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市天主堂_

 自问心如何 2011-04-21

长沙市天主堂

 

 

 1690年葡萄牙籍耶稣会传教士陆若瑟来长传教,1699年在长沙修建临时教堂。1901年,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传教士翁德明在长沙北门外吊桥一带(今湘春巷)开始修建教堂,后又陆续修建了神父住宅楼和修院等建筑,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长沙天主教堂是我市一处仿哥特式建筑,主体由教堂与钟楼组成.整个教堂坐北朝南,为十字架平面造形,墙基为方形大麻石,总长度,32.52,总 跨度,14.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教堂内从南到北坚列14根高7米的石柱,均为花岗石雕琢而成.屋内顶有三跨六拱,构成三纵皇冠式弓顶,教堂外墙线 条清晰,成凹凸的立体图案。牌坊尖顶耸立着高2米,重半吨的麻石十字架,十字架下镶嵌汉白玉石雕"天主堂'三个金色大字。教堂与北面七层22米高的方筒钟 楼已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神父楼为拜占庭建筑风格,总高度为14.2米建筑面积为1570平方米,2002年已列为长沙市近代保护建筑。

1911年长春街的天主堂资料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