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块墓石破解王之涣身世之谜

 SANXIQINGLU 2011-05-07

一块墓石破解王之涣身世之谜





     现存于苏州博物馆的“碑拓”

  总 策 划:詹 刚 王显军执行策划:赵燕萍 袁小洪
  何建平 孙传红
  撰 稿: 沈红娣

  李根源自幼好学精进,七岁能背“少陵诗”,文史功底相当扎实。他一生游历极其丰富,每到一地必以诗记事,伤今吊古抒吟情,从而写下大量诗作。李根源博闻广见,酷爱金石书画的收藏及考究、整理,曾于1948年广猎郡内外名人墨宝173件刻石,命名《叠园集刻》。他还存下孙中山、章太炎、黎元洪、于右任等政要及各省名流书信二千余封,装订28册,最终成了史家研究民国史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而其无意中收购的唐志石则破解了唐代诗人王之涣不为人知的身份之谜。 “有为有守切实望,亦文亦武胜匹俦”,这是曾任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代主席的云南同乡楚图南给李根源下的论定之词。

        醉心金石方志收藏

  1925年,得魏唐墓志九石。

  1926年,得明清墓志三十六石嵌之阙园。肆力搜集国内名碑拓片,得五千余种,著成《曲石庐藏碑目》四册。遍拓苏州府学、吴县学、长洲学、元和县学金石,纂成《苏学金石录》八卷。

  1932年,参加吴中保墓会,复修苏州古墓,为名人墓葬题墓字若干。

  ……

  从李根源年谱上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根源对金石、方志的爱好,并不是偶然的。从青少年开始,他就受到父亲、老师等的深刻影响。早在1890年,李根源的父亲李大茂便深入密林,勘察滇缅界务,寻找旧遗址,勘察旧碑刻而不畏艰险,这无疑成为后来李根源的学习榜样。青少年时期,李根源的老师赵端礼也非常重视经史、舆地、典章制度的学问。受到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影响,李根源从青少年时期,就对金石、文物、方志有着特殊的兴趣,他每到一处,都要对所经之地的历史、地理、文物、典故作一番较为深入的实地考察或研究,并曾专门研读过金石学方面的著作,仅收集碑拓即达一千五百余种,并有《景邃堂题跋》、云南省志中的《金石志》等问世。

  1930年,李根源负责《云南通志金石志》的编撰,他先广泛征集云南各县的金石鼎铭的资料,经过整理分类订正后,编成《云南金石目略》,再寄返各县征求意见,补充修订,往返数次,才能定稿。经过认真搜集、反复修订,《金石志》共收条目472条,每条简明扼要,概念准确清楚,少者仅10个字,如《诗境二字》一条说明仅10字:“陆游。高二尺,广一尺。正书。”多的也仅百余字。值得一提的是,那次云南各地寄来的金石拓片、书籍图册,在编完《金石志》后留存在苏州李根源的老宅,后全部捐献给了苏州博物馆,由该馆整理编目保存。

  “唐志石”破解王之涣身世之谜

  曲石精庐是李根源在苏州时的私人寓所。因建有“曲石精庐93方唐志室”而名扬海内。1949年后,李根源将其多年所藏十块汉碑和93块唐代志石,悉数捐赠给苏州博物馆。

  1932年初,他从苏州赴洛阳,应邀出席会议时,明察到主政者并无抗日之决心,忿然离会,而后他到洛阳之近郊北邙参观正在发掘的唐代墓葬群,看到出土唐代墓志甚多,便以银洋二千购得唐志九十三石,租赁车皮一辆,运抵苏州。据记载,志石大小不一,小者一人可举,大者须壮夫四人才能扛起来,总重量达数十吨。在苏州建立“曲石精庐藏93唐志室”后,李根源还遍考旧唐书及唐代史籍,编成《曲石唐志目》一份,从而发现其中若干志石为唐代重要史料。

  在93件志石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之涣志》,它的出土使诗人王之涣生平豁然于世。

  王之涣的名诗《登鹳雀楼》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但是,对于作者的身世却知道得不多,史籍中亦语焉不详。王之涣墓石的出土,为王之涣的生平提供了确凿的资料。以墓志为主要依据,旁证以其他有关的文献记录,人们不仅勾勒出王之涣的一生,而且纠正了不少错误的传说。其一,生卒年。据《墓志》推知王之涣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享年五十五岁。他在诗坛上的活动,是在开元时代。因而推断《唐诗纪事》及《全唐诗小传》等记载中说他是“天宝间人”是错误的。其二,籍贯。旧有二说:《唐诗纪事》作并州,《唐才子传》作蓟门。据此,可以证《唐才子传》之失,而《唐诗纪事》也只说对了一半,严格说,应是绛州人。第三,《唐才子传》说他兄弟三人,而从墓志推知他兄弟四人,他行次居末。而且从墓志中还可看出他出身于一般的官僚地主家庭,是亦儒亦侠式的人物,然而他在政治上,则穷困潦倒,失意终身。还可知道他是以一个四门学生的身份而入仕的。在这之前,他可能曾应试而落第。他曾有过十五年在家闲放的时期,是他创作上成熟的时期,《登鹳雀楼》、《凉州词》均作于此时。第二次屈就文安县尉,当在五十岁左右,死于文安县尉任上。

     1937年,抗战爆发,日本侵略军逼近苏州,深恐唐志沦于敌手,李根源连夜将唐志在宅前码头上船,运至小王山,沉入关帝庙前小池中,从而保存了这批历史文物。解放初,李根源先生将苏州寓所所藏书画与金石文物全部捐赠给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该会派人将唐志从池中取出,运回苏城存放。后来这批唐墓志中的王之涣墓志已调运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他名石则调运南京博物院。1986年其子李希泌编著《曲石精庐藏唐墓志》由山东齐鲁出版社出版。

  一见倾心众多收藏无偿捐赠国家

  作为其中一个小插曲不得不提,李根源将自己所藏文物全部捐赠给苏州文管会,还多亏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谢孝思。

  苏州于1949年4月27日解放迎来了新生。谢孝思“自告奋勇”当上了首任“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主任,怀着护爱文物古迹的一片赤诚,谢孝思一上阵,就组织人员、大张旗鼓地开展抢救、保护、收集、记录文物古迹的活动。就在这期间,李根源来到苏州。李根源原本由他的云南讲武堂的学生朱德安排,在参加了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后到北戴河疗养,可他想到离开苏州24年了,心中萦绕藏书小王山,凭吊母亲之墓心切,于是在1950年的7月9日来到了苏州。谢孝思专程到火车站迎接李根源,随后将李老安排下榻在凤凰街王长河头的一幢清静的花园楼房里。李根源是位儒将,一生爱好收藏。谢老在陪同李根源的活动中,见机汇报了市政府抢救、收集文物古迹之举。李根源听后大加赞赏,当即表示捐赠他多年悉心收藏的文物古迹。其中有花重金购买的从河南洛阳用一个火车皮运到苏州的唐代墓志石刻93块、琴砖(汉代空心大砖)60块,还有字画、瓷器、金石、拓片和2万余册古籍图书。谢老抢救文物古迹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南京博物院和日后成立的苏州博物馆提供了一大批颇有价值的文物。

  苏博爱心捐赠家“榜上有名”

  在苏州博物馆资料部,工作人员吕俭接待了记者的采访。吕俭虽然刚刚毕业不久,但对李根源同样并不陌生——在苏州博物馆资料部的书架上,不论是所藏古籍、碑帖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平装书,随处都可见到盖有“曲石精庐”或“腾冲李根源”印记的书籍。解放后李根源把自己收藏的全部图书、碑帖和刻石等都捐给了国家,其中相当一部分留在苏州,由苏州博物馆收藏保管。

  查阅资料时,记者发现,现存于苏州博物馆,仅《吴西山诸山游记》就有数个版本,有“自署”、亦有李希泌等整理后的手抄本,《曲石精庐》著亦有多部手抄本,这些应该都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了,字迹经过多次修改,其中一本还夹着“拜帖”,类似于今天的请柬。看着这些真迹,豆油灯下李根源奋笔疾书的场景跃然纸上。

  来自苏州博物馆的统计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苏州博物馆获得文物等捐赠较为集中的时期,不仅数量颇多,文物价值也较高。而在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后,随着声誉渐盛,慕名而来的捐赠者也开始明显增加,其中还增加了“国际面孔”。在排定的260多个名单上看,捐赠一批家藏文物、图书的李根源与捐赠了“七十二状元扇”的著名画家吴湖帆,捐赠了宋代钧窑笔洗等一批文物的著名收藏家庞莱臣之子庞增,仅一级文物就捐赠了31件的科学家何泽瑛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曾两次慷慨捐赠200多件珍藏文物的收藏家张宗宪等均榜上有名。

  苏州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杨文涛曾在苏州博物馆工作多年,因为在多个部门工作过,他亲眼看到许多捐赠品。“碑帖收藏非常多,他把许多遗迹拓下来,并且形成系统,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原始资料。”杨文涛告诉记者,在李根源的捐赠品中汉代画像石的比重较大,特别对金石的研究一直是苏州的薄弱环节,他系统地把只要人迹可以走得到的摩崖碑刻加以保存,让后人有了可以系统了解的途径。

                                                                                                                              (来源:姑苏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