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氏太极拳特点拾遗 - 武网

 炁迷 2011-04-29
  • 孙氏太极拳特点拾遗

  •  发帖于:武网
    发布时间:2010-12-30 08:47
    共0条评论】【浏览 2IP

     孙禄堂先生在《太极拳学》下编第一章中写道:“得其(指太极拳)要道,可以与形意拳、八卦拳并行不悖矣,并行不悖,合三家并用,能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矣。”于是,首次在拳术理论中出现了“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的思想。显然“丢而不丢,顶而不顶”是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拳术合一并用的效果。于是突破了传统太极拳运用中不丢不顶原则。“丢而不丢,顶而不顶”是对合三家并用而产生的技击能力的总体宏括。作为这种能力的具体技能效果的例征之一,是由此而生的闪战劲即丢而不丢、顶而不顶之劲。剑云大师曾对笔者说:“闪战劲是先父禄堂公独到的诸多劲性的例证之一。此劲对摧毁对方的精神最见神效。”
    此劲最早是由形意、八卦两家拳意中融合而来。由于尚未将太极拳意吸收进来,使用时由感而遂通不意而发,其劲如电,动静无兆,于倏忽间不见人影,其劲已出。当年孙禄堂先生与郝为真先生初次见面切磋时,倏忽间,孙禄堂先生即将此劲发出,使郝为真先生跌落墙边,惊骇不已,大呼:“异哉!”而叹服。所用之意就是由形意、八卦而来的闪战劲。以后,又经过向郝为真先生请教太极拳,遂将太极拳之意融合其中。这时此劲不仅仍能一触即发,而且能在沾粘连随的推手中突然发出。如在上海宁波同乡会,孙禄堂先生分别与当时两位太极拳大宗师杨少侯、杨澄甫交流时,就是在沾粘连随的推手中突然以闪战劲先后将两位杨先生发出。其威力令两位杨式大宗师大为惊骇。澄甫宗师惊叹道:“您这不是棉裹铁,而是棉裹电。简直碰不得。”由此可见三拳合一的闪战劲的独到效果。以上仅是闪战劲在友好切磋中点到为止的效用。在实战中闪战劲的威力更为惊骇。如孙禄堂先生与形意拳某大宗师交手,该宗师盛名全国,尤善实战,某以全力袭来,孙先生以闪战劲将某击扑于地,某大宗师顿时萎缩一团。尽管孙先生手下留情,未伤某身,但某仍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神。待某缓过后,某对孙先生说:“刚才我看见不是你在打我,而是天神在打我。”又如张烈先生袭击孙存周先生,时张先生破式已入,以为要得手了,结果被存周先生就势用手指一按,令张先生当即倒地,精神丧失。张烈先生说:“那时整个人的精神全垮下来了。”由此可见,闪战劲在散手中是一种直接摧毁对手精神的劲,犹如闪电击人,是神、意、形三者的高度统一。
    闪战劲是高层次的劲意,内劲要达到感而遂通的水平才有可能,此外还要有动静合一的技能基础,才能在实战中得心应手。因此没有动静合一的能力,闪战劲也是难以发挥。那么,动静合一这种能力如何培养呢?这就要从动中求静的技术中逐步获得,逐步接近,最终由量变到质变。完成由动中求静到动静合一的飞跃。
    何谓动中求静?如何在运动中,甚至在高速运动中、在高强度对抗下完成沾化拿发?孙氏太极拳从技术体系上解决了这一武学难题,为此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孙氏太极拳不仅能以静制动,还能以动制动,更能以动制静。这是因为孙氏太极拳的技术特色之一就是能够提高习者的动静合一能力。其中孙氏三体式是培育这一能力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
    其它太极拳所以没有解决这一的问题,是因为其它太极拳的技术基础仅仅是建立在以静制动上,此外也没有相关的技术结构来培育动静合一的能力。所以其它太极拳难以在实战中做到动静合一。
    动静合一对身步法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知其要窍,自己是很难摸索出来的。没有动静合一的能力,闪战劲就难以自如运用。孙存周、孙振川、孙振岱皆善闪战劲。自孙存周先生去世后,高质量的闪战劲就再没有出现过。能动静合一,即为三制之基础。三制者:以静制动,以动制动,以动制静。这是孙氏武学的独到之处。以静制动,要练出轴劲才有可能。以动制动,要练出面劲才有可能。以动制静,非要练出球劲而不可。虚无的神意与浑圆的气势只有建立在高度精密的运作技术基础上,才能发生技击效用。孙氏拳学将此二者都研究到极致并完美地结合为一体,故能在武学中独树一帜,绝顶临风。因此孙门拳学往往被人所误解,只见具体技术要求者,以为孙学偏重形式,只见中和无为之意者,以为孙学空泛无实。其实皆是读者自己看不完全孙学之真意。常有自称学富九车者,自以为天下之理无所不通,谈拳时指点江山。一旦问其拳式之作用,无不茫然莫解或牵强附会或隔靴搔痒。当今大侃无形无意者众,大侃中外武艺融会贯通者众,而知拳式中之真意者少之又少,甚至以为无此必要。所以,当今的传统武术大多早失其真了。所谓“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这只是练出轴劲进境时的经验和感受。所谓站住中定往开里打、由脊椎发力等,都是这一进境时的感受。虽然练出轴劲并能熟练运用也并非易事,但这还是初级的功夫。而面劲就要更进一个层次,球劲则更难,这是一般拳术家难以体会到的进境。剑云大师晚年只是偶而两次找出球意,因家中来人频繁,每日接待劳神,未能巩固住。老师说同辈中练出球劲并能纯熟运用者,只有大师的二先兄孙存周先生和老师兄孙振川二人而已。当年在北海团城孙存周先生轻取大成拳拳宗王芗斋,即是以动制静的一个例子。能以动制静者(此静非呆静,而是静中生动之静),必能以静制动。而能以静制动者,未必能以动制静。动静之理深焉,但其入门之径,乃拳式所含之意与理。练习拳术若仅知桩意,不明拳式,则其终极境界也仅为轴劲进境,所谓以静制动,而不可能更上至以动制静。当然也有连桩意都不明白者,只有靠练习力气与招法。练习力气与招法的拳术多属古典拳术。这类靠力气与招数对敌者争胜者,市井俗艺。虽也有闪展腾挪之动,然而此之动与上言之动,实有天壤之别,二者非同义耳。认识、实践与要窍三个方面都没有达到,就不可能达到动静合一的境界。即使在孙老先生的那个时代,也没有几人到达这个境界。据载孙禄堂先生自己完全达到动静合一的境界,而且已臻出神入化、从容中道之境。此外完全达到动静合一境界的只有八卦门的张玉魁先生和孙门的孙存周先生。另外孙振川先生也近于此境。这种境界确实是代不数人。一般的人能在桩步中达到无处不太极,无点不发人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在高速移动中则无法达到。

    [page]


    动静合一,即运动时仍能保持静止时的劲意状态。孙老先生在《八卦拳学》第22章中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动静合一状态进行了生动描述。读者可参阅之。
    获得动静合一的充要条件:1、身知孙氏三拳式中的意与理。2、内修达到练神还虚之境。作为动静合一的一般标准是静止状态下的自主平衡与运动状态下的自主平衡其自由度是相同的。动静合一共分四个进境。作为最初的进境,需要有以下六项技术:1、单重轴意。2、架劲。3、临界面滚动。4、鸡腿力。5、行进中的起落开合一气贯串与开脉的合一。6、蓄神。要做到动静合一,必须同时兼备上述六项技能。其它太极拳中有:轴意(虽有体现,但不精确)、架劲、蓄神、行进中的起落开合一气贯串(虽有形式但不准确)。但不具有:临界面、鸡腿力。某些分支的形意、八卦中有:轴意、架劲、鸡腿力、行进中的起落开合,但不具有临界面、蓄神、开脉。永春拳其静止时的劲意就不一样。 动静合一就更谈不上了。
    少林拳系的某些支派中也有临界面、鸡腿力、单重意轴、起钻落翻。但无架劲、开脉、蓄神等技术。某些道家功法里有开脉、起钻落翻、蓄神,但无架劲、临界面、单重意轴、鸡腿力等。因此在动静合一方面都难以成功。
    中轴有形(身)轴、意(重)轴之分,此二轴的协同作用产生中轴劲。形、意二者由二而一再由一而二,才能真入形意之理。由二而一,是静中之动的功夫。由一而二,则上至动中之静。其它太极拳虽也讲动中求静,但是多指表像状态和主观之层次,而未涉及到形与意之间相合相离的实质。故总是给人以隔靴搔痒的感觉。形轴主身法,意轴主重力作用线。中轴劲的重要作用其一是纯化架劲,是构筑架劲的重要参照。其二是在此基础上构筑鞭、架二劲的合一。轴劲的技术在其它太极拳中也有,但不精确。意轴不固,接手则糜,发力则散。形轴不真,接手则僵,发力则拙。形轴主柔,意轴主刚。练习意轴,首先是通过无极式。所谓对意轴掌握不精确主要指两脚分开重心位于两脚间中点的站立方法而言,两脚分开的越大,运用意轴的能力就越低。意轴的锻炼是由细变粗,不是指外形,而是指自身稳固的能力。意轴由细变粗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由丝线充实为身轴,再由身轴充实为身柱。两脚分立则难以锻炼意轴,无法解决意轴由细变粗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细与粗都是无形的,是用来形容意轴自身稳固的能力。孙老先生对武学发展的划时代的贡献是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将许多被其它人认为是不可融合的技术变为融合一体的技术。这是由于孙老先生深刻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孙老先生真正切实地从认知与实践上把握了一切事物的本质——道。这一点陈微明先生早有记载。所以,孙老先生的拳与道合绝非仅仅是形而上的一种理念,而是具有实际内容的可以参证的修身实学。意轴是动中求静的起点,是把握运用自身基本结构和重力线的能力。这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实际能力。这种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劲力的质量和能否进入到动静合一。也是无极式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意轴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想象,那么是什么能力呢?是在动静的临界状态下求得稳定的能力。其特点是尽量接近单点接地,为今后真正做到单点接地打下基础。孙氏拳将此称为沙地立杆。意轴这个概念是从孙氏拳的锻炼要求中总结出来的概念。其它的太极拳都是多点接地。单点着地与多点着地的稳定机制是不同的,因此将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和能力。所以,锻炼意轴是求得动中求静的最基础的功夫。孙氏拳的无极式是两脚脚跟并拢,两脚分开成九十度。不仅练习身正,而且锻炼意轴,更是动中求静的起点功夫。这是孙氏太极拳与其它太极拳的区别之一。有人认为站无极式时重心落在足跟有危害性。对此我从没有体会到,我的老师练此式八十年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我的师兄弟中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此外,有人认为练无极式时重心落在足跟与运动中迈步如猫行相矛盾。对此我也没有这种体会。比如孙氏太极拳的云手就是脚掌先着地随后过渡到足跟。一般的讲,孙氏太极拳向前迈步时,前足足跟先着地,向后退步时,后足脚尖先着地。核心是滚动技术。这与站无极式时的重心落在足跟毫无矛盾之处。站无极式时重心落在足跟处是为了在临界状态下求中正、稳静,动中求静是求得彻底松净的入手方法。也有人认为站无极式重心落在足跟处,将会震动脑部。其实即使是形意拳的进步劈拳也不是用足跟往下跺。而是通过由足跟到脚掌的滚动完成落地。因此也就不存在震动脑部的问题。脚在落地时的状态与太极拳是一致的。孙氏八卦拳也是如此,都是练就落地滚动技术。
    还有一些人认为站无极式重心落在足跟处不利于放松。这是由于一些人不明白拳术中放松的含义。拳术中的放松都是在规矩中的放松,矩中求松,动中求静,才是在拳术中追求的松静。只有找到临界才能真正体会到如何求松静,也才可能去追求彻底的松静。其实只有在高速紧张状态下才能真正去体会如何做到形松意静。比如形意拳同样是松静着打。但是练习孙氏三体式,开始时很多人在临界状态下松静不下来,问题出在不知其中呼吸开合起落的关窍,所以在临界状态下出现周身紧张气往上浮的现象,其实这种状态本是求得松静的时机,但需要知道呼吸开合起落的关窍。开脉有另外的要窍,不是可以猜测的。在此不赘。
    由上可知孙氏太极拳是对传统各派太极拳的全面扬弃、超越与升华,其技能特点已构成一个全新的拳学体系。本文仅是拾遗一、二,管窥一斑而已。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