降低折旧成本,这与加速折旧法的原理是一致的,也可减少无形损耗所带来的损失和风险,符合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③对于贵重仪器占固定资产低的小型医院,会计核算基础薄弱,医疗成本和科室核算起步较晚,可采用年限平均法,逐步开展医院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对于大、中型医院,会计核算较健全,财务管理完善,专业设备中的贵重仪器占固定资产的比例较高,则可根据固定资产的分类,结合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分别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在处理医院固定资产折旧时,应注意的问题是:第一,正确登记固定资产,按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它因素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第二,对历史价值(原始成本)或账面价值不清的固定资产,应以其市场价值折旧。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在自由市场上销售所能得到的货币额。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毫不相关,如土地、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其账面价值随折旧的提取而减少,但其市场价值却往往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市场价值的最大缺点是客观性较差,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二手市场并不存在,核算者必须依据经验判断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4]。第三,医院的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置上,要从技术、质量和效率多方面考虑,不能只关注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补偿。假如医院仍有账面价值是100万元的设备,但其质量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那么这100万元就是空账,这台设备就是废品。如果是贷款,还产生负效益,就需要重新考虑是改造,是废弃,还是购买新设备。笔者认为:固定资产的折旧,要全方位考虑其使用状态和技术水平,不能利用一元函数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院的预算补贴力度越来越小,靠国家给与的差额补贴和专项拨款来解决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已经不现实。一方面,医院要进行人才培养,医术提高,环境改善,设备更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另一方面,医院的医疗技术,经济管理和经营成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医院的固定资产规模大小。因此,计提折旧成为国家补贴之外医院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进行计提,制定合理的服务定价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5],也是提高医生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院环境的重要手段。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方法无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卫生部. 医院财务制度. 1998.

[2]高宪瑞,赵士军,蒋恒祥,等. 完善医疗设备折旧费的管理和体会[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9,6(1).

[3]陆正洪.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初探[J] .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0).

[4]张辉,刘兴柱,张雪莹.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方法[J] . 中国医院管理,1999,19(03).

[5]杨文瑜. 浅谈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必要性[J] . 医疗装备,2006,19(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