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的宋代城图(转载)

 凤州鸣 2011-04-17

潮州的宋代城图

——潮事词源九考

  秦、汉以后,粤东韩江流域陆续出现一些历史名城。潮州城是其中重要的一座。潮州(今广东潮汕地区)在禹贡九州中为扬州之域。秦定扬粤,属南海郡东境。汉置揭阳县。隋开皇十一年(591)置潮州。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一》载,“今州(指潮州)即汉南海郡之揭阳县也。”邢世衡《思韩亭记》和《永乐大典》书中,亦有关于秦汉时的揭阳,即为今之潮州的记载。由此可见,潮州一名虽始见于隋开皇年间,但它的前身是揭阳,其建置沿革,可追溯到汉代,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据《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记载:隋开皇置潮州后,州名时有更改。大业中改为义安郡。唐武德五年(622)复为潮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潮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潮州。此后一直沿称至今。潮州所领县数,历史多有变化。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领海阳、潮阳、揭阳三县,史称“三阳”。

  据史籍记载,唐代似有潮州图经。但由于历代战事频仍,图经于兵火之中散逸殆尽。宋版潮州志书也已失传。幸得《永乐大典》辑录了宋端平二年(1235)编纂的《潮州图经》和而后不久成书的《三阳志》的部分内容,并收录了一幅以宋代绘制的“潮州城图”为底图的摹绘图,从而保存了一些潮州的历史沿革、风俗物产、户口贡赋、寺庙古迹、职官艺文等方面的资料。这为我们研究宋代的城镇地图以及潮州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本文就《永乐大典》所辑“潮州城图”的绘制时间和图中所载的地理内容,进行探讨。

  “潮州城图”(见上图)主要表现该城的方向、位置,以及城内街道、桥梁、官署、寺庙、民宅、城墙、城门等的建筑布局。图四边的中间,标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正上方绘一近似圆形的“子城”,“子城”北有金山作天然屏障。州治设在“子城”内金山南麓。城图东是自北而南流入南海的韩江,江中设置浮桥。江东的笔架山麓,绘有为纪念韩愈任潮州刺史而建的韩亭(即今之韩文公祠)。城东北绘有恋州塔、东津。城东南绘至水南(在今桥东涸溪一带)。城西南绘有云步村。图中的这些建筑物和居民点,是其它人文地理要素的定位,以及考定一些古建筑遗址的重要依据之一。

  “潮州城图”上未注明绘图时间及绘图人,史籍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是,通过对图中子城和外城墙构筑时间的考定,即可推出该图的制作年代。

  子城即大城内的小城。潮州城里的子城,始建于何时,史籍未有明说。据光绪《海阳县志》的记载,隋、唐以来郡署一直设在金山南麓,但不见金山筑有子城的记述。迄今所见,最早记载潮州构筑子城的,是《三阳志·城池》:

  “州(指潮州)之子城,依金山为固,前而后仰,由南而北,统以壕,东则溪也。方创置之始,土工不坚,未期悉圮,……至和改元之九月,郑侯伸始至,不二月,兴■锸,自农务外八阅月而就。……其外郛故以土为之且夷。”

  由此可见,宋时潮州已有子城,城墙用泥土筑成。由于土墙不甚坚实,屡遭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和改元(1054)九月,州守郑伸率众进行修复。他在修复子城城墙的同时,还构筑了“阔八丈,深六七丈”长的城壕。迨至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外城城墙已经颓圮,州守徐渥及他的后任李广文,曾草拟计划为之修复,后因衙内意见不一致,修筑城墙一事便不了了之。

  绍定(1228年—1233)初年,州守王元应从邦人之请,委州县曹掾、判官俞林构筑外城城墙。可是,因为经办人“志于速成,客土未实,亡何坏者过半”。绍定五年(1232),继任太守许应龙继续修筑、加固城墙的工作,并终于建成了该城北、西、南三面的城墙且彼此连成一体。为便于城内外往来,辟城门五座:

  “自三阳之南,西北环抱接于金山之背,计九百五十一丈,由北距女墙高一丈五尺。西北辟五门以通往来:正西曰贡英(),西北曰湖平(),正北曰凤啸(),对岳祠曰和福(),与南三阳()而六。”

  但是,此时城的东面仍未构筑城墙城门,“此方(指东方)空阙,南、西、北虽有城(),与无城()同。”

  《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五辑录的“潮州城图”,东西南北四周均有城墙城门。这显然与许应龙任内仅筑成北、西、南三面城墙的事实不符。因此,“潮州城图”不可能绘于许应龙任内。

  许应龙卸任之后,叶观出任潮州州守。叶观,字■伯,福建福州人。他在绍定(1228年—1233)年间任潮州太守。端平初年,他下发文书,指派管理城镇土木房舍的官员巡视城墙,凡被雨水冲坏或被人为毁损之处,均须及时给予修复。其时,城墙的内侧,仍未用石砌加固。叶观在修补城墙的同时,萌发了构筑东城墙的意愿:

  “端平初,叶观下车未几,首虑及此(指外城东仍阙城墙一事),慨然有兴筑之意。然工役繁浩,所费不赀,捐公帑之外,乃喻诸座户,俾佐其费,人乐输之。遂东自新城门,沿溪(即韩江)傍岸,筑砌以石,至于三阳门之南。首尾与旧城()联属,计五百五十丈,高二丈,雉堞与焉。仍结四门以通水陆往来之道。于是城郭固密,民居其间,始有安枕之乐矣。是役也,判官赵汝、县丞赵必魁实监督之。”

  由此可见,外城东面的城墙,建成于州守叶观任期之内。端平年号,前后共三年。端平初,当为端平元年(1234)。是年筑成外城东墙。至此,城的东、西、南、北四方都有了城墙。这些城墙连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辟设城门十一,供城内外交通往来。潮州城的这个概貌,与“潮州城图”中绘制的内容完全一致。所以,该图绘制时间的上限,当是端平元年(1234)

  太守叶观赴潮莅任期间,除了“修学增廪,累石城,缮治舆梁,敝辟郡治,置立坊门,筑砌堤岸”外,在公余间暇,还常常翻阅《潮州图经》,痛感其内容很不完备,从而滋生了编纂潮州图经的念头。端平元年七月,叶观令黄梦锡、唐曾、林刚中三人着即“搜访事迹,■绎典故,可删则删,可录则录,■然靡不具载”。在此基础上,“点勘编修,续而新之”。翌年闰月(12358),一部新的内容比较丰富的《潮州图经》,终于编纂出来了。

  由“潮州城图”绘制时间的上限恰与着手编纂《潮州图经》的时间相重合,并据图与书中对城池、寺观的记载,多处可以互为引证等事实推测,“潮州城图”可能就是为编纂《潮州图经》而绘制的一幅州治平面图。因此,《潮州图经》的成书时间(12358)当为“潮州城图”的绘制时间的下限,绘图人可能就是《潮州图经》的作者黄梦锡、唐曾和林刚中,惜原图已佚。

  必须指出:《永乐大典》所载宋代端平年间所绘的“潮州城图”的摹绘图中,除了绘有宋代地名和宋代的建筑物(详见第二部分)外,还绘入了几个元、明时代建置的地名。如:录事司、宝积寺、三阳驿、城隍庙等。但是,笔者认为并不能因此而简单地将该图定为元、明时代的图。理由有二:

  1、“潮州城图”中,在子城里标注了“州治”二字。据宋代潮州太守王汉撰《金城山记》载:“金城山……距州治越二百步”。这说明宋代潮州的地方政府衙门(即州治)设在子城。宋末元初,元兵大举南下,至元十五年(1278),潮州城被元兵攻破,州治毁于战火。而后,总管丁聚改州治为总管府。明灭元后,于洪武元年(1368)改总管府为潮州卫,通判张杰移府治于新街。由此可知,“州治”是宋代地方政府所在地的称谓,元明二代没有沿袭。“潮州城图”标注“州治”而不写“府治”或“卫所”,说明图中反映的是宋代地方政府的所在地,而不是元代或明代地方政府的所在地。这证明该图不是元明二代的地图。

  2、潮州太守叶观于端平初年构筑城东墙,从而使城的东西南北四墙形成完整的体系,间辟城门十一。这些城墙城门,于至元十四年(1277)被攻城的元兵平毁。此后,潮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城墙。直到元朝灭亡前十多年,才重加修筑。在“潮州城图”中,东西南北四周绘着一道完整的城墙,并且城门数及其名称与史载宋代城门完全一致。由此可知。图中反映的是宋端平年间的潮州城的概貌,而不是元朝时的潮州城概貌。所以,城图决非元代的地图。明朝立国后,于洪武五年(1372),俞良辅在元末构筑的土墙的基础上,“因旧基而再兴,内外皆砌以石,高厚坚致。各()门外筑瓮城,皆屋其上,为()门七:东门、上水门、竹木门、下水门、南门、西门、北门。十年(1377),指挥曹贵扁南门曰镇南,北门曰望京,新创西门曰安定。余皆仍旧。城壕环绕,自南门至金山后。

  显而易见,明代潮州设七座城门,城门外又建瓮城的建筑布局,与“潮州城图”中的城门数及其名称,毫无相同之处。因此,城图不是明代的地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所辑“潮州城图”是元、明之际以宋代所绘“潮州城图”为底本的摹绘图。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的需要,在摹绘过程中增入了数个元明两代的建置。

 

    作者:陈香白 文章来源:潮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