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消费调查:7成大学生有乱花钱行为2011年04月24日09:05荆楚网-楚天金报赵飞我要评论(82)
字号:T|T
节俭女生每月只花577元 是不是月生活费低于800元,就只能当“月光族”呢?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大三女生小琳平时有记账习惯,记者在她上个月的消费账单上看到如下记录:吃饭共计450元,买水果共计35元,买零食共计40元,买了一件衣服52元,月花费总计577元。小琳每个月生活费只有700元,上个月她共节省了100多元。“她难道从不去网吧?不买护肤品?不打手机?”“一个月只买一件新衣服?她肯定是个宅女!”“谈了男朋友吧?其他的开销估计是男友掏了!”听到小琳的消费记录后,有几名被采访的大学生表示难以相信,一名女生甚至惊呼:“不上网、不用护肤品、不逛街购物、不发短信、不用手机,这样的大学生活太单调了!”。
七成大学生反思“乱花钱” “我从来就不敢让父母一次性把一学期的生活费全交给我,如果那样的话,恐怕不到两个月,这几千元钱就会被我花光。”调查显示,141名受访大学生承认自己平时花钱缺乏计划,约占总调查人数的70%。 武大东湖分校大三女生小宋特别喜欢买衣服。“我可以不吃饭,但我就是克制不住自己买衣服。”大学读了三年,每年逛街积累下的新衣服已堆满了她的衣柜。小宋说:“这个月武汉好热,我又买了400多元的夏款衣服,所以生活费又见底啦。” 记者随后就此采访了部分大学生,他们坦承,虽然每到月底都会反思自己当月的种种“乱花钱”行为,可下个月一收到父母的生活费,就又控制不住自己,“除非不出校门,不然校园外好吃好玩的东西那么多,很难控制住自己。”湖工大男生小何无奈地说。 专家点评:学会控制“消费欲” 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教授洪威雷认为,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是在向父母伸手要钱,却体会不到父母挣钱的艰辛,便造成部分大学生养成了非理性消费的习惯。高校可以把大学生理性消费作为一门选修课纳入大学教育,这对于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生活,也会有极大的帮助。他同时建议,父母也应从小就加强对孩子理性消费的引导,教会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消费欲,需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延伸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