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法常识

 米米1211 2011-04-17
 
   历法就是制定日历,安排年、月、日的法则。它的任务是:适当的编排出年、月、日的关系,具体决定一个年号的月数和日数,给每一个日子编上一个号码。 

   阳历和阴历的来历
   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们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所以闰年的M月有29天.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无,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农历闰月的来历
   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它的月份是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来定的,每月29天半光景,为了便于计算,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它的一年却又要和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 间合得上。但是一个月30天或者29天,十二个月只有354天左右,比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365天少十一、二天。为了补一年相差十一、二天,于是规定夏历每三年光景要加一个闰月。说得更精确些,在19个夏历年里加近七个闰月,那么夏历每年的平均天数就几乎是365天多了。这就是夏历闰月的来历。 

   至于夏历闰哪一个月是怎么定的,这就牵涉到节气了。说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只是一种代统的说法,往细方加说,应该说一年有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这十二个中气,哪个中气属于哪个月,是有规定的: 

       雨水是下月的中气;春分是二月的中气; 
       谷雨是三月的中气;小满是四月的中气; 
       夏至是五月的中气 大暑是六月的中气; 
       处暑是七月的中气;秋分是八月的中气; 
       霜降是九月的中气;小雪是十月的中气; 
       冬至是十一月的中气;大赛是十二月的中气。 

   至于十二个节气在哪几个月用,那就不一定。又夏历的一个月平均是29天半多一点,可是从一个节气到下一个中气的间隔却平均是30天半少一点。这样中气在夏历的月份里要逐月推迟1天光景,到一定时候,中气就不在月中,而移到了一个月的末尾,如果挨着的第二个月又是小月,很可能这个月就没有中气,因为下一个中气落在第三个月的月初去了。中间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算从上个月闰月。举个1963年的例子:阳历为五月二十二日是夏历四月二十九日,这一天是小满(四月中气):而阳历六月二十二日是夏历五月初二,这一天是夏至(五月中气);从阳历五月二十三日到六月二十日的这个夏历月里面(夏历是四月完了以后的一个月),只有一个节气芒种。没有中气,这个月就算是闰四月。 

   所以,夏历闰那一个月,是按一定规则由人定出来的;并不神秘。 

   阳历闰年(即二月有29天)
   阳历究竟哪一年算是闰年,只要做一次简单的计算就知道,用4去除阳历的年份,除尽的就是闰年,象1964年、1968年等等都是闰年。这几年的二月都有29天。 

   又因为阳历一年的确实无数应该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比常年365天多出5小时48分46秒,四年一共只多出23小时15分4秒。每4年一闰加一天的话,又多加了44分56秒,400年差不多就会多加出3天来,所以,每400年得扣去3天才行,于是,又定了—一条补充规定:每逢阳历年份是整白的那一年,比如公元1800年、1900年、2000年等,能被400除尽的才算是闰年。这样公元1800年和1900年尽管能被4除尽,但是不能被400除尽,所以不算是闰年,而公元2000年才是闰年,它的二月才有29天。有了这样一条补充规定,每四百年就可以从中扣去那多加出来的3天了。虽然这样调整以后,也还会有微小的误差,但要经过3000年后才会差一天,我们日常应用就算很准确了。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
 
 基本概念

日、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历二月。


节气

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太阳年365又1/4日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24个节气。这些节气先是平分的,平均每个节日是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规定为 14日(如冬至前后),有的规定为16 日多(夏至前后)。24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纪日法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形成“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调戏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记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出现朝夕、旦暮、晨昏、昏旦并举。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就是对段时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上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相继的两个时段名称。昧旦是天将亮的时间,又叫“昧爽”。古书还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的本意就是小时辰。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现代对照,夜半12点(24点)就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上午2点是丑时,4点是寅时,6点是卯时,以此类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式成立。晚上11 点(23点)是为子初,夜半12点为子正;上午1点为丑初,上午2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等分为24小时了。对照表如下: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