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平秋赋(下)

 苏迷 2011-04-20
天平秋赋(下)
 
    见窗外秋风起了,候鸟归了,梧桐叶落了,便扬扬手驱车来到姑苏城外的天平山下,欣赏那霜色下的枫。
 
    像一条鱼儿,游在杂色的都市生活流里,匆忙而又惶惑,信心十足而又疲惫不堪。于是,就想着找这么个地方歇歇脚,没有寻寻觅觅的怨愁,没有唯唯诺诺的奉承,甚至也没有世人固执的清高。
 
    原以为能看到如火如荼的枫叶,却不想苏州的深秋霜不重,枫未红。
 
    其实,一株枫树同一片枫林是一样的,拣拾一枚枫叶夹在书间同徨徊在如火如荼的枫林中也是一样的。
 
    在这枫色覆掩的浅浅山路走上几个来回,仰首可见片片枫叶在枝头瑟瑟抖动,似不经意地在宣纸上渲染,那浑然一体的红。
 
    在这里很自然地又会想到范仲淹,大约也是在这样的枫林里踱着步子,使起伏的心潮得以平静。完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是没有的,不然也不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极端的失意,于是吟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句子。或许范文正公由动到静,由出到归,由仕而民的境遇,是“先天下忧, 后天下乐”的生命另一种升华吧。活得像片片枫叶一样,霜色虽浓,风骨犹存,蓊蓊郁郁存在,清清白白去来,绿也深沉,红也热烈,即使从枝头飘落,也不曾使灵魂变色。
 
    那一片片默默无话的枫叶,只有风雨才知道它们殷红的叶脉曾经流淌过丰富的情感;而平静沉稳地雕塑在枝头,既不是为了开花,也不是为了结果;既不自傲,也不自卑。生存的意义就在于这一种质感的闪着皮肤光泽的过程。
 
    枫,其实是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其间,再有枫的星星点点的燃烧,那一种叫人吟哦不得的秋色赋,使一个后来者也变得兴奋不已。披着乍寒还暖的阳光,踏着秋归的绵绵思绪一路走来。
 
    山脚下,枫林里,斜阳边,我匆匆地离开了天平山,带走了一个清贫而又高风亮节的故事,带走了一串枫的遐想。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天平秋赋(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