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技能教育-黄金宝册

 次元山海 2011-05-04

生活技能教育

一、什么是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Life skills)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所谓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的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积极的适应性行为能力。”这里所指的生活技能既不是指洗衣、做饭等生存能力,也不单单指测量体温、测量血压等操作技能。

“生活技能教育”最早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教育项目,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于1991年首先提出。在欧美一些国家实施后,取得较好成效。以后,生活技能教育的原理和方法逐步被学者广泛接受,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积极响应。目前,生活技能教育已被全球许多国家接受,并被认为是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背景资料

 

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不是以患病率和死亡率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是与他们的行为密切相关的。例如,吸烟、酗酒、电子游戏和网络成瘾、意外伤害、不安全性行为、自杀等,都直接或潜在地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首要病因,在各发达国家都是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亡原因,也是危害儿童健康,导致伤残和身体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这些行为被称为健康危险行为或问题行为。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发生率不断上升,1989~1992年青少年自杀发生率,法国20.1/10万,日本16.8/10万,澳大利亚16.4/10万,前西德15.6/10万荷兰12.8/10万,英格兰和威尔士12.0/10万,美国11.3/10万,中国10.0/10万,印度8.9/10。世界上每年三千万成年死亡病例中,五百万与吸烟有关。按目前的吸烟趋势,到2010年与吸烟有关的死亡人数将增加到一千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200万在中国。按照目前的吸烟趋势,世界上今天的少年儿童,大约三亿人最终死于吸烟。中国今天的儿童中,大约500万将死于吸烟。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间有密切联系,存在一种问题行为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其它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的产生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即心理—社会因素。因此,有效地干预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方法,就是通过提高社会能力,达到预防的目的。

20年代后期,美国的博特文博士提出用“生活技能训练”的方法来预防青少年吸烟。传统的预防青少年吸烟的方式,是由教师或同伴通过宣传吸烟的危害来劝阻学生吸烟,其理论基础是当学生了解了一定的烟草方面的知识及其危害之后,就会选择不吸烟。这种方法在提高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及端正其态度方面有显著效果,但对吸烟行为的干预或预防收效不明显。因此,博特文博士进行了新的尝试。他们从心理—社会角度入手,选择部分中学生,进行了10次生活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自我意象、决策、应对焦虑、交流技能以及有关烟草方面的知识。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在及烟的知识和心理—社会指标方面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而且选择吸烟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近二十年来,生活技能教育项目在欧美30多个国家广泛而迅速地开展。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纲领性文件《学校生活技能教育》,使生活技能教育走上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三、生活技能教育目的

1.儿童青少年获得知识(所知道的)。

2.改变态度(所感觉、所相信的)。

3.建立正确价值观(应做什么,怎样做)。

生活技能教育能把知识、态度、价值观、健康行为等动力因素有效地连接起来,在健康促进方面起积极作用。其基本模式是:在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以后,进行生活技能的训练,其行为得到强化或改变,因此产生积极健康的行为,从而达到:

1.增强积极、健康的行为

2.改变消极、不健康行为

3.用健康行为应对生活压力和紧张

4.有勇气、有办法应付困难和挑战

5.不消极被动,而是主动出击

6.意味着自己心理-社会能力有很大提高

 

四、生活技能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方面的重要意义

 

1获得技能,达到初级预防教育目的的有效方法。

2学会用健康行为和方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积极预防疾病和青少年危险行为。

4.遇到一些特殊的环境、场合和压力有适当处理技巧,使自己免遭危害,如:早恋的压力、吸毒同伴的劝诱、破坏倾向伙伴集团胁迫、可能出现的危险环境等。

 

五、生活技能教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
十个方面的内容:

1.作出决定的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健康问题,他们能作出建设性决定,并且做决择时,有能力自己来评估,作出某种选择可能带来什么后果,对不同选择、结果全面评价后,作出决择,用积极方式解决问题,不仅有利健康也增强行动自觉性。

2.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下四个系列性步骤获得:

1)确定:自己面临着什么问题?

2)考虑:我能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3)权衡:所有方法中各方法的利弊。

4)选择: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法,制定计划,落实具体措施。

通过训练过程,减少依赖性,学会自己作决定。

3.建设性地处理日常生活问题,即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训练学生时让他们学会面对某一问题需决定时:

1)不因循守旧,撇开以往经验束缚。

2)也不依赖成人提供的模式、套路。

3)积极探索新的可能选择。

4)自己衡量:选择该解决方法的后果和影响。

5)学会后思维活跃善于自己作决定。

6)因为是自己的选择,能更积极贯彻执行。

7)如果不需要自己决策,只要执行。

8)能自己思考想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有什么好处。

9)从而更有效、灵活地适应日常生活。

4.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训练学生时让他们能够:

1)用批判态度来分析已获得信息和既望经验。

2)不是提倡虚无主义,事事怀疑。

3)而是客观分析,哪些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在影响自己行为。

4)怎样对待来自家庭、同伴等压力。

5)怎样正确利用传媒提供的知识。

6)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对青少年健康行为建立起重要作用。

5有效的交流能力

1)语言的:口头和书面语言。

2)非语言的:体姿、手势、动作。交流是否有效,取决于:表达内容可是自己的观点和愿望,也可是害怕、担心和忧虑。

3)一旦需要可取得别人建议帮助。表达方式符合社会准则、文化背景和当时场境

4)得到理解和同情

6人际关系能力

1)以主动、积极方式与人交往。

2)确保自己的心理-社会完满状态。

3)与老师同学相互沟通,和睦共处。

4)获得社会支持、改善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

5)消除和家长间“代沟”。

6)消除不良环境刺激和不必要干扰,取得安全后方。

7)有时需要断绝与某人关系。

① 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断绝。

② 选择适当时机,方法合理。

③ 建设性,对自己和别人都不至造成过度伤害。

8)取得社会支持,避免不必要的代价,创建良好外环境。

7自知力

1)对自我的认识能力。

2)性格特征中哪些积极,哪些消极。

3)情绪和意志有那些优点和缺点。

4)哪些自己爱好,哪些令自己厌恶。

5)青少年在自我意识发展转折阶段。

6)不断改进自我评价能力。

自知力提高后能够达到以下目的:

1)更有效处理各种可引起自己紧张或精神压力的因素。

2促进有效交流,发展人际关系。

3增进对别人同情能力的先决条件。

8表示同情能力

青少年血气方刚,情绪易走极端,通过教育和训练,达到以下效果:

1)激发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同情心。

2)能以恰当的、能为别人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具备能力后能做到:

1)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使对那种生活和环境并不熟悉和理解。

2)和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们和睦相处,增进社会交往。

3)能容忍他人冒犯。

4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吸毒者、精神病患者、暗娼等,相反地,需要时应提供帮助,给予关心同情照顾。那些人从本应依靠的人们那儿受到的是侮辱和疏远,被迫远离社会,客观上对社会和他人产生更大危害。这样的能力对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有重要意义。

9.处理情绪能力。包括:

1)对他人和自身情绪有充分认知。

2)意识到良好情绪能促进健康行为发展。

3)意识到不良情绪严重损害健康,引起心身性疾病。

4)一旦产生愤怒、悲痛、懊丧等强烈情绪时,能合理克制和疏泄。

10.缓解压力的能力

1)能识别产生心理压力的生活紧张事件。

2)正确评估压力的表现和长远危害

3)采用适当行动(如改变环境或生活方式)放松自己,将心理压力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4)和处理情绪能力结合,对避免不良情绪有害影响有重要作用。

我国目前正在广泛开展的生活技能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生活技能与健康

2)了解自己

3)我的成功

4)培养责任感

5)情绪

6)调节情绪的方法

7)学会倾听

8)沟通与交流

9)寻找朋友

10)理解他人

11)解决问题的步骤

12)缓解紧张和压力

13)发挥创造力

14)选择与决定

15)学会说“不”

16)吸烟的危害

17)饮酒与健康

18)远离毒品

19)异性交往

20)保护自己

21)总结:走向健康

六、生活技能教育的方法

 

生活技能教育若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技能的学习应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协调与组织作用,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后在学习、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

1.课堂教学,多种形式

(1)大组讨论、分组辩论、成对讨论。

(2)快速反映(头脑风暴)。

(3)角色扮演。

(4)媒介信息分析,书写对话。

(5)娱乐和运动性活动。

(6)鼓励主动参与,相互影响。

(7)通过观察、实践和运用等社会学习过程。

注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上课讲,学生听,记笔记,背诵,考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8)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

(9)内容分析判断,选择正确行为。

老师要有系统授课能力,还要善于组织学生活动,不时轮换。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和判断,学生出现错误,不要一味责备。只要有点滴进步和创造,应表扬以调动积极性。

 

七、生活技能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课堂教育

教育主体是6-18岁中小学生,针对不同年龄,内容和深度。围绕核心内容,设置课程,使教学呈螺旋式(相互交叉)上升,提高深度。有机整合到其他课程,效果更好

1健康/安全教育

1)培养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口腔卫生。

2)营养知识宣教。八类营养素作用;合理膳食安排;重视早餐和学校午餐;不挑食,不偏食,不过多吃零食等。

3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如:不吸烟,不酗酒,每天锻炼,充足睡眠等。

4预防意外事故,如:车祸、溺水、触电和其他事故;意外后的医疗咨询服务及帮助。

5)学会某些运动或游戏。为生活技能发展提供广阔渠道,提供与不同人群交往、竞争机会。

2.健康行为培养要素

1)以行为分析为主题。

2)以阅读、观看和分析社会范例为主要方式。

如:评价某影片、某份杂志、某本书、某个当前社会现象。了解哪些行为健康,哪些不健康,改变行为有哪些社会榜样行为。

3)每次转换一个话题。如:战争与和平,多个性伙伴、性别角色。

3.人权教育要素

1)正确理解《世界人权公约》,发展中国家主要强调生存权和生活权。

2)什么是平等、公正、自由。

3)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习惯、宗教信仰。

4)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市场化、信息交流、全球经济一体化。

4.反歧视要素

1)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2)对社会经济状况低下者的歧视、不公正和区别对待。

3)对艾滋病、精神病患者、吸毒者歧视。

5.安排和学习技巧,要素

1)合理安排休息和睡眠时间。

2)安排考试、升学考试作息。

3)保障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4)根据镶嵌式原理,实行不同课程轮换。

5)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外活动。

6)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6求职培训,要素

去真正工作场所体验如何寻找工作回到教室进行回顾和小结。

1)通过招聘广告寻找岗位,了解工作性质要求。

2)填写工作申请表。

3)客观衡量自己是否称职,合理权益。

4)如何应付求职面试。

7个人财务管理要素

1)安排个人财物,包括银行开户及定期储蓄。

2)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开支。

3)抵制诱惑,避免乱花钱。

4)以学校为单位,模拟公司,投资、买卖、处理事务。

8学会调整家庭关系的要素

1)家庭内部协商机制,填补代沟。

2)允许不同意见并存。

3)孝敬父母,提供情感支持。

4)增加交流,发挥家庭内在力量对生活技能的积极影响。

 

(二)社会实践

1生活技能教育重要形式。

2学习不限校园,访问单位、机构。

3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教育背景人交流。

4提供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机会。

如有些国家反吸毒教育时,组织去警察署访问,询问毒品交易对艾滋病流行影响,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生活造成的危害,从内心深处理解反吸毒的意义,坚定远离毒品决心。

 

(三)广交朋友,增进理解

1不同种族、不同社会阶层儿童们会聚,娱乐活动。

2交结朋友,减少彼此恐惧心理。

3不相互疏远冷淡,消除现存偏见。

 

(四)课外活动

1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技能实践场所。

2读书小组,校内结对。

3给杂志、报纸写信,表达观点。

4参加热线电话项目,发电子邮件。

培养学生自主性参与,克服困难,独立决策和判断,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社区活动

1访问家庭,分发生活技能培训教材。

2聘请校外和校内辅导员。

3社区出面邀请校长、家长、牧师参加健康聚餐会。

4社区俱乐部、体育俱乐部、儿童保护协会、红十字会。

5利用休假日,每次一主题,孩子由家长陪同,参加生活技能训练。

6青少年志愿者参加社区为健康教育、环境清扫、健康交流和动员活动。

 

八、生活技能教育效果评价

1.对生活技能教育进行的评价,目前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综合评价工具。但是,可以根据一些可观测的行为表现,对儿童青少年(甚至包括教师、家长和其他成人)进行单项效果评价:

1)善于与别人合作。

2)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冒犯。

3)有基本健康的生活方式。

4)能创造性地提出增进健康的方式和措施。这些措施适用于自己。

5)能以公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6)能批判性地分析各种价值观、社会现象和社会准则。

7)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8)能比较成功地应付各种挑战(如升学、求职)。

9)意志坚定,行为决断,处事待人公正。

10)尊重别人的权利和隐私,关心社会,对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2.儿童青少年正在生长发育。他们的生活技能发展有一个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个较短暂的教育阶段就做得十全十美。因此,只要在下列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对他(她)的阶段性教育,就可认为是有实效的:

1)开始主动与人交际。

2)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无意冒犯。

3)能向别人表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也能说出自己的困惑或疑问。

4)能将学到的知识影响对自己和别人的感知,自我意识明显发展。

5)初步具备自尊和自信。

6)有明显增强的意志力。

7)情绪时而忽上忽下,但很少有极端性波动。

8)知道对自己的健康应负责任,着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9)对许多日常生活活动能作出决断,不再凡事依赖父母。

10)对未来的活动有自己的目标,对这些目标的选择不受经验的束缚。

11)试图以公平的方式解决与别人的争端。

12)能承认失败,并用各种积极的或消极的方式避免身心压力。

 

九、生活技能教育的应用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越早开始进行,教育效果越好。

学生较早地接受系统的生活技能教育,有助于在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之前,在生活中练习和强化正向的技能,预防发生危害健康的问题行为。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自觉的、主动的过程。只有以主体的身份参加到教育过程中,才能达到掌握和应用目的。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3.学校和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学生,承认并接纳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重视个体差异;同时创造条件,使他们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只有得到尊重和理解,才能学会自尊、自重和自信。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也是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精髓所在。

4.应注重对生活技能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作为生活技能教育的教师,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既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能控制局面,使课堂秩序不至于混乱。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强的教师授课,往往会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学校必须注重对从事生活技能教育的教师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有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学校生活技能教育,应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成功的学校教育,都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辅佐和支持。同样,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的技能,需要课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或者在社区活动中不断实践、强化,才能很好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密切配合,是学校生活技能教育成功的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