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之神圣罗马帝国的衰亡 国王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公元1152至1177年在位)试图提高对结为伦巴第同盟的富庶的意大利北部城邦的统治,多次发动进攻,却因这些城邦与教皇联盟和帝国军队中疾病暴发而以失败告终。国王红胡子腓特烈的儿子亨利六世于公元1194年征服了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国王红胡子腓特烈的孙子腓特烈二世(公元1215至1250在位)再次攻打伦巴第同盟,同样因该同盟与教皇联盟而失败。不久被德国选帝侯们废黜。 神圣罗马帝国从此衰落。公元1254年至1273年,没有一位选帝侯有能力继承王位,罗马陷入帝国王位空缺时期。最后,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当选位国王,却被迫放弃了对意大利的统治权,在德国的地位也不过领导几位选帝侯而已。公元15世纪,随着法国和英格兰的崛起,神圣罗马帝国失去了欧洲的霸主地位。到了公元16世纪,国王已徒有虚名。公元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灭亡。 注释:选帝侯(Elector)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制度。这个词被用于指代那些拥有选举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的诸侯。该制度严重削弱了皇权,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1356年,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皇帝为了谋求诸侯对其子继承王位的承认,在纽伦堡制订了著名的宪章“金玺诏书”,正式确认大封建诸侯选举皇帝的合法性。诏书以反对俗世的七宗罪为宗教依据,确立了帝国的七个选帝侯。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勒令解散,选侯权失去了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