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屎藤粑仔是怎么做的?

 wuqw 2011-05-04

[原创] 鸡屎藤粑仔是怎么做的?

2009年04月29日    

    了解了鸡屎藤粑仔的加工制作过程,更令人感叹海南女人的吃苦耐劳。要吃上一碗鸡屎藤粑仔,得经过十几道手工工序。过去没有碾米机,做一顿鸡屎藤粑仔,光将藤叶与大米舂磨成粉,就得花上一两个小时。现在条件虽然好了,很少再用手工舂米磨粉,但其他的工序仍就离不开人工。
    鸡屎藤粑仔的制作方法即将采摘的新鲜鸡屎藤叶和浸泡过的大米磨碎成米浆,再把米浆水分挤出捏成粑仔。候锅中水烧开后,下粑仔、再放姜汁,红糖,美味可口的“鸡屎藤粑仔”就做好了。现在生活好了,椰奶和牛奶也成为食客喜欢加入的配料。

郊外采回的鸡屎藤

    制作方法虽然不难,却十分费功夫。工序分为前后两部分。首先当然是将郊外采回的鸡屎藤洗干净,把叶子不分老嫩一片一片摘下。然后把叶子放在案板上用双手双刀娴熟地剁碎。大米洗净泡上半个小时后,与剁碎的叶子一起放在碾米机磨成米浆,磨的过程中,还要往机里持续地加水,“是否水磨和是否舍得放藤叶,是判断鸡屎藤粑仔正宗与否的关键。地道的鸡屎藤粑仔在磨的过程中一定要加水,这就是水磨。水磨出来的是米浆而不是米粉,磨好后还得将水挤干。虽花功夫,但这样捏出的粑仔下锅煮后很滑很细,更好吃。”

把叶子放在案板上用双手双刀娴熟地剁碎

    米浆挤水的过程仍非常“原始”,即将湿漉漉的米浆布袋扎紧,放在屋后一张四方的长凳上,长凳一头绑定一铁杆,把布袋放在铁杆下,制作者手脚并用在另一头使劲往下压铁杆将布袋的水挤出。挤水过程需半小时左右。

米浆挤出水

    这个工序做完后,将挤出水分的湿米粉团拿出,放在案板上,加上少许干米粉,双手再用力揉约十分钟。到此,第一部分的工序才算完毕了。下一步就是直接捏粑仔了。 将湿米粉团揪成小块,再搓成细长条,然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娴熟地搓出一个个像南瓜籽般大小,粗细均匀的粑仔来。

拇指食指和中指娴熟地搓出粑仔

    粑仔捏好后,候水开下锅,差不多煮熟后,往里加红糖和姜汁水(事先需备好)。红糖和姜汁煮出的粑仔,是最传统的做法。现在还有一种很普遍的作法是放椰奶(牛奶)、白糖、姜汁,这样煮出的粑仔比较受食客喜欢。老伴娘的姐姐特地告诉我,不能直接加新鲜椰子水,它容易酸,只能加新鲜榨出的椰子汁。得事先把椰丝泡出,用果汁机兑热水榨出鲜汁候用。

粑仔捏好后,候水开下锅

    经过如此多的工序,当一碗热乎乎的鸡屎藤粑仔终于端到我面前时,怎不让人感慨海南女人的心细能干,尤其这粑仔嚼起来是那么香甜。闻不到丝毫当年想像中的苦味臭味,只有那独特,淡淡的清香在口里,在心里弥漫。

一碗热乎乎的鸡屎藤粑仔

    写到这里,好想再去品味那一碗清香的粑仔。这才明白为什么有些海口人会不嫌路远,专门开车到琼海,去吃上那一碗才两三元的粑仔,实在是那绿色的美味让人想往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