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奇——火枪历史

 紫雨剑 2011-05-05

1.火枪的发明

火枪最早是指一种前端绑有喷火器的枪矛(英文:Fire Lance),作为接近战用,最早在五代时的敦煌壁画中被描绘纪录,

在宋朝时对北方民族的战争中也被使用。

早期的火枪雏形

火枪最早发源、改进于中国,传承于阿拉伯世界,发扬光大于欧洲。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火枪是10世纪宋朝的竹制枪管的突火枪,在14世纪明朝焦玉所著的《火龙经》中就有记载。13世纪元朝出现了铁制枪管与最早的手槍(手铳、手炮)。阿拉伯人获得西征蒙古军的火枪技术后,发展出马达法(Mardafa),一种可以附有手斧的步兵手炮。欧洲最早出现的火枪记载为1364年意大利佩鲁贾城兵器库的清单。最早的实物,是1849年在德国坦能堡发掘出来的、毁于1399年的铜制手炮(Hand gun)坦能堡火铳。

在清代之后火枪被用来指如茅士楷(英文:Musket,西洋的火枪)一类的近古旧式枪械 。Musket是一种前装彈藥的滑膛枪,一开始是使用火绳点火装置且大型化到需要用支架辅助射击,这种大型化的火绳枪通常长至1.8米,重量约10公斤,使用的子弹每颗约50~60公克重,是当时普通火绳枪的两倍,所以非常沉重而需要使用支架来协助射击。Musket后来也改用簧轮式与燧发式的击发机构,所以不能以火绳枪来称呼Musket。发射时用肩部、肩部上方、胸前作为抵住的稳定点,但自十七世纪末叶以来,几乎欧洲各国都统一了火枪的稳定点为肩部。Musket与其后继者来福枪同为单兵肩射的长管枪械。

火枪最早的意思:绑上喷火器的枪矛。

2火枪的发展

突火枪:竹制,只能使用一次抛弃式火器,同时以射出的弹丸与火药爆炸的火焰来攻击。

石火矢

手铳:又称火门枪、明火枪,类似的火器有火铳、神枪、坦能堡火铳、手炮,明代的火铳已经设有药锅盖,与火绳枪不同的地方是没有使用火绳和与其连动的击发结构。

火门枪:出现于十四世纪中叶的意大利,欧洲最早的火枪。基本类似以后的“火绳枪”,但体积和重量都远胜后者,而杀伤力与火绳枪相差无几。主要是用于城堡要塞的防御,骑兵也有装备。

钩爪手铳:在欧洲地区出现之加上钩的手铳,其后演变成挂肩手铳。

挂肩手铳:将直接以手持握的长柄改为挂肩式的托架,其后演变成火绳枪。

蛇杆:在手铳的握柄上加上S形的金属弯条,前端夹着火绳,牵动金属弯条即可击发子弹,是手炮到火绳枪之间的过度性产品。

火绳枪(英文:Match lock Gun):从枪口填装铁制或铅制弹丸与推进药,以缓慢燃烧的火绳点燃点火用火药(类似底火),点火药再引燃推进用火药击发弹丸。

滑膛式

明火枪(Harquebus,Hackbut)。旧式。火折点火绳,手指推压金属弯钩入火门,使火绳引燃点火药,继续点燃发射药。

明火枪示意图

新式:扳机带动蓖麻油小火炬点火绳,火绳点火药。扳机击发式火绳枪。

线膛式:1500年前后诞生于德国纽伦堡地区,采用螺旋式线膛的扳机击发火绳枪,最早的“来福枪”(英:Rifle)。

火种式火绳枪:燧发枪的先驱,出现于16世纪后期欧洲,用火种或短火绳取代长火绳,开枪时才点燃,以免持续燃烧的长火绳在夜间暴露目标。

簧轮枪(英文:Wheel lock Gun):扣下扳机转动簧轮磨擦铁片产生火花。原本设计者以为该枪能取代火绳枪,但因价格昂贵,并不普及,王室贵族在当时却非常赞成这种枪的使用,有纪录的使用者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骑兵。

燧发枪: 十七世纪法国人发明。摈弃火绳,采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标志着纯机械式点火时代的结束。

Snaphance Gun:扣下扳机牵动燧石敲击药锅上的铁片而产生火花点火,需手动掀开药锅盖。于西元1547年由瑞典人发明。

Miquelet Gun:西班牙人发明,不需手动掀开药锅盖。

Flint lock Gun:改良版的燧发枪,结合上述两种燧发枪的优点,是前膛枪时代时使用最久的击发装置。于西元1620年由法国卡尔瓦多斯省Lisieux郡的马林·布尔吉瓦发明。

自生火铳[2]:明代毕懋康设计,使用前先扭紧轮弦,扣下扳机后轮弦高速转动与火石磨擦点火,在清代时有造出几支供皇帝打猎。

雷管枪(英文:Percussion-lock Gun)(撞击式火枪、击锤击发枪) ,此种枪机的构想在十七世纪就已存在,但是由苏格兰牧师亚历山大·约翰·福赛斯正式发明,并于西元1807年取得专利。

撞针枪又称中央点火式火枪、德莱赛针刺击发枪。彈藥从枪管后端装入,针击发火。

佛格森式来福枪,可能是第一把使用后膛装弹的来福枪,英军上尉佛格森在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中,在美国的前膛装药的肯塔基式来福枪的基础之上研制成功。

此为明代鸟铳

其他火枪:

梨花枪:因喷药筒内装有形似梨花的铁蒺藜、碎铁屑而得名“梨花枪”。这时期火枪是战斗中主要的轻型武器之一。南宋有位武将,名叫“李全”,据说他曾凭借一杆梨花枪称雄山东,被公认为“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明朝又有胡宗宪大将,在领兵抗击倭寇的战斗中,使用梨花枪击杀敌兵,取得巨大胜利。

连珠铳:为明末清初发明家戴梓所发明的一种连發式火器,类似于近代的机关枪。不过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重视,现已失传。

17世纪中叶,正值中国清朝初年,中国发明家戴梓发明了一种形似瑟琶的连珠

铣,这种连珠铳的火药和弹丸均贮于铳背,共28发,以二机轮开闭,扳第一机时,

火药及铅弹丸自动落人筒中,第二机随机转动,摩擦燧石,点燃火药发射铅弹丸。

这种连珠铳实际上与近代的机械式机枪的原理已非常相似,比美国人加特林后来发

明的机械式机枪整整早一个世纪。但由于清朝政F极端保守,对汉人不太信任,从

而致使这一重大发明没有被推广和采用,使之只得“藏器”于家。

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他向杰书献上了自己发明的“连珠铳”。“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一次装填之后能贮存弹丸28发。“连珠铳”的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连珠铳”在当时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由于其原理与现代的机关枪类似,也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

八角形火枪:2008年在韩国发现了断面为八角形的明朝万历19年(1591年)青铜制火枪。这种火枪在火药舱设瞄准器,枪身有固定台可装置木制手柄。博物馆方面表示,枪筒总长约74厘米,但根据铭文,其制作长度应是约120厘米。八角形断面的设计,估计是为了在枪身加长的情况下保护枪身不受损于冲击力。

3,槍支分类

枪械分类

手槍(Handgun)

单手持的小型枪械,其他枪械一律可称为长枪。

左轮手槍(英文:Revolver):用指力转动弹仓,但不具退壳功能,一次可以装填约五至六发子弹的手槍。例如美国史密夫威信军警型。

单发手槍:指没有供弹具的手槍,子弹只能预先装在膛部,分细为

单管单发手槍,击发一次后必须重新装填的手槍,通常用于竞赛或狩猎。

多管单发手槍,虽然枪膛都只能预装一发子弹,但有两个或以上的枪管,所以仍然是多发式手槍,通常用于特殊目的如狩猎、自卫和暗杀。

手动手槍:安装多发子弹,但必须手动退壳的手槍。

半自动手槍(英文:Semi-Automatic Pistol):能自动装填,但只能单发射击的手槍。例如美国M1911、柯尔特OHWS、苏联TT手槍、德国鲁格P08、HK P7、HK P9、HK USP、HK MK23 Mod 0、瓦尔特P38、瓦尔特P88、瓦尔特P99、瑞士SIG P210、SIG P220、SIG P226、以色列沙漠之鹰、比利时勃朗宁大威力手槍、FN FNP、Five-seveN、意大利贝瑞塔92、奥地利格洛克手槍和中国QSZ-92和QSW-06。

全自动手槍(英文:Machine Pistol):支援三发点放、全自动射击的手槍。部分型号被认为是冲锋枪,例如美国MAC-10、MAC-11、苏联斯捷奇金APS、德国毛瑟C96、HK VP70、意大利贝瑞塔M1951、贝瑞塔93R、奥地利斯泰尔MPi 69、斯泰尔TMP、格洛克18和中国80式。

步枪(Rifle)

使用肩托和有膛线的长枪。

手动步枪(英文:Bolt Action):每次射击完后必须手动上膛的步枪,例如美国M1903、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苏联莫辛-纳甘步枪、德军Kar98k、日本三八式。

半自动步枪(英文:Semi-Automatic Rifle):虽然可以发射后自动退壳和装填,但只能逐发按动枪机射击的步枪,例如美军M1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德军Gew 43步枪和苏联SKS。

自动步枪(英文:Automatic Rifle):全自动射击(可连发)的步枪,分为以下三种。

突击步枪(英文:Assault Rifle):兼具步枪的稳定度、杀伤力与冲锋枪的轻便于一体的步枪形式,为多国军警所采用。例如苏联AK-47、AK-74、AN-94、AEK-971、美国M16、英国SA80、法国FA-MAS、德国StG44、HK G11、HK G36、XM8、奥地利斯泰尔AUG、斯泰尔ACR、T灣T65、T86、T91、瑞士SIG SG 550、比利时FN F2000、SCAR-L、意大利贝瑞塔AS70/90、以色列Galil、Tavor TAR-21和中国QBZ-95、QBZ-03。

轻机枪(英文:Light Machine Gun)(重管自动步枪):早期的自动步枪使用威力较一般步枪大的子弹,并装配厚重的枪管和两脚架,比起突击步枪较为笨重。例如美军BAR、德军FG42、苏联RPK、RPK-74、意大利贝瑞塔AS70/90和中国QBB-95。

选射步枪:指一些主要以半自动射击的方式使用,在紧急时才使用连发的步枪。选射步枪由于使用不便,渐遭受军队淘汰。

狙击步枪(英文:Sniper Rifle):符合“使用性”、“精密性”、“协调性”、“彈藥推力”等四大条件的高准确度步枪。传统上包括了现在认为是特等射手步枪的枪型,例如苏联SVD狙击步枪,但最近已经发展出更高精度的枪型,例如英国精密国际AWP、AWM,所以才有国家再进一步细分和严格定义。

反坦克步枪(英文:Anti-Tank Rifle):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用以击穿战车的大口径步枪。例如德军毛瑟13.2毫米反坦克步枪。随着车辆装甲愈来愈厚,单一士兵所能携带的实心弹头已经无法击穿它们而被反器材步枪取代。

反器材步枪(英文:Anti-Materiel Rifle):取代反战车步枪的进化枪种,用以破坏易燃物、爆裂物或雷达等军用器材,亦可用以攻击人类。例如美国巴雷特M82、麦克米兰TAC-50、英国精密国际AW50、AS50和中国AMR-2。

卡宾枪(Carbine)

短管的步枪,是手槍和长枪间过渡的武器。

短管型的突击步枪:在突击步枪枪族的短型分支。

冲锋枪(英文:Submachine Gun):兼具“轻便”及“全自动射击”等两大特点的枪械,继机枪之后发明的全自动武器。例如美国汤普森冲锋枪、M3冲锋枪、德国MP40、HK MP5、HK UMP、英国斯登冲锋枪、以色列UZI、意大利贝瑞塔M12、波兰PM-84、苏联PP-19、中国79式、85式、05式和长风冲锋枪。

个人防卫武器(英文:Personal Defense Weapon):介于冲锋枪与短管步枪之间的枪种,常被归类为冲锋枪。例如比利时FN P90和德国HK MP7。

其他:

短的半自动或手动步枪,如M1卡宾枪。

威力强大手槍(如沙漠之鹰)上加装枪托和长枪管的变型枪。

冲锋枪的民用或警用半自动改造枪。

机枪(Machine Gun)

本来泛指连发的枪械,现在专指较大的适应持续连发枪械。

轻机枪:可由单兵操控的轻型机枪。例如苏联RPD、比利时FN Minimi、英国布伦轻机枪、德国H&K MG4、新加坡Ultimax 100轻机枪。

通用机枪(英文:General Purpose Machine Gun):可当作轻机枪与中型机枪使用的枪种。例如德国MG34、MG42、MG3、比利时FN MAG、FN Minimi 7.62、美国M60、苏联PK、波兰UKM-2000、T灣T74排用机枪和中国QJY-88。

中型机枪(英文:Medium Machine Gun):火力、尺寸和重量介于轻机枪与重机枪之间的枪种。例如美国勃朗宁M1919、苏联SG-43,实际上现代定义包括了一些传统定义的重机枪,如日本一式重机枪和俄罗斯马克沁M1910重机枪。

重机枪(英文:Heavy Machine Gun):拥有固定角架、大口径的机枪。例如马克沁机枪、美国勃朗宁M2、XM312、苏联DShK、KPV、NSV、Kord。

防空机枪(英文:Anti-Aircraft Gun):改装高射专用脚架,用以射击低空飞行目标的重机枪。

加特林机枪(英文:Gatling-type Machine Gun):拥有多个枪管的机枪。最早期的加特林机枪拥有十个枪管,以手摇方式射击。经改进后,旋转能源来自于电动机(外力)或彈藥气体压力(内力)。外力方式多为西方国家军队使用,内力方式多为当时前苏联阵营国家军队使用。例如美国M61、M134和XM214。

其他

主要用于杀伤用途

霰弹枪(英文:Shotgun):形貌似于半自动步枪,枪管口径大,用以发射霰弹或非致命性彈藥,可以拥有单个或双个枪管。例如美国雷明登870、11-87、温彻斯特M1887、M26、俄国Saiga-12、意大利Benelli M1超级90、M3超级90、伯奈利M4、Franchi SPAS-12、SPAS-15、韩国USAS-12和德国HK CAWS。

榴弹发射器(英文:Grenade Launcher):发射超过二十毫米的榴弹的身管武器。例如美国M79、XM148、M203、M320、XM-25、德国HK 69、HK 79、HK AG36、比利时FN EGLM、苏联GP-25和中国QLL-91。

主要用于非杀伤用途

信号枪:专门发射信号弹的特大口径枪械,往往超过二十毫米。

空气枪:射击运动或狩猎的道具,原理和玩具气枪相似,但威力大得多,因为没有枪口爆炸而精度极高和声音很小,常作为竞赛和暗杀用途,但因为发射后会降低气瓶压力,所以经常只是单发而不能在一般任务中代替传统枪械。

起步枪(英文:Starting Gun):在速度性体育代替普通枪械鸣枪信号的道具,有时可以用真枪发射空包弹代替。

石屎枪:以火药的威力把钢钉射入砖石中的道具,不能发射普通的子弹。

4,枪械常用词汇

Calibre 【口径】

枪管的内径,定义是可以塞入时正好贴紧阳膛壁的假想圆筒的直径。一般是测量两个相对的阳膛壁间的距离来断定,也就是膛径。

Cam 【凸轮】

枪机结构内用来执行转动、倾斜、位移的机件或构型,例如柯尔特 M1911A1 型手槍上用来在后座行程中将枪管拉下与滑套分离的凸轮即是,又如在 M16 步枪的枪栓连动座上负责将枪栓头转动完成闭锁、开锁的凸轮栓和相应滑槽。

Cannelure 【夹压槽】

环绕弹头或弹壳外壁的沟槽。

Cartridge 【子弹】

步枪或手槍所使用的彈藥,通常包含弹头(bullet)、弹壳(case)、装药(charge)、底火(primer)四部分。散弹枪的彈藥叫霰弹(shell)。

Case 【弹壳】

金属或塑胶制,位于弹头后方,用以容纳装药。

【中心方位】

瞄准标靶时瞄准点选在标靶圆心的正中心。这种瞄准方位的优点在于不必担心距离上的差异,而且可以较快瞄准目标。缺点是准星和照门会挡住部分目标。参见“六点钟方位”(six o'clock hold)。

【弹夹】

基本上一个 clip 指的是用金属框架或金属条做成,把数发子弹构成一排或交错,用以对枪枝装填彈藥之用。依照其是否在装填后成为枪身的一部份,又可以分成 en block clip 和 stripper clip。

前者是金属制用来装子弹的框架,装填时整个框架连子弹一起塞入弹仓中,变成枪枝的一部份。当子弹用光时,空弹夹会自动跳出或从弹仓下方落下。它的缺点是,大部分使用这种设计的枪枝都无法在使用了一半的弹夹中装入新子弹,而且往往无法在子弹用光前将弹夹取下,造成许多困扰。这装置在19世纪由曼尼契发明,多见于曼尼契式的枪栓式步枪上,不过美国的 M1 格兰特半自动步枪也是使用这类的系统。

【准直仪】

用来对光学瞄准具进行枪膛归零(bore sight)的工具。将它装在枪口,从上方的显示管可以看到枪管轴心线指向某个距离处的投影,然后根据这个影像,调整光学瞄准具的左右高低,必要时用垫片(shim)填高前后基座高低。经过准直仪枪膛归零后的光学瞄准具还是要到靶场去实际归零,不过由于已经将枪管轴心线和光学瞄准具大略对准,实际归零时就比较容易。它的优点是节省空间,可以在室内使用。有时又称为枪膛归零器(boresighter)。

Comb 【贴腮部】

后托的上缘,射手瞄准射击时贴腮的部位。

【十字瞄准线】

光学瞄准具中使用的一种瞄准线类型,两条细线以直角交会在一起。实际的形状、线的粗细等等随各厂家设计而有不同。

【弹筒】

转轮手槍机件中用以容纳彈藥的转轮,上有多个膛室,每个膛室装一发子弹,会顺序轮转跟枪管对正。

【弹筒闩】

外摆式转轮手槍上用以扣住弹筒锁闩,按下后可以让弹筒往外扳出退壳装弹。

【延迟反冲】

气体反冲式的一种变形,当弹壳因气体压力后退对枪栓施压时,枪栓利用机械原理把后退的动作延迟一段时间,让膛压下降到安全程度才继续反冲的其余动作。如此一来,枪栓的重量可以大为减轻,复进簧的弹力也可以降低一点。德国 HK 公司的 G3 系列步枪,以及 MP5 系列冲锋枪都是使用滚轮延迟反冲的作用方式。

【良视距】

射手眼睛能看到光学瞄准镜内全部视野时,眼睛距离接目镜表面最远的距离,单位以公厘(mm)或英寸表示,是由瞄准镜透镜结构特性造成的。一般放大倍率越大的瞄准镜,良视距就越短。

良视距越长,射手越不必将眼睛贴近接目镜,使用起来比较舒适;而且因为枪械是有后座力的,眼睛太贴近接目镜也有受伤的危险,尤其当射手戴眼镜或者是使用有强大后座力的枪枝时。所以一般来说选择光学瞄准镜时,良视距长一点比较好。如何判断是否自己眼睛位置在良视距内?或是是否在相对于瞄准镜的正确位置?见下图。

【视野】光学瞄准镜在一定距离时可以看到景象的宽度,越宽表示同时可以观察的范围越大,对移动中目标的跟踪也越容易。通常放大倍率越大,视野越小。

【防火帽】

装在枪口用于分散枪口炽焰的装置,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较暗的环境下射手视觉被闪亮的炽焰干扰影响瞄准。其作用原理在于将从枪口喷出的燃烧废气降温,使其和外面空气接触时不会燃烧产生火焰。

【枪身】

手槍和转轮枪上最基本的结构,其他零件如枪机、枪管、弹筒等等都是加在其上。

【枪体】

枪械上用以把持操作的各部分,包括护木、护手、握把、后托(buttstock)等,其材质为木制或塑胶制;等同于广义的“枪托”。

【弹道】

弹头的飞行路径。

【三脚架】

用以承载较重型枪械的平台脚架,通常由中型机枪或重机枪使用。

【调整钮】

光学瞄准镜上调整高低左右归零的旋钮,以其形似炮塔而得名。通常外有塑胶盖保护,调整前需取下,调整后旋上塑胶盖以免误动刻度。旋钮的刻度一般以 1/4 MOA 来表示,更精密的瞄准镜有细到 1/8 MOA的。每转一个刻度,会感到或听到“喀”的声响,所以也有人称一个刻度为一响(click)。

【可变倍率瞄准镜】

可以调整放大倍率的光学瞄准镜,一般狩猎最常用的可变倍率瞄准镜为3-9X40,意为放大倍率在3到9倍之间,物镜直径40公厘。

5,火绳枪

火绳枪,可以用来表示一切以火绳点火装置(英:Match lock)来击发的早期火器,也就是部分种类的Arquebus、Musket、鸟铳。现代所称的火绳枪也可约略表示是于西元十六世纪出现,是一种使用火绳点燃推进用火药来击发弹丸的滑膛枪。

明水师在1521年西草湾之战之后缴获了火绳枪。而1521年,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用来对付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明。1543年传入日本(见铁炮的传入),對日本的统一与侵朝战争产生重要影响(参见南蛮贸易)。

种子岛火绳铳,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爱知世博)的葡萄牙馆展示物。

“Hakenbüchse”、“Arquebus”与“Harquebus”

英语的Arquebus与Harquebus源自于德语“Hakenbüchse”,其字义为加上“钩”(德语:haken)的手铳-钩爪火铳,加上钩是为了勾住城墙以减缓后作力的冲击,属火门式火器,开火时并不会使用到火绳。到了十五世纪时将钩子取下而加上挂肩托架的挂肩火铳。十五世纪末期将挂肩火铳加上火绳而成为了火绳枪,虽然经过这么多演变但Hakenbüchse这个名称却一直延用下去。而Harquebus的来源是因法国人把手铳称为筒状的弓“arquebuse”(弓的法语是arque),英国人把法语的弓与的德语的钩混在一起成为Harquebus。 所以英语的Arquebus与Harquebus与德语的Hakenbüchse实为几种不同构造的火器的共同称呼,一种是指较古老的“钩爪火铳”与“挂肩火铳”,另一种是指后来的“火绳枪”。

“Musket”

Musket这种火器一开始出现时有Arquebus的两倍大,当时Musket与Arquebus接使用火绳式点火装置来引燃装药,但随着燧发装置的发明,Musket的点火装置也换成了燧发装置,所以并不能被完全被称为火绳枪。

在伊斯坦布尔展示的火绳枪。

鸟铳

持鸟铳的兵士。火绳枪传入中国是在中国明代,相对于明朝人原先使用的手铳而言,这种新传入的火器的弹道准确度高到能打中天空中的飞鸟,所以以鸟铳来称呼这种火器。因此之后传入明朝的簧轮枪与燧发枪也被中国人连带称为鸟铳。

持鸟铳的兵士。

火绳枪的结构是,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士兵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由于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于的,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每小时80毫米~120 毫米,这样,士兵将火绳枪枪机金属弯钩压进火门后,便可单手或双手持枪,眼睛始终盯准目标。据史料记载,训练有素的射手每3 分钟可发射2发子弹,长管枪射程大约100 米~200 米。

操作过程

演示者1、演示者身上的装备特写,其中梯形铁边的小壶是装引药用的;右边的皮盒是装弹丸的;白色小瓶是装发射药用的,每瓶装一发的药量,这样可以避免士兵在战场上因紧张,而装多或装少发射药。

2、第一步: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火药残渣阻塞引火孔,这是火枪常出现的毛病

3、将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

4、拧开装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近距离观察他的一身行头);

5、将预先含在嘴中的弹丸(当时火枪兵普遍习惯)从枪口装入;

6、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弹丸和发射药;

7、点燃火绳:火绳燃烧速度较快,加上点燃后容易暴露,所以,不到射击前一般不点燃火绳;

8、把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也就是后来枪的击锤)上。由于此时引药锅盖是关上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绳的火星引燃引药造成走火。

9、扣动扳机,火绳落下的同时,引药锅盖打开。引药点燃发射药,弹丸发射~为了避免火药灼伤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在射击最后关头,枪手是闭眼的。

【火绳枪的历史】

火药武器的西传

众所周知,火药的发明是中国人为世界所作出的一项杰出贡献。自火药从唐朝的炼丹炉中诞生时起就和战神结下了不解之缘。

公元10世纪末期,我国北宋的军事技术家和统兵将领根据以往炼丹家们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曾经使用过的火药配方,经过调整和修正后,配制成最初的火药并制成初级的火药武器用于作战,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使用火器的新时代。到1259年(南宋开庆元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火器研制者发明突火枪,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单兵手持式竹制火枪。突火枪的创制,受到后世各国火器研制者的重视,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堪称世界枪炮的鼻祖。

公元1206年,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在斡难河被拥立为蒙古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人崛起后不但在短时间内灭西夏、破西辽、亡金,还南下覆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得到了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而且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极力扩大对外用兵,东征西讨,南下南洋西攻欧陆,把初级管形火器辐射到欧亚两洲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1252年旭列兀所率之蒙古军攻入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使当时初级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传入了阿拉伯人的手中。直到100 多年后,中国的火器制.造技术才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在欧洲得到长足的发展。手持火门枪的士兵

火绳枪的诞生

14世纪30年代,欧洲出现了第一种管形金属制火器,称之为火门枪。

欧洲最早的关于手持枪炮的记载是1364年,意大利佩鲁贾军火库的一份清单上记有“500门炮,一扎长,可持于手中;非常漂亮,能射穿任何甲胄”。而坦奈堡手持枪的出土,说明德国大约在14世纪70~80年代也已经制成了具有相当水平的金属管形火器。坦奈堡位于德国矿藏比较丰富的黑森州境内,规模不大,1399年被毁。1849年,有人在废墟中发掘出一支铜制手持枪。枪身长 330mm,口径17mm,质量1.24kg,现存于纽纶堡的日耳曼博物馆中。它同中国人民革M军事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件元至正11年(公元1351年)火枪,在形制结构上基本相似:都由前膛、药室和屋函构成,但木制手柄均已腐烂不存。 “至正11年”火枪枪身长430.5mm,口径30mm,质量4.75kg。两相比较,“至正11年”火枪的制作比较精致。坦奈堡手持枪的出土,是中国金属手持枪经由阿拉伯西传至欧洲的最有利的证据。但这种简单的手持火枪,既没有照门也没有准星,而且没有可以抵肩的枪托,仅能进行概略射击,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恐怕仅仅是造成敌军的混乱而让己方步兵和骑兵有机可乘。

中国的火枪、阿拉伯的马达法、欧洲的火门枪都是用手持点火物引火发射,在战场上使用非常不便。大约在1450年左右,欧洲火器研究者便将其改进为半机械式的点火装置:在枪托的外侧或上部开一个凹槽,槽内装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夹住用硝酸钾浸泡过的能缓慢燃烧的火绳。枪管的后端装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弹丸或箭镞射出。而且还改进了枪托并加装了护木,使火枪可以抵肩射击。

到15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火绳枪又有了相当的进步,下面试举2例说明。

——1499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一份清单上,记载了一种被称为 “滑膛枪”(Musket)的火绳枪。此名称来自意大利语“Moschetto”(一种雀鹰),意思是此枪与“隼”和“鹰”一样威猛。其枪身较重,附有脚架。此枪在1521年的意大利恰拉比战役中首次使用。

——德国一名叫布莱尔的收藏家收藏了一支制作于1493~1519年的火绳枪,枪身长550mm,口径30mm、柄长880mm,全长1 430mm,枪管为八棱形,护木前端装有一个固定用的卡笋,可以与三脚架连接,由2名射手进行发射。

16世纪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绳枪代表了当时欧洲火绳枪的先进水平。该枪口径23mm、质量10~11kg,全弹质量50g,最大射程250m,有效射程 100m,采用机械式瞄准具,每分钟可发射2发。虽然枪很笨重,大多时候只能用叉形座来支撑发射,但射出的铅制弹丸威力极大,能在100m内击穿骑士所穿的重型胸甲(当时大多数武器在80m 以外几乎不能造成任何伤害)。西班牙人就是用这种武器征服了庞大而落后的印加帝国。

▲1543~1600年日本战国时代(相当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生产的火绳枪,是普通士兵使用的实战用枪

▲1600~1868年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相当于中国清朝时期)生产的火绳枪,供贵族武士阶层佩带,枪身豪华美观

火绳枪的东传

16世纪的日本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各地军阀对航海商业的发展采取支持态度,加之当时的欧洲探险家和商人想要在东方谋得最大利益,所以当时的日本就成了航海商业的发达国家,这也为外国火器传入日本提供了机会。

日本火绳枪是由葡萄牙人传入的,发生于日本天文12年(明嘉靖22年, 1543年)8月25日,当时一只载有100多人的船,在九州南部的种子岛靠岸。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以及化名为明朝五峰的王直(后称静海王王直的大倭寇头目)。葡萄牙人带有一种火绳枪,其旁有一穴(即火门),系通火之路,装上火药与小铅丸,用火绳点火,可将铅丸射出,击中目标,发射时发出火光与轰雷般的爆响。日本人时尧(地方军阀)见后视之为稀世之珍,将其称之为铁炮。之后,又用重金将其购买,并派小臣条川小四郎向葡萄牙人学习火绳枪的使用及其火药制作法,仿制了十几支。不久,日本的一些铁冶场便先后仿制出日本式的火绳枪。当时的倭寇还把这种火器用于对中国的掠夺活动中。

当时的中国明朝,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军队大规模使用火器,学习西方较为先进的技术。而且引入了“红夷大炮”,将中国的火器发展推到了顶峰。到了清朝,由于清政F游牧民族“弓马打天下”的概念,导致火器技术渐渐落后于西方。

【火绳枪的弊端】

火绳枪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盛行了200多年(在亚洲国家还要长),它的缺点较多,尤其是在战场那种极端的环境里。

第一,由于引发火绳枪需要一段火绳(通常是由几股细亚麻绳搓成的导火索,用醋煮过或用硝酸钾泡过),所以当时的每个火枪手都要在自己身上携带长达几米的火绳。在临战之前,他们必须先点燃火绳,因为在天气潮湿的时候,火绳极难点燃,而且有经验的战士会将火绳的两端都点燃以便随时开第2枪,这样,一根火绳是烧不了多长时间的。在英国资产阶级革M战争中,一位叫拉尔夫的爵士就陷入了这种困境。当时他被沃勒围困在德维柴斯,由于火绳全部用完,他不得不命令手下的军官“在全城逐家搜寻所有的绳子,全部带回,并尽快锤、煮好”,作为火绳用以救急。火绳点燃时也很危险,稍不小心,火星就会点燃身上背着的弹带,引起爆炸伤及火枪手自己,而且点燃的火绳在夜间很容易暴露自己,这样欲在夜间偷袭敌军简直不可能。

【火绳枪操作步骤】

手持叉架前进!

火绳枪靠在左肩,左手持枪,左手指间握住火绳,右手持叉架。

叉架靠枪前进!

叉架交左手,空出右手来。

放下叉架,枪下肩!

左手将叉架放下,右手将火绳枪从左肩取下。

右手持枪,左手下垂!

右手持枪,枪身保持垂直,左手垂下,叉架尾端接触地面。

枪交左手,提高叉架!

枪换到左手,同时提起叉架,两者呈一小角度,由左手握持。

火绳交到右手!

吹火绳!

对火绳轻轻吹气以造成火头。

装火绳!

将火绳一头装在蛇杆夹子上。

试火绳!

调整火绳长度,以确定火绳可以正好点入药锅(此时药锅盖是关闭的)。

吹火绳,开药锅盖!

举枪瞄准!

叉架稍向前倒,将火绳枪平衡在叉架上,左脚向前一步。

射击!

双脚呈弓步,左弯右直,枪托抵住胸部,扣下扳机射击。

放下火枪,靠住叉架!

左手拇指与食指握住枪身与叉架。枪口向前,避免迟发意外。

取下火绳!

右手将火绳从蛇杆上的夹子取下,避免装填火药时发生意外。

火绳交左手!

用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握住火绳两端(火绳是两头都点燃,以便一头熄灭时可用另一头再引燃)。

清药锅!

将药锅中剩馀的灰渣吹掉或用右手拇指抹净,避免火星引燃引药。

装引药!

取出引药罐(priming flash),将适量引药(priming powder)倒入药锅中。

关上药锅盖!

摇动药锅!

用手指轻敲药锅,抖落药锅盖外的引药,并让药锅中的引药落入引火孔。

吹药锅!

将药锅盖外的引药粉吹掉。

转枪!

火枪转成和叉架并列,枪口向上。

放叉架!

火枪滑下至身体左侧,左手握枪,不握叉架,叉架用挂在手腕上的一小段绳子挂住。

打开火药袋!

右手取一个火药袋,拇指同时打开盖子。

装填!

将火药从枪口倒入,放掉药袋,右手从弹丸袋(或口中)取一个弹丸放入枪口,再取一小团布片或纸片塞入枪口。

取出通条!

右手反手(虎口向下)从枪管下方取出通条,通常右手需抽两到三次才能取出;此时通条前端(较大的一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通条尾端在下。

反转通条!

将通条调转 180 度(虎口向上),将通条前端抵住大腿或臀部,右手顺势下滑,握在距通条前端不远处。此时通条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前端在下。

将彈藥舂实!

右手(虎口向上)将通条前端塞入枪口,适度地将彈藥舂入枪膛。

抽出通条!

一样用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将通条从枪口抽出,通条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前端在下。

反转通条!

将通条调转 180 度(虎口向上),将通条尾端抵住大腿或腰部,右手顺势下滑,握在距通条尾端不远处。此时通条前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尾端在下。

放回通条!

将通条放回枪管下的空间。

举枪!

左手将枪取起举高直立,叉架仍挂在左手手腕。

取叉架!

左手将枪交右手,仍保持垂直,左手握住叉架。

肩枪!

右手将枪置於左肩,左手持叉架与火绳。

叉架靠枪前进!

枪下肩!

将枪放在叉架上!

将枪稳住在叉架上!

将枪平衡在叉架上!

只靠左手平衡,右手空出。

火绳交到右手!

吹火绳!

装火绳!

试火绳!

关上药锅盖,预备!

可见,火绳枪的射击过程非常复杂而缓慢。戚继光在《戚继光兵法》中记录了使用火绳枪的10道工序。而在欧洲,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雅各布·德· 盖耶出版的一卷图示《武器练习》,对火绳枪的开火步骤进行了描述,共分为25 个步骤。火枪手出战,要带上枪及火绳、火药(分枪内用和火门中用)、弹丸、叉形支架。敌我双方一旦交火,射手就忙着开火——装弹——再开火,手脚要非常敏捷,最好的射手每分钟也只能打二三发弹。因此火枪手通常总是排成五六排,有时是十排,前排开火后退到后面重新装弹,后排的枪手继续开火。但后来人们发现如果所有的枪手一起开火会更有效,于是枪手们开始排成三排,第一排跪着,第二排半站立,第三排直立,用齐射的方式代替了旧式的循环射击方式。而中国则将枪手排成九排,每三排一组,第一组射击完毕后退到后面装弹,第二组继续射击。虽然有这些补救方法,但还是避免不了敌人冲到火枪手面前的情况发生,这时火枪手将无法抵挡,所以火枪手必须和使用冷兵器的士兵混合编成连或营。但火绳枪使用的比例在不断增加1571年,驻荷兰的西班牙军团的火枪手和长矛手的比例是2:5,但到30年以后的1601年就变成了3:1。

第三,雨天不能使用。因雨天会进水而不能发火。其实不光是雨天不能使用,就连风大时也不能使用,因为风会把火门上的传火药吹走。而且由于当时使用的是有烟火药,所以射击时简直像烟雾弹一样会严重迷盲己方军队的视线。

第四,精度差,有效射程近,只能射击100m内的目标。

虽然有这些缺点,由于火绳枪机件简单、容易制.造,在很多地区仍然一直沿用到公元1700年前后才被燧石枪取代。基本上,火绳枪和手铳一样,仍然是非常原始的武器,虽然发射时有心理震摄的效果,整体杀伤力还是不如弓箭。但是同样地经济因素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火绳枪的生产成本较低,训练所需时间较弓箭手短,容易大量运用。

由于火绳枪手可以被大量地训练与配置,他们对于中古时期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形成一种挑战。随便一个农夫经过几周的训练后就可上阵,而他们的火力虽不及弓箭手,却对原来占有战场优势的骑士构成相当威胁,因此各封建领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毫无价值的“民军”(levies)来看待。由于他们在战场上地位的提升,相对地也降低了骑士的地位。

辅助工具

因火绳枪后座力大,需要叉架或叉杖的辅助,而俄国使用蛾眉战斧作为他们火绳枪兵的叉杖。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则将枪的重量减轻,并逐渐废止叉架的使用。

一本十七世纪的书籍,《火枪士指南手册》的内页。

结合与混用

五管旋转迅雷铳。噜密铳:明代由土耳其引进,铳尾(应是指铳托)中内藏刀刃,近战时可作斩马刀使用。

掣电铳:明代赵士桢将鸟铳的火药室改成佛朗机炮的子铳结构,如此可减少填装火药的时间。

快枪:此枪的枪柄为鸟铳之铳管,铳管与铳托为可拆卸的结构,敌近时将可铳托拔除并装上枪尖作一般的长枪使用。

迅雷铳:于明神宗万历26年(西元1598年)制.造,五条铳管装成一圈的火绳枪,五条铳管可轮流发射。

五雷神机:记载于《武备志》,以迅雷铳的技术去制作,同样是五管旋转式,除了口径较迅雷铳粗外几乎没有差多少。

三捷神机:管数为三管。

连发铳(Renpatsuju):据说是日本江户时代身职幕府铁炮方(Teppo-kata)的井上外记所发明,此铳别名五雷神机与三捷神机。是由《武备志》得到灵感而发明的。

拐子铳:也采用子母铳的设计,但与掣电铳的不同是拐子铳是采用导火线(引线)的方式击发,而不是使用火绳;且子铳是连续的堆栈塞入铳管,全部用完才再装填,不是像掣电铳一样射完一发装一发。

6,燧发枪

燧发枪在十七世纪由是法国人发明。它的基本结构如同打火枪,即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燧发枪的平均口径大约为13.7毫米,由于还没有发明后装弹式火枪,所以这对当时的彈藥装填技术做了很高的要求,按以前的装填方法,装填弹丸时,需将弹丸放到膛口,用木榔头打送弹棍,推枪弹进膛,这是非常费时间的,在战场上,就意味着浪费生命。后来,美国宾夕法尼亚周的枪械师创造了一种加快装填法,使用浸蘸油脂的亚麻布或鹿皮片包着弹丸,装入膛口,减少了摩擦.这种方法不仅加快了装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闭气作用,精度随之提高,射程也提高了。

燧发枪(Flintlock)的名字来自它的燧发式枪机(法语fusil,火镰),这种枪机是从燧石点火式转轮发火枪简化而来的,它的机械结构非常类似于后期的火绳枪,但是燧发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还采用了更强力的击锤簧保证提供足够的撞击力度;因此它的扳机力和扳动击锤都要比火绳枪来得费力,精度也略低。但是相对于“背上一法里长的火绳打一天仗”的火绳枪,仅仅需要几小块打磨好的燧石片的燧发枪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和火绳枪相比,燧发枪最大的优点,不仅不用担心夜晚有燃烧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的气味暴露目标,而且射速更快、口径更小、枪身更短、重量更轻、后坐力更小、射程更高

转轮打火枪是用燧石打火引燃的前装枪,这种转轮打火枪的零件主要有:带锯齿的钢轮、链条、弹簧和击锤等,击锤头上有一隧石(即打火石),靠钢轮表面的细齿与隧石摩擦而发火点燃火药。射手射击前,需用小板手卷链条,在卷链条的过程中将弹簧压缩,弹簧张开带动钢轮旋转,整个过程就像闹钟的发条。

燧发枪的发展历程分为转轮打火枪到燧发枪。

转轮打火枪是人们在克服火绳枪种种不便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关于其诞生,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有人认为是德国钟表师约翰·基弗斯发明了这种枪,也有人说是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转轮式发火装置,更有人活灵活现地说这种枪的发明者是一个偷鸡者,并编出了这样一个似乎可信的故事:这个偷鸡贼经常在夜间去作梁上君子,他偷鸡时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火绳枪,但是,火绳枪又容易暴露目标,于是,他开动脑筋,发明了这种较为隐蔽的转轮打火枪。

笔者反复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德国钟表师约翰·基弗斯发明转轮打火枪的故事较为可信。故事中说,出身于16世纪初的基弗斯在钟表界颇有名气,他不仅能造出各种造型别致的精美手表,对各种枪械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亲手制作过不少精美的火绳枪。一天,基弗斯家中来了个客人,客人在抽烟点火时,用的不是当时流行的火柴,而是用古老的燧石摩擦点火方式,燧石闪亮的火花瞬间引起了基弗斯的灵感,他把钟表上那带锯齿的旋转钢轮与能够产生火花的燧石相结合,凭着他的经验和智慧,于1515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转轮打火枪。

基弗斯发明成功的转轮打火枪引起德国军方的关注,很快,这种枪便开始装备德军骑兵和步兵,1544年,德国与法国交战,当时德军骑兵装备了转轮打火枪,法国军队仍装备火绳枪。战斗进行中,突然风雨大作,装备火绳枪的法军几乎没能打出一枪一弹,而以转轮打火枪为主要武器的德军骑兵则越战越勇,将法军士兵打得落花流水。不久,屡遭失败的法国国王也雇用了相当数量的同类骑兵,这些骑兵也配备了转轮打火枪。这样,转轮打火枪慢慢成为骑兵的主要武器。

然而,转轮打火枪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不仅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使用麻烦,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发火,于是,人们又开始研制新的“点火”方式。

不久,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人发明了燧发枪,他们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到16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了这种撞击式燧发枪。

门世纪初期,法国人马汉又对燧发枪进行了重大改进,他研制成功可靠、完善的击发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从而成为当时性能最好的枪,为法国赢得了荣誉。法王亨利四世为此召他进宫,充任贴身侍从,专门为宫廷制.造枪械,到17世纪中期,这种燧发枪已广泛装备法国军队,后来,这种隧发枪被世界各国仿制和采用,直到19世纪中期。

隧发枪有步兵隧发枪和骑兵燧发枪两种,前者口径19.8 毫米,枪长1560毫米,枪重5 .69千克,弹丸重32.1克;后者口径17.3 毫米,枪长1210毫米,枪重4 .6 千克,弹丸重21.3 克。

17世纪中叶,正值中国清朝初年,中国发明家戴梓发明了一种形似瑟琶的连珠铣,这种连珠铳的火药和弹丸均贮于铳背,共28发,以二机轮开闭,扳第一机时,火药及铅弹丸自动落人筒中,第二机随机转动,摩擦燧石,点燃火药发射铅弹丸。这种连珠铳实际上与近代的机械式机枪的原理已非常相似,比美国人加特林后来发明的机械式机枪整整早一个世纪。但由于清朝政F极端保守,对汉人不太信任,从而致使这一重大发明没有被推广和采用,使之只得“藏器”于家。

燧发式点火是利用金属片与燧石互相敲击点火的点火方式,但中文中的燧发枪机有时也专指“Flint-lock”。

下列有几种点火方式都可称作燧发枪:

Snap lock:

Snaphance lock:火花由燧石敲击在药锅盖上的铁片掉入药锅而点火。由瑞典人于西元1547年发明。

Miquelet lock:西班牙人发明,是比利牛斯山区的山贼发明的。

Flint lock:于西元1620年由法国卡尔瓦多斯省Lisieux郡的马林·布尔吉瓦发明。此种改良型的枪机结合“Snaphance”与“Miquelet”的结构,并取代了火绳结构与簧轮结构,是流行最久的前装枪枪机,直到使用雷管枪机的枪械出现之后才被取代。

自生火铳的点火方式:自生火铳由中国明代毕懋康的著书中记载到,射击前先将轮弦转紧,瞄准后扣下扳机时弦轮快速旋转摩擦燧石点火。但在清代制出实物后只供于皇帝打猎使用,并未使用在战场上。

燧发枪开火

火石

撞击装置

组装的撞击部分

美国的历史,差点因隧发枪而改写

在燧发枪纵横战场的200 年间,许多政治、军事事件与燧发枪紧密相连,特别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差点因燧发枪而改写。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人民志愿组织成的一支民兵组织向英国殖民Z義者打响了独立战争第一枪。英美双方均使用燧发枪较量,从1775年4 月19日一直打到1783年9 月,英国政F被迫同意美国独立。在这次独立战争的第3 年,即1777年10月的一天,英美双方军队在相距100 ~300 码的阵地上对峙,英国殖民军神枪手福开森少校接到命令,让他干掉一个美国重要人物——北美十三州人民推举的总司令华盛顿。有一天,美方阵地上出现了一个衣着随便的军官,连一个卫兵都没有带,身旁仅站着一个副官模样的人,当福开森端着燧发枪骂阵时,这个漫不经心的美国人一直盯着英国阵地,丝毫没有要逃离的样子,福开森认为他不可能是多大的官,不值得他这个神枪手去取他的性命,故没有开枪。后来,福开森得知,此人不仅是大官,而且竟是大名鼎鼎的华盛顿。试想当时福开森开了枪,华盛顿也许会失去性命,那样,美国的历史真的可能会是另一个模样。

燧发枪的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自15世纪开始的火器淘汰冷兵器的过程。16世纪,旧式的步兵方阵逐渐让位给更能有效发挥火力的线式队形,为了让更多的枪在一个正面上开火,整个步兵阵列的纵深被压缩到了只有几个人。此外,火绳枪为了要给火绳留出距离,并排的两名士兵不可能挨得很近(至少1米),但燧发枪兵却可以紧密地排列着,然后在横向上很长很长地延展开来……冷兵器以来的战争样式彻底改观了。战场上的火线从此更加密集,而且燧发枪的快速装填速度也使得燧发枪兵队列得以保持很小的纵深,只有3-4列而已;按照古斯塔夫的做法,瑞典火枪兵被要求进行“雷霆般的齐射”,也就是追求单次射击的震撼力和威力;而欧洲军队像织田军在长篠所用的三段击一样打出连绵不断的弹雨,最早的记录是英国内战时,1746年的克洛登(Culloden)会战,比长篠晚了约170年。18世纪中叶在菲特列大帝操练下的普鲁士军队能够用燧发枪达到每分钟5发的射速,被认为是(事实上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但那更多地是建立在普鲁士式的非人操练的基础上。诸位在军训时晒着太阳,辛苦万分地走的队列,最早就能追述到那时候,但是对18世纪的火枪兵来说这种机械式的操典是必要的,可现在已经是现代了呀……

无论战斗之前的训练有多好,计划有多周密,就像克劳塞维茨说的那样,战争中永远充满了人类所无法预测的事情,这些事情确实地改变这战争的进程;在《影武者德川家康》一开始描写日本的铁炮手没有人统一下令的话就不敢自己射击,看上去似乎很愚蠢;但那和欧洲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来,恐怕很难说何者更佳。

——“各排刚开始射击的时候,或许只有两三个士兵没有参加齐射而独自射击。紧接着队形中就出现一片火海,各排和各列的士兵们混杂在一起,士兵们装好子弹之后就立即自行开火射击,第一列的士兵们也不再跪着射击了,虽然他们确实想那么做。此时,上至将军,下至排长,面对这样的混乱局面,谁也无能为力,只能等待部队自行进退了。”

引文的作者所说“队形中出现一片火海”,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排枪射击的景象。以燧发枪的精度,一般士兵不可能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打中对面的目标,他只能站在紧密的战线里,照着和自军同样紧密的敌人的战线开火,那就是打着谁算谁了;而且火绳枪和燧发枪射击之后,火药的硝烟相当浓,也不可能继续瞄准。加之战场上的疲劳(在1757年的鲁腾会战中一些普鲁士火枪兵在那一天里开枪甚至达180次之多)、紧张的气氛、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自己也随时可能死亡的恐怖,使得士兵经常陷入疯狂之中。

7,刺刀

刺刀(英文:Bayonet;日文:铳剣。) 为安装或捆绑在枪管上的匕首、小刀式武器,作为远距武器的近距离防御使用。

瑞典王室警备队与其使用的刺刀。

刺刀又称枪刺,日本人称为铳剑,是装于单兵长管枪械(如步枪、冲锋枪)前端的刺杀冷兵器,用于白刃格斗。也可作为战斗作业的辅助工具。刺刀由刀体和刀柄两部分构成。按形状分为片形(刀形或剑形)和棱形(三棱或四棱)两种。按与步枪连接方式又分为能从枪上取下装入刀鞘携行的分离式和铰接于枪侧的折叠式两种。分离式刺刀多呈片形,有的刀背刻有锯齿,并能与金属刀鞘连接构成剪刀,具有多种功能。现代刺刀一般刀长20~30厘米,它在近战、夜战中仍有一定作用。

中国首先发明了火枪,并逐渐传入欧洲,此后,军队出现的大批火枪手。当时使用的前装式火 枪,装填和发射一发彈藥通常需要一分钟,所以火枪手往往需要旁边有长矛手提供保护,以防适度兵袭击。火枪手自己也需在火枪之外,再配备一把刀剑或一支长矛。

据史书记载,中国明朝时(1451年)首次出现在铁铳上安装矛头用于刺杀。从将火枪与长矛的性能融于一身这一点来说中,刺刀的最早起源在中国。直到100多年后的16世纪中叶,欧洲才出现了在猎枪上安装矛头用于刺杀猎物的发明。

刺刀(Bayonet)的发明,最早可以述及马来人,他们得到火枪之后,把本民族的波纹剑(Kris)安在枪口处,将火枪当作短矛一样使用。这启发了荷兰殖民者,他们把这种构想带回欧洲。

关于真正的刺刀的诞生,欧洲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一不知名的法国人于1610年发明的;另一说法是由法国军官马拉谢·戴·皮塞居于1640年发明的。但这两种说法都认为世界上第一把刺刀的诞生是法国小城巴荣纳(Bayonne),所以欧美把刺刀叫作 “Bayone”。这种最早的刺刀为双刃直刀,长约1英尺,锥形木质刀柄也长约1英尺,可插入滑膛枪枪口。

不论皮塞居是不是第一把刺刀的发明人,他确是最早将这种插塞式刺刀装备部队的人。1642年,已成为元帅的皮塞居在率军进攻比利时的伊普尔时。为手下的火枪手配备了刺刀,这样就无须再用长矛手槍来保护火枪手了。

但是,插塞式刺刀存在连接不牢,妨碍射击等缺点。法国军事工程师、陆军元帅德·沃邦于1688年又发明了用专门套管将刺刀固定在枪管外部的套管式刺刀。1703年11月 15日,在德国西部的斯拜尔巴赫河会战中,法国步兵首次上刺刀冲锋,战胜了普鲁士军队。这以后,刺刀广泛装备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军队,长矛从兵装备中被淘汰。

后来,各国军队对刺刀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完善。20世纪50后,随着步枪的自动化和战场上各种火力密度的增加,刺刀的作用和地位日趋下降,但它仍是步兵进行面对面格斗所不可缺少利器。

Bayonet的名字来自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城市Bayonne,文件记载中提到刺刀于1647年时第一次在此使用。

名称来自17世纪法国巴约讷(Bayonne)的一场农民争执中。当时兴奋的农民将小刀插入来福枪枪口内,用以袭击敌人。此发明便以出现地命名为Bayonet。

当时已经组成了使用火枪的枪兵队,而因为火枪为单发射击之故,在射击与射击间容易受到敌方步兵与骑兵的突击,在面对突击时仅有剑做为武器的火枪兵太过于无力。因此当时的火枪兵身旁常有手持长枪的枪兵负责保护。而装备刺刀的火枪兵将可以单独面对敌方的步兵与骑兵,得以挪出空间将枪兵训练为火枪兵,编制出全员皆为火枪兵的部队,大幅提升战力。

外型分为用于刺击的锥型与类似生存刀外型的剑型。起初使用的是把柄塞在火枪枪管内的填塞式安装法,但于安装状态无法填弹是其最大的缺点,而往敌突刺后又难以从敌体内拔出也是它严重的问题。到了十八世纪时,插座式(Socket)刺刀出现,是由火枪枪管的右横方突出的类型,这是因为当时的火枪为前装式,进行装填彈藥时不会干扰之故所致,这种刺刀也被称为横肘式(Elbow Style)。后装式槍支发明后,则在枪口下方设置刺刀专用差梢。虽然仍有使用锥型,不过大多为剑型,也有两者一起无论斩击或突刺皆可做到的类型。

刺刀最早是一种防御性的武器, 在前膛枪发射之后, 以两三层人墙和刺刀, 抵挡敌军的前进。刺刀是一种军用品, 没有任何民用价值, 从未见有人配上刺刀去狩猎的。 但这并不表示民用枪不该有刺刀座, 同样的, 有史以来,未曾听说过有歹徒用上了刺刀的枪枝去行抢的,

最早的刺刀是梭刀式样的;因为早期的火枪只能装填一发,重新装填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火枪发射了弹丸之后, 把刺刀装上, 当成长枪使用, 而刺刀柄是藉塞入枪管来固定, 因此完全排除了再度发射的可能性。此种刺刀称为塞入式刺刀(Plug Bayonet)。 此一时期的刺刀战术有两个特性: 一是刀和枪是不相容的, 二是刺刀的地位和枪相等,如果不是更重要一些。

随着时代的演进, 当然有人想到枪和刀不需要互相排斥,法国的要塞专家沃邦(Se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在1688年发展出了套在枪管外的套筒型枪刺(Socket Bayonet), 在枪管外有一个突起的卡榫, 在套上刺刀后扭转入套筒的凹槽固定。 此时, 随着枪械技术的演进,一般以为刺刀已经成了辅助的战斗工具, 外形大为简化, 往往只是一条有尖端的金属棒。 其位置多是偏向一边, 以便火枪手在装上刺刀后,仍能由枪口装填彈藥, 由于火枪已经很长, 枪刺长度大约在14至18寸之间。

到了19世纪,刺刀的演进随着欧洲列强的争霸全球, 和枪械一样有了长足的发展, 而且再度受到了重视。 一般是制成了长刀(Sword/Saber Bayonet)的形式, 刀刃在20寸以上。 思维趋势倾向为多功能, 装上步枪可以当刺刀用, 不装在枪上时也可以当成军刀单独使用。

到了19世纪后期, 以弹簧为助力的固定卡榫被普遍采用, 刺刀的长度大为缩减, 演变成短刀(Knife Bayonet)形状, 刀刃在20寸以下, 甚至全长不到15寸也有, 这种样式基本上一直沿用至今日。

刺刀座的设计也是经过许多变革, 林明敦滚轮式步枪在枪管侧面的刺刀座, 下图为装上刺刀后的枪口近照, 刀面水平, 平行于地面。

廿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 刺刀仍是相当重要的军械, 士兵们人手一把,制.造数量庞大, 至今仍有大量留存。 但是在真正战斗中, 两军以刺刀对决的例子愈来愈少, 到了二次大战,只有中国军队和日军还有大规模使用刺刀拚斗的例子。 其他军队, 多是以刺刀作为吓阻工具, 或是多功能的战斗刀, 其长度也逐渐缩短。

日军士兵著书描述与八路军作战

日军对刺刀的重视程度, 由其九九式轻机枪上都装有刺刀座可见一般, 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特例。 英军也曾在Sten冲锋枪上搭配了刺刀, 但其实用价值是相当可疑的。

等到半自动和全自动武器普及, 并配上了高容量弹匣之后, 单兵的火力大增,刺刀的地位更是江河日下, 除了夜袭等敌我不明, 两方极度接近而且敌我混杂的时候, 根本没有端枪冲锋的机会, 大老远就会给扫倒。最近一次的事例, 是1982年在福克兰岛龙丹山阵地(Mount Longdon, Falkland Island), 英军发起了刺刀冲锋,以29名英军、 50名阿根廷部队死亡的代价, 夺下据点。 可见偶而用之, 倒也还有奇效。

廿世纪末, 以卅米内刺刀见红著称的中国人民JF军, 也放弃了拚刺刀的战术理念。 现代刺刀的发展, 走上像瑞士刀一样, 讲究多功能, 而且要短小轻便、 易于携行。

刺刀虽然在今日实战上的重要性日益减小,但是仍是训练部队的一个重要课目, 对培养体能, 士兵的集体意识和杀气, 有很大的助益; 就如同齐步走, 踢正步一样, 永远不会从部队完全消失。但是练兵者也莫要本末倒置, 将其当成主要战术, 实战时如同驱民于壑。。

由于百年来各国生产了不计其数的刺刀, 种类式样繁多, 因此搜集刺刀也是军品搜藏的热门项目。 刺刀虽也是可以杀人的军品, 但是没有枪械敏感, 比起搜藏军服、 配件, 却又多了那么一点致命的吸引力。

刺刀的各部名称:

以大部而言, 可分成刀柄、 刀格, 刀身和刀鞘。

Hilt: 刀柄

Cross Guard: 刀格、 镡、 刀鼻

Blade: 刀身

Scabbard: 刀鞘

刀柄可细分成:

Grip/Handle: 刀把

Pommel: 刀头

Press Stud: 刺刀座卡榫

Mortise Slot: 刺刀座槽

Spine: 刀把背

Flash Guard: 枪焰护片

Oil Slot: 注油孔

刀把的材质也是五花八门, 有全金属的、 电木的、 合成材质的。 过去以木质为多, 现代则多为合成材质。 木把上有的又有各式的防滑纹, 横纹、 斜纹、 菱形纹等。

枪焰护片, 顾名思议, 是在刀把背上加装一块铁片, 以防枪口火焰伤及刀把和刀把背。 有些久历沙场的刺刀, 因为没有枪焰护片, 刀把背上有明显腐蚀痕迹。 但这并不是常见的配置, 只有德国制的刺刀才常看到。

注油孔是供润滑油进入刀把内的一个洞, 提供内部机件(刺刀座卡榫、 刀鞘卡榫、 弹簧等)润滑之用。 有人亦称其为漏水孔, 指的是万一内部进水时, 能让水份快速流出。 这也不是常见的配置。

刺刀座槽是一个鉴别刺刀型式的重要指标。 供毛瑟步枪使用的刺刀,和其他枪械的刺刀迥然不同; 一般称毛瑟刺刀座槽T/O型, 而其他的为T型。 以中国字而言, T/O型不如说是十字型更为妥切。这是毛瑟刺刀的重要特征, 没有别种步枪使用此种座槽。 毛瑟在1895年取得一项刺刀不接触枪管的专利,但是到了1898年式才完成H型插座的设计, 在此之前的毛瑟步枪, 都是采用枪托下插座型式。 另一个例外是阿根廷的1909型,为了重覆使用1891型步枪刺刀, 因此阿根廷1909年型也采用了T型。

刀格可细分成:

Quillion: 护手钩

Muzzle Ring: 枪口环

枪口环是供刺刀固定在枪管之用, 除了德国之外,各国刺刀都有枪口环。 毛瑟考虑在枪管上加上外物会影响弹道, 因此德国的刺刀从1898式起, 都没有枪口环, 是其特色。 不过外销的毛瑟,却都有枪口环, 可能是因为买方坚持, 觉得光是H插座不够牢靠。

枪口环的长短, 也是一个鉴别刺刀型式的指标。刺刀座在枪托下的, 枪口环延伸较长; 毛瑟式刺刀的枪口环则紧贴刀背, 因为其刺刀座便在枪管下。 一个例外是Enfield No. 1 Mk III*和1907式刺刀的组合, 在枪口下另外有一个圆柱供枪口环套入。 由一把刺刀上, 枪口环到刺刀座槽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刺刀座到枪管的位置, 也可判断出刺刀座到枪口的长度。 因此, 大致可以决定枪枝前端各要件的相对位置, 因而决定其形状。

护手钩在19世纪末期很流行, 大多数刺刀都有这样的设计, 大多数向前弯; 德国的1898系列刺刀护手钩则向后(也叫Quill Back)。 一次大战后的刺刀大都去掉这一项配置。

德国1898型刺刀有向后的护手钩

刀身可细分成:

Ricasso: 刃柄

Point: 刀尖

Edge: 刀刃

Fuller/Blood Grove: 血槽

Spine: 刀背

刃柄是最常有印记的部份, 通常会印上生产者的厂徽或名字。

刀身的形状、 长短差距极大, 但是可以粗分成单刃、 双刃, 半双刃三种。

单刃最有名的例子是日式的明治三十年式, 其形状如同武士刀, 只有一面是锋利的, 另一面为刀背。

配合日本三八步枪使用的中期型明治30年式刺刀, 单刃

另外, 单刃、 半双刃的刺刀, 还可分成上方开锋和下方开锋两种。 当然此处的上方、 下方指的是上刺刀时的方向。 一般以下方开锋较多, 因为上方开锋的刺刀, 刺入人体时, 伤口正对枪口; 喷出的血液有可能大量进入枪管之中。

绝大多数的刺刀为半双刃,差别仅在于刀背开锋部份的长短。 枪口火焰产生的高热, 对刺刀金属会有一定影响, 枪口下的部位, 仿如不断的经历□火程序, 应当补强。多数刺刀的刀背为刀刃中最厚的部位, 双刃刀则无法达到此一目的。 德国在一次大战中, 还曾使用过一些1898型刺刀,背面具有锯齿(Sawback), 当时曾引起交战国的交相谴责, 与毒气、 美军的散弹枪, 同列为不人道的武器。

以制.造的难度而言, 刺刀并不须要很精密的技术,普通铁匠都可以打造。 但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是, 刺刀在中国的生产, 和枪械一样, 发展的非常缓慢; 汉阳兵工厂在成厂十年中,生产了130,726各式枪枝, 却只生产了2,310把刺刀。 在军阀时代至K戰之前, 更是大量的向欧洲列强购入了各式刺刀。

中国以往自.制的刺刀, 主要是供汉阳造和各式土洋毛瑟步枪使用。 汉阳造的刺刀为单刃, 长度及造型类似日本的明治三十年式。 中正式和其他毛瑟步枪的刺刀, 刀刃形状则有英式1907年式和比利时1924年式两大类。

由于产量有限, 造枪和造刺刀分开, 因此到了K戰时,地方部队中有许多士兵没有刺刀。 例如开赴前线的川军, 记载中说有的枪栓要用绳子绑住才不会掉出, 士兵一律没有刺刀。 有的部队干脆发给士兵大刀,以近供战使用, 至少大刀片的供应可以自给自足。

刀鞘可细分成:

Throat/Mouthpiece: 鞘口

Frog Stud: 皮套榫

Chape: 鞘标

刀鞘在廿世纪初多为皮制, 以厚实的皮革制成,两端配上金属套。 一次大战之后, 各国多以全金属制.造刀鞘。 美军则以合成材质、 纤维板或金属片作材料, 德军在二次大战中曾以电木制作,但还是以金属为主。 中国在K戰时, 因物资艰难, 曾以猪皮制.造皮套, 连着腰带环, 类似今日的民间猎刀皮套。 日军在战争末期, 油尽灯枯,曾以竹片、 木片制.造刀鞘。

国造元年式刺刀及金属刀鞘

皮套榫也是一个鉴别刺刀年代的指标, 一次大战及之前的皮套榫, 大致为圆型, 状如香菇, 一战之后, 开始有L型出现, 有如反置的衣钩。 近代美式刺刀则不用皮套榫, 以双钩挂在弹带上。

各种形式刺刀分类:

Plug Bayonet: 塞入式枪刺

Socket Bayonet: 套筒型枪刺

Sword (Saber) Bayonet: 长刺刀

Knife Bayonet: 短刺刀

Triangular Bayonet: 三梭形刺刀

Integrated Bayonet: 折叠式刺刀

从刺刀出现之后, 便有人想到, 为何不将刺刀固定在枪上, 使用时伸出,不用时收起, 一来不会有遗失之虞, 需要时, 也可以很快的备便。 最早的折叠式刺刀装在荷兰的1826/30年式火枪上, 以螺栓固定在枪侧。之后陆续有零星的例子, 但是从未成为主流。 近代较有名的是中国的五六 - 一式冲锋枪, 在枪管下有回叠的枪刺, 仿自俄式的SKS折叠枪刺。在越战记录片和电影中常有北越军使有此型枪刺的镜头。 但是五六 - 一式采用折叠枪刺的理由, 经济上的考虑可能大于战术思想的辩证。

折叠式刺刀不能成为主流的原因, 有如上述, 士兵们使用刺刀的时机, 千奇百怪, 战阵上使用反而是末节。 (服役时曾见人以刺刀砍凤梨、 切西瓜、 开牛肉罐等), 装在枪上的固定枪刺, 当然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军队有关刺刀的口令:

Fix Bayonet: 上刺刀

Bayonet ━ Charge: 拚刺刀

Un-Fix Bayonet: 下刺刀

衰退

在槍支有效射程短而发射间格长的18世纪,刺刀突击在各地的战场产生相当惊人的效果。但自19世纪以后因为连发槍支的普及,刺刀突击时也将产生相当大的伤亡,仅以近距战斗的一员作为陆上作战的一个型式而已。如日俄战争这样发生大规模白刃战的状况,刺刀的使用仍有其效果。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初期有刺刀突击这样的作战方式,但在机枪登场后防御火力爆炸性的增加,正面的刺刀突击不但伤亡惨重也难以突破阵线。在一挺机枪可以阻止一个大队突击的时候,所谓的刺刀突击可以说是集体自殺。

此后随着阵地战转变为渗透与装甲突破,刺刀突击的时代宣告终了。过去活跃的近距离战斗也因为突击步枪与冲锋枪的普及而使刺刀逐渐弱势,不过现在要真正攻陷敌军阵地,有的时候还是要靠刺刀。

刺刀的长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缩短的,日本的三十年式刺刀、美国的M1905、英国的M1917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采用的刺刀都拥有超过40厘米以上的刀身,于战争中才缩短至25厘米左右。这是因为刺刀的长度并不影响白刃战的优劣,而因为骑兵的衰退也不再需要攻击骑兵用的长距离武器。

实用

现代的刺刀除了近距离防御、仪仗队使用外,还可以掘起战壕、变成螺丝起子、锯子等多用途的工具刀。

远东的类似

在中国明代的北方地区,他们将火绳枪的枪托作成可分离式的,在接近战时可将枪托拔除而换成一般的枪头以作白刃战。

巡防舰大土耳其号里的火枪与刺刀。

8,纸壳子弹

和火绳枪仅为50%左右的点火率相比,燧发枪因为结构上的优势,点火率高到了85%以上。17世纪初,纸壳子弹问世,使燧发枪的射速进一步增加。纸壳子弹关键是在装弹步骤上大大节省了时间:它是一个纸制弹筒,外面覆有油脂,里面有定量的火药和20-30克重的一颗弹丸。使用的时候,枪手只需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一部分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里就行了。和火绳枪比起来,这样简化的步骤使燧发枪的射速提高了一倍:使用纸壳子弹的燧发枪兵,射速能够达到每分钟2-3发甚至更多,这使他们能够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即使面对骑兵的冲锋也不再是软弱无力的了。

前膛装药的时代

简单地来说大部份前膛装药的枪械于发射前必须先将枪口朝上,因为必须先将推进火药落入膛室内。进行装填程序时射手由于必须握持枪械维持枪口朝上,以至于装填的彈藥的工作有一定比例由另外一只手完成。射手先将火药从枪口倒入,再将小面积的布匹从枪口塞入,最后以通条将弹丸与布匹一同塞入至枪管底部。布匹的作用在于稳定火药形状与弹丸在枪膛内的位置,但是要达到这个效果射手得不厌其烦以通条做好舂挤弹丸的动作。有的前膛装填枪械采用先进的药锅设计,以至于射手可以先将火药倒入枪管后方的药锅中,再将药锅紧闭,接下来只要将布匹与弹丸舂挤到枪膛后方火药的位置。

当弹丸、布匹与火药舂挤到枪膛后方之后,射手再将通条抽出,即可进行瞄准与射击的动作。至于以火绳或者燧石击发的方式属于枪械类,不在本篇探讨范围。

后膛装药的时代

首先枪械上的枪机会将子弹从给弹的装置或部位(例如弹匣或弹仓;可拆卸的盒状装弹匣与设置于枪身之内的弹仓)送入枪管后方的膛室(也称为药室)进行闭锁。闭锁的目的在于发挥子弹的威力并确保弹壳不会因为击发时的反冲后退而烧伤射手。

当射手击发扳机或压板之后,原来附有扭力簧固定在后的击垂就会反打枪机上的撞针,撞针向前顶撞击弹壳的底火,于是底火产生爆炸并且点燃弹壳中的推进火药。火药在密闭状况下燃烧会产生高压,高压会常全面方向扩散,弹头就是弹壳上无法承受高压推力的部份因此弹头被高压沿着枪管的方向推送,最后离开枪管,被高压所产生的推力与形成的惯性往前方或目标物前进,直到惯性消除或击中目标物为止。

9,马枪

马枪源于15世纪西班牙骑兵所使用的一种短步枪。当时西班牙把骑兵枪由此而得名。其实,俄国在14世纪末制.造的一种 :”短小型”火绳枪,就已具有滑膛卡宾枪的雏型。在许多的情况下,马枪只是同型普通步枪的缩短型。原先马枪主要是供骑兵和炮兵装备使用。在骑兵渐被淘汰后,它也曾作为特种部队、军士和下级军官的基本武器。

16世纪,纽伦堡出现了第一枝燧发枪———转轮枪。这对骑兵来说应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从此骑兵的作战方法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燧发枪的诞生,骑兵终于拥有了能够在飞驰的马背上射击的火器。最先大量列装转轮枪的骑兵是德国的雇佣军———黑衫骑士。他们以战争为业。职业敏感性使他们很快认识到转轮枪的价值。他们几乎都配备有多把转轮枪,少则四五把,多则七八把,俨然身背一座火药库。

在装备火枪的骑兵中必须一提的是龙骑兵。这个兵种最早出现要追溯到1552~1559年的意大利战争。法国人占领了皮特蒙德。为了对付随时可能在背后出现的西班牙人,当时的法军元帅命令他的火枪手跨上马背,于是就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龙骑兵。至于龙骑兵这个词的来历,则有两种说法:较流行的一种认为,当时该兵种使用的队旗上画了一头火龙,这是从加洛林时代开始的传统,龙骑兵由此得名;另一种认为,当时他们使用的短身管燧发枪被称为火龙,龙骑兵来自这个典故。17世纪上半期时,龙骑兵的装束与步行火枪手相差无几,只是把鞋袜换成了靴子马刺而已。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M时期曾有一支威震天下的克伦威尔“铁骑军”。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M的生力军。骑兵们身着轻便的盔甲,使用单面开刃的长剑,有时用传统的战斧,装备手槍,偶尔有军官扛着一杆长长的马枪。在单打独斗中,这些人也许不是正规骑士的对手,但作为一个整体却行动得更有效率。

欧洲外还有一支至今仍名声显赫的队伍是美国的王牌骑兵第1师。它是美国陆军部队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部队之一。凶猛剽悍、作战能力很强的骑兵第1师历史上曾参加过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海湾战争的重大行动。虽然其装备不再是火枪和马刀,但“骑兵师”的名称却一直被保留了下来。这也算是对这个古老而伟大兵种的一种纪念吧。

10滑膛枪

古代的火枪大都是从枪口装填彈藥,枪膛内无膛线的前装式枪为滑膛枪。

枪管内无膛线的枪械。按其用途分为军用滑膛枪(多使用霰弹、箭形枪弹、火箭枪弹、信号弹、照明弹等弹种),警用滑膛枪(多使用橡皮弹、催泪弹等弹种),体育滑膛枪(多使用信号弹)和猎用滑膛枪(多使用霰弹)。按其结构分为非自动滑膛枪和自动滑膛枪。前者主要有用于狩猎的猎用滑膛枪;后者主要有用于近距离战斗的战斗霰弹枪和用于防暴的防暴枪等军用滑膛枪和警用滑膛枪。中国13世纪中叶发明的发射子窠的突火枪,是滑膛枪的鼻祖。19世纪中叶以前使用的火门枪、燧石枪、火绳枪和击发枪多系前装滑膛枪,现代滑膛枪多系后装滑膛枪。军用滑膛枪今后将朝提高射程,减小后坐力,减轻重量,快速装弹,改善外观,增加发射弹种等方向发展。

滑膛枪曾在中世纪后风行一时,但由于当时科技条件有限,射程比较有限,约为100米左右。而且暴露出了精度不足(其枪膛口径大于子弹口径),不如原始的线膛枪(其膛线是直的)的问题。自1838年法国军官德尔文发明第一支现代步枪(带旋转膛线)后,前装滑膛枪便逐渐退出了军队。而且滑膛枪射出的子弹需要额外的稳定措施(如尾翼等)增加子弹复杂度,增加装备成本。

拿破仑时步兵使用的滑膛枪

拿破仑时代的步兵大多数装备的都是大口径滑膛枪,各国滑膛枪的原理构造都没有太大差别。1740年英国推出的标准步枪(Land Pattern Musket),身管长46英寸(117cm),口径0.75英寸(19mm)。七年战争之后,身管缩短到42英寸(107cm),口径不变。与法国的战争爆发后,英国由于缺少稳定的原料供应来源,转而责承东印度公司制.造了大量的“印度款”步枪(India Pattern)。到1797年,这种39英寸(99cm)身管的滑膛枪已经成为英军的制式装备。巨大的产量不仅满足了英军的需要,更装备到反法同盟各国。1802年,英国军火部门又推出了新款步枪,但是只有少量装备部队。尽管准确性不佳,英国滑膛枪系仍然大受部队的欢迎,被士兵们称作“褐贝丝”(Brown Bess)。 法军主要装备的“1777款”滑膛枪身管长44英寸(112cm),口径0.69英寸(17.5mm)。全枪长59.5英寸(151cm),比英国枪略轻(重约10磅=4.54kg)。强化了扳机,采用黄铜材质的击发槽(priming pan),枪管用扣环固定以便于更换。法国革M期间,对1777款滑膛枪只进行了轻微的改动(成为“九年款”Year IX Model)。除了步兵型,此款滑膛枪还有多种变型,用来装备骑兵。这些变型在长度和装饰上区别于步兵型,但是口径和击发部分均保持不变。 其他参战国的滑膛枪包括:普鲁士1782款, Nothardt滑膛枪(1805),普鲁士新款(1809),但是实际上1806年普鲁士战败后,基本上依靠英国援助和缴获过日子。奥军使用的1770款在1798年对击发装置作了些许改进。俄国滑膛枪装备较为混乱,先后装备了不下12种滑膛枪。其中当数图拉兵工厂的1810款性能最好。 命中率低是当时滑膛枪的主要缺点。由于击发时间过长,在扣动扳机到点燃装药这段时间里,枪口的晃动无法避免。这种晃动加上只有前面一颗准星(没有后准星)严重影响了射击的准确性。黑火药燃烧后会在枪管内留下残留物,在激烈的战斗中这种残留是没时间清除的。为了不妨碍射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较小的弹丸。各国滑膛枪弹丸和枪管之间的缝隙(游隙)大概处于0.07到0.10英寸(1.78~2.54mm)的范围内。游隙保证了射击的顺畅,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命中率。普军曾经对普法两国的滑膛枪做了一项试验。对一个10英尺宽6英尺高的目标(3.05×1.83m)普军1782型射击100发,在100步长(pace=0.76m;76m)的距离上可以命中60发;200步时40发;300步时只有25发,法国的1777型滑膛枪的成绩也没好到哪去。考虑到战场环境,(前面提到的)烟雾,恐惧,噪音等因素对士兵心里的影响,命中率要比这种理想试验还要低得多。500人在100码(91.4m)的距离上对一个进攻中的步兵纵队(column)进行两次齐射,理论上可以命中500到600发。可是根据各国军队的经验,战场上能命中150发就已经是最佳成绩了。当时滑膛枪理论上的有效射程为300步长(228m),实际上在这个距离射击完全是在浪费彈藥。 可靠性差是另一大问题。激烈的战斗中,整个装填开火的过程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击发槽内的火药没有引然主装药;火石用旧却忘记更换;枪口残留物淤积过多,等等。据统计,长时间的交战中,不能击发的几率竟高达20%。 经常有网友对拿破仑时期的战斗形式感到疑惑,觉得列队进攻目标太大。其实,看了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的疑问应该得到部分解答了。当时的步兵射速大概为每分钟2到3发,加上低命中率、高故障率使得单独一支滑膛枪的火力微不足道,只有排列成横队或者纵队,集中火力,才能有较好的杀伤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队形可以及时应付骑兵的冲击。(关于这点会在后面谈到,这里就不细说了。) 拿破仑时代,各国士兵通常在彈藥袋里携带50到60次射击所需的彈藥。一次战斗平均消耗20发左右。英军在西班牙Vittoria战斗中消耗较大,平均每人打了60发,全军共消耗彈藥350万发。可是命中率却出奇的低,每450发才造成1名敌军伤亡。幸运的是,当时惠灵顿的补给状况很好,消耗的彈藥很快得到了补充。在马伦哥,法军上尉Coignet的营用光了所有的彈藥,千钧一发之际,及时赶到的彈藥充足的近卫军救了他们。 缺乏训练是命中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大多数军队里,滑膛枪射击训练简直就是敷衍了事。散兵线由于兵力相对分散,提高射击精度就相当重要。尽管如此,革M期间较为强调散兵线战术的法军仍然很少进行针对训练,轻步兵们只能到实战中去提高自己。据法军士兵的回忆,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以后才有射击训练。1800年,贝尔第埃签发命令:法军新兵必须接受装填、操枪、瞄准、射击等训练,要保证上战场前实弹射击过几次(a few rounds)。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足够的彈藥和时间来保证充足的训练。英军在这方面作得较好,但也只有30发实弹+50次无弹丸射击。

历史

Musket最早出现在西元十六世纪的西班牙人领地日德兰(今:荷兰)发生的叛变事件里,总督阿尔伯公爵发配了大型的火绳枪进驻Z压,不久后全欧地区(除英国地区,使用的是口径只有一半的轻火绳枪)都配备着这种武器了。

在十六世纪,装备着“大型版Arquebus”——“Musket”的士兵是整个Arquebus兵与长枪兵所组成的阵式的重要支柱。到了十八世纪初期,一种轻量化版的Musket淘汰了Arquebus,而Musket装上刺刀后又淘汰了长枪,这时几乎所有的步兵都成了Musket兵。到了十九世纪,因为弹丸与点火击发装置的进步,来福线可以被使用在军事冲突上,这时“来福Musket”变得很普遍。而实包、后装与直接再发射可以被作到后,“来福Musket”变成了来福枪,Musket一词自此消失在军事中了。

配备

肩背带上挂著:

火药包:将发射药欲先装在数个(通常是十二包,也因此被称为十二使徒。)火药包中,一包火药包中所装的推进药正好就是发射一次的量。

弹丸袋:装着杀伤敌人用的铅弹。

导火药瓶:存放导火药的瓶子,导火药供扳机引爆而进而引爆推进药。

--

火药牛角:存放火药的特殊容器,状似牛角而得名,通常不是正规军队所使用。

类型

手槍:长度小于50厘米,无固定枪托的小型火枪,通常为射程短的武器,射程通常少于50米。(可配备刺刀使用)

短管火枪(Musketoon):长度介于50至70厘米,为枪管减短的火枪,当作霰弹枪或卡宾枪来使用。通常是军官和骑兵在使用,而海盗也会使用它。(可配备刺刀使用)

一般的火枪(可配备刺刀使用)

大口径火枪(Blunderbuss):霰弹枪的雏形,又称为雷管(荷兰语:donderbus(don-der雷+ bus管)的转讹),枪口成喇叭状,又称为喇叭枪,可装填金属弹丸或取得容易的石砾,尺寸多样化,如短管火枪尺寸的霰弹枪。

混用枪:最不寻常,通常是火枪(或短管火枪)与战斧、西洋剑或是盾的合体,价格昂贵。

多管火枪:如中国的五雷神机,西洋的四管手槍...等。

逸闻

阿拉伯地区使用“燃水(石油)”浸泡麻绳制作火绳。

Musket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499年的那不勒斯市兵器库清单中。按现有实物看,枪管与火药室部分长550公厘(mm),枪管口径30公厘,全枪长1430公厘,而枪管与2008年在韩国发现的16世纪火铳同为八棱型。

和骑兵用原始的火绳点燃不同,步兵往往用一根烧红的金属去点燃推进药,所以古代火枪阵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几个大火盆。

而Musket一词源出拉丁文musca,苍蝇,同时也是拉丁文的一种投掷箭的名字。但有一说来自西班牙文的烟火(Mosca),另一说则是西班牙文的隼鹰(moschetto)[3]。

Snaphance式燧发枪据说是一名偷鸡贼为了在半夜不吵醒屋主所发明的击发结构。

11,线膛枪

古英语的rifle和中文“步枪”概念有所不同,前者是泛指“有膛线枪械”,后者是指由“步兵用的长枪”。但起初的枪械是前装散装彈藥,所以有膛线只会拖慢原本来已经很低的射速,因此当时来福枪不受到欢迎。

至十八世纪出现了后填装式枪和十九世纪出现了定装彈藥后,有膛线的枪械才成为主流,并且有枪托和长枪管的来福枪,通常为步兵使用,才被称为狭义的“步枪”,并淘汰了滑膛枪(Musket)作为军队的主力个人火器。

最早的枪膛内带有膛线的火枪诞生于15世纪初的德国。但当时还只是直线形的沟槽,这是为了更方便是从枪口装填弹丸。

据文献记载,意大利至迟在1476年就已有螺旋形线膛的槍支。螺旋形膛线可使弹丸在空气中稳定地放转飞行,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膛线”英文为refile,音译为“来复”,线膛枪也因此称为“来复枪”。17世纪初,丹麦军队最先装备使用了来复枪。但由于来复线制作成本高和从枪口装填彈藥不便,所以许多国家的军队不愿装备使用有螺旋形的枪。

来复枪是英文rifle的翻译,rifle意为枪管中的膛线。可以认为凡是具有膛线的枪都可以称作来复枪。霰弹枪其实是一种枪管无膛线的滑膛枪,是从猎枪发展而来的。从枪械历史发展来讲,滑膛枪的历史要比来复枪(线膛枪)悠久的多。由于枪管有膛线,来复枪的射程和威力都要比滑膛枪大得多,因此来复枪从19世纪以来成为枪械发展主流,主要的枪械种类都是刻有膛线的。但是滑膛枪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工艺简单,子弹来源广泛,在有效射程内杀伤力大,滑膛枪在狩猎领域仍有广泛用途,至于霰弹枪则是一战时期美军的一种战壕枪发展而来的,现在已经成为警用的重要枪械。

来复枪本是一种比较重而且用起来不很灵便的手持式枪械。本来是作为一种运动枪械的。它的枪管内的膛线能给子弹一股旋转的力量,因此与滑膛枪相比,它的精确度较高,射程较远。来复枪从它的原产地西德莱茵兰(那里的猎人已经用了近二百年)越洋过海传到了北美。位于宾夕法尼亚的德籍工匠又把它们改制为殖民地的樵夫使用的重量较轻、枪管较长的来复枪。

1510年,奥地利人卡斯珀·科尔纳发现,带羽毛的箭比不带羽毛的箭要射得远,命中率也高。因而卡斯珀·科尔纳得到启发,发现枪管内膛线对子弹有稳定作用,从而发明了来复枪。当时最好的枪是滑膛枪 ,有些军官因而不服气,不信枪管有几条膛线就能打得比滑膛枪远,提出要当场比试。科尔纳应战。结果科尔纳在100m距离上5发5中,而军官手中的滑膛枪却只有5发2中。距离拉到200m,滑膛枪无法打着,科尔纳却以5发4中的绝对优势胜出比赛,使军官服气,围观的人群也轰动起来。这场比赛一传十,十传百,来复枪成了神乎其神的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来复枪的发射速率比滑膛枪慢,这是因为每颗子弹(用浸过润滑油的布包裹着)都必须用木槌敲到枪管里去,装弹十分费时。来复枪上也不装刺刀,因为装上刺刀后就可能降低射击的精确性,有碍射手掌握更高的射击技术。来复枪是一种单兵武器,在美国东部最初的13个殖民地的技术熟练士兵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欧洲吸取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经验,到18世纪末时,来复枪和来复枪手已经成了欧洲战争的兵器和士兵的一部分。但是,来复枪的造价较高,加之发射速度又比较慢,因此,直到 19世纪过了很长时间后,在欧洲正规连级部队中还只是有选择地配备到少部部队和个人。

19世纪初,英国轻步兵最先对来复枪作了改进,使之适合正规作战需要。在队形密集的滑枪士兵队伍中,插进了少量来复枪士兵。他们的枪采用了次口径子弹,很明显,这样的来复枪手必须是遇事冷静、训练有素而且有高度纪律性的士兵。由于他既能单兵作战,又能在密集的队列中进行射击,因此实质上相当于后来所谓的全能步兵中的士兵。

12,膛线

膛线(Rifling,又译作“来幅线”)是炮管及枪管内呈现螺旋状凹凸的线,下陷中空的地方称为阴线或阴膛,凸起的称为阳线或阳膛,槍支的口径就是一绦阳线与对面阳线的距离。子弹沿着膛线作螺旋发射可使子弹能更精准地射向目标。

历史

在十五世纪已有使用膛线的纪录,首次大规模应用是在大约1500年德国的扳机击发火绳枪,到18世纪才真正普及。

膛线可说是枪管的灵魂, 膛线的作法在于赋予弹头旋转的能力, 使弹头在出膛之后, 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虽然在15世纪就有使用膛线的纪录, 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困难, 要到18世纪才得以普及.

枪管中下凹的部份称为阴线, 凸起的部份称为阳线. 一般而言, 枪械的口径应是从来复线的阳线到阳线的距离, 但是例外太多, 已成不了一个原则. 比如说.38和.357是一样的口径, 只是一个量的是阳线到阳线的距离, 一个量的是阴线到阴线的距离. 当然, 两者的弹头长度有所不同, 但光以口径而言是一样的.

膛线的用途

使弹头出膛后螺旋飞行,增加其稳定性、准确性、杀伤力和射程。

膛线的原理

弹丸在膛线的作用下旋转,这与高速旋转的陀螺运动原理是一样的。弹轴相当于陀螺轴,弹道切线相当于垂直轴,弹丸飞行中的章动角相当于陀螺的摆动角,弹丸的质心相当于陀螺支点,空气作用于弹丸上的翻转力矩相当于陀螺的重力偶矩。当弹丸在膛内运动时,膛线就迫使它高速旋转,并且在翻转力偶矩的作用下,除自转外,还以其质心为中心绕弹道切线作圆锥运动,使弹轴与弹道切线始终保持很小的摆动角,(弹道学上称为张动角)而不至于翻倒,从而保证了弹丸的稳定飞行。[1]

膛线的种类

膛线没有一个既定数目,2、4、6、8条甚至于更多,但一般常用的有:4(手槍、步枪等)、6(狙击步枪等重视精度的枪械)、8条(机枪),另有简化版武器只使用2条膛线(比如二战英国的斯登冲锋枪和美国春田M1903简化版步枪)。膛线根据旋转的方向可分右旋、左旋(从射手方向看去),右旋膛线比较普及;虽然膛线的的数目没有一个既定标准,不过深度只能在固定的范围内;膛线按截面形状分为矩形膛线、梯形膛、弓形膛线、圆弧形膛线、多弧形膛线、多边弧形膛线等。早期黑火药时代膛线普遍比较浅(因为黑火药残渣多,并且使用铅弹头),后来产生多种膛线,当今比较流行多弧形膛线、多边弧形膛线等优质膛线,可以提高武器精度和初速,并减小火药烧蚀提高寿命。

膛线的数目, 没有一个标准, 从春田兵工厂的1903A3的2条到Marlin所谓的Micro Groove的22条.

阴线的深度在现代的枪管中, 大部份是在0.004到0.006寸之间. 但是阴线和阳线的形状, 又是一个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见下图.

丹麦的Rasmussen和英国的Metford(William E. Metford), 这种圆形的阴线据说可以减少枪管的残留物, 日本的99式步枪就是使用这种阴线. Mannlicher是奥地利的兵工厂, 这种阴线上宽下窄, 据说弹头比较容易旋转, 因此出枪口的初速会比较高而可以及远. 另外常听到的有Ballard膛线, 它是一种黑火药时期有名的长射程步枪, 这种膛线采用宽浅的阴线, 和现代Marlin 的Micro Groove类似.

来复线旋转的程度, 称为缠距. 如果须要愈长的距离来完成360度的旋转, 称为慢. 较短者称为快. 例如说在12寸之内完成一圈的要比9寸内完成一圈的慢. 缠距的差别主要在于是否能使弹头稳定, 不稳定的弹头除了沿着目标线旋转, 还会翻跟斗, 产生靶纸上产生Keyhole的现象.

枪管的长度对射击的初速, 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定的长度内, 越长越好, 这是人类很早就发现的事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各国使用的步枪枪管长达30寸以上, 因为当时的战术想法是想要步枪兵能及远. 但是在一定的长度之后, 其所能取得的效益有限, 只是徒然增加重量, 而且使用不便. 因此后来标准的步兵武器枪管长度, 大多减少到20寸到24寸之间.

近来有人开始使用合成材质如碳纤维等, 包裹钢管, 一来由于弹头仍需在高速和高压的情况下通过枪管, 因此内部仍以各式各样的钢材最为理想, 但是外部使用合成材质可以增加散热性, 减轻枪管的重量, 这样的枪管目前仍然十分稀少昂贵, 而且直径远大于普通枪管. 相信将来的发展应是朝此方向, 以内外物理性质相异的材料, 经由加工合成.

枪管的要求不只是坚硬, 抗压和高温. 另一个必备的特性是轫性, 也就是说枪管还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否则太硬会造成金属太脆的结果. 有一些早期生产的M1903A1, 其枪管即有这样的问题, 如果持续射击, 有造成炸毁枪管的结果. 巴西的枪厂金牛座(Taurus), 在1998年开始, 推出了一系列以钛(Titanium)为材质的左轮枪, 号称又轻又耐久, 几乎不可能生锈, 但是它的枪管部份, 还是须要用钢材, 因为钛金属虽然坚硬, 却仍然无法满足作枪管所须的各项条件.

来复线的缠度计算:

5.56mm为例:

度数= arctan(Pi*直径/缠距) 直径和缠距都以英寸为单位

5.72=arctan(3.1415*0.223/7)

以缠距1:7而言, 缠度为5.72度。

最佳缠距的决定: 1920年代就发现的一条公式可以决定最佳的缠距, 称为Greenhill公式(Alfred G. Greenhill, 1847-1927),

在弹头初速为1500fps到2800fps间时:

缠距=150*(弹头直径)* (弹头直径)/ (弹头长度)

以147 grain, 1.125寸弹头的军用子弹为例:

12.649=150*(.308)2 /1.125 因此, 最佳的缠距应在1:12到1:13之间

在弹头初速高于2800fps时:

缠距=180*(弹头直径)* (弹头直径)/ (弹头长度)

(所有度量使用英寸)

以此方法决定出的缠距和弹头配套, 可以得到最稳定的射击结果。

计算来复线的角度, 可用以下的公式: 度数= arctan(Pi*直径/缠距) (直径和缠距均为英寸)

4.37=arctan(3.1415*0.308/12.649)

来复线产生方法, 是先在枪管钻出孔洞之后, 现代主要的有三种:

Broach Cut Rifling: 拉切式产生来复线。 用多次、 多钻刀拉过枪管的方式, 逐渐产生所须的来复线阴槽深度。 1950年代, 由Remington 的工程师首创。 现今大多数高品质的枪管用此法生产。

Button Rifling: 纽扣式产生来复线。 用高压将一个形状和来复线相反的纽扣状物体, 挤过枪管内部而产生来复线。

Cut Rifling: 切削式产生来复线. 使用单一钩状切刀, 慢慢的、 一条一条的制出来复线, 是最早的生产方式。 如今只有最精密, 最高级的枪管以此种方式生产。

膛线是枪的指纹(即不同的枪,子弹通过时有不同的膛线记号,就象人的指纹):

膛线是为了让子弹可以旋转而在枪身上刻上痕迹、子弹在通过膛线时候、在子弹的外侧也被刻上痕迹叫做膛线记号。别名·指纹枪。走私的东西一旦使用过的话就会被警察登陆在案、在此之后如使此枪犯罪就会重要的资料。

膛线的加工是用胸针之类的专用工具制作的、但即便是用同样的胸针、受工人和制.造装置的影响、即便是同一个制.造商的同一制品也不可能有完全一模一样的膛线。也就是说造出同样的膛线记号的枪是不可能的。

只是随着最近流行的冷间锻造法(cold hamming)枪的膛线是冲压成形方法制成、所以与胸针制.造的膛线相比各个的样子都很相似。因此、膛线记号的严密的特性也变困难了

膛线的造法

现代制.造膛线的方法主要有四种:[3]

单点钩切法(cut rifling)

在 16 世纪就已被发明,是最早期的生产方法。这种膛线制法是使用一个钩状削刀,在枪管内边转边切、慢慢地一条条削出膛线,这种方法费工费时,在其他膛线制法出现后,它就不再被用来进行大量生产。由于准确度最高,现今最高级的竞赛用枪管仍用此方法制.造。

多点式拉削法(broad rifling)

这个制程是单点钩切法的改良,使用拉刀(broach),边拉边转,一次同时把数条膛线切削出来。早期制法要换拉刀拉削多次,每次拉刀都比前一次大一点,逐渐增加阴膛线深度;现代则在同一支拉刀上有多组刀模,后面的刀模比前面的要大一点,因此不必换拉刀就可以把膛线切削出来。 这个方法早在19世纪就已发明,20世纪初的军用步枪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制.造膛线,即使在德国人发明锤锻法之后,还是有许多枪用此法来大量生产。

模头挤压法(Button rifling)

在1950年代由美国雷明顿公司工程师麦克?华克(Mike Walker)发明的膛线制法。其方法是先将枪管钻一个比膛径(bore diameter)稍小的洞,然后用一根上面有跟阴膛线对应突起的高硬度模头(button),用高压机器从洞中边转边压下去,将钢材挤成阴膛线和阳膛。现代枪管多数用此方法制作。

锤锻(Hammer forge)

又名冷锻法(cold forge)。现代制.造枪管膛线的方法,多用来制.造多角型膛线(polygonal rifling),适合大量生产枪管,由德国在1930年代发明。 它的作法是将枪管钻一个比阴膛直径(groove diameter)稍大的洞,将一根和枪管内膛形状相反(阴膛线位置突起)、贯串整根枪管的高硬度模杆放在洞中,然后以机器在枪管外锤打,把钢材挤到紧贴模杆,然后将模杆抽出,模杆突出的地方所压出的就变成阴膛线了。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方法,不过由于巨额的初期设备投资,仅有少数枪管制.造厂使用这种方法来制.造膛线。

右旋的膛线

膛线的其他应用

就像人类的指纹,每一枝枪都有其独特的膛线,因此鉴证人员可根据子弹发射后弹壳上被膛线削出来的线进行鉴证工作。

膛线近来的发展

近年来,一种有近两百年历史名为多角形膛线(polygonal rifling)又被由箱底挖出来,开始在手槍枪管逐渐流行,部份拥护此法的制.造厂宣称它比传统的膛线有:

更高的精准度(不过没有任何测试报告能显著的支持此论点)

更高的子弹初速

更长的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