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演是终生的宿命 著名粤剧演员马师曾逝世【图】:1964年4月21日

 荷花小女子 2011-04-21

表演是终生的宿命 著名粤剧演员马师曾逝世

马师曾像
马师曾像

 

马师曾在《关汉卿》中饰关汉卿
马师曾在《关汉卿》中饰关汉卿

 

粤剧《搜书院》(马师曾饰谢宝,红线女饰翠莲)
粤剧《搜书院》(马师曾饰谢宝,红线女饰翠莲)
  马师曾,粤剧演员,擅演丑生。字伯鲁。广东顺德人,1917年,在广州太平春教戏馆学戏,不久,受雇于新加坡庆维新粤剧团,后转普长春粤剧团编演新戏,拜著名小武靓元亨为师。此后一直在香港、澳门、广州以及美洲、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演戏或拍电影。他领导的太平剧团同薛觉先领导的觉先声剧团艺术竞争达10年之久,人皆以"薛、马"并称。
        抗日战争期间,在广东、广西一带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香港。1955年底回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被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先后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粤剧院院长。马师曾早年立志改革粤剧,注意吸取和运用电影及话剧的长处,丰富粤剧的舞台艺术,演出过不少时装戏。他戏路宽广,除工丑生外,还擅长演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表演动作丰富、富于生活气息,节奏鲜明。他独创的"乞儿喉",半唱半白,顿挫分明,邈远悠扬,有时揉入方言俗语,自然活泼突梯滑稽,成为脍炙人口的"马腔"。晚年改演老生,唱做苍凉刚劲。代表剧目有《苦凤莺怜》、《贼王子》、《搜书院》、《关汉卿》等。他创造的"马派"艺术在国内外颇有影响。
 
马师曾:表演是终生的宿命

        红线女在回忆她与马师曾初次见面的场景时写道:“我站在莲姐背后为她扇扇子,不久听到三楼有人下楼的步履声。抬头望去,看到一位40开外,方面大口,神采飞扬,十足广州‘西关大少爷’样子的人。他还站在楼梯间,就向二楼坐着的人打招呼:‘各位辛苦晒叻!’声音虽带有‘隔夜声’,听来却坚实有力。”这是红线女眼里出现的第一个真实的马师曾,也为所有读者送上了一位洒脱、爽朗、不羁的粤剧艺术大师形象。生活中所谓的“大师”,其实是不存在的,马师曾似乎深谙这一点;如红线女所言:“当时马大哥(他们一般不称马为老师,而呼作‘大哥’——记者注)给我的印象,是颇有点读书人的气质;同时我又看到了他不修边幅、趿着拖鞋下楼会见一班兄弟的样子。”

        让生活充满情趣而非刻板,“不修边幅”的马师曾做到了,因此他与我们想象中手执皮鞭;横眉怒目教训徒弟的传统戏曲大老倌的模样大相径庭,也让他在粤剧艺术家们中间拥有了相当好的口碑,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在生活中一览无遗。在那样的年代,每一颗人心都孤苦无依,对于像马师曾这样外表英俊、个性鲜明的表演艺术家而言,显然拥有了让所有目光都聚焦于此的全部因素。因此,他们的风流潇洒,也就不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马师曾身边走过的女性,可能不只一位两位,而且都是女性中的佼佼者,比如红线女。在马、红鸳鸯双宿双飞的日子里,生活于他们而言,无论现实多么残酷,都应该是充满无限美好的;在外人看来,也许更是如此。所以,马师曾在生活中所扮演的,是一个成功者的角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