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钟情的一处风景 1.你认为黄山风景有哪些独特的美?
黄山一夫: 我认为黄山独特的美只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雄奇为冠。黄山景区内群峰林立,山壑遍布,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其中主峰莲花峰和天都峰、光明顶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行走山间,时而坡缓幽幽,时而壁立千仞,常有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是以灵秀见长。黄山素有“前山雄,后山秀”之说。所谓的后山主要是指北海、西海一带,而西海大峡谷又以“奇石博物馆”著称于世。后山的灵秀主要体现在奇松、怪石、云海的完美组合。 三是以变化取胜。黄山除了四季变换,景色不同以外,最奇妙的是峰峰有巧石,而观赏巧石的位置不一样,巧石的形态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最有名的巧石就是飞来石了,可站在北海景区看飞来石又酷似一个硕大的“仙桃”。最夺人心魄的恐怕就是变幻莫测的云海了。 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拍黄山的?你为什么专门拍摄黄山,并一直多年坚持下来?
黄山一夫: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摄影,也渴望能时常背着相机到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去走走,去看看,可摄影毕竟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工作比较忙,出远门的机会非常少,所以只好老老实实地待在家乡拍,也算是过过瘾吧。 我就生活在黄山脚下,拍摄黄山的条件算是比较好的,何况黄山还是一个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呢!黄山本来就拍不够,要拍好黄山就更不容易了,我干嘛要舍近求远呢?这就是我坚持拍黄山的理由吧!
大美黄山:相机:尼康D3,镜头:24-70mm,光圈优先F16,焦距:24mm,ISO:400,加权测光
黄山风景常用的拍摄手法? 黄山一夫: 由于黄山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摄影师们在表现黄山时总是把群山巍峨的磅礴气势和险峻惊艳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构图上也是喜欢用大场景,似乎不这样就拍不出有分量的片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片”。
其实我觉得拍摄黄山风光,各个焦段的镜头都用得上,一般常用的是24-70的焦段。我也曾经用长焦(100-400mm)拍过黄山秀美的局部,效果也很好。
![]() 夜幕挡不住的美丽:相机尼康D3,镜头:24-70mm,光圈优先:F22,焦距42mm,ISO:50,加权测光。
拍摄黄山普遍存在的难点是?
黄山一夫: 现在拍黄山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非常多,如果想要出佳作,作品就要与众不同。客观地说,黄山风光片的构成要素除了光线和色彩外,无外乎峰、石、松、云等,我觉得一张好的黄山风光片,就是这些要素的巧妙组合。 而这些要素的巧妙组合又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这就需要时间!换句话说,要获得一张好的黄山风光照片,天时地利最关键,而天时又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我常对别人说,好的黄山片是守出来的。这是难处之一; 其二,就是如何突破的问题。现在黄山片可谓多如牛毛,精品佳作也随处可见。黄山虽大,可拍摄点也就那么多,大家都站在那拍,稍不注意,拍的片子就和别人雷同。这就需要突破,需要创新,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
给拍风景的摄影爱好者一些建议:
黄山一夫答: 一是要腿勤。好作品都是跑出来的,搞风光摄影更需要勤奋。 二是要眼毒。摄影是一个寻找美、发现美、记录美,展现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发现美是最重要的。 三是要手快。摄影是瞬间的艺术,瞬间就意味着稍纵即逝。当我们面对精彩瞬间的来临时,就要求我们必须“稳、准、快”地操控相机,记录对象! 四是要耐心。好片子是守出来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对摄影人来说,当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时,都会好奇,进而产生创作的冲动,于是架起相机就拍。其实,这时最需要的是冷静,要学会观察,要把握最佳拍摄时机,记录最精彩的瞬间。 摄影在你生活中的影响?带来怎么样的生活意义? 黄山一夫: 我是一位个性比较活跃的业余摄影师,原来的爱好比较多,喜欢桥牌、篮球...... 可自从拿起相机后,就基本上玩摄影了,基本放弃了其他爱好,还特别喜欢唯美风格的摄影。 摄影对我意义重大,究其原因,它给我带来了三大好处:运动健身,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可以广交朋友。 呵呵!坚持这样的爱好足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