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体会(2篇)

 秦希仑 2011-04-24

读《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前面三章一点体会1

这个学期,学校发给我们一本新书《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从这本书上我第一次听说“问课”这个词。当时以为问课就是教师的做课反思,可是后来看了前面三章后,才发现问课并不仅仅就是做课反思。所谓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家长以及自我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三章里讲到了三个内容。

首先问课问自己。分别从问自己之课前问、问自己之课中问、问自己之课后问三个方面来阐述。课前问课就是教师对自己所要教学的内容和过程要反复地进思考、设计、质疑、修改。我不知道这里的教学内容是否指的是每天要上的教学内容,如果是的话,除非我每天就单单上这几堂课。因为我觉得在学校,除了上课,其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觉得自己是不太可能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即使是以前,如果要上一堂公开课,选好内容后,也没有认真地、充分地去钻研教材,而是去找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找到有好的教学设计后,也不管适合不适合,就拿去试教,结果一团糟。直到这两年,通过名师们的不断指导,才会在上课前去钻研教材,看了关于课前问课这一节,我想以后上课前我会去做得更多。新课程背景下的课中问不仅仅是对课堂的随机应变,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即课中反思。“一堂课,最简单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回顾自己的课堂,我也常会问自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吗?”“为什么没有掌握?问题出在哪儿?该如何改正?”然后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至于课后问,一般是在上完一堂公开课后,会去做,但仅仅是停留在自己的教学反思,很少去关注学生方面。今后我行会用一双智慧的眼睛问自己,力争吧自己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这样才会给自己不断注入活力,成长的步子才会更快、更有实效;

其次是是问学生。问学生,即是教师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如何教学的愿望等等。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的疑难、困惑、收获便是我们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出发威点。在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今后真的要去做。想想自己,上完课后,我真的是很少去过问学生的感受,很少把自己作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虚心的请教者”。当然,我也不是觉得问学生是一件羞耻的事,也不认为学生的水平低,只是没有这个习惯,其实,学生是一面镜子。想清楚地认识自己,教师就要蹲下身子来,主动询问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的得失之处,问问学生的意见。经常进行这样的询问,教师才能从学生那里知道自己课堂的成败与否。看完本节后,我知道今后应从一以下五点去问学生。一、问学生从课堂中学到了什么?二问学生老师准备是否充分?三问学生对课堂的感觉如何?四学生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五问学生希望老师以后怎样上课。

最后是问同行,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问他们,更能看到自己教学的失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更能改进我们明天的教学工作。

通过问课,教师可以深度反思课堂教学,抓住教学中的成功与教训的痕迹,充分感受教学设计的变化,及时捕捉到瞬间闪现的生成因素,从而探讨、发现自我教学上的一些规律。

通过问课,能有效转变教师角色,确立服务意识,努力发挥教师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所以:“问课”应成为教师每天必修的“功课”。

 

 读《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心得体会2
寒假里我认真拜读了宋运来先生的作品《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特别是对于第二篇品课部分,我是颇多感触。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听课我总认为是总结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而已,这样的心态造就了平时听课的随意性,课后不去细细咀嚼,很难对自己教学路上的创新有所帮助。读了这篇文章后,才真正明白,听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经验,而是需要我们互相去做深层次的学习、交流和思考。看字识意,“品”就是要我们分三口食,方能得出个中真滋味,“品课”亦如此。“品课”到底品什么?在此我谈谈对于我的心得体会。

什么是品课呢?  品课,就是听课、观课、评课、议课的深加工,是更高一层次的教学追求,是教学反思的最高境界。品课是初为人师的起点,品课让新教师虚心品味老教师的谆谆教诲,做到评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努力完善、充实自己。品课是教师进步的基石,品课让教师在品味他人课堂的同时,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并有更多的教学收获。品课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品课让教师能洞察自己的教学,反思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魅力,达到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

“品课”,是听课、观课、评课、议课的更高一层次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是“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人生哲理。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重要的渠道。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注重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最被注重的是听课、评课、议课。我认为在此基础上就听课参与者来说,应该还有一个意义上的深加工——品课,寻求在听完本课的授课和评课、议课后的更高层次的收获:品味本堂课给学生发展带来的欢乐和收获;品味本堂课给授课者本人的成长带来的经验和启示;品味评课参与者在评完本课后的心得和体会;品味“我”本人在此次活动中的积淀和超越。那么,新课程下教师该怎样去品课呢?

一、在课堂教学阶段,品课教师应该集中精力,坚持“五到” :

“耳到”------仔细聆听师生对话;

“眼到”-------认真观察教师教态、表情、肢体语言、板书、所用教具及学生反映于表现;

“心到”------边听边认真思考,把授课者的理解、感悟及教法与自己作比较;

“手到”-------记录教学流程、重点、难点、板书、师生交流情况、教学“亮点”及自己触景生情碰撞出的火花;

“口到”-----善于与上课教师进行交流沟通,课堂上练习时与学生交流;课后与上课教师进行交流。

二、要从不同的层面和维度去品课,即显性层面、阴性层面、综合层面;品课的多维度,是指在品课的过程中,不停地转换自己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来品味,审视被听的课堂;即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品味;站在上课者的角度来品味;站在听课者的角度来品味。这样,从不同的层面和维度来品味我们的课堂,品课者自然在“品”的过程中有了高层次的追求的收获,能达到一种自我发展的境界。

三,品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1、要多学习讲课教师的长处,善于发现闪光点,为我所用

从这个角度讲,听课教师不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们永远去追求。

任何一位教师,他的课堂教学都会有闪光点。但是有的教师根本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如果你不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那你就不会很快进步。为什么个别年轻教师不愿意听课,并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他不认为有优点。       2、不要迷信权威和师傅

任何教师的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一定有缺点。找出不足,引以为戒。听课不是为了照搬别人的课,而是取经,对师傅的课也是这样,如果不能挑出师傅课的缺点的人,他将永远匍匐在师傅的脚下,他将永远生活在师傅的阴影下。

青年教师要有勇于超过师傅的雄心壮志。有志者事竟成!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总之,我们只有从以上几点去有效地品课,这样的品课才会收获多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