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珍藏古代绘画·御龙神骏图集(二) 11、双骑图。韦偃;册页绢本设色;纵31厘米、横44.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韦偃,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居成都(今属四川)。銮子。擅山水、人物。张彦远论其画谓:“点簇鞍马人物,山水烟云,千变万态,山以墨斡,水以手擦,曲尽其妙,宛然如真。”传世作品有《百马图》,李公麟临本。此图表现两位骑手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景。据说为韦偃惟一传世真迹。画中构图、造型、用笔显示了作者的非凡才能和独特风格。 12、侍马图。佚名;屏风绢本设色;纵53.7厘米、横23.6厘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 1972年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木框紫绫边牧马屏风共八扇,每扇绘一鞍马和一侍马人,再现了不同毛色和动态的西域骏马形象。侍马人执鞭牵马,或恭候主人乘骑,或漫步草丛林间。画面造型生动,用线刚劲柔韧,设色浓重并加晕染,充分地表现出骏马骠肥肌健、骨力追风且温顺驯良的特征。盛唐时期鞍马题材的绘画甚为流行,但流传至今者罕见,故此画弥足珍贵。此选其中较为完整的一幅。 13、马球图(部分);佚名;壁画;纵180厘米、 横155厘米;陕西唐李贤墓。
![]() 《马球图》画在李贤墓墓道西壁,有二十多个骑马人物,场面十分宏大壮观。这里只选其中一人一骑,可以看到画面线条精炼,寥寥几笔便勾出夸张的人物动态以及马矫健飞奔的体态。马球一名波罗球,是古代一种体育运动,经唐太宗提倡,在贵族中广泛流传,在宫廷中相习成风。这是我国打马球最早的形象纪录,比传世唐人《打马球图》更为具体而生动。 14、出行图(部分);佚名;壁画;尺寸不详;山西太原王郭村娄散墓。
![]() 此壁画出土于山西太原王郭村娄敏墓。墓主娄壑叙,鲜卑人,北齐时官至大将军、太傅,谥恭武王,为北齐显贵。墓中绘于墓道东西两壁中层的出行图,是全墓壁画的精髓。图中描绘了各币人物和鞍马坐骑,场面宏大。画面构图紧凑,节奏明快,笔迹雄健,技巧娴熟,代表了北齐的绘画水平。壁画中的人物脸呈鹅召形,眉扬眼吊(丹凤眼),很有特色。人、马真实生动,动静结合既衬托出人物的威严,又增加了画面的变化与动势。 15、调马图。赵山品;卷绢本设色;纵29.5厘米、横49.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 这是一幅非常生动的作品。画面描绘一马夫牵马漫步。他头戴卷檐帽,身穿窄袖胡服,高鼻深目、满腮胡须,显然是位西域骑者。马取斜侧面,白地墨花、雄健强壮,大有跃跃欲行之状。全画以淡墨勾线,简劲古朴,微有波磔,马体的色墨渲染,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肌肉的起伏,看上去肥健而有体积感。 16、卓歇图。胡壤;长卷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2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 ![]() ![]() 胡壤,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公元十世纪,契丹族画家,定居范阳(今河北涿县)。画史说他擅画人物、鞍马,尤长于描绘契丹部落的游牧生活。此图描写的是契丹族的生活场景。“卓歇”为立帐休息的意思。此画刻画契丹可汗出猎歇息饮宴的情状。可汗着契丹服,他的妻子阏氏着汉装,均盘坐于地毯之上。男女侍从分列两侧,前面还有跪地进酒者、舞蹈者、献花者等。另有许多骑士或立或坐,等待着支起帐篷,马上的猎物也还未曾卸下。这一幅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很富于地方色彩和情趣。笔法古劲、精密,色彩沉着,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17、五马图。李公麟;长卷纸本墨笔全图;纵29.3厘米、横22.5厘米(日)私人藏。
![]() ![]() ![]() ![]()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舒城)人。熙宁三年进士,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后官至朝奉郎,好古博学,书画文章皆著名于时,绘画于道释、鞍马、人物均擅长,发展白描画法,行笔如行云流水,行止如意。 18、浴马图。 赵盂頫 卷绢本设色 纵28.5厘米 横15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宋宗室。元仁宗时,官至魏国公。其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遥追五代、北宋法度,开创了元代新画风。传世作品有《秋郊饮马图》《浴马图》《水村图》等。此图为工笔青绿设色画。绘骏马十四匹,分黑、白、灰、褐、花斑等诸色。体格雄健,神态各异。或立于水渚岸边,或饮水吃草,或卧立嘶鸣、昂首顾盼。圉人有冲洗马身者,有骑马临溪者,亦有恬适乘凉者,所有形象有动有静,疏密相杂,既不相扰,又互为照应,显示出画家构图功力之高深。此图是作者早、中年所作,是南宋画风和晋唐画风的合璧,如远水远坡渐渐虚去的水墨渲淡之法乃南宋风格;而圆转流畅、工细紧密的线描又似唐人手笔,是画家人物鞍马画中的精品。 19、人骑图。 赵孟頫;卷纸本设色;纵30厘米、横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此图为作者四十三岁时所作,代表了他早期人物鞍马风格。图中多用铁线描及游丝描绘出,细劲秀润,造型生动自然,体现出浓郁的唐代遗风。作者在此图中表现出对唐人画法的刻意追求和对古人精华的继承发扬。他曾经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殆欲尽去宋人笔墨。”而在自题中更写到:“此图不愧唐人”,说明他对自己这幅画艺术成就的肯定。 20、人马图(部分)。任仁发;卷绢本设色;纵29.2厘米、横136.8厘米 (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 元代尚古之风甚盛,这不仅表现在钱选、赵孟烦等典型的文人画家身上,还表现在任仁发身上。此卷所画人物,全为唐人装束。人马均用游丝描法,用笔工细圆劲,设色古雅明净,意态生动,不画背景,较多地保留了唐人遗法,为任氏人马画中的代表性精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