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志 博学 修身 报国》——博学篇之二

 奔★跑 2011-04-30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译注】不学习无从扩展自己的才华,没有志向无从使学业有成。

【评述】诸葛亮对他儿子的教诲,是从切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王嘉《拾遗记》卷六

【译注】人如果好学,即使是死了还活在人们心中;不学习的人,尽管还活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评述】王嘉是东晋的小说家。他的《拾遗记》记载了上古至东晋的神话、传说,多为正史所不载。据王嘉说,这句话是东汉学者任末的临终遗言。任末十四岁起就离家远出求学,他的座右铭是:“人而不学,则何以成?”任末学习兴趣广泛,看书有收获时顺便就记在自己的衣服上,他所住的房子的墙上、柱子上、园子里的树木上,也都写满了他读书一时即兴记下的心得体会。因此,远远近近推崇任末学问的人,都跑到他家中来抄写他的笔记。人们还给任家起了一个名字:“经苑”(写满经书的花园)。任末去世后,来抄书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说明了他的遗言可还真是应验了!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译注】认真学习,以便积累自己的知识,明辨事理,以便丰富自己的才华。

宝:宝物,这里指知识。酌:斟酌,有考虑、思辨的意思。

【评述】刘勰是南朝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心雕龙》堪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集大成之作。《神思》主要探讨文学作品的构思问题,刘勰主张,好的作家应不断学习积累知识,他的才华就能日渐丰富。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译注】没有看遍天下之书,就不能胡乱地信口雌黄。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再写。

妄:胡乱。

【评述】颜之推是北齐文学家。他的《颜氏家训》是为了以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而作。颜之推根据个人读书经验告诫子弟,不要在读书太少的情况下随随便便发表意见,实际上就是强调博学。



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译注】学习就像种树一样,春天赏玩它们的花叶,秋天收获它们的果实。谈论道理,书写文章,就像是春天的花叶,修养身心,改善道行,就像是秋天的果实。

【评述】颜之推在这里以春华秋实来比喻学习的全过程,说道理写文章,在学习中固然是必要的,但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升华每个学习者的精神世界,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讲的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谚云:“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译注】俗话说:“积累千万财富,不如有一门小小的技艺在身。”

技艺中容易学习而又可宝贵的,没有哪个比得上读书的了。

伎:通“技”,技艺。

【评述】早在西汉就有一句民谣:“遗子黄金满藏,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颜之推的这段话,显然是从汉代民谣中得到启发而说的。不可否认,颜之推在这里多少流露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不健康成分,但他对子弟教育不敢掉以轻心,告诫他们与其积攒财富,不如多多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掌握一门技艺就足以安身立命了。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学家与政治家,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也算难能可贵了。起码,他比起后世那些溺爱儿孙,只想在物质上满足儿孙的人来说,要高明得多。



学若牛毛,成如麟角。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

【译注】学习者如牛毛一样多,学成者如凤毛麟角一样罕见。

麟角:麒麟的角。麒麟是传说中象征祥瑞的一种动物,十分罕见。因此人们把难以见到的东西叫凤毛麟角。

【评述】晋代葛洪的《抱朴子·极言》中有“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之语,颜之推显然是从中受到某种启发,他把葛洪的原话改动一下,来说明学习成功者的难得,以此来激励晚辈努力攻读。后来,“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就成了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屡屡出现于古书之中。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刘知几《史通·叙事》

【译注】读书时在文字中看到一件事,要懂得在文字之外去举一反三。

隅:角落。

【评述】刘知几是唐代史学家。《史通》是他数十年钻研史学的结晶,也是我国最早的史学理论著作。刘知几认为,读史书时不仅要搞通字句,而且应该从字里行间去读出作者没有直接讲出来的意思。虽然他谈的是阅读史书的方法,但他所主张的善于提出疑问、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对后来求学的人来说,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孔子曾说过,他教学生时,学生如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就是说,学生在听了老师的教导后不能举一反三,他就不教了。刘知几的主张,可以说是对孔子主张的继承和发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译注】读书读穿了万卷,动笔写文章时自然就如有神助。

【评述】杜甫是唐代诗人。这是他根据自己读书写诗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

【译注】读书担忧读得不多,思考书中的涵义担忧想不明白。担忧有自满情绪不再学习,学成之后又担忧不去实行。

【评述】韩愈把自己的读书、实践的经验用诗的形式写出来,颇为别具一格。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译注】学业精通在于勤奋而它的荒废由于嬉戏,德行养成在于思考而毁于随波逐流。

嬉:嬉戏。随:追随,指随波逐流,随声附和,不加思考。

【评述】《进学解》是韩愈担任国子博士(当时最高学府太学的老师)时写的,是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自我解嘲式的文章,有许多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内容。但这两句话确实是经验之谈,也是规律之谈。



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

——韩愈《争臣论》

【译注】学问广而见识多,不希求自己出名。

【评述】韩愈发动古文运动,从思想到文字都倡导向秦汉学习。这句话就是孔子说过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意思,韩愈赞同孔子提出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主张。



童心便有读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

——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

从童年起心中就有读书的癖好,手指上现在还留下了当年握笔的痕迹。

【评述】刘禹锡的这两句诗语带夸张。不过,如果不是早年就开始勤学,他又怎么能成为名震一时的大诗人呢?



人不读书,其犹夜行;二毛之叟,不如白面书生。

——段成式《酉阳杂俎》

【译注】人如果不读书,就好像夜里走路;头发斑白的老头子,不如白面书生。

二毛:人老后头发斑白的样子。

【评述】段成式是唐代晚期的文学家、小说家。他出身于世家大族中,其家藏书甚多,博览强记。他的《酉阳杂俎》是中国小说史上著名的杂俎类小说,虽多神佛迷信之说,但也有一些较好的传说故事,保存了一些逸文秘籍,多为后人所征引。段成式在此强调的,是读书的重要性。



学古不泥古。

——刘眗《旧唐书·孙思邈传》

【译注】学习古法不拘泥于古法。

泥:拘泥。

【评述】孙思邈是唐代医学家。小时候因病学医,博览经史百家,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总结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他主张医生学习古法却不能拘泥于古法,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是适合的。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林逋《省心录》

【译注】不自满的人会受益,不自以为是的人会博闻。

【评述】林逋是北宋诗人。他虽然“梅妻鹤子”,潇洒得很,但骨子里还是个传统文人,在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上仍然强调博闻谦虚。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注】知道自己不足的人好学,羞于下问的人自满。

【评述】虚心与自满是一组相反的概念,判断一个人究竟是虚心还是自满,只须看看他是否好学,是否不耻下问就行了,林逋提出的这个标准应该说十分准确。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欧阳修《赐翰林学士吴奎乞知青州不允诏》

【译注】努力学习广泛阅览,就足以博古通今。

强:尽力,竭力。

【评述】欧阳修能成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他的博学广取,是有极大关系的。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

——欧阳修《易或问三首》

【译注】学习时得到宏大知识的人,就可以兼有那些细微的知识;没有那些专门挑小东西学习的人,能达到宏大知识结构的目标的。

【评述】欧阳修在这里讲的,是如何选择学习目标的问题,我们不妨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高一些,定大一些,这样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开卷有益。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译注】只要打开书卷就一定会有收益。

【评述】王辟之是北宋文学家、小说家。《渑水燕谈录》是北宋著名的笔记小说集。“开卷有益”四字虽然简单,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司马光《答孔文仲司户书》

【译注】求学者贵于实践自己的所学,不贵于知道了就算数的态度。

【评述】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这里说的是“知行合一”的问题,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中一直强调的问题。他在“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强调实践第一,这是正确的。但还语而不详。“知”与“行”实际上是不可割裂的,是互为因果,不断深化的。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就显得更为辩证和融通了。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张载《经学理窟·义理》

【译注】读书在别人没有提出疑问的地方提出疑问,学业才是有所长进了。

【评述】张载是北宋理学家,“关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读书要关于提出疑问才能在学业上有所长进,这无疑是正确的。孟子早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胡适先生也说过:“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往来书信选》),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篇》

【译注】学习可贵的是内心有所感悟,因循守旧不会有成效。

功:成绩,功效。

【评述】北宋是中国学术思想发生大变革的时代,作为理学家的张载所说的,不外是他对于儒学思想体系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但对学习来说,也具有一般性的意义。



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

——王安石《书洪范传后》

【译注】请问求教不急迫,那么他听取意见就不会专心;思考不深刻,那么他学到的知识就不会牢固。

【评述】《洪范传》是王安石对《尚书》中的《洪范》篇所作的阐释。《书洪范传后》是王安石对自己所作《洪范传》写的跋语。王安石不满于当时研究儒家经典的章句之学,他针对当时学界不善于提出问题,不善于思考的情况说了这段话,说明了多问、多思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王安石《赠外孙》

【译注】小时候放任他爱梨子栗子,长大成人了就该读五车经书啦。

从(zòng):放纵,放任。五车:形容书之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现在的成语“学富五车”就源于《庄子》。

【评述】王安石喜爱孙子,这是人之常情。但王安石对孙子的放任仅限于儿时,甚至当孙子还没有长大成人时,他已经为孙子提出了将来读书的任务了。可以说,这才是对晚辈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译注】如果学习不专一,学到的知识就不精深,没有精深的知识就没有才能。

【评述】苏轼认为,一个人的才能与他学业的专精有极大关系,这一点对我们有很大启发。苏轼本人是一个通才,否则他就不可能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上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了。可偏偏是这个通才,却大讲知识的专一,这恰恰说明一个人在学习时可以有广泛的兴趣,但是,只有在最适合他本人条件的某个领域中,他才可能超越前人。如果仅仅满足于做一个“通才”,那么,很可能他将无所不知,遇到什么都可以高谈阔论一通;但要做一件具体工作时,他又会一无所能,束手无策,这就和教育的初衷相反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杂说·送张琥》

【译注】广博地阅读而简要地选取,丰厚地积累而少少地发表意见。

约:简明,简要。

【评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现在成了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成语。前一个强调的是学习要懂得思考,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放开眼光,自己来拿”;后一个强调的是研究要耐得住寂寞,要有真知灼见,万万不可哗众取宠。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送安悖秀才失解西归》

【译注】旧书不应该厌倦于多次阅读,熟读深思之后书的精髓你就自然知道啦。

【评述】苏轼的学习经验是读过的好书不厌百回读,反复琢磨,反复思考,多换几个角度去阅读和思考,那么,每读一次总会有新的发现,这可真是经验之谈。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晚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注】古人在学问上不遗余力,年青时的努力到晚年才成功。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觉得浅薄,极知书本知识要亲身去实践,才能体悟到其中的深层旨趣。

绝:极。躬:亲身,亲自。

【评述】陆游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不仅为祖国歌唱了一辈子,而且积极投身于抗金的实际斗争。所以他在诗中明确告诫儿子,要投身社会实践。他还根据自己写诗的体验告诉儿子:“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示子通》),两首诗的精神是一样的。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

【译注】读书要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评述】朱熹在这里说的是读书的方法,看书“眼到”是不成问题的,否则就会不知所云:“心到”则是边看边想,也容易理解:“口到”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古人看书讲究大声诵读,以现代心理学理论去解释,就是尽可能调动人的视觉、听觉,与他本人的心理活动密切配合,就会大大提高读书的效率。今天的读书人不妨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书之要》

【译注】读书应循序渐进,熟读时精密地思考。

【评述】这也是善读书者的经验之谈。



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朱熹《朱子语类》四十五

【译注】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还不在于他的博学多识,而在于他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用一样东西通贯起来。

却:还。

【评述】在南宋众多的理学家中,朱熹是以博学著称的。而他在这里却强调,圣人与众不同之处不在博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曾对学生讲过:“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提醒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宋人笔记把只读书却不善于思考和提炼的人戏称为“两脚书橱”,话虽然刻薄了一点,道理却是不错的。



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陆九渊《语录》

【译注】读书应切实地戒除慌忙的习惯,深入体会的功夫中兴趣悠长。

荒忙:慌忙。涵泳:本意是沉浸,引申为深入体会。兴味:兴趣。

【评述】陆九渊主张从容读书,反对慌慌张张地赶任务式的读书。

对从容不迫的读书之趣,陆九渊作了绘声绘色的形容,这实在是十分有趣。



至博而约于精,深思而敏于行。

——方孝孺《书签》

【译注】学习要广博而最后简要地掌握其精华,深入思考而后敏捷地付诸行动。

【评述】方孝孺是明初文学家、政治家,明代开国功臣宋濂的学生。“靖难之变”中拒绝朱棣起草继位诏书的命令,朱棣曾以”灭九族“相威胁,方孝孺仍不为所动,最后全家甚至包括学生都被惨杀。如果说,方孝孺对学习应“由博返约”的说明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么,他以付出鲜血与生命为代价的“敏于行”,就值得后人肃然起敬了!



为学大病在好名。

——王守仁《传习录》

【译注】治学最大的弊病是喜好名声名气。

【评述】王守仁的这一告诫的确振聋发聩。一个人,如果为了个人的名气、名声去学习,不可能真正学好。即使学成了,他对国家、社会和人民也不会有大的帮助,因为他带着太多的个人功利目的了。



好学穷理,老而弥笃。

——《明史·杨慎传》

【译注】好学而穷尽万物之理,到老了反而更加坚定了。

【评述】《明史》是清代官修的史书,为史学家张廷玉等撰。杨慎,明代文学家。明武宗正德年间考中状元,为官刚正不阿。嘉靖时“议大礼”案中因上书嘉靖,反对嘉靖追赠父母为帝后,被捕下狱,三十七岁刺配云南永昌。杨慎在流放地生活了三十四年,直至去世。在三十四年的流放生涯中,杨慎坚持学习和著述,坚持尽可能地为当地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做好事。因此《明史》用这两句话来称赞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画旨》

【译注】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评述】董其昌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中国传统文人一直强调:只有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游览名山大川,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写出好文章。不过,是董其昌第一个用这么精炼准确的八个字,概括出传统文人的精神追求,为此,我们应该感谢他。



君子之贵才学,以成身也,非以矜己也;以济世也,非以夸人也。

——吕坤《呻吟语·问学》

【译注】君子重视才学,是用来成就自身的德性,不是拿来炫耀自己;是用来济助世人,不是拿来向别人夸耀。

贵:崇尚、重视。矜:炫耀。

【评述】吕坤这段话的意思仍是“古之学者为己”,但他比前人又有所发展。吕坤不仅强调了学业对自我完善的意义,而且提出读书是为了增长才干,以便济助世人,为社会为他人服务,这就更具现代意识了。



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

——鹿善继《四书说约》

【译注】读书人要读有字的书,还要懂得没有字的道理。

却:还。识:懂得,知道。

【评述】鹿善继是明代诗文家、学者。曾参与筹划晚明抗清战争。清兵入关后,坚守故乡县城,城破遇害。中国有所谓“文以载道”之说,认为文字是大道的载体,注目关心的是读书求道。鹿善继却提醒人们,书固然要读,但道理是存在于万物万事之中的,我们更应该关注日常之理,不能成为只懂读书的书呆子。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朱舜水《答野节问》

【译注】三天不读书,嘴巴就生了;三天不弹琴,手就生了。

【评述】朱舜水,朱之瑜,“舜水”是他的别号。明末学者,诗文家,爱国英雄。清灭明后,朱之瑜到日本借兵复明不成,就留在日本讲学,在日本有较高的威望,对中目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他死在日本,遗命在墓碑上刻“故明人朱之瑜墓”。朱舜水在这里讲的是他的切身体验,读书,成了他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日知录》七

【译注】人的治学,不可以自我贬抑,又不可以自高自大。

【评述】顾炎武在抗清斗争失败后,远离故乡,游走于大河上下,专心于学术研究。顾炎武一生著作非常丰富,但最称得上精心之作的,是他花了三十多年不断修改补充的《日知录》。《日知录》表面上看只是一本治学笔记,篇幅也不算很大,不像有的人的著作引据浩繁,但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学有本源,博赡而能通贯”的高度评价。顾炎武在这里就是根据自己的学习与撰述经验告诉后人,做学问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么样的。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译注】我所说的圣人之道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一是广泛博览文献资料,二是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

愚:自称谦词,即“我”。

【评述】顾炎武这两句话中,“博学于文”是人们早巳反复强调过的了:“行己有耻”则有着强烈的时代针对性,强调读书人应有道德底线,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讲的是孔孟程朱、伦理道德,做的是为虎作伥、出卖灵魂以追求功名利禄的勾当。如果更深一层讲,顾炎武的八个字更是对明代后期不切实用、脱离实际的学风的反思和批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八个字开启了清初“经世致用”的学风。

我们今天理解顾炎武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就要做到认真学习,积极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志存高远,将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顾炎武《与人书》

【译注】君子的学习,到死才会停止。

【评述】这是顾炎武的夫子自道,他真的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研究经史,深造自得。尝集陶弘景、皇甫谧语题其柱云:“一物不知,以为深耻。

遭人而问,少有暇日。“其立志如此。

——《清史稿·阎若璩传》

【译注】(阎若璩)研究经书和史书,有很深的造诣和独特的理解。他曾经把南朝梁朝的思想家陶弘景、西晋学者皇甫谧讲过的话题写在自家房子的柱子上:“一件事物不知道,就深以为耻;遇到人就问,很少有空闲的日子。”他立下的志向就是这样。

造:到,这里指造诣。遭:遇上。

【评述】《清史稿》为近人赵尔巽主编,凡536卷。阎若璩是清初考据学家。他小时候口吃性钝,后来完全靠苦读而自学成才。阎若璩研究《古文尚书》二十余年,根据确凿的材料和缜密的考证,推断出该书是一部伪书,解决了困扰学术界一千多年的一大疑案,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推崇。阎若璩能够做出这么大的成绩,当然与他长期的认真学习钻研、善于思考分析是分不开的。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下》

【译注】学习必须要有个人的心得,学业一定要以专门精通为贵。

【评述】章学诚是清代中叶的史学家、文学家。他虽然考中进士,却毕生无意官场,而是专心于撰述。章学诚最重要的史学著作是前后写了三十年的《文史通义》,另外还有《校雠通义》、《方志例略》等著作。章学诚充满独立思考精神,其倡言立说,多前人所未发。因此他特别倡导读书要有个人心得,不能人云亦云;学业要专门精通,不能一知半解。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者还是有启发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杜文澜辑《古谣谚》

【译注】书到用的时候才遗憾自己读得太少,事情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是不知道它的艰难的。

恨:遗憾。

【评述】杜文澜是清朝中后期人。他编写的《古谣谚》引古书八百六十多种,辑得先秦至明代的民间谣谚三千三百多条,还逐条引述本事,注明出处,遇有疑难还加以考辨,是一本较好的书。这一条说的是读书宜多宜广,以后在运用时就不会捉襟见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