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林禅医:关于肥胖的中西医分类标准分析

 红尘铸剑 2011-05-06
关于肥胖的中西医分类标准分析 (2011-05-05 19:00:40)

                ok少林禅医:关于肥胖的分类标准分析

现代医学对于肥胖的分类:

*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这种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度引起的肥胖,称为单纯性肥胖。

                           ok少林禅医:关于肥胖的分类标准分析

*继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病的2%—5%左右。肥胖只是这类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同时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多表现在: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β细胞瘤、性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症、颅骨内板增生症等多种病变中。治疗时主要治疗原发病,运动及控制饮食的减肥方法均不宜采用。

*药物引起的肥胖。有些药物在有效地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还有使患者身体肥胖的副作用。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去氢考的松等)治疗过敏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哮喘病等,同时也可使患者身体发胖。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的2%左右。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遗憾的是,有些患者从此而成为“顽固性肥胖”患者。

传统医学的复杂分类:

    《黄帝内经》中将肥胖分为三种类型,即“脂人”、“膏人”、“肉人”。这是中医学对肥胖的最早分类方法。《灵枢·卫气失常》篇:“人有脂有膏有肉”。把肥胖者分为“膏人”、“脂人”、“肉人”等3种类型, 是中医肥胖病学的最早分型, 至今对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膏人:丹波元简《灵枢识·九针十二原》说“腴者, 脐下腹也”,可见“纵腹垂腴”的“膏人”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形体肥胖,脂肪主要分布于腹部为主, 且皮肤纵缓, 肉不坚, 质地绵软。与现代医学的腹型肥胖类型相同。

脂人:“虽脂不能大者”,“肉坚, 皮满” 。可见其人虽肥胖, 但形体匀称, 体形协调, 没有某一部位的比例特别过大。其主要表现是:形体肥胖, 虽肥而腹不大, 各称其身, 肉坚满, 皮肤饱满, 质地中等。总体来说,脂人总体肥胖度较膏人为大, 且体质较好。与现代医学的“均一性肥胖病”类型相同。

肉人:“肉者, 多血则充形, 充形则平,……肉人者, 上下容大”。可见, 肉人肥胖是体格壮实,其人精神内旺,其充形者并不是脂肪之肥, 而是以肌肉丰实为主。主要表现: 形体壮盛, 上下均匀, 皮肉结实, 精神内旺。可见,“肉人”是一种正常体重超常之人。其体重的超标是体内肌肉发达所致, 而体内脂膏含量并不超过正常体脂含量。因此, “肉人”并不属于近代医学所说的“肥胖病”范畴, 而是肌肉发达的超重者,常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等。

     肥胖主要涉及脾、胃、肝、肾等脏腑,病理产物为痰湿,日久可导致气血阴阳不足的虚症。根据肥胖的病因病机以及所涉及脏腑,可以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单纯性肥胖患者分为以脏腑为主的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肝郁气滞型、脾肾阳虚型,以病理产物为主的痰淤互阻型,肥胖迁延日久导致的气阴两虚和阴阳俱虚型。

症型

临床表现

病因病机

治法

脾虚湿阻 肥胖浮肿、神疲乏力,肢体困重,喜卧懒言,腹胀纳呆,头胀如裹,尿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滑细或弦细 先天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嗜好肥甘厚味,致湿浊困扰中州,脾气运化功能受损。疏布精微之职失常。湿浊由体内水液运行之道上达于肺,弥漫三焦,外灌肌肤揍理,发为肥胖或浮肿。由于湿邪困脾,脾受湿浊,中焦纳运乖常,故纳少腹胀。湿邪溢于肌肉,故肢体困重,懒于行动,湿浊上蒙,故头胀如裹,湿邪下注,则尿少便溏。舌苔白腻,脉相濡缓,皆由脾为湿困而成。 芳香化浊,醒脾利湿
胃热湿阻 形体坚实,肥胖,消谷善饥,腹胀中满,大便秘结,口喜多饮,或口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 过食肥甘厚味,或酗酒、过食辛辣之物,以至胃中积热。食后活动过少,致运化无力,脾气受伤 清热利湿
肝郁气滞 胸肋苦满,胃脘痞满,烦躁易怒,善太息,失眠多梦,女子月经不调或闭经,脉细弦,舌苔薄,舌质色暗 肝郁致经产失调,气滞血淤,冲任不和,则月经不调。由于郁怒伤感,肝气不舒,故胸肋逆满,脉细弦,舌苔薄,舌质色暗皆为肝郁乘脾之象 疏肝理气
痰浊中阻 肥胖,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痰多,甚则恶心呕吐,嗜睡,健忘,舌质暗,苔薄白腻,脉沉涩 肥胖日久,脾湿健运,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浊盘踞,则见肥胖,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痰多蒙蔽清窍,可见嗜睡,健忘,苔薄白腻,脉沉涩为痰淤阻隔之象 化痰祛湿
气阴两虚 腰酸乏力,头晕耳鸣,自汗盗汗,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心烦潮热,夜寐多梦,面部潮红或有暗红色斑片,舌红无苔或少苔,脉沉细数 气虚不化水湿,聚而生痰,流于四肢,则见体胖乏力。气虚则见食少神疲。阴液不足,脑府失养则头晕耳鸣。阴不制阳则心烦潮热,夜寐多梦,女子可见月经不调,闭经。舌边尖红,苔少而干,脉细或弦为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
脾肾阳虚 形体肥胖,畏寒肢冷,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萎阴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苔薄,舌质淡,脉细无力 脾肾阳虚不能温煦则见形体肥胖,畏寒肢冷,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则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可见肌肤肥胖或浮肿。舌苔薄,舌质淡,脉细无力均为脾肾阳虚之象

简单分类:中医将一般肥胖简单分为四型:摄取过多食物造成肌肉精实的胃躁热型、产后虚胖的脾虚型,老年、更年期的肾虚及压力造成肝气郁滞型等,有各自不同的减重方式。

    胃热痰瘀型。针对千人的肥胖研究显示,36~38%的人属于这型,且以男性居多。其特点是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食量大、爱吃冰。临床上用清胃热的泻药,如大黄、草决明等,加速代谢,利用排便方法来降火气。此外,也可藉助耳针或针灸神门穴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龋

    肝郁气滞型。中医认为,肝系统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情绪不稳会影响肝的运作失衡,造成肥胖。门诊中约一半的女生都属这型,现代女性工作忙碌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经常用吃来当做安慰剂。约有18~20%的人属这型。其特点是常郁闷叹气、容易失眠多梦、容易紧张、烦躁、经常觉得疲倦、女性有月经失调。情绪转换调整是这类型人的减重功课。平时可以喝点抒肝理气的玫瑰花茶桂花茶或是陈皮,可以和缓情绪。针对这类型的减肥方式,临床上以疏肝理气的逍遥散中药等为主。针灸则使用负责调节情绪的肝经如太冲穴、太溪穴等。

    产后脾虚湿阻型。这类型人约占减重门诊的27~30%,其特点是肌肉松软、容易疲倦无力、四肢浮肿、食欲差、产后居多。统计发现,因为脾系统功能较差,通常会使用强化脾脏功能的药物,如黄耆、茯苓等。平时可以多吃些帮助水分排出的食物,如薏仁、红豆针灸则以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以减少身体水分制造及排水的穴位为主。

    更年期或老年的肝肾两虚型。这类型约占22%,男女都有。更年期及50岁后,身体功能衰退,脏腑机能也会减弱,加上荷尔蒙减少,新陈代谢趋缓减重的工作更加不易。这种肥胖分类的特点是,通常超过50岁,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少吃体重仍上升。这时治疗重点在补肝肾。临床上一般会用六味地黄丸、何首乌、女真子等中药。针灸以调整肝肾穴位为主,如中脘、关元、三阴交等。

附录:中医认为肥胖发生与“湿、痰、虚”原因有关。中医根据肥胖的成因将其分为以下五类:

  1、气胖:因三焦经异常引起,属精神压力型肥胖。

  2、腹型肥胖:因肝气过剩引起,多伴有便秘及高血压倾向。

  3、脂肪型肥胖:因血气过盛引起,容易引发心脏病。

  4、虚胖:因肾功能太强或太弱引起,多伴有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等症状。

  5、病态肥胖:因血气不足,脾脏阳气太盛引起,产后肥胖、激素性肥胖属于此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