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76相关言论:郭嵩焘致信李鸿章,质疑“岂有百姓穷困而国家自求富强之理?”

 华夏董氏大全 2011-05-07
1876相关言论:郭嵩焘致信李鸿章,质疑“岂有百姓穷困而国家自求富强之理?”
威妥玛:不管百姓死活的洋务自强改革无前途

郭嵩焘在伦敦期间,记录下了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Thomas F·Wade)对自己所说的一段“肺腑之言”。

威妥玛说:中国地广物丰,人力充足,但“须从国政上实力考求,而后地利人才乃能为我用,以收其利益”,威氏对正在进行中的洋务运动不屑一顾,“购买西洋几尊大炮、几支小枪,修造几处炮台,请问有何益处?近年稍知讲求交接来,而于百姓身上仍是一切不管,西洋以此知其不能自立。”

傅兰雅:洋务改革“不过挨延岁月而已”

出国之后,郭嵩焘得以从傅兰雅(J·Fryer)处了解到洋人眼中的“洋务运动”为何物。

傅告诉郭嵩焘,他1874年在上海见到两件事,令他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极为悲观。一是日本兴兵侵台期间,朝廷派了一艘兵轮前往吴淞江口驻扎,以备不测。待至吴淞口,全船300余官兵大部分都逃跑了,仅剩20余人。一是前往江南制造局铸枪厂,见一童子“开通内膛”的方式不对,傅告诉他这样做不行:“此当开通内膛,舍长用短,是不求通也。”童子反而回答:“不过挨延岁月而已”,要傅别多管闲事。傅感叹,洋务改革也“不过挨延岁月而已”。

《泰晤士报》:郭嵩焘离职是中国的大损失

郭嵩焘刚被任命为驻英公使时,总税务司赫德即从北京向英国政府发函,称郭“为一诚实君子,识见明达,具有决心,但终为一中国人”。

至郭嵩焘离开英国,伦敦《泰晤士报》写道:

“郭去曾(纪泽)继,吾人深为惋惜。郭氏已获经验与良好之意见,此种更调实无必要,对于其国家将为一大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