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民族的脊梁——神踪马玉林(4)

 情系故乡 2011-04-22

四、流窜犯夜劫遇对手 马玉林趣话追踪术

这天晚上十点来钟,水果摊贩老伊头正要收摊回家,黑暗中走出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来买水果。突然,买主抱起那个装钱的木匣子便跑。老伊头边喊边追,因为年纪大,一惊一急,追出三十多步一跤摔倒,昏了过去。公安人员赶到,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抢救。

老人苏醒了,说木匣里装着十七元钱,最大的票面是一元,还有许多零钱。因为是夜间,事情又发生得突然,他没有讲出犯罪分子的体态特征,只说那人穿的衣服很单薄,顺着昭乌达路一直向北跑了。

抢劫的款额虽然不大,但案件是发生在市公安局的门前,影响极坏。市局领导要求迅速破案,捉获案犯。

史海滨问明了案情,立刻带领队员们进行搜捕,把追踪的任务交给了马玉林。

试想,当时是夜间,又是在赤峰市中心最宽的一条马路上,白日行人留下的足迹千千万万,要追一个案犯的踪迹,谈何容易!然而史海滨已经对马玉林有了很深的了解,同志们也把破案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马玉林果然不负众望。他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排出行人足迹的干扰,顺着案犯的足迹紧追不放,一直到市郊北大桥,然后向啤酒厂厂房后面走去。忽然,足迹消失了。人们从马玉林的脸上看出了一丝迷惘的神情,不禁暗暗担心。有顷,马玉林眼睛一亮,嘴角浮现出轻蔑的微笑,自言自语道:“你小子脱了鞋,我就不认得你了?”他边说边又循着一种赤足足迹追了起来,很快追到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了那个装钱的木匣子。虽然匣子里空空如也,但是海滨和其他人都暗暗叫好:追得准!

可是,下一步又该怎样呢?案犯过没过桥?向哪个方向逃了?人们不免踌躇起来,又把目光集中到马玉林身上。

马玉林神情自若,蹲下身,仔细观察、研究足迹。过了一会,他站起来,对史海滨果断地说:“他没过桥.”

怎么见得?”

他的脚印往市里偏,又回到城里去了。我再接着往回追!”

“好!”史海滨十分兴奋,其余人也精神大振,紧紧跟随。

马玉林又一直向市内追去,一气追到兴隆街街口,因为那里人多,足迹杂乱不清,追捕下去了。

以马玉林提供的情况为依据,侦察员们对案犯的逃跑方向进行了分析,认为:抢劫者竟敢在市公安局的门前作案,穿得又很单薄,不象是本地人,有可能是个流串犯。特别是马玉林得出了案犯又返回市内的结论,据此分析,他极有可能要乘车外逃。

史海滨看了看手表,已是翌日凌晨两点多钟了。因为在这一时刻火车站没有往来的客车,便决定到汽车站堵截搜捕。

汽车是赤峰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即使是在夜间,汽车站里的人也很多。侦察员们的一双双锐目四处搜寻,很快便发现了一个目标。那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穿得很单薄破旧,正坐在那里低头数钱呢。史海滨朝马玉林示意一下,马玉林不动声色地从那人面前走过去,只瞟了一眼,就回到史海滨身边说:“没错,就是他!”

身着便装的侦察员杨德春朝那人走了过去,笑道:“哟,这么多零钱,花起来多不方便。来,我给你换点整的。”那人正求之不得,把钱交到杨德春的手里。杨德春数了一下,正是十七元。于是,把这人带到了公安派出所进行搜查。在他的衣服的肩头处,缝着三百元钱;在裤子里,又缝着二百元钱。当场审讯,案犯名叫尤×,翁牛特旗人,经常在外流串作案,身上所带的钞票都是不义之财。审讯完结时,他自嘲地一笑:“你们是怎么把我抓到的?说实话,我作了好多的案子,都没犯事,想不到这回… …”

站在一边的马玉林厌恶地瞥了案犯一眼,然后走过去指着他的脚说:“告诉你,在赤峰这地面上,除非你把两只脚锯掉,不然,任你走到哪里,也能把你抓回来!”

案犯眨了眨眼睛,困惑不解地望着面前这个长相、神态和穿戴都与其它公安人员不同的老头。他哪里会知道,他正是栽在这个老头手里的呢!

抢劫案当夜便破了,从这个案犯身上一下子又破了数起案子,大家都很高兴,回到宿舍仍很兴奋。几个年轻人躺在炕上睡不着,磨着要马玉林接着中断的话头,讲他解放前学码踪的事。马玉林也很兴奋,索性不睡了,在炕上坐起来,卷上一支烟,划着火柴点燃了,抽了一口,笑道:“你们问我怎么学的码踪?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有人说我是跟打北边来的一个喇嘛学的,有人说我是跟本家的一个老头学的,其实都不对。没人教我,是我自己多年眼看、心想、悟出来的。羊丢了,我得顺着蹄印去找呀!找不回来,财主就要叫我赔。我是给逼出来的我从十二岁起就给财主放羊、扛小活儿,解放后又给农业社放羊。我就专门琢磨羊蹄子印,由羊蹄子印又琢磨大牲口蹄子印,后来又琢磨起人的脚印。越琢磨越有瘾,越上心,就这么练出来了。”

“嘻,”一个青年笑了,“马老师,你的能耐太大了,听有人说,你是闹狐仙呢!”

“呸,别听那些胡说八道。”马玉林朝地上啐了一口,“我杀过狐狸,用狐狸皮做过帽子,闹啥狐仙!我这不是迷信,是科学,是真功夫。有人说我眼睛'毒’,那是练的。人分老少、男女、高矮、胖瘦,还有不同的职业,走起道来都各有特点。就是同样性别、年龄、身材的人走路,他们的姿势、习惯、步法、步态、步幅也不完全一样,留下的脚印也就不会相同。里八字、外八字、吃劲儿、压力面、虚边儿、带土… …不会相同。就是换了鞋,也改不了步法。我看得多了,时间长了,就能从脚印上看到一个人的黑影子在我脑子里活动。从印到影,从影到印,这样的比较就是对人对印,也叫码踪认人。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步法鉴定。

“黑影子?你越说越玄啦!”

“这是真的,爱信不信。你们把功夫学到了,就知道了。不信,就试试看!”

马玉林说的斩钉截铁,毫不含糊,叫屋里几个人虽不能尽信,也不能不信。不然,他的追踪破的那些案子,又怎么解释呢!他们明白了,为什么他平时走路总是低头,眼睛看着地面,那是在瞄行人的脚印呀!他们还明白了,为什么他没事时就拿个小板凳,坐在马路边,听着半导体,两眼尽往街上瞅,一坐就是一两个钟头不挪窝,那还是在观察、揣摩行人走路的姿势和特点呀!

听到这里,人们都深深地感动了。

“马老师,你的脑子也够灵的。”

“唉,什么灵不灵的,还不是多看、多想、多记?”马玉林谦虚地笑了笑,“比方说,什么人走道快?人有喜事走得快,神经紧张走得快,憋尿的人也走得快。当然,不同的人走得快,姿势也不一样。再比方,地上有男人的一泡尿。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撒的?这就靠平时注意了。年轻人解小便哧得远,老年人解小便就沥沥拉拉的,滴在两脚边… …”

“哈哈哈… …对对对,有道理,有道理!”人们都大笑起来。

“马老师,”又一个人提起了话头,“听说解放前你的遭遇很苦,你的儿子… …”

“唉!还提那些干啥… …”马玉林支吾着,声音低下去了,“天都快亮了,咱们别说了,多少眯一会儿吧… …”

然而,几个年轻人去很难入睡,又一个疑问在他们脑子里产生了:马玉林为什么不讲了?他过去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