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道

 昀嫒 2011-04-30

《茶道》 2006年第1期     本文字数:1748

有人说,茶是造物者赐给中华民族的。的确,中华民族从发现茶到认识茶,从认识茶到利用茶,再到完善茶、发展茶,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内涵深遂,人文丰富,堪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民族史诗。
  中国人对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人类利用茶叶的最早记录。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医合一的历史时代,荼类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药用功能逐渐为人们所发现。巴蜀地区,向为疾疫多发的“烟瘴”之地。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气,解热毒。久服成习,茶药用之旨逐渐隐没,于是成了一种日常饮料。
  在中国,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两汉三国时期,文人、官宦之家已兴饮茶之习。汉人王褒所写《僮约》记载了一个饮茶、买茶的故事,说明在西汉时就已经开始并出现了以茶作为商品的交易。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分别从药物和文字语言角度谈到茶。《华阳国志》则是巴蜀出贡茶的较早文录,茶作为贡品,进入内府之后,皇室又每每作为赏赐品,分发诸勋戚属臣。这说明,在西汉时,饮茶之事,在黄河流域首先在宫廷和贵族阶层流布开来。西汉贵族饮茶已成时尚,东汉则更普遍些,到三国时,宫廷饮茶更经常了。《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载:吴主孙皓常与大臣宴,不管你会不会饮酒,都要灌你七大升。韦曜自幼好学能文,但不善酒,孙皓暗地赐以茶水,用以代酒。以文人、政治家的视角来看待茶,喝起来自然别有滋味,这就为茶走向文化领域打下了基础。
  两晋南北朝时期,陆纳、桓温以茶代酒的行为使饮茶除了提神解渴外,开始产生社会功用,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至此,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纷呈百出。因为茶可竟日长饮而使头脑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所以,当时许多玄学家、清谈家把饮茶当作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来对待。
  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教联系起来。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静入定的必备之秀物。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经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唐:陆羽《茶经》开茶艺类茶道先河
  唐代是中国茶道文化形成期,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里程碑的时期。中国茶道文化的形成,以陆羽著《茶经》为标志,民间称陆羽为“茶神”、“茶圣”、“茶仙”。其《茶经》一出,成为世界第一部茶道、茶业专著,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此时,中国茶文化的基本轮廓方成定局。《茶经》是一种独出心裁的文化创造,它把精神与物质融为一体,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仅从茶文化学角度讲,陆羽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化领域。《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等一套中国茶艺。《茶经》也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释、道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精神,搭构了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框架,为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代,我国茶的生产进一步扩大,饮茶之风盛行南北,同时进一步传到边疆各地。正如《封氏闻见记》所说,中原地区的自邹、齐、沧、隶以至京师,无不卖茶、饮茶。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茶作为重要陪嫁品传入西藏,自此藏民饮茶便成为时尚,甚至达到了“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现代藏民用以待客的奶茶,便来源于此。自唐以来,中国茶种和茶艺相继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致使日本的制茶烹茶的方法完全模仿中国,连茶事中的游戏也不例外。
  唐代还形成了中国最早的茶道形式——煎茶道,分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它鼎盛于唐代中晚期,经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历时约五百年。陆羽是唐代煎茶法的创始人,他的《茶经》讲述的是煎茶法的制作过程。唐代的制茶烹茶技艺成熟,饮茶修道的思想初步确立,并开始注重环境和礼仪。之后,斐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温诞筠的《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都推动了唐代的煎茶道日益成熟。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至乾元元年,蒙古的驱马市茶,开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宋:风雅类茶道将中国茶道推向顶峰
  宋辽金时期,是中国茶文化承上启下的时代,如果说唐代茶文化更重于精神实质,宋人则把这种精神进一步贯穿于社会各阶层日常生活和礼仪之中。宋代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所谓点茶,就是饮茶前先将团茶饼茶捣成粉末状,注入沸水,用竹刷搅均后饮用。从这时起人们开始注重茶叶原有的色香味,不再往里加调味品。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详细介绍了茶的烹制和各种茶器的使用,从而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尽述了从种茶到制茶的全部过程与技巧,使点茶道于北宋末期更加趋于成熟。除了点茶法,宋代还流行“斗茶”,又称“茗战”,是以评定沏茶品茶的优劣为标准的一种竞赛活动,最早是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后在民间普及开来,宋人们喜爱茶,热衷于参加各种茶事活动,通过品茶论茶斗茶来对追求博学幽雅、韵高致静的品质。在宋徽宗时,百业由萧条转为繁荣,国内安定,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升平景象,布衣百姓、缙士富绅得益于安定的社会环境,纷纷从事茗饮,作为风雅与时尚,作熏陶自身道德情操与文化艺术修养的一种途径与手段。赵佶、朱权虽贵为帝王,仍亲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继承了唐代的品茶修道的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将中国茶道推向了顶峰。宋代的茶政十分严厉,于成都、秦州各置榷茶、买马司。其后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嘉泰三年复分为两司。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虽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从文化上却对品茶煮茗之事兴趣不大;另一方面,汉族文化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茶事表现自已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
  
  明清:从朱权茶道到泡茶品饮之风
  明末清初,精细的茶文化渐次出现。明初的朱权在《茶谱》中明确表达了自成一家的茶道思想:饮茶并非只浅尝于茶本身,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表达志向和修身养性的方式。朱权对废除团茶后新的品饮方式进行了探索,改革了传统的品饮方法和茶具,提倡从简行事,开清饮风气之先,为后世立生一整套简便新颖的烹饮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品饮艺术,后经盛、顾元庆等人的多次改进,形成了一套简便新颖的叶茶烹饮方式,茶的饮法逐渐变成如今直接用沸水冲泡的形式,即泡茶道。泡茶道酝酿于元朝至明朝前期,正式形成于十六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明末清初,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叶茶,烹茶方法也由原先的煎煮法逐渐改为冲泡,茶风流传至今。十六世纪末的明朝后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有《茶疏》,共同奠定了泡茶道基础;后冯可宾写《芥茶笺》,清人冒襄撰《芥茶汇钞》等论著,对泡茶道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发展和完善。到了明代,不仅恢复了元代取消的宋朝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 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只换茶120斤,平均每匹马换不到40斤茶叶。

到了清代,由于明代后期饮茶活动的简明化及满族文化的影响与交融,加上清代茶叶外贸和内需的扩大,清代重视茶产地与茶品味的影响,表现为一是小壶泡法:茶叶、茶具、水的精美和讲究;二在饮茶文化上多重视品茗赏景的心境怡悦上。清代茶艺活动趋向于品茶活动,注重各种现成事物的优美享受。清代的茶政执行松弛,私茶多,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到雍正帝胤祯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停止。茶马交易实施将近700年。

  明清茶人对茶道的贡献还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三种形式;并为茶道茶艺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代前中期,衰于近代,复兴于二十世纪后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