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的分期

 胡可涉 2011-05-01

春秋战国的分期

 
(一)分期的商榷

周自平王东迁洛邑,开始了历史上的东周时期;至赧王,为秦所灭,共历二十五君,五百一十五年(前770~前256)。东周灭亡后,原为周室诸侯而自东周前期即相互攻伐的七个强国,展开更剧烈的混战。这样又经过三十四年,才为其中之一的秦所统一(前221)。

所谓“春秋时代”,大致指东周的前半期,从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前722)起,至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止,凡二百四十二年。这个名词,来自《春秋》一书。这部书是鲁国的历史,据说是孔子删定的,其中所叙述的,便是这一段时间的事。

所谓“战国时代”,是指东周的后半期加上东周灭亡以后的三十四年,从周敬王四十年(前480)起,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也就是秦国统一的前一年止,凡二百五十九年。在这段时间中,列国战争的方式,较前有显著的改变,战争规模远较以前为大,战况也更加惨烈,因此称之为战国时代。

如果完全按照这种分法来分,东周初的将近五十年便没法安置。但历史分期的目的,不过为便利研究,自不必过分拘泥,所以东周初的四十八年,未尝不可划入春秋时代。而且这几十年的历史,与后来春秋时代的历史,其间并未曾发生过剧烈的变化,也没有分开的必要。至于以前481年作春秋时代的终点,倒是大体不错的。前5世纪的上半期,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剧变时期,春秋、战国两个时代也正好从这里分野。

另一分法,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这一年晋国大夫韩、赵、魏三家始受周命,列为诸侯,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开始被公开破坏。但从许多方面看,远在这一年以前,战国的局面便早已形成。就以三家分晋来说,事实上也在这一年前许久完成;三家的升为诸侯,只是周室承认既成的事实而已。所以这种分法,嫌太晚了些。[参看雷海宗《断代问题与中国历史的分期》(载“清华大学”《社会科学》二卷一期)]

(二)分期的必要

为什么东周必须分作春秋战国两个时代?因为这两个时代的历史,在若干方面有显然不同的地方,必须分别论述而不能混为一谈。现在列举几点,加以说明。

政治方面,春秋时代还大体维持着封建制度。当时周王室虽已衰微不堪,但诸侯中尚有打着“尊王攘夷”旗号的霸主。各国的内部,政权仍然操在贵族手中。若干诸侯国的大夫阶级,虽然强横,有的甚至与公室对立,但还没有取公室而代之的事发生。到战国便大不同,封建制度渐趋崩溃,王室不再为人所尊重,列国也发生强大氏室对公室的地位篡夺的事。新建的和旧有的国家,相率实行新的军国主义。国君们停止国内的分封,并积极扩军,以推行中央集权。国君的地位大为提高,但整个贵族阶级的权力却逐渐降低,他们已不能完全掌握政权。相反的,平民阶级日渐抬头,至于攀登政治舞台,形成所谓“布衣卿相”之局。

春秋时代的经济状态,大体仍以农业为主。土地为贵族所有,农赋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也有少数的工人和商人,但他们大都专为贵族服务。到战国时代,由于各国贵族阶级的日趋没落,土地渐渐转移到平民手中,赋税则流入国君的政府。工商业也成为自由职业,因而商人阶级兴起,产生了许多富可敌国的商贾,他们甚至能左右一国的政治。工商业的兴盛,无疑使国君政府的收入更为增加,对他们军国主义的扩展,自然大有帮助。

春秋时代盛行车战,国与国间的战争,战期大都不过一天,伤亡也很有限,俘虏可以赎回。当时条约还有它的约束力量,一个盟约尚可维持相当长久的和平。虽然小国经常被灭亡,但大国还没有被灭的,这证明国际间尚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到战国,战术方面有了重大改革,战争以步兵为主,有时更有骑兵加入,这使战争的空间大为扩展。而铁制兵器的普遍使用,其杀伤力也较前为大。此外战场上动员的兵力,也远较以前为多。例如春秋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出动的兵力,不过五万多人;但到战国末期的秦赵长平之战,赵国的士卒仅伤亡的便有四十五万。而阵地上所采用的筑垒战术,更使战争的时间大为延长。一场战争,往往非数十日不能解决。这时国际间已无所谓信义,条约已失去约束力,战争的主要目的便是灭亡敌国。前473年,吴灭于越,是东周以来大国被灭亡的第一个,也是战国式战争的首次出现。

从种族方面看,春秋时代“诸夏”的范围是相当狭小的,不但秦、楚、吴、越等国都被诸夏国家视为异类;即使诸夏地区中,也还有多种戎狄杂居着。到战国,内陆戎狄大都被诸夏国家征服或同化,使诸夏内部的种族日趋单纯,而边疆的国家如秦、楚、越等,也因长期吸收诸夏文化,渐而进入诸夏集团,使诸夏的范围扩大了不少,这范围又被称为“中国”。由于这类种族与文化方面的混合,使列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以及国际局势都起了变化,对学术思想也发生很大的影响。

在大部春秋时代,教育仍是贵族的专利品,平民并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因封建制度的破坏,从春秋末年起,学术便开始流入民间,第一位把贵族学术引入民间的伟大学者便是孔子。到战国,平民受教育的机会更多,对政治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加以各国君主延揽人才,因而学术思想大为昌盛。平民攀登政治舞台的捷径是游说,游说者各有一套政治理想和策略,用以劝说各国君主以猎取官位,这风气也自孔子开创,到战国而大盛。这一套套的政治学说,便是所谓的“百家之学”。
 
转载自“新浪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