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补充微量元素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则可能减少了某些微量元素的摄入,但有些微量元素是必不可少的。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研究发现一些微量元素具有胰岛素般降糖效应,而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必须依赖某些微量元素,糖尿病患者应有意补充这些微量元素,以达到治疗的效果。那么,患者该怎么补充微量元素呢?补铬 铬,正常人体内只有5~10毫克的铬。它对人体许多生理功能的完成,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铬与尼克酸、谷胱甘肽一起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它是胰岛素的辅助因子,可增加胰岛素的效能,促进机体利用葡萄糖,还可以影响氨基酸在体内的转运。可以说,铬是胰岛素的“加强剂”。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铬不足可引起人体糖耐量降低。而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从糖耐量异常开始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产生大量胰岛素,但血糖却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随着铬的补充,他们的糖耐量得到改善。因此,铬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含铬丰富的食物有:荞麦面、小麦、干酪、蛋类、蔗糖蜜、苹果皮、香蕉、牛肉、啤酒、面包、红糖、黄油、鸡、玉米、玉米粉、牡蛎、土豆、植物油、麦麸、胡萝卜等。 补硒 硒元素能明显促进细胞对糖的摄取,具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改善糖、脂肪等物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动脉硬化及冠心病、高血压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 含硒丰富的食物有:芝麻、动物肝脏、大蒜、蘑菇、海米、鲜贝、淡菜、海参、鱿鱼、龙虾、海蜇、螃蟹、干贝、带鱼、松花蛋、黄鱼、豆油、猪腰、猪肉、羊肉等。其中动物的肾的含硒量是肝的4倍,而肝的含硒量又比肉类高4倍;瘦肉中以牛肉含硒最高。 补镁 镁元素是胰岛素的第二信使,缺镁会阻断胰岛素各种效应的发挥,干扰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新近研究表明,糖尿病者伴发心、肾、视肉膜及神经病变合并症可能与缺镁有一定关系。血清镁水平与这些并发症发生率呈负相关。糖尿病患者缺镁是因为镁的严重丢失。 含镁丰富的食物有:海参、榛子、西瓜子、鲍鱼、小米、苋菜、茶、黄豆、咖啡、可可粉、紫菜、松子、绿豆、芸豆、口蘑、海带、豌豆、坚果、花生酱、莲子、黑米、荞麦等。动物性脂肪会抑制人体对镁的吸收,故补镁以少吃脂肪为宜。饮用硬水也可补镁。 补锌 据医学检测,糖尿病患者胰腺含锌量只及正常人之一半。补锌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有利,尤其当使用降糖药后患者血糖仍不降低时,补锌就显得至关重要。锌参与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能稳定胰岛素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缺锌发现血胰岛素水平下降,经补锌后可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大有裨益。 含锌丰富的食物有:面筋、米花糖、芝麻糖、口蘑、羊肉、牡蛎、肝、小麦麸、蛋黄粉、南瓜子、西瓜子、干贝、茶、虾、花生酱、花生、猪肉、禽肉、扇贝等。龙虾、牡蛎每100克含锌量达10毫克之多;每100克蕨菜含锌18.11毫克。 补钙 正常人所患的骨质疏松症,对糖尿病患者会更严重。这是因为持续性的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使大量的钙从尿中流失,进而引起血钙降低。当血钙持续降低时,甲状旁腺长期受缺钙的刺激,可发生继发性功能亢进,持续过量地分泌甲状旁腺素,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使骨组织中的钙游离进入血液,发生“钙迁徙”,出现骨质疏松。同时,游离的骨钙进入血液,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失去弹性,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骨供血不足,加重骨质疏松。因此,糖尿病人不但要加强体育锻炼,而且要注意增加钙的摄取。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海参、芝麻酱、蚕豆、虾皮、干酪、牛奶、酸奶、燕麦片、豆制品、海米、花茶、酸枣、紫菜、红茶、绿茶、芹菜、鱼子酱、绿叶菜等。 减少铁的摄入 减少铁摄入的措施是,用不锈钢锅代替铁锅,用不锈钢锅铲代替铁锅铲。 患者宜少吃含铁高的食物,如红枣、鲍鱼、猪血、鸭血、鱼子酱、动物肝脏、土豆、精米、麦胚、海带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调理方面,有意识地注重铬、硒、镁、钙的摄入,尽量减少铁的摄入,有利于病情缓解和康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