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有茶道吗?

 龙叔 2020-05-05
        这些年,随着国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活跃,茶文化逐渐成了一个热点。因此,很多“好事之徒”开始对茶在中国的演化历史寻根溯源,然后欣喜地发现,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虽然有印度的二元说,但是中国作为茶叶大国,其历史形象倒也深厚得难以撼动,毕竟一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由东向西运送的货物中,主要是瓷器,丝绸和茶叶。

        现在的人在喝茶之余,总喜欢把茶与文化、思想,以及宗教联系在一起,以增加茶的深度和广度,丰富自己的谈资。这样一来,茶道的概念就显得十分好用顺手。然而,中国有没有茶道,却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首先,茶文化中有三种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技、艺和道。

        技,指手工操作,经过不断地练习就可以熟练,之后熟能生巧,技巧和手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普通人经过磨练大都可以掌握。就像我们制茶泡茶的功夫一样,反复的次数多了,自然成了熟手。技的价值在于用。

        艺,是经过美化和包装的表演,通过典雅优美的器物和人的参与,带来感观上的美的享受。我们看到的那些容颜姣好,动作如舞蹈一般的茶艺师的表演,就属于茶艺的范畴。艺的价值在于赏。

        道,则完全超越了技和艺的表象,将关注点放在超越物质的精神层面,讲究对外物的思考和对内心的修炼。道的修行可以借助一种外物,或者说是以某一种外物做表相,比如寺院的僧人饮茶,就是禅茶一味的参禅悟道的功课。在这里,茶只是载体和手段,道才是真正的目标。茶道探讨的是茶在与人的深度交流中给人带来的影响,是在探索人类观察世界的另一种视角。茶道重点的不是茶,而是人。茶道关注的是人心,是如何安放我们的心。道的价值在于悟。很显然,茶道的层次远在茶技与茶艺之上。

        有人说,中国没有茶道,因为中国在近代没有茶道这个提法。倒是东瀛日本,从唐代将中国茶以及茶文化引入日本后,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茶道系统,并且著称于世。所以,说到茶道,大众的认知都是日本茶道。

        对此,有些国人不服气,硬要找理由夺回中国茶的面子。他们追寻史料,引经据典,提出茶道的根在中国。理由大致有这几种:

        茶、茶文化及诸多广博深厚的中国文化日本人从中国学去的。既然是学去的,那么之后的诸多繁衍也必应追朔回中国。

        唐人陆羽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学经典《茶经》,奠定了茶学的基础,是中国茶文化的开山之作。陆羽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中国茶圣,陆羽的思想也是日本茶道的源头。

        茶道二字,是中国唐代诗僧皎然首先提出的。他写过一首诗,名字叫《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其中最后两句是,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这也是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将茶与道两个字用在一起。茶道的命名权在中国人,所以茶道也应是中国的。

        另外,日本茶道中,深刻地融入了禅宗的思想。而禅宗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一花五叶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之后才传入了日本。在日本建立第一座禅寺的荣西和尚,曾经两度到大宋学习禅法。也正是荣西将茶种从大宋带回日本种植,从而被称为日本的茶祖。荣西更将大宋禅院的饮茶礼仪引进日本,在寺庙中设立每日修行吃茶的风气,并亲自撰写茶书《吃茶养生记》,使得茶在日本盛行,成为之后的日本茶道产生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日本茶叶的引进,种植,饮茶礼仪都是从中国学来的,日本茶道的精神基础禅宗也是从中国传去的,那么最后所形成的日本茶道自然也脱不了中国的影子。所以,即便茶道在日本,也要算是我们的徒子徒孙了。

        这样说自然没有错,但是未免有些牵强,不够客观,也不够自信。

        “创造”这件事,不在于你用了哪些原料,而在于经过你的独特的思考和神奇的组合,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事物,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和进步。中国人不能躺在祖宗的功绩中继续扮演阿Q。要承认不足,承认落后,承认不够努力,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努力和优秀,即便这优秀是建立在我们铺就的基石上的。

        由此想到,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火器却被西方人发扬得出神入化。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后人要有本事,下够功夫才能接住。日本人有这个本事,不仅能拿来,还能发扬,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好东西一直继承下来。

        就好比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在他死后,他的后代一直沿袭着他的事业,将他的思想传承至今,历经五百多年,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对于爱茶学茶的人,有很多关于茶的著作需要研读和学习。其中有三本是必读的经典。第一本,就是茶圣陆羽的《茶经》,创作于公园780年的唐代。第二本是日本荣西和尚写的《吃茶养生记》,创作于公元1211年。第三本是美国作家威廉乌克斯撰写的《茶叶全书》,完成于1935年。如果在这三本书之外,再要加上一本的话,那么就非留美日本美术家、思想家岗仓天心撰写的惊世之做《茶之书》莫属了。《茶之书》出版于1906年,它让西方认识到了日本茶道的美学与思想,并让西方通过茶道对东方的精神观念产生了感动和尊敬,进而树立了茶道在世界上的地位。

        通过这四本深刻影响世界茶文化的著作,可以发现,陆羽代表的中国古人确实开创了茶道文化的先河,但是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却缺位了,三部后来的著作中两部都出自日本人之手。看来,日本人对于茶道文化的继承和研究,确实要比我们更深入。

        荣西和尚,千利休,岗仓天心,这些日本茶道的中不能被遗忘的人物,他们既有热情,也有信念,既有思想,也有执着。他们,以及他们的继承着们扛起了日本茶道这面大旗,并且一直让它在人类文明的浩渺烟波中夺目地飘扬。这实在是伴了不起的事情!

        而在中国,陆羽之后,茶叶还在种,茶还在做,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却鲜有在茶的精神层面有深入研究的大家,更不要说传承了。从现在一直回望到唐宋,这中间的茶道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国是断的,没有继承,更没有发扬。这一点,恐怕不承认也不行。痛心之于,强词夺理地为自己找理由,贬低别人的成绩,实在是不可取。应该痛定思痛,做些实实在在的弥补。我们这些普通的爱茶的人,至少应该多了解一些关于茶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的,日本的,都要学,这样才能不愧对祖先。

        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村田珠光曾经给他的大弟子古市播磨澄胤写过一封短信,称做《心之文》,其中有一段形容茶道理念的表述,最为掷地有声,原文是,“此道最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嫉妒能手,蔑视新手,最最违道。须请教于上者,提携于下者。”

        由此看来,日本茶道还真是传承了中国茶道先祖的思想精髓,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跟人家学习,而不是无谓地争论茶道属于哪个国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